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旅行必去的景點,絲綢之路是的地質奇觀,張掖七彩丹霞地貌!

2020-12-12 有伴陪你讀詩詞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

張掖有普客和高鐵兩個火車站,往蘭州、西安或烏魯木齊方向都很方便。

張掖除了丹霞地貌,近幾年還開發了一處平山湖大峽谷,景區間間隔距離較遠,可通過各網路平臺訂購一日遊或兩日遊。

張掖祁連山「七彩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集廣東丹霞的懸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險、美,還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於一體。

張藝謀電影《三槍拍案驚奇》的外景場地即在此地。

「七彩丹霞」景區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豔麗令人驚嘆。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暈眩,堪稱「七彩神仙臺」

「七彩丹霞」景區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是中國乾旱地區最典型的丹霞地貌,舉世罕見。

2011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七彩斑斕的色彩就像是被上帝打翻了的調色板。

2010年8月,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組成的丹霞地貌組合以「中國丹霞」名稱共同申請世界自然遺產並獲批。

張掖丹霞並未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但是張掖丹霞的絕美並不輸上述任何一個。

平山湖大峽谷距離張掖市區約25公裡,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

平山湖大峽谷屬於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距今已有一億八百萬至兩億四千萬年。

峽谷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為背景。

峽谷主要以紅白和赭紅色為主色調,色彩略顯灰暗。多呈圓錐或柱狀,造型奇特。

參觀大峽谷有兩條線路,導遊推薦的線路難度係數較大,另一條線路據說更適合觀光攝影。

平山湖大峽谷特殊的地貌特徵是經過億萬年地殼抬升,大自然風蝕、水蝕和化學溶蝕作用而形成的。

高原中比較堅硬的巖層構成河谷之間地區的突起,而河谷裡侵蝕作用活躍,這種結果就造成了平臺型大山或堡壘狀小山。

大峽谷山石多為紅色,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從寒武紀到新生代各個時期的巖層,層次清晰,色調各異,並且含有各個地質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在歷史上,平山湖蒙古族鄉是古代少數民族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也是漢族抵禦外族入侵的重要屏障,處在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交融地帶。

峽谷屬黎山系的龍首山地段,隔走廊平原與祁連山相望,是走廊平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是河西走廊進入平山湖通往內蒙的必經之路。

在去平山湖大峽谷的路上,會經過一條由河西走廊通往內蒙古河套的古道,古道上尚存有明代山南關的遺址。所謂「關」差不多就類似於如今的邊防哨所,戰士遠離家鄉,遠離親人駐守邊疆,留給親人的是無盡的思念,有的甚至是此生不復相見。

正如邊塞詩人岑參所云:「張掖城頭雲正黑,送君一去天外憶」。那相思之苦,就如李煜筆下的《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張掖古稱甘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也是河西四郡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

張掖是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除了地質景觀,市域內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如隋代木塔、西夏大佛寺、明代鐘樓、臨松山馬蹄石窟等等,絕對值得我們多呆一兩天細細遊玩。圖為張掖市區景點西夏大佛寺。

相關焦點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奇觀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是自然的奇觀,是我國國內惟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景觀複合區。甘肅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群峰蜿蜒,面積有536平方公裡,分為七彩丹霞景區、冰溝丹霞景區,其中七彩丹霞景區面積約200餘平方公裡。七彩描繪有奇觀,三分寫意驚心目。
  •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再獲榮譽,但張掖之美,絕不止於七彩丹霞哦!
    近日,在嘉峪關市舉行的絲綢之路國際旅行商大會上揭曉了2018年度中國人眼中的絲綢之路旅遊十佳8組榜單,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榮獲「十佳旅遊景區」稱號。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丹霞地貌景觀中的精品,享有「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全球最刻骨銘心的二十二處風景之一」和「全球二十五處夢幻旅行地之一」「中國最美外景地」等殊榮,具有打造國際知名旅遊品牌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2008年被命名為甘肅省地質公園,2016年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
  • 上帝的調色板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
    我們恩施一行20餘人於2020年10月16日來到這裡,遊覽了地質奇觀——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將美麗一起分享給大家。是欣賞丹霞景觀的代表性景區,是西北的一個旅遊亮點,去西部旅遊的必須打卡之地,倍受遊人青睞與推崇。
  • 走進張掖丹霞之七彩丹霞
    提起張掖讀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張掖在古代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也是河西走廊四郡之一;張掖古稱:甘州。在古代是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事務和軍事重地;在張掖境內有很多景點;其中今天講到的張掖丹霞就是張掖地區最有名的景點之一。
  • 張掖AAAA景點——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
    景點介紹:您需要知道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特色1被譽為「中國七大丹霞」之一特色2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額複合區特色3是中國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特色4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較大較好、地貌造型較豐富的地區之—
  • 張掖小眾地質奇觀,可走進峽谷觀賞,比七彩丹霞遊客少
    的七彩丹霞景區可謂是家喻戶曉了,去到那裡玩的遊客和旅行團特別多,馬上接下來的國慶小長假我都可以想像出爆園的現象。其實在張掖還有一處相對小眾的地質奇觀,這裡遊客比七彩丹霞要少,而且是可以走進峽谷裡近距離欣賞,不像在七彩丹霞只能夠乘坐觀光大巴去到觀景臺觀景。
  • 張掖七彩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大西北旅遊,我們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張掖的七彩丹霞。花菜種植基地成為遊客的拍照好去處我們去張掖七彩估計走了45分鐘,我們到了張掖地質公園門口,車子停下,我們走去售票處,看到周邊是配套的酒店,餐廳,商店,售賣地方特產和旅遊紀念品。
  • 張掖的七彩丹霞地貌
    在甘肅張掖,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著面積約510平方公裡的丹霞地貌區域。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2011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有著很高的科考與觀賞價值,被大家譽為中國第一彩色丘陵。
  • 中國最美丹霞地貌之一的張掖七彩丹霞晉級5A啦
    當然也包括今天所講的七彩丹霞景區。丹霞地貌按目前普遍折中的定義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它最初是我國著名的地質教育家、礦床學家、地貌學家馮景蘭於1928年在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考察時發現的獨特的地貌景觀。他借用曹丕《芙蓉池作詩》裡面的兩句「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而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巖層命名為丹霞層。這是第一次提出丹霞的概念。
  • 此生必去人間落地七彩霞光美景-大西北張掖丹霞
    美麗的七彩丹霞地貌上次旅遊小妹帶您遊了茶卡鹽湖,青海可不只有有茶卡鹽湖,這一次讓你領略在地平面上的奇特美景。丹霞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評選的出的「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它是國家級地質公園,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上最帶「色」的地方;它就是位於絲綢之路河西走廊中段,它也是「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它看起來「奇險靈秀美如畫,是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
  • 遊七彩丹霞地貌地質公園
    今天上午陰天,我坐7:45的第一班景區直達車經過五十分鐘左右的行駛,上午九點前到達了丹霞地貌公園,一下車冷風嗖嗖,甚為涼爽,對於我這個短袖短褲的背包客來說不是涼爽而是有點寒冷。第一印象: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配套設施齊全完善
  • 談古論今話甘肅-13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 神龜問天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是絲綢之路旅遊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分布面積為50平方公裡,平均海拔1820米,是中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發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的複合區,以地貌色彩豔麗、層理交錯、氣勢磅礴、場面壯觀而稱奇。
  • 擁有顏色的丹霞地貌 ——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故鄉的七彩丹霞
    故鄉張掖,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素有「金張掖」之稱。故鄉的模樣,猶如記憶裡一冊次第展開的精美畫軸,一道穿越千年的歷史長廊,絲綢之路的山川景觀,慢慢展開……祁連山、黑河水與張掖古城,動靜結合、相依相偎,水墨畫卷的元素構成一山一水一古城。
  •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成功晉級「世界地質公園」
    日前,記者從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獲悉,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繼年初晉升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後再傳捷報,近日成功晉級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7 月 7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 209 次會議在法國巴黎舉行,對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理事會第四次法定會議提名決定的全球 15 個新的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項目進行核可。以彩色丘陵(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冰溝丹霞、九個泉蛇綠巖套地質遺蹟為申報核心的甘肅張掖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成功晉級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 張掖丹霞位居全省景區熱度第一位
    數據顯示,在甘肅眾多景點中,張掖丹霞熱度排名第一。  公開數據顯示,張掖丹霞、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傳統熱門景區熱度依舊較高。在甘肅省內眾多景點中,熱度排名第一的是張掖丹霞,有詩云:「高峰壁立老龍蟋,削出芙蓉作畫看」,用於讚美張掖丹霞的美景。熱度排名第二的景點則是舉世聞名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莫高窟。莫高窟內大量的壁畫、石窟、文物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 張掖丹霞地貌:踩一腳恢復60年,只可遠觀的地質奇蹟
    後來,有專業的地質從業人員指出,這一腳,丹霞地貌至少要恢復60年。看上去十分震撼又美麗的丹霞地貌,原來只能遠觀。今天就領大家這裡的丹霞地貌究竟有多壯觀。擁有這樣驚人地貌的地質公園是在西部甘肅省,距張掖市區只有40多公裡。這裡的丹霞地貌形成於侏羅紀,白堊紀時期,距今有200萬至300萬年,形成的地貌非常複雜。
  • 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
    準備第二天一早前往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位於張掖市的西邊,在不堵車的情況下車程1個小時左右,公園有東西兩個門可以選擇入園,總計有至少4個景點平臺參觀,東西兩門遊覽這些景點的順序不一樣,可以通過這樣的管理方式分流遊客。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全程的景點之間必須做景區的擺渡車,不允許步行,估計是怕遊客破壞地貌。74元的門票,包含4個全部景點,以及景點間的擺渡車。
  • 時間裡的景泰——張掖七彩丹霞
    和朋友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帶上必要的食物和一些補給,就踏上了去往張掖的路,因為我家是在甘肅的白銀市,距離張掖有很長一段路程,朋友是外地的,我作為東道主,自然要帶她領略一番西北特有的景色。一路上我開著車,坐在副駕駛上的她問了我好多「稀奇古怪」的問題:為什麼來到甘肅老是有種口乾舌燥的感覺?
  • 景致記錄: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燦若雲霞,是女媧補天遺石嗎
    如此神奇的張掖丹霞地貌,形成於600萬年以前,那個時候,早期的人類,才剛剛開始直立行走,自然無緣得見這樣的奇觀。張掖丹霞地貌的山峰上,雖然看不到一棵樹,不過,地上間或貼地長著一些小草。,能見度很低,大家連眼睛都睜不開了,更別說看七彩丹霞地貌了。
  • 七彩神仙臺——絲綢之路的奇瑰畫卷,雄闊壯麗的張掖丹霞
    除了享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的美譽,張掖還以擁有丘巒綿延、紋理清晰,斑斕如畫的七彩宮殿式丹霞稱奇海內。如同淳樸豪爽的西北漢子,張掖丹霞素以雄奇壯闊著稱於世,與南方丹霞地貌的溫婉玲瓏、峻秀別致不同,它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