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那些讓你魂牽夢繞的球場

2020-12-17 懂球帝官方

足球運動經過漫長的發展,在如今的象徵意義已經不單單局限於足球和競技本身,它可以代表一個城市,一個群體,一種精神,而作為球隊存在的最大載體,足球場,在球迷的心中也變得愈發神聖起來。

今天,就給大家列舉一些在全世界範圍內比較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球場,看看哪個是你的菜。


1.溫布利球場(Wembley Stadium) 英格蘭 倫敦 可容納90000人

   主隊:英格蘭國家隊

溫布利球場位於英國倫敦,是英格蘭代表隊的主場,同時也承辦英格蘭國內各項比賽的決賽。最早建於1923年,於2007年重建,造價大概為7.8億英鎊,被公認為是全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場。對於溫布利球場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在1966年世界盃見證了英格蘭隊奪冠的輝煌時刻。

新溫布利在2007年投入使用,並承辦了那年的足總杯決賽。如今的新溫布溫布利是一座現代化的高科技球場,擁有90000個座位,有可以浮動關閉的頂棚,是全世界最大的可封頂式體育場。也是歐足聯五星級足球場,承辦各類頂級賽事。新球場交通便利,附近不但有有公交車站和市區相連,而且還有溫布利火車站和地鐵站。新溫布利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一座高達133米的拱門,拱門總長度為315米,為世界上最長的單跨屋頂結構建築,有很好的照明效果,在夜裡就像一座美麗的彩虹橋,而且正好可以和不遠處著名的巨型摩天輪「倫敦眼」遙相輝映。當然溫布利拱門絕非一個簡單的裝飾物,溫布利拱門的用途是用數十根鋼索固定重溫布利球場的北側頂棚和60%的南側頂棚。因而新溫布利不像老球場那樣需要用支撐柱來撐住頂棚,這樣可保證新溫布利的90000個座位在每個角度都有非常好的視野看球。球場設有兩塊超大屏幕,每塊屏幕有600個普通電視機大。一共有2618個衛生間,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新溫布利球場的私人包廂也能當會議室。一年由三百五十天的時間可供使用,即便是在比賽日也不例外。無論是休息、開會還是招待客戶。球場外有一座博比·摩爾的雕像,博比·摩爾是英格蘭隊獲得1966年世界盃冠軍時的隊長。球場通往市區的一座橋被命名為白馬橋(The White Horse Bridge),為了紀念1924年舊溫布利的首場比賽「白馬決賽」。而德國球迷戲稱其為「哈曼橋」(Dietmar Hamann Bridge),因為德國球員哈曼是最後一個在舊溫布利進球的球員。


2.老特拉福德球場(Old Trafford) 英格蘭 曼徹斯特 可容納76000人

   主隊:曼徹斯特聯隊

老特拉福德球場位於英國大曼徹斯特郡特拉福德自治市斯特雷特福德,是英超曼徹斯特聯足球俱樂部的主場,被譽為「夢劇場」(The Theatre of Dreams), 球場面積約為7140平方米(68米×105米),座位數約為76000個,是全英格蘭第二大的足球場,亦是英格蘭三座歐洲足聯五星級足球場之一。 球場興建於1908年,1910年竣工,設計師是來自於蘇格蘭的阿奇博爾德·利奇。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老特拉福德球場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遇德國空軍多次轟炸而被停用八年,1949年方才恢復使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老特拉福德球場經過一系列改建後增加了包廂、電子記分牌等配套設施。2000年,曼聯俱樂部對老特拉福德球場進行擴建,球場容量達到68217人,成為當時全英格蘭最大的球場。2006年5月26日,老特拉福德球場在擴建完工後容量達到了約76000人。

老特拉福擁有的世界上最好的草坪。長116碼寬76碼的草坪由四種不同顏色的草種植成。在球門附近區域特地加鋪了一種叫草地早熟禾的美國進口草皮,這種草特別耐踐踏。在東南西北四個看臺的頂棚都設計成透明的小方格,以保證草坪能得到充足的陽光。草坪被精心的照管,從4月到11月每周修剪3次,而11月到次年3月每周修剪1次。平時除了球員和工作人員草坪嚴禁入內。客場球隊只能提前1小時進場熱身。3個地下噴泉使草坪即使在乾旱季節也能得到良好灌溉。所有的水在東看臺地下的一個55,000加侖的儲水箱中不斷循環。地下鋪設有總計達幾英裡長的加熱管道,在霜凍或下雪時能迅速解凍。此外,草坪的排水系統也是一流,草坪的中間比兩翼高出9英寸,一些細小的塑料管將雨水引走。這樣就保證了在惡劣的天氣下比賽也不必推遲進行。

球場四周圍繞的就是東南西北四個看臺。南看臺是其中歷史最久的一個,下面精心布置有董事辦公室,印刷部和行政人員套間。不過南看臺最富有特色的兩道風景應當屬巴斯比雕像和慕尼黑之鐘。高高懸掛的慕尼黑之鐘指針永遠停在1958年2月6日8:15那一個叫人痛徹心扉的時刻。慕尼黑空難後,巴斯比爵士在廢墟中重建曼聯。為了紀念他的功勳,俱樂部將他的塑像放在這裡,巴斯比右手叉腰,左手抱球,凝視著前方,仿佛在默默為紅魔的明天祈禱。


3.安菲爾德球場(Anfield Stadium) 英格蘭 利物浦  可容納54074人

   主隊:利物浦

安菲爾德球場位於英格蘭默西賽德郡利物浦市安菲爾德區,歐洲足球聯合會的四星級球場。安菲爾德球場共有54074個坐席,球場距離科克代勒火車站1.8公裡,距離M57-J6長途車站6.4公裡,距離約翰·列儂飛機場13.3公裡。安菲爾德球場是英超利物浦足球俱樂部主場。球場內的氣氛一直廣受好評,在任何時候安菲爾德的球迷總在高歌,最常聽到的歌曲是利物浦經典隊歌「你永遠不會獨行」。

安菲爾德球場最初為同市埃弗頓足球俱樂部的主場。球場進行的歷史上第一場比賽是1884年,埃弗頓隊5比0大勝厄爾勒斯頓(earlestown)。而到了1886年,看球的人逐漸增加,霍丁覺得是時候建造一個新的看臺了,花費了64英鎊請來當地的建築師魯特福德(George Rutherford)在球場臨科林(Kemlyn)路一側建造了另一個看臺。於是一個有著頂棚的看臺就在球場的另一惻建造起來了。接著,基建工作仍然繼續進行,在19世紀80年代後期,兩邊球門後面的看臺也都建成。這時候的球場已經是國內最好的球場之一了,而英格蘭隊也將其國際比賽的主場設在這裡。1892年,隨著球隊不不斷發展壯大,場地的出租費用也越來越高,因此埃弗頓隊決定搬出,並且找到了另一個新的球場,也就是斯坦利公園球場對面的古迪遜公園球場。很快就在新的主場安居了下來。而這時候霍丁擁有的,就只是一個漂亮的可以容納大量觀眾的球場,但是卻沒有球隊駐紮在這裡。此後,利物浦足球俱樂部成立,並將主場定為安菲爾德球場,以填補無球隊駐紮的空缺。1892年9月23日,利物浦主場8-0擊敗當地球隊瓦爾頓(Higher Walton)的比賽,是利物浦成立以來的首場比賽,也是利物浦在安菲爾德球場舉行的第一場比賽,該場比賽吸引了200名球迷到場觀戰。此後,安菲爾德球場作為利物浦隊的主場,承辦了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英格蘭足總杯、英格蘭聯賽杯、歐洲冠軍聯賽等俱樂部賽事。

安菲爾德球場共有54074個坐席,容量在全英超排行第五。最高的上座人數為61,905人,是在1952年2月2日,英格蘭足總杯第四輪對陣狼隊的比賽中創下的。觀眾數最多的英超比賽是2006年1月14日利物浦對熱刺的一場比賽創下的,達44,983人。

現有的安菲爾德球場總體可分為KOP看臺、輝煌百年看臺、安菲爾德路看臺和主看臺四大區域。


4.法蘭西大球場(Stade de France) 法國 巴黎 可容納80000人

   主隊:法國國家隊

法蘭西大球場位於法國巴黎市郊的聖丹尼,是一個多種用途的大型運動場地,可容納8萬名觀眾。法蘭西大球場是為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而興建,並曾作為1998年世界盃決賽舉行場地。1998年7月12日,法國在世界盃決賽以3-0擊敗巴西,在主場取得首次世界盃冠軍。2003年則曾舉辦世界田徑錦標賽。2015年11月13日晚,球場正在進行法國隊和德國隊的足球賽。雖然場外有兩聲爆炸,但90分的比賽還是進行到了最後。爆炸聲出自11·13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當時球場外全是警察、警車。

選址聖·丹尼斯之後,法國人並沒有將新球場的命名為聖·丹尼斯球場,而是法蘭西球場。因為「聖·丹尼斯」這個名字太古老,況且又是一位古代落難者的名字,而用「法蘭西」作為新球場的名字,不但象徵全法蘭西民族的精神,而且名字更具有現代化的味道。

與聖西羅,伯納烏,老特拉福德這樣的球場相比,法蘭西大球場確實顯得有些年輕,可是對於98年在這裡獲得了首個世界盃冠軍的法國隊來說,這裡可謂是意義非凡。

法蘭西體育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看臺可以伸縮的體育館。每當進行足球比賽時,球門後面兩側的底層看臺可以伸縮的體育場。每當進行足球比賽時,球門後面兩側的底層看臺就將伸出,與球門形成一條平行線,成為一座專業化的球場。而當進行田徑比賽時,底層的看臺還可以收縮到二層看臺的底下,將跑道露出來。自從法蘭西大球場落成以後,每年的法國聯賽杯決賽都將在這座球場舉行,仿佛英國的足總杯每年都在溫布利舉行一樣。能在法蘭西球場看球,成了每個法國人的嚮往;能夠進入法蘭西大球場親身享受比賽實況是絕對幸運的。


5.聖西羅球場/梅阿查球場(San Siro/Stadio Giuseppe Meazza) 義大利 米蘭

  可容納80065人 主隊:AC米蘭/國際米蘭

朱塞佩·梅阿查球場(Stadio Giuseppe Meazza),又名聖西羅球場(San Siro),坐落於義大利米蘭的聖西羅區,距米蘭市中心6公裡,所有權屬米蘭市政府,是歐洲足聯五星級足球場。該球場目前是意甲球隊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共用主場。球場建成於1926年9月19日。1980年3月3日,為紀念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先後效力於米蘭雙雄的義大利著名球員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米蘭市政府將該球場正式命名為朱塞佩·梅阿查球場。 該球場在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期間承辦了六場比賽,並承辦過1965、1970、2001、2016年歐冠決賽。

提起義大利足球,就必須得提起這座球場,米蘭雙雄的輝煌歷史代表了義大利足球的榮耀,而聖西羅/梅阿查球場則承載了這兩隻百年豪門的點點滴滴。

最初的聖西羅球場是由4個典型的英式支柱構造,可以最多容納35000個觀眾。使用了10000公斤的水泥,3500立方米的沙和1500公斤的鐵共同建造而成;並使用了80公斤油漆粉刷外牆。聖西羅球場舉行的第一場比賽是1926年9月19日的米蘭德比,國際米蘭以6比3擊敗AC米蘭。1927年2月20日首次舉辦國家隊比賽,義大利隊2比2戰平捷克斯洛伐克。1935年,AC米蘭把球場賣給了當地政府,政府新建了第二層的看臺,座位數擴大到了60000個。1947年,國際米蘭開始以聖西羅作為主場。1957年,球場加裝了照明設備,供夜間舉行比賽使用,而電子記分板則是10年以後設置的。國際米蘭看臺1980年,這座球場正式以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的名字命名,以紀念這位前義大利傳奇球星。球場最近一次改建是在1990年,看臺加高到了三層,趕在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前完工,總座位數增加到80065個。看臺的每一層都分為四個區,用四種不同顏色標出,長方形看臺部分是橙色和紅色,轉角部分是綠色和藍色。惟一例外的是第三層的最頂層,那裡沒有橙色區。自2002/03賽季起,梅阿查球場被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


6.尤文圖斯競技場(Juventus Stadium) 義大利 都靈 可容納41000人

   主隊:尤文圖斯

尤文圖斯競技場是意甲球隊尤文圖斯的主場,2011年重建完成投入使用,容量41000。尤文圖斯競技場是在尤文圖斯之前的主場球場阿爾卑球場上建設的,由於該球場純粹用作足球比賽,因此取消所有田徑賽道,減少了座位,使之成為更加專業的足球場。它是全義大利第一座由俱樂部全權擁有的足球場(其餘球場通常由地方當局擁有)。設計者為著名球場建築設計師Gino Zavanella及Hernando Suarez。

尤文圖斯競技場在義大利也被直接稱為「競技場」,是意甲中僅有的三座為俱樂部所有的體育場之一。尤文圖斯的主場以前叫德爾·阿爾卑球場(Stadio Delle Alpi),是尤文圖斯與都靈共用的主場,於2008年11月開始拆除,2009年7月開始重建,2011年9月8日正式啟用,更名為尤文圖斯球場(Juventus Arena )。德爾·阿爾皮球場為都靈市政府所有,專門為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而建,由建築師胡特爾設計,耗資1800億裡拉,共有69,041個座位。當年斯俱樂部主席阿涅利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巴西隊的首場比賽安排在阿爾皮球場進行。新球場共耗資1.2億歐元,其中尤文圖斯俱樂部和市政府共注資4000萬(各2000萬),其餘由德國體育媒體公司SPORTFIVE出資7500萬歐元買斷。新球場總面積350000萬平方米,幾乎與梵蒂岡的面積相等,其中球場佔地90000平方米、商業區34000平方米、綠地30000平方米,能容納41000人,球場共包括4000個停車位、64個包廂、275個記者席、3個更衣室、21個咖啡吧、8個食品銷售點。目前已建成9座停車場,提供4000個停車位,既可以滿足球迷和客戶的需要,也可以保證區域內交通順暢。新球場尺寸為長105米、寬68米,草坪表面包括草皮和兩個粘土層,共55釐米高,以下則是足夠的排水網格和管道。不論是從設計、建設和灌溉到保養,都有專業人士精心處理,全部使用最先進的材料和技術。

尤文圖斯競技場已經於去年六月將球場的冠名權出給了安聯,現在應該叫它「安聯球場了」,不過為了和拜仁的主場區分,球迷們還是習慣叫他尤文圖斯競技場。


7.安聯球場(Allianz Arena) 德國 慕尼黑 可容納71000-75000人

   主隊:拜仁慕尼黑

雖然尤文圖斯的球場如今在嚴格意義上也叫安聯球場,但是提起這個名字,相信大部分球迷首先想到的還是德國班霸拜仁慕尼黑的主場。

安聯體育場是歐洲最現代化的球場。當拜仁慕尼黑隊主場比賽時,能容納75000名觀眾的體育場將在照明系統的映射下成為一個紅色的發光體,幾英裡外都可以看到。它的外牆體由2874個氣墊構成,其中1056個在比賽中可以發光。當體育場中比賽的球隊發生變化時,球場外牆的顏色就可以隨之改變,其奇妙之處將遠超想像。慕尼黑人非常喜歡這個體育場,並親切地將其稱為「安全帶」或「橡皮艇」。投票顯示,大多數慕尼黑人都願意為這座「世界上最奇妙的體育場」支付更多的稅款,而拜仁和1860也將分擔相應費用。在一次投票表決中,65.8%的市民贊成新建一個體育場,而其中37.5%的人籤名表示支持。安聯體育場由兩名年輕的瑞士建築師赫爾佐格以及德梅隆設計,方案於2002年2月通過。2002年10月,拜仁主席貝肯鮑爾為新球場奠基。2005年4月,安聯體育場正式竣工。 球場內部為球迷提供了各種休閒娛樂設施。餐飲服務,託兒所,名人堂,球迷商店等設施一應俱全。為球迷提供服務的所有區域共計約6500平方米。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辦公室和會議室。體育場的參觀時間也不限於比賽的90分鐘內。由於沒有跑道,角旗區附近也沒有了弧形區域,拜仁慕尼黑隊的鐵桿球迷距離球場和他們的球星更近了。安聯體育場交通方便,並有歐洲最大的地下停車場,可提供10000個車位。它不同尋常的表面由2874個菱形膜結構構成,膜結構具有自清潔,防火、防水以及隔熱性能,裡邊永遠保持350帕斯卡的大氣壓。每個膜結構都可以在夜間被照成紅藍白三色,分別對應於拜仁、1860以及德國國家隊的隊服顏色。


8.威斯法倫體育場(Westfalen stadion)德國 北萊茵-威斯伐倫  可容納83000人

   主隊:多特蒙德

威斯法倫球場是德甲豪門多特蒙德的主場,歐足聯五星球場,德國第一大球場,歐洲最大的足球場之一,國內比賽時最多可容納83000多名觀眾,其中南看臺站席能容納25000名球迷,是歐洲體育場中最大的單側看臺,南看臺的黃色波浪是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最動人心魄的場景之一。

如今它的名字在嚴格意義上應該被稱作,西格納爾·伊杜納公園球場(Signal Iduna Park),這是多特蒙德被贊助商冠名贊助後的官方名稱。

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是歐足聯27座「五星級體育場」之一,德國國家隊也將這裡視為自己的風水寶地:在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附加賽命懸一線的情況下,德國足協首先想到的就是威斯伐倫球場。他們希望利用這裡宏大的場面、恐怖的氛圍、地靈人傑的傳統將天時、地利、人和獨攬懷中,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最終的結果也證明了德國足協的眼光非虛,德國國家隊在威斯伐倫球場的那場生死大戰中,只用了20分鐘便通過三粒閃電般的入球基本上提前結束了戰鬥,幸運地搭上了前往韓日世界盃的末班車,最終還獲得了亞軍的好成績。在2006年世界盃半決賽0比2負於義大利隊之前,德國隊在伊多特蒙德主場保持著不敗的戰績。

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的上座率一般總能保持在每場7萬人以上,這已經成為了俱樂部的良好傳統。令多特蒙德球迷驕傲的是,威斯伐倫球場至今仍然保持著賽季平均上座率的世界紀錄。南看臺站席能容納25000名球迷,看臺無座位,球迷全部站立觀賽,也是歐洲體育場中最大的單側看臺,南看臺的黃色波浪絕對是威斯伐倫球場最動人心魄的場景之一。


9.聖地牙哥·伯納烏球場(Santiago Bernabéu Stadium) 西班牙 馬德裡 可容納81044人

   主隊:皇家馬德裡

皇家馬德裡應該是這個星球上知名度最高的球隊,也是所有職業球員都神往的球隊,作為這樣一隻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充滿了無限榮耀的豪門,他們的球場自然也必定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

聖地牙哥·伯納烏球場位於西班牙馬德裡,是皇家馬德裡足球俱樂部的主場,也是歐洲足聯五星級足球場。 球場建成於1947年12月14日,1955年1月4日改為現名以紀念前皇馬俱樂部主席聖地牙哥·伯納烏。伯納烏球場先後承辦過1957、1969、1980、2010年歐冠決賽。1964年西班牙歐洲杯決賽和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也在此舉辦。

聖地牙哥·伯納烏球場由當時只上任一年的主席伯納烏計劃興建,1944年10月27日開始動工,於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起初球場名為Estadio Chamartin,隨後舉行球場第一場比賽對葡萄牙的比蘭倫斯(Os Belenenses)。1955年1月4日,俱樂部官方正式將球場名稱命名為聖地牙哥·伯納烏球場,以紀念功不可沒的伯納烏主席,俱樂部容量隨後不繼增加,1952年曾經可容納多達120,000人,之後球場因為成為1982年世界盃舉行場地而要進行大規模更新,但80年代發生多宗球場意外,歐洲足聯因此下令大部分球場由站立改建為全座位,1982年後曾進行過3次大規模的改建,容納數目不斷下降到現今的80,000人。2005年後伯納烏球場被歐洲足聯評選為五星級球場,如果評定五星級球場則代表球場可以成為歐洲冠軍杯決賽舉行場地

伯納烏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足球聖地,即使是對於大部分職業球員來說,踏上這座球場的草皮,也足夠讓你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皇家馬德裡在這座球場奪得了數不盡的榮譽,也成為了二十世紀最佳俱樂部。


10.諾坎普球場(Camp Nou) 西班牙 巴塞隆納 可容納109815人

     主隊:巴塞隆納

諾坎普(球場),國內亦譯為坎帕諾,是西甲豪門巴塞隆納隊的主場。1957年完工時只能容納93053名觀眾(原計劃容納150000人,後被取消),現能容納109815名觀眾。球場面積為107x72米(現在諾坎普是 105x68,符合歐足聯的要求)。主要材料為混凝土和鋼鐵。

從1957年9月24日以來,諾坎普球場就一直是巴塞隆納俱樂部主場。老的體育場在應對球隊發展時顯得太小,尤其是在匈牙利巨星庫巴拉來到巴塞隆納之後,俱樂部迫切需要建設一座更宏偉的新球場來取代舊球場。諾坎普球場由建築師弗朗西斯-米特揚斯-米羅和約瑟普-索特拉斯-馬烏裡設計,由洛倫佐-加西亞-巴爾班合作設計,於1955年至1957年之間建造,主要採用混凝土和鋼鐵結構。整個項目耗資達到了驚人的2.88億比塞塔,這意味著俱樂部在隨後很多年裡需要承擔沉重的債務。

體育場在建立初期,官方的名稱為「Estadi del FC Barcelona」(英文為「FC Barcelona Stadium」,即」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體育場「),但是很快這座球場以「Camp Nou」(意為「新場地、新體育場」,)而為人所熟知,2000/01賽季,經過俱樂部會員郵件投票, 29,102 張選票中,19,861張 (68.25%) 選擇了「 Camp Nou」(音譯為「諾坎普」)。由此, 「Camp Nou」正式成為其官方名稱。

現在,諾坎普球場最大容量109815人,是歐洲最大的體育場。但在歷史上,諾坎普總容量被多次修改:

1957年諾坎普球場揭幕,當時可容納93053名觀眾。1982年世界盃,增加到120000名觀眾。

之後,俱樂部禁止向球迷出售站票,直到上世紀90年代,確定為99000個容量左右(安全容納人數:不得超過109815人)



相關焦點

  • 盤點世界足壇的十大頂級球場,是否有你心中的聖地呢?
    現代足球自發明以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高度商業化了,大把資金的湧入也讓各支球隊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新型球場,或者翻新老球場。足壇史上有很多的經典比賽也讓舉辦地的球場更加傳球,而現如今我們就來盤點下世界足壇的十大頂級球場,是否有你心中的聖地呢?
  • 全球最唯美的十大愛情聖地,那些你必去經歷的浪漫
    14:12 來源: 歐陽巖樂 舉報   愛一個人就是想和她一起踏遍世界上任何浪漫的地方,在那些浪漫的地方留下你們的足記
  • 那些充滿詩意的球場名,你會想到哪一個呢?
    一座球場的名字,通常源於一個名人、一段往事、或是一種紀念。世界各地的那些球場中,總有幾座的名字會讓你印象深刻,當它們的名字被譯成中文後,會有一種充滿詩意的感覺。或許這是因為中文的博大精深,又或許,它的母語原名本就甚是美妙。在你的記憶之中,有哪座球場的名字令你如此印象深刻呢?
  • 人名的名義:盤點那些以人命名的球場
    弗格森爵士叱吒足壇幾十年,帶領曼聯徵戰了27年,一手締造了「紅魔」的足球帝國,最終也只是獲得了老特拉福德球場的一個看臺的封號,而沒能命名整座球場。如此看來,那些能以自己名字命名球場的人該是多麼偉大。    縱觀足壇,以人名命名的球場也有許多。
  • 稻城·亞丁|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聖地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鄧超飾演的電臺 DJ 陳末說: 片中重要取景地稻城·亞丁,坐落在四川西部,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也是「愛人所嚮往的聖地」 。其實稻城·亞丁並不是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別稱。稻城是四川稻城縣,而亞丁是稻城的一個村莊。
  • 世界十大球場之馬拉卡納球場
    馬拉卡納球場今天我們來聊聊世界上那些個著名的球場,以及那些個趣聞和軼事,排名不分前後啊,由於巴西是足球的天堂,我們就先從巴西的著名球場-馬拉卡納球場開始。,成為繼墨西哥城阿茲臺克球場之後全球第二座兩次舉辦世界盃決賽的球場。
  • 【新球場推薦】你不能不知道的打球新地兒——廣西濱海球場
    數不知道在廣西的南部有著另一個美麗的濱海城市——欽州,這裡不僅有好吃的大蠔、香蕉、荔枝等,還有最具民族特色的坭興陶,更有依山傍海的新高爾夫球場——廣西欽州濱海高爾夫球會。這裡視野開闊、美不勝收!發球檯、球道以及果嶺巧妙地利用了現有地勢,儘量保留了原有的湖泊和山林交相輝映的自然景觀,讓整個球場呈現出山水相依的優美景象。同時,新種植的大量的花草樹木,使球場既有山地球場的特色,也有公園式球場的特點。
  • 波士頓夜生活的聖地,紅襪隊和芬威球場的所在地,紙醉金迷銷金窟
    夜生活最佳場所:芬威該地區是紅襪隊和芬威球場的所在地這是夜生活的聖地,尤其是在蘭斯當街上的俱樂部和酒吧。芬威最好的住宿預算:波士頓後灣/芬威萬豪居家酒店–這是一家位於芬威球場附近的長住酒店
  • 這裡是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你知道是哪嗎?
    大家好,我是皚皚,今天小編我要帶大家走進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說的那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像是一個大家最理想的王國一樣,你們知道這是哪裡嗎?那就跟著小編我一起去看看這裡吧。沒錯,這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正是香格裡拉呀。民族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結束了這段尋找「消失的地平線」的旅程,但他並沒有告訴回歸者是否已經找到了那條神秘的通道,因此人們從未停止尋找這條「消失的地平線」。歲月流逝,小說裡令人魂牽夢繞的香格裡拉一直留在很多人心中。機遇終於來了,去一個叫香格裡拉的地方。是否就是人們苦苦追求的「理想王國」?
  • 【獨家故事】圖說日本球場上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獨家故事】圖說日本球場上的那些事兒  新華網日本頻道東京11月12日電(實習記者 齊晗毓)2013年11月10日下午1點30分,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日語:橫浜國際総合競技場,英語:International Stadium of Yokohama),現稱為日產體育場(日產スタジアム,Nissan Stadium)舉行了一場橫濱水手隊與名古屋鯨八隊的對決賽
  • 泰國的那些奇葩賽場,攀易島上的海上足球場,貧民區的不規則球場
    泰國的那些奇葩賽場,攀易島上的海上足球場,貧民區的不規則球場足球是體育行業中比較出名的一項賽事,很多國家的球隊都非常出色,有的球隊訓練設施簡陋,卻有著出色的成績,有著拿著高薪住的豪華卻一身肥膘,泰國的足球隊雖然不是很強,但也曾多次擊敗過一支號稱亞洲第八的球隊。
  • 亞太最佳新球場榜首 越南峴港沙丘高爾夫俱樂部
    當然,這座峴港首座球場的球童素養較高,那些頭戴竹笠的越南姑娘大多能講幾句打球用的英語,簡單交流沒有問題。  大白鯊出品  與蒙哥馬利對球場精雕細琢、露沙面積很小不同的是,格雷格·諾曼保留了大部分原始沙丘,製造出一座具有很強林克斯風格的沙丘球場,也更容易給打球者帶來視覺衝擊。球場剛落成不久,便榮獲美國GOLF MAGAZINE全球最好的十五座新球場之一的好評。
  • 山城重慶的世外桃源 上邦高爾夫球場的那些事兒
    如果你是一位熱愛高爾夫之人,那麼來到重慶不可錯過上邦這樣一座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球場  重慶上邦高爾夫俱樂部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金鳳鎮,距市區20公裡,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到球會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身處縉雲山麓的球場毗鄰著名景區海藍雲天,可想而知,球場周邊的環境很是愜意。
  • 圍觀丨Instagram告訴你:2014年十大拍照聖地
    今年的名單也已經出來了,10 個地方都是有名的地標,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名片,以下為 10 個最流行的拍照聖地:10.阿聯,杜拜塔該購物中心是世界面積最大、最奢侈的購物娛樂中心,它佔地廣達110萬平方米,上千家商鋪讓你置身於購物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富麗堂皇的內部裝修讓你感受世界頂級奢華。
  • 巴陵,一座令人魂牽夢繞的城市
    不論你身處何方,她永遠都是你所牽掛的。不論你何時歸來,她永遠都是你所眷戀的。她是故鄉,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 它是香港最大球場,運動聖地,足球之魂!
    重建前的政府大球場於1953年落成,可容納25000人,見證了1960年至1970年代香港足球史光輝一頁。當時每逢聯賽大戰,大球場都會全場爆滿,掛起紅旗,買不到球票的球迷,會攀上大球場後面正民村附近的山坡,觀看球賽。
  • 盛開2020·歐洲杯球場巡禮——大英名片·新溫布利球場
    老人的執著令人動容在運動場,你能看到無數家庭一代又一代作為球隊死忠的傳承;在接下來的數月中,我們將逐一為您進行2020歐洲杯球場&城市巡禮,幫助您在歐洲杯到來之前,詳細地了解這些赫赫有名的足球「聖地」。在全部13座球館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承辦了本屆賽事決賽和半決賽,來自英國倫敦的——新溫布利大球場!
  • 我的世界:那些罕見的遺蹟聖地,你全部都去過了嗎?
    我的世界:那些罕見的遺蹟聖地,你全部都去過了嗎?我的世界中有幾個罕見的遺蹟聖地,下面我們來為大家簡單的說一下。第一個是叢林神廟,是一種在叢林生物群系自然生成的建築,主要由圓石和苔石構成。雖然不大但是機關不少,到裡面需要火把照明,同時裡面有兩個寶箱。
  • 100萬人評選世界最美球場:伯納烏第2,諾坎普第3,鳥巢上榜
    5月9日,《馬卡報》公布了「全世界最美球場」的投票排名,截止當地時間11點,已經有超過100萬網友投票,皇馬的伯納烏球場、巴薩的諾坎普球場、畢爾巴鄂競技的新聖馬梅斯球場、馬競的萬達大都會球場,都進入TOP10之列。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球場之美,沒有固定標準,自己的所愛,即是最美。《馬卡報》這次最美球場的排名如何?
  • 百年皇馬之球場介紹--聖地牙哥伯納烏球場
    這是每個擁躉夢想成真的黃金年代:最好的球隊,於最好的球場。  在這裡,有一個人是絕對功不可沒的,他以他的信念和遠見卓識,成功領導並完成了這項浩大的工程,他是皇家馬德裡的標誌人物:聖地牙哥-伯納烏,這座體育場也由他得名。他的那個可容納越來越多皇馬球迷以實現他們現場觀戰夢想的龐大體育場工程,由於他的努力和管理,已經成為了美妙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