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感情的廣東人?廣西人笑了

2021-02-23 新周刊

各種粉,是很多外省人對廣西飲食的第一印象。 / 吃遍南寧

地處西南邊陲的廣西,飲食裡天然帶有一種野趣。當福建人大著膽子來到廣東時,也許會碰到好心的老廣提醒:「兄弟,我勸你別往西走了。」

剛剛過去的颱風天裡,「沒有感情的廣東人」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位,讓很多吃瓜群眾摸不著頭腦。

原來,廣東中山的一男子在風雨中救下一隻瑟瑟發抖的烏龜,前一天還在朋友圈發「人龜平安」,可第二天,一張烏龜湯的圖片就赫然出現在他的朋友圈,他本人還在下面回覆:「一個沒有感情的廣東人。」

網友的玩笑之語,瞬間走紅網絡。

這兩條朋友圈的截圖公布以後,一瞬間引起來網友的熱議。儘管這位男子後來澄清,當時只是開玩笑,小烏龜還被自己好好地養在家裡,但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廣東人」還是被作為「廣東人什麼都吃」的例證,廣為流傳。

長久以來,廣東人的食譜一直是網絡傳說般的存在,似乎除了辣椒,沒什麼是他們吃不下的。不過,當「廣東人吃福建人」的玩笑傳得越來越廣時,人們好像都忽略了隔壁的廣西人。不僅廣東人能吃的食物他們都能吃,甚至連辣椒也被端上了廣西人的餐桌。

西南山水造就了廣西人怎樣的口味?/ 維基

地處西南邊陲的廣西,飲食裡天然帶有一種野趣。當福建人大著膽子來到廣東時,也許會碰到好心的老廣提醒:「兄弟,我勸你別往西走了。」

01

廣西飲食野在哪裡?

在人們的印象中,廣東人以敢吃著稱,"戰績"遍布海陸空。 

廣東人敢吃是真的,但是真的跟廣西人比起來,廣東人也還差了一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物種,幾乎沒有精精瘦瘦的廣西人不敢抓的。

尤其是上個世紀還未經歷完全開發的年代,狗熊、穿山甲、黃鼠狼、蟒蛇、鼠、鳥、龜等"野味"在廣西經常可尋,桂北地區的山民們還時不時能捕到黑黢黢的野豬。

西南邊陲的廣西,物產也許是我們想像不到的豐富。龍脊梯田。/ 維基

儘管廣西物產豐富,但在富得流油的廣東光環籠罩之下,廣西就像躲在大哥背後的小透明。但是,廣西「窮山惡水出野味」,發財致富也就有「絕招」。

廣東老闆了解到野味市場前景後,大腿一拍:「買買買。」於是某種程度上,廣西成了廣東土豪們的美食後花園,源源不斷地向廣東輸送各類「奇珍異獸」。一時間,兩廣地區吃「野味」之風盛行,這種「情有獨鍾」甚至一直持續到現在。

南寧中山路上的」美食「。/ 視覺中國 

美籍作家何偉在《奇石》中描寫廣東人吃野味:

「中國人說,廣東人什麼都吃。除了老鼠肉,人們在一品居野味餐館還能點到斑鳩、狐狸、貓肉、蟒蛇,以及幾種長相奇特的本地動物拼盤。所有的動物都活養於餐館後面的籠子裡,待顧客點妥之後再行宰殺……唉,實話實說,來蘿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吃鼠肉有什麼道理,而這裡的每一位鍾姓人都可以迅速地說出本地特產的幾大好處。「

何偉老師在廣東的所見,放在廣西也屬平常,甚至在廣西人看來,這些可以飼養的動物都還不算「野」。廣西官員「宴請」穿山甲這則新聞浮出水面後,人們才突然發現,廣東旁邊的廣西,吃東西的膽子更大。

一場穿山甲風波。

02

廣西人吃東西,「爽」最重要

在吃東西這件事上,比起廣東人挑三揀四的講究,廣西人就要一個字:「爽」。

不管什麼食材,是甜的辣的鹹的淡的,是清蒸煮湯爆炒還是紅燒,只要做得好吃,廣西人都可以hold住。

比如桂北地區愛吃辣,是因為桂北地區深受川渝和湘黔地區的影響,花椒、米辣椒和酸辣椒都是桂北人的愛。桂北多山地,曾經山鼠田鼠眾多,吃鼠就成了桂北人的愛好之一。

尤其是用辣椒炒老鼠,出鍋香噴噴,據說吃起來像雞肉。但是近年來,野鼠數量銳減,於是家養竹鼠成了桂北人新寵,畢竟「又肥又漂亮」。 

竹鼠逃到廣西還是跑不了。

廣西南部靠海,北部灣的各種海鮮能讓人們大飽口福,可以說是海鮮愛好者的「天堂」。本老闆就因為過敏不能吃海鮮被朋友吐槽,「你絕對是個假廣西人,連海鮮都不吃,生在廣西簡直是暴殄天物...」

但是讓人驚掉下巴的重口味,卻是當地人民愛吃的「牛歡喜」:母牛的生殖器,用來爆炒或者打火鍋時燙著吃!怕了怕了..……

西部百色盛行吃「豬美目」,即烤豬眼,這在紀錄片《人生一串》中火得不得了。食客將烤豬眼吃進嘴裡,豬眼嚼爆漿的那一剎那,畫面真是「美」得不敢想像,老闆的朋友說:「爆漿的感覺,比撒尿牛丸還刺激。」

紀錄片《人生一串》鍾大哥烤豬美目。

而西南的崇左人民愛吃蟲,蜂蛹、蝗蟲、叫不上名字的蟲...外地人看著猙獰可怕的「蛋白質套餐」,崇左人吃得美滋滋。

而說起廣西東部玉林人,那就是「生猛」。每年當地民眾自發形成的「狗肉荔枝節」總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一邊是舉著標語的抗議者,高喊「狗狗那麼可愛,請不要傷害它們嚶嚶嚶……」;一邊是豪吃狗肉、猛啖荔枝、大口喝酒的玉林人,他們始終相信用上火的荔枝克上火的狗肉,就可以「正正得負」。也不知道哪來的科學依據,但總之是大家吃得都很高興。

2017年10月6日,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花雅村,苗家人在製作野味鯉魚蘸醬。/ 視覺中國

這幾年,隨著東南亞人工養殖的鱷魚傳進廣西,南寧人更是放開了肚子大吃特吃。畢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廣西人,更加不怕罪惡感湧上來時,鱷魚悄悄咬肚子。

03

第一個吃XX的,也許就是廣西人

在人們印象裡,廣西就是窮山惡水、遠陲邊境、各色人等被流放於此的「南蠻之地」。

實際上他們才沒有這麼悲慘,除了心靈上的孤單寂寞冷,他們在廣西吃得可滋潤著呢。因為在廣西,人的嘴,從來都不會被自然給困住。

早在戰而歌、歌而舞、舞而歡的先秦部落裡,廣西人就已經展現出了「好吃」的天賦。那群快樂單純的原始人,不僅學會了在高山密林裡採集、狩獵,在河流湖泊裡捕魚,竟然還學會了養豬!

廣西人也許是第一批吃上豬肉的中國人。/ 紀錄片《秘境廣西》

在距今12000年至7000年的桂林甑皮巖洞穴遺址內,專家發現了大量豬化石:「經鑑定,豬已經過較長時間的馴養,形體已發生變化,可確認為家豬,這是截至2017年所知中國最可靠的最早家豬材料。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於百越諸國中非常強勁的兩支:駱越、西甌。勇猛強悍的駱越人可是百越之首,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並且極其擅長稻作。這說明,廣西人在這時已經解決了主食問題。

自此之後,不管秦始皇大軍南徵,還是江山易主、鬥轉星移,在彪悍的廣西人的眼裡,吃才是永恆的主題。

中秋到了,螺螄粉月餅了解一下?/ 視覺中國

從北海之濱到十萬大山,再到桂林山水,西南大地的風物塑造了廣西人鮮活盡興的口味,風靡全國的螺螄粉,或許只是廣西美食走向全國的第一步。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韓春雨們的冬天,何時到來?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安老闆,編輯/蘇煒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GZLWL306

相關焦點

  • 廣東人不是魔鬼是什麼梗 網友正名我們是有感情的
    廣東人不是魔鬼是什麼梗?9月20日,微博上有一條熱搜」廣東人不是魔鬼「引起了小編的注意。這廣東人不是魔鬼又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呢?沒記錯的話,之前網友還說廣東人沒有感情呢!怎麼一轉眼又紛紛說廣東人不是魔鬼了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此廣西城市是粵語發源地,不少市民自認廣東人
    有很多梧州人都喜歡自稱廣東人,這讓很多廣西人覺得感情受到了傷害,認為他們和自稱北京人的廊坊人沒有什麼不同。不過我卻認為,他們完全有這麼說的理由。一、梧州濃鬱的粵文化。廣西的文化可以分為幾個片區,首先是桂北的桂林山水文化,源於中原文化。其次就是紅水河流域附近的壯瑤侗等少數民族文化,另外就是北部灣和西江文化,接近嶺南文化。
  • 前20年廣東人經肇慶遊廣西,現在廣西人經肇慶遊廣東
    國慶假期進入第六天,返程已經出現高峰,廣東多條跨省高速已經出現了擁堵現象。中國地域自古素有「兩廣一家親」的說法,廣東與廣西交界處最多的地方是肇慶,在返程大軍中,不少廣西人選擇先在肇慶住一晚,遊玩肇慶的風景名勝,品嘗古端州美食的同時,也可以避開返程高峰,讓自己休息一下。
  • 廣西、越南、廣東人是同一個祖先嗎?
    廣西南部和越南屬於駱越,廣西的東邊屬於南越。越南、廣西,廣東屬於一個文化圈,都是來自百越之地,而今天的壯族人,更接近當時的古百越土著。現在越南語和其他東南亞的語言,和百越語的發音體系也是很接近了,古代越南北部、廣西和廣東大部分的土著都是屬於百越人種,百越又分為了駱越,南越,西甌等部落,所以說人種血統確實存在一定的相似。
  • 越南人感嘆:廣東、廣西就像自己的大門,丟了後就沒有安全感了
    越南作為我們的鄰國,雖然一直關係都比較緊張,但是還是有不少國人經常到越南旅遊,畢竟人文文化的差異總是會吸引一些外來人。了解越南的人應該就知道,其實越南人和中國人的外貌相差不大,長得十分相似。為何越南人會覺得丟了廣東、廣西就像丟了大門呢?而且還感嘆了上千年。
  • 廣東人和廣西人有什麼特徵或者如何分辨?
    一.何謂「廣東人」、「廣西人」:首先,我們理解一下什麼是「廣東人」?所謂「廣東人」,通俗的理解自然是指出生於廣東省的人,或者是戶籍是廣東省的人。還可以擴大理解為祖籍是廣東省的人、嫁到廣東省的人、上門到廣東省的人,甚至是可以廣泛到在廣東省生活了的多年的外省人、在廣東省打工了多年的外省人,也可以勉強稱之為廣東人。同理,所謂「廣西人」,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通俗的理解自然是指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人,或者是戶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人。
  • 廣西一座兩千年歷史小城,明明身處廣西,卻活像個「廣東人」
    廣西歷史悠久,早在80萬年前的時候廣西就已經有原始人類生息了,從先秦的時候開始廣西就發展壯大,廣西給人的印象有很多,桂林山水、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面等等,也正是這些美食和景點,廣西每年都吸引不少人來遊玩。
  • 廣東人與廣西人一脈同源,他們有沒有共同的信仰?
    傳說龍母是一位奇女子,其父系廣西藤縣人氏,姓溫,名天瑞;親娘系廣東德慶縣悅城人氏,姓梁。她一降生,髮絲就有一尺長,身體奇偉,面容慈祥,從小手不釋卷,過目成誦,過目不忘。聰明、勤勞的龍母,帶「百越」人民奮起抗災,擺平自然災害,讓地方百姓平安無事、繁衍生息,所以深受眾人的擁戴,被推為倉吾氏族的領袖。使溫女成為龍母是拾卵豢龍的故事。
  • 論重口味,還是廣西人厲害,廣東人表示甘拜下風
    江湖上有傳言廣東人什麼都吃!上天下地,水裡遊的地上走的統統都可以進口!旁邊的廣西人表示不服氣了廣東人吃的,我們也能吃而且吃的食材比廣東人豐富多了口味也是比廣東人要重很多!你不信?那你跟我來!當地廣西人吃的歡樂時,外地人聞到氣味,可能要捂鼻逃跑!不過只要你吃過螺螄粉,你一定會愛上這種酸酸辣辣的味道的!重口美味丨烤老鼠說起老鼠,估計很多人都是談鼠色變,更別說吃了!但在廣西人眼裡,這可是烹飪的好食材!
  • 為啥廣東人愛吃燒鵝,廣西人愛吃燒鴨?烤鴨在這時迷茫了,有話說
    ,廣東人和廣西人吃的就不一樣。為啥廣東人愛吃燒鵝,廣西人愛吃燒鴨呢,烤鴨在這個時候就迷茫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為啥廣東人愛吃燒鵝,廣西人愛吃燒鴨?烤鴨在這時迷茫了,有話說其實大家都聽過一句古話,叫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燒臘,在廣西和廣東都是非常常見的。
  • 為什麼會有廣東人愛吃燒鵝,而廣西人更愛吃燒鴨的說法呢?
    就比如燒臘這種食物,雖然在廣東廣西都很流行,但是他們吃的習慣卻不同。廣東人最喜歡吃的是燒鵝,廣西人最喜歡吃的是燒鴨,這是為什麼呢?咱們都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為燒臘做法雖然差不多,但廣東人卻更愛吃燒鵝。是因為廣東的氣候比較適合養鵝,而且廣東人吃蛇的歷史已經有好幾百年了。有記載說,廣東人為了養出優質的鵝,甚至花了700年的時間。
  • 一夜之間從廣東人變成廣西人,大多數人至今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
    為了新中國的未來和彼此間的兄弟情義,他們一起從廣東搬到了廣西。欽北防三地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紮根廣東千年之久,交通一直都是經濟發展的得力助攻。而欽北防三地,因為其特殊的臨海地理位置,被人們譽稱為「中國連通北部灣的要道」。近代中國的開國雖然是被洋人的槍火炮彈強行打開的,但是,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東方雄霸也曾領先於世界。
  • 廣東茂名一小鎮,離化州市區很遠,廣西人也喜歡逛
    寶圩鎮,應該是廣東茂名市最小的鎮,在廣東、廣西,應該也是很小的一個鎮。全鎮面積只有52平方公裡,人口也不足3萬,我認為確實是小了點。 像這樣小的鎮,在很久以前,是要撤併的。我記得廣西玉林市北流,曾有個華東鎮,這個鎮與廣東茂名市化州市文樓鎮相鄰,與文樓鎮僅一河之隔。
  • 本是廣東人,卻一夜之間變成廣西人,現今不用擔憂這個問題了
    "天際雪帆百尺開,廣西移去廣東回。未成老大歸朝計,且喜平安出嶺來。"自古嶺南各省包含廣東、廣西、海南,三個省份界限分明,少有變動。但是就在近代有三個城市的人過得有點忐忑,為什麼呢?因為很有可能今天你本是廣東人,卻一夜之間變成廣西人了。
  • 他是開國皇帝 身為廣東人 為什麼捨近求遠去廣西起義?
    洪秀全,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生於耕讀世家,7歲起在村中書塾上學,熟讀四書五經及其它一些古籍,可是三次都在童生試中的廣州院試失敗落選,第三次在廣州落選後已經是25歲了,受此打擊回家以後重病一場,一度昏迷,在6年後的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再次參加了廣州院試,結果還是以落選告終。
  •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吃鵝,廣西人卻喜歡吃鴨?網友:一方水土一方人
    、廣西,而在廣東和廣西的飲食上面,也是要著不一樣的一點的,而這一點就是他們在吃的家禽上面不一樣,分別去這兩個地方遊玩的話會發現,廣東人喜歡吃燒鵝,而廣西人喜歡吃燒鴨,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廣東人喜歡吃鵝,廣西人卻喜歡吃鴨?網友:一方水土一方人鵝和鴨都是家禽,但是,卻也是有著區別的,所以,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為什麼廣東人喜歡吃燒鵝,而廣西人則喜歡吃燒鴨,這個時候,有一些網友就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一方水土一方人!」雖然說廣東和廣西都屬於是南方,但是,他們這兩個地方的環境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在水土上面也有著很大的差異。
  • 本是廣東人,卻一夜之間變成廣西人,至今很多人都分不清是哪裡人
    唐朝人根據欽北防的便利條件,進一步開鑿了天威徑,這條運河的開鑿,使原本需要繞過白龍半島抵達交趾的商船,從此,可以直達交趾,大幅度縮短了航程,也促進了欽北防的對外貿易。在此時期,珠三角地區深受朝廷重視,作為入海口的廣州,逐漸成為唐朝對外貿易最重要的發航地。廣西的出海口雖然幾度開發,但是,已成為唐朝的備用通商港。
  •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吃燒鵝,而廣西人更愛吃燒鴨?今天終於知道了
    我們中國本身就是一個美食大國,而且我們中國的吃貨也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在廣州廣西這兩個地方,他們更可謂是吃貨當中的吃貨,而且廣東人我們大家應該都了解,他們可謂是無所不吃,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下跑的,還是海裡遊的,只要是他們能吃的都會吃。
  • 公認廣東人最喜歡吃的美食,燒臘上榜,最後一種饞哭了隔壁廣西人
    導語:公認廣東人最喜歡吃的美食,燒臘上榜,最後一種饞哭了隔壁廣西人中國的飲食文化底蘊深厚,派系眾多,口味各異,從古至今慢慢地形成了現在以魯菜居首的中國八大菜系陣容,雖然魯菜排在八大菜系之首,但是從受眾和規模來說,遠遠比不上川菜
  • 幾百萬廣東人,一夜之間變成廣西人,是什麼原因導致身份的聚變?
    然而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照顧到全國各省市的發展情況,和廣東有著深厚情誼的欽北防三地卻不得不劃入廣西省的行政區劃,當時欽北防地區幾百萬的廣東人就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廣西人,他們的身份發生了聚變,實際上廣西省在當時是相當閉塞的,工業生產幾乎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的廣西人依然處於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產狀態,而欽北防三地作為前沿的發展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