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海外的聖誕採購旺季比往年來的更早,周期更長。在阿里國際站上,聖誕飾品的活躍買家和線上交易額從7月份起就開始持續上漲,近3個月交易額同比上漲185.3%。
「以前從9月份客人才開始陸續下單,今年7、8月份就開始了,一直延續到11月,且越來越多。」國際站商家、義烏微星百貨電商負責人徐舒越說起今年的情況,因為疫情,海外買家不得不提前準備。
義烏沒有白雪,也沒有麋鹿,卻生產、出口了全球80%的聖誕節用品。聖誕樹、聖誕球、聖誕老人雕像、燈飾、彩帶,抱枕套等中國製造的傳統聖誕用品被歐美市場大量採購。今年還衍生出了很多疫情相關的聖誕禮品,比如戴口罩的聖誕老人、襪子聖誕大禮包裡,塞滿洗手液、溼紙巾等防疫產品。
圖說:今年出現大量防疫相關的聖誕用品
目前義烏商貿城很多店鋪,每天3、4點早早就關門了,並不是生意不好,而是疫情海外買家進不來,都轉向線上採購了。而今年海外受疫情影響,產能受限,聖誕禮品的採購對中國產生了更高的依賴。作為全球大型跨境B2B電商平臺 ,國際站依託沉澱了21年的供應鏈和數位化能力,提前為商家布局、反向數據指引;針對「義烏聖誕季」,對義烏產業帶做了定向運營,不僅給予權益扶持和專屬流量曝光,還專門研發了「在線定製」功能,使得專業買家可以自行在線設計商品樣稿,大大提高買賣雙方的磋商效率,降低商家設計成本,優化海外買家的採購體驗。
針對聖誕樹、聖誕風燈等大件物品,阿里國際站跨境供應鏈提供從賣家到買家的門到門物流服務,解決跨境物流痛點,對商家降本提效。
今年中國跨境電商的增速堪比火箭,新外貿成為趨勢。阿里國際站已經連續5個月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速均超過100%;還啟動了「百億生態投資基金」計劃,以加快完善「數位化新外貿」賽道,幫助中小企業開源、提效,貨通全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