華山論劍可以說是金庸小說中最著名的戰鬥之一,而且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五年一次,連著比了好幾十年。第一次華山論劍是為了決定九陰真經的歸屬,五位高手進行了五天五夜的對決,最終王重陽勝出,得到了九陰真經,也成為了「五絕」之首。
而五絕中的其他四人雖然落敗,但是在江湖上也是留下了不小的威名。自此,武林中的頂尖高手每五年就會舉行一場華山論劍,決定誰是天下武功之最。而在我們的生活中,華山論劍場用來形容行業頂尖人才的對決,這也說明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
不知道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為什麼叫華山論劍呢?當時沒有華山派,而且幾次華山論劍都沒有出現過華山派。而且第一次華山論劍中的五絕沒有一人的武器是劍。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了,在華山舉行的當然叫華山論劍了。那麼,為什麼要在華山舉行呢?
金庸在《神鵰俠侶》中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進行了解釋,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物了,那就是獨孤求敗。獨孤求敗生活的年代在五絕之前,華山在陝西,正是獨孤求敗年少時成名的地方。當年獨孤求敗先後用青鋼利劍和紫薇軟劍挫敗了一大批武林高手,是事實上的武功天下第一,要不然也不會叫「獨孤求敗」了。相信在五絕的年代也沒少聽獨孤求敗的傳說,所以五絕把比武的地點選在華山,獨孤求敗成名的地方。因為獨孤求敗用的是劍,所以叫「華山論劍」。
可能有的讀者認為這個理由不夠充分,別著急,金庸的另一部小說《笑傲江湖》也提到了獨孤求敗。風清揚是獨孤求敗的傳人,學到了他的絕技「獨孤九劍」,後來又傳給了主角令狐衝。而風清揚和令狐衝都是華山派人士,都生活在華山。
金庸小說中武功的傳承都是在一個地方,比如說一陽指是大理歷代相傳,降龍十八掌也是丐幫的不傳之秘。所以說,獨孤求敗很有可能在華山生活,並在此留下了傳承。而獨孤求敗的年代正好遭遇射鵰幾十年,五絕對於他絕對不會陌生,所以才會舉辦「華山論劍」。
當然以上種種都是根據金庸小說分析而來,具體為什麼叫華山論劍,還要問金庸老爺子的意思。可惜金老爺子已經去世,這個問題也沒有了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