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失聯戰機上校飛行官蔣正志。(圖/翻攝自臺灣空軍學校校友會臉書)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11月17日晚間,臺灣地區空軍方面證實,一架夜航訓練的F-16戰機在從花蓮起飛約12分鐘後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失蹤地點在花蓮機場東北8海裡處。目前,該架戰機的駕駛員為44歲蔣正志上校,目前仍未被找到。有網友傳出「臺軍失聯F-16戰機飛行員向大陸投誠」,對此,臺灣地區防務部門當天否認了該傳言。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19日證實,臺軍方在距岸9海裡處搜獲「疑似」從失聯機彈射椅和機身發出的訊號。嚴德發向媒體透露,臺軍方搜獲8個「疑似」從彈射椅和機身發出的訊號,臺當局「海巡署」艦船也在海面發現「疑似」戰機蒙皮。
失聯的這架F-16究竟是失事墜海,還是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成了這兩天兩岸網友熱議的話題,畢竟臺軍方救援了近三天都沒有準備消息。
「環球網」評論員胡一刀、叨叨姐和斬魄刀在微信公眾官號「補壹刀」上提出,那些猜測臺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的網民也是懷著良好的願望,因為臺軍肯定已經有人認識到,為「臺獨」勢力賣命不值得。大陸網友紛紛留言「歡迎回家」、「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大陸網友留言。
臺軍方「駕機起義」投誠大陸早有先例
「補壹刀」並列舉出之前有過的類似先例。
據報導,早在解放戰爭期間,就有100餘名國民黨飛行員「駕機起義」,形成一個小高潮。
劉善本 圖片來源:環球網
劉善本是國民黨空軍第一個駕機起義的飛行員。
1946年6月26日,在成為蔣介石專機「美齡號」機長這一天,他借出任務的機會從昆明駕機到延安。
在抵達延安的第二天,延安就為他舉行了一場歡迎大會,幾乎所有領導人都參加了大會。毛主席還親自關照營救劉善本被困在上海的家人。1964年2月,由毛主席親自提名,劉善本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進入50年代,陸陸續續有二十多位國民黨空軍人員投奔大陸,身份各不相同,有飛行員、飛行生、領航員、專機機工長、通訊人員、飛行教官等。到了60年代,有不到10名臺灣空軍人員回到祖國大陸。
在大陸看來,「駕機投誠」事件是「起義」,也是「棄暗投明」,臺灣那邊的報導呢,大概會是「叛逃」,還是「變節」?
都不是。
臺灣「中央社」報導說:「空軍總部宣布:我機一架1日上午在臺灣上空做例行性訓練飛行時,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絡。」
專家分析認為駕機投誠大陸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最新消息和相關專家都認為,這架F-16戰鬥機墜海的可能性更大。
臺當局「空軍司令」熊厚基曾在18日記者會上稱,初步認為機械故障可能性低,疑似空間迷向。專案小組目前判定,當時操作環境為黑夜,飛機爬升過程進入雲層,並在雲中操作轉彎,不排除產生錯覺導致空間迷向。
前臺軍F-16飛官饒自強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視訊專訪時也表示,飛官本身的身體有狀況,失能的可能性非常高。饒自強指出,空間迷向跟你的飛行經驗及多少時間是沒有關係的。何謂「空間迷向」?從東部起飛之後,就是暗夜的情況,參考點很少,如果稍稍一不注意,可能就會空間迷向。
饒自強分析此次F-16出事的3個可能性,第一,飛官是不是本身太勞累了,突然間暈眩或者昏厥,這是一個可能性,導致短暫時間內墜機;第二,飛機起飛後,遭遇到緊急的狀況,不管是吸鳥或者是發動機故障,只要在可控制的情況下,都安全,頂多最後就是彈射跳傘而已;第三,為什麼會造成空間迷向,要出航作這個訓練,在低高度,比較少會有空間迷向的情況發生,除非是變化動作或者是做了一些不該做的動作,導致空間迷向。
花蓮F-16失事光點消失處有密雲 憂發生「雲中錯覺」迷向。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還有航空專家表示,現在兩岸關係比較緊張,臺灣飛行員投誠對雙方而言都是重大事件,一旦發生,肯定會迅速公布,不會藏著掖著,所以駕機投誠大陸的可能性不大。
沒有「臺獨」,兩岸就不會敵對、劍拔弩張
綜合來看,大概率還是發生了墜機事故,而且飛行員生還的可能性很小。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特殊,訓練多在海上,發生墜機的話,很可能是落到海裡。目前失聯已經超過48小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搜救時間。
據了解,這並非是臺灣F-16首次發生意外。臺灣自1992年向美國採購150架F-16戰機,1997年首批F-16戰機抵臺,迄今有7架F-16失事。周二飛機失聯事件發生後,花蓮、嘉義基地的F-16戰機均已停止飛行,並實施特檢。
對此,香港媒體《中評社》指出,首先,臺灣向美軍購,得到的多是二手或汰換裝備,且已服役多年,多屬老爺級,維修保養都有問題;其二,臺灣人員素質、人力規劃以及訓練體制等,存在老舊通病;其三,近年大陸加強在臺海軍事活動,臺軍疲於奔命應對,勞困頓乏。
《中評社》直言,近年美國方面在臺海、南海區域動作頻頻,民進黨當局跟風起舞,讓臺軍的訓練強度翻倍,趕鴨子上架,不出意外才怪。從這一點來看,臺灣的空軍意外頻傳,背後「真兇」其實是「臺獨」。沒有「臺獨」,兩岸就不會敵對、劍拔弩張,自然就能減少軍事意外。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