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中日兩國在走向職業足球的時間點是非常接近的。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中日兩國的足球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中國男足與日本男足身體和速度上的優勢不復存在。
如今日本早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亞洲頂級強隊,在世界盃上也不止一次打進淘汰賽階段,而中國則僅僅參加過02年一屆世界盃。實際上,在當年日本足球的水準其實並不如中國出色,在國民身體素質上中國更是有著先天性的優勢,然而如今兩國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國足球是不怕日本的,因為雖然我們技術沒有人家細膩,但身體對抗優勢明顯,實在不行就起高球,發揮中國頭球的特長。
但是,現在國足通過高舉高打和強硬對抗是討不到便宜的。現代足球更講究的是腳下技術!傳控球!
技術沒有提升,身高、力量和體能又退化了,所以中國足球年輕一代越來越差,如果我們不能有效提升腳下技術,至少應該把身體強硬程度提上來,在亞洲除了伊朗,中國男足的身體條件應該是頂級的才對,如果不是,那就是我們出問題了!
再看看我們球員的身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男足的隊員竟然有了「白斬雞」的外號,別說還真的挺貼切,國足確實白白胖胖的。
那這個外號起源於哪裡呢?白斬雞來自於臺灣電視臺的一次節目。在節目中他們放出了王永珀的照片,當時的王永珀確實白白胖胖的,身上看不到一點肌肉。肚子上全是肥肉,於是臺灣主持人就表示了「這是足球運動員的身材嗎?就像是白斬雞」。從此以後這個詞流傳開了!
2002年為什麼能進世界盃,你先看看李瑋峰些俱的身材,全身肌肉!現在的國足呢?一群白斬雞!
身體,一直都是中國運動員最大的優勢,尤其是在面對日本足球運動員的時候,因為國家的環境差異,日本運動員以單薄矮小而著稱,因此在中日足球比賽中,中國男足往往能依靠身體的優勢壓制日本運動員,但是從最近幾年的比賽中,中國男足的身體優勢已經越來越小,尤其是在這一場比賽中,日本浦和球隊已經在身體對抗上與中國恆大球員不相上下。
亞冠聯賽,日本浦和紅鑽的興梠慎三,雖然1米75不算高,但身體素質出色,體能充沛速度快,彈跳力也出類拔萃,正是他在恆大高大後衛盯防下高高躍起頭球破網,徹底粉碎了恆大的晉級希望。
恆大被日本浦和紅鑽淘汰後,主教練卡納瓦羅語出驚人,表示:以前我對日本足球的理解是技術領先,如今來看,中國球員連身體優勢也沒了。過去的時候,恆大擁有最好的中國球員,身體和技術都在,當我們的年輕一代出場,身體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卡納瓦羅的言論被認為是甩鍋找藉口,但其實根據權威數據,他說的是真的。
總結:原先中國球員在速度和腳下技術方面就不如日本足球,都是靠身體優勢勉強可以對抗,而如今連唯一的優勢也已經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