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有你,此處有我,讓我們一起近距離感受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名勝古蹟吧【部分名勝古蹟】
海北州地處祁連山中部地帶,海北人煙稀少。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涼爽,草原遼闊,每年7月的門源油菜花更是讓人陶醉,森林、草原和稀少的人煙,讓這裡成為一片世外桃源。
金銀灘草原是一個富饒美麗之地,位於海晏縣城西北1千米處的銀灘鄉,由金灘和銀灘組成,一條小河穿流其間,北岸草灘上盛開著一種名為金露梅的金黃芳香的小花,因此得名金灘;南岸草灘上則是潔白如銀的銀露梅的天下,故而稱其為銀灘。徜徉在夏日金銀灘上哼著那風靡海內外的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西部歌王王洛賓一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讓人一時間竟不知身在何處,也使金銀灘草原成為許多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在夏季,盛開的金露梅和銀露梅把金銀灘草原裝扮得金銀閃閃,分外妖嬈。曾有詩這樣描寫它:「百萬頃海濤,居千裡曠野,草原如茵,牛羊如雲。」
青海湖滋潤著金銀灘草原,祁連山撫育著金銀灘草原。草原上牛羊食草,百鳥飛過。時常可見身著豔麗民族服裝的藏族人騎著高頭駿馬,從天邊悠然伴著嘹亮的歌聲飄來。金銀灘草原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圓了中國人的強國之夢。金銀灘藏家風情苑是一個度假村,它的藏式建築氣勢不凡,可在此領略地道的藏族風情。
西海郡古城當地人稱其為「三角城」。西漢末年王莽約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建西海郡古城。西海郡古城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標誌了從漢代起,青海東部廣大地域被正式納入中央封建王朝的統一版圖。 西海郡「虎符石匱」石雕,虎座正面陰刻銘文三行「西海郡始建國口河南」9個字,具有我國漢代石雕樸拙的藝術風格。
巖畫是人類起源最為古老的一種藝術作品,是一種對古老文明的記憶,更是十分珍貴的文物遺存。哈龍溝,在藏語中是「鹿溝」的意思。這座山藏語意為「扎西德本」,意思是「十萬吉祥部落」。在當地藏族人有「仙人顯靈」的傳說,常有人在此祭祀。
巖畫的主要內容是牛、鹿、虎、人牽駱駝等各種各樣的圖案,其中鹿的形象是最多的。巖畫的畫面原本較多,但在修築青藏鐵路時,因就地取石,部分巖畫已經被破壞。現存有五幅圖像,分甲、乙兩區。
年欽夏格日是藏語。「年」是一種神;「欽」是藏語,「大」的意思。合意為「大年神」,包含威猛之意。夏格日意為「白帽子或白臉」。年欽夏格日山的名字有三層意思:一是山頂終年積雪,像戴著白色的帽子一樣;二是白雲常常覆蓋山頭;三是山腰以上儘是白石。「年欽夏格山」正確的譯法是「白帽子大年神」,或「白臉大年神」。
夏格日山傳說是西王母修行居住過的地方,古書上記載的西王母石窟位於夏格日山中。它被當地藏族群眾尊為「鎮山神柱」,上面纏滿了信徒們祈求吉祥如意的哈達。
年欽夏格日山山腰以上全部由花崗石和片麻巖組成,相傳,這些形態奇特的石頭都是西王母的侍從和真善之物變成的。
門源縣多樣生態並存,有堪稱高原奇觀的百裡油菜花海,有青海最大的原始林海。漂亮的油菜花是門源的特色。
「油菜吐芳華,千裡盡金黃」這裡是青海最大的油菜基地——北方小油菜的故鄉。
每年的7月是花開季節,整個門源一派生機,油菜花如雲似海鋪天蓋地而來,綿延幾十公裡,宛如金黃色的大海,給人以極深的震撼。門源是人間天堂,油菜花形成的百裡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 。
這裡的油菜花與雲南羅平的油菜花各有千秋,羅平油菜花展現了一種柔婉,而這裡則完全表現出了北方地區油菜花在藍天、白雲和雪山背景下鋪天蓋地的霸氣。 當人步入花的世界,花迎花送,伴君千裡。門源也因此成了青海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1723年,羅布藏丹津不滿清政府的統治,起兵反清。雍正皇帝便派撫遠大將軍年羹堯鎮壓。年羹堯派提督把總王棟在甘肅、青海通道咽喉之畔築下了這座永安城,城裡駐紮永安營,日夜守護甘青門戶。
永安古城南去是九道嶺,嶺上有伊斯蘭教拱北;城西是西鳳山,山頭有烽火臺,山中有山洞五個,俗稱「仙人洞」,相傳是當年道士們的修身之地。城北所依的,就是層巒疊嶂,一片蒼茫的祁連山。「刀旗光耀處,壁壘想森嚴」就是指當年的永安城。現城牆保存完整。
永安城一帶的天然牧場上盛養著著名的戰場上的名駒青海驄,即大通馬。永安城不但是門源縣也是青海省迄今為止所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近年來,許多電視電影劇組均曾選此城為拍攝外景,拍攝了許多影視作品。電視連續劇《格薩爾王》的一部分外景,就是取自這裡。
大坂山位於青海省門源縣境內,山勢陡峭,每年冬春積雪,時間長達半年,常有封山雪阻之患。大坂山隧道進口路面中心標高3792。75米,是海拔高度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道路隧道。
大坂山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登山、探險愛好者來此挑戰身體、心靈的極限。大坂山有「三景」,分別是:日出日落、雨和霧、奇峰和怪石。大坂山的雨量十分充沛,有雲就有雨,有時小得像水汽,有時又大得像瓢潑,這裡還曾下過含花粉、紅壤土等物質的「怪雨」。大坂山的景致值得一看。
牛心山藏語稱為「阿咪東索」,意為「眾山之神」、「鎮山之山」。牛心山山腳麥浪翻滾,油菜花香,一派高原河谷農業的農家景象;往上則是綠草如茵的牧場,有「祁連山下好牧場」之美稱。
關於這座山有許多傳說,其中有一種是現在大家都認同的。相傳格薩爾王時期,祁連地區妖魔成群,民生困苦,格薩爾王得知這一情況後請來神仙化山鎮邪,從此這裡牛羊成群,水草豐美,因山狀似牛心,故稱牛心山。另一種可算是戲說,相傳唐僧西天取經路過祁連時,遇到牛魔王阻攔,於是豬八戒挺身而出與之搏鬥,八戒一隻耳朵被割下落到地上變成了與牛心山遙對的豬耳山(現稱卓爾山),八戒倒打一耙掏出牛魔王的心,落到地上變成牛心山。
阿柔大寺亦稱「阿力克大寺」,藏語稱「阿柔縣喜宏法洲」,原名「尕日登群派郎」,意為「具喜宏法洲」。因歷史上為阿柔部落所在地,俗稱「阿柔大寺」。寺院屬格魯派,是祁連縣境內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不僅在祁連藏傳佛教寺院和信徒中享有盛名,而且在海北地區也頗具影響。整個建築群錯落有致,既是藏傳佛教信徒的重要活動場所,也是祁連縣著名的旅遊景點。
地址: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