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徹斯特(Manchester),英國第二大的大城市,人口51萬。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城市,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單一管理區,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
曼徹斯特發展新興工業,成為以電子、化工和印刷為中心,擁有重型機器、織布、煉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種行業的國際化城市。作為自由貿易、經濟自由化和合作運動的先導的曼徹斯特市對英國經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曼徹斯特與特拉福德、泰姆賽德、索爾福德、斯託克波特等城鎮聯合成曼徹斯特地區。從以工業城市發展成為以金融、教育、旅遊、商業、製造業為特色的繁華的不夜城,曼徹斯特是英格蘭主要的工業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曼徹斯特是英國除倫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了解足球的人一定不會對曼聯隊陌生,幾十年來,這支綽號「紅魔」的球隊締造了無數榮譽和足壇傳奇,堪稱歐洲足球俱樂部中的經典代表。而作為曼聯隊的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場也成為了許多球迷心中的聖地。
這座老特拉福德球場落成於1949年,作為英國最著名的足球場,它可以容納75000名觀眾,和溫布利球場一樣,是經過歐洲足聯認證的英國六大五星級足球場之一,因此又有「夢劇場」之稱。
在曼徹斯特風靡的體育項目中,足球是曼徹斯特文化的重要部分,據統計,大曼徹斯特區的球會數目是全世界最高的。尤其是老牌霸主曼聯隊和崛起的新貴曼城隊,每年都會在雙方的球場上演萬眾矚目的龍虎鬥,而輪到曼聯坐鎮主場時,老特拉福德球場便會被球迷們圍個水洩不通。
歷史悠久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2007年宣布了一個打造新"媒體城市(Media city)的總部計劃,並於2011年將其5個部門從倫敦大都會區以及曼徹斯特北方總部搬遷至曼徹斯特索爾福德碼頭(Salford Quays),建立新的總部基地"媒體城市"。建築空間以休閒設施為中心,而非以辦公空間為中心,整體的設計裝飾都秉持活力這一關鍵點而來。目前BBC一些主要頻道,如體育新聞、兒童節目等相關人員均在此辦公。知名欄目《英倫早晨》(BBC Breakfast)也在此大樓製作播出。
科學工業博物館位於全世界最古老的旅客列車站大樓。博物館向人們傾訴著曼徹斯特的歷史、科學和工業發展—這是世界第一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科學工業博物館是一組19世紀風格的建築,即從1830年開始使用的利物浦路火車站。1978年,曼徹斯特科學工業博物館的前身——西北科學工業博物館由於館藏不斷增多而需要增加場館面積。曼徹斯特市政委員會從英國鐵路公司購買了利物浦路火車站並將其作為曼徹斯特科學與業博物館的新址。
曼徹斯特科學工業博物館目前依舊保持著其100多年土黃色大廠房式的舊貌。外觀極其樸素,內部通過各種主題和多種手段,讓人們充分了解世界工業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歷程和成果。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看到19世紀20年代造紙廠用過的古老水車,也可以看到橫梁式發動機如何工作,還可以看到1864年、1907年、1910年、1929年等不同時代經過改良的蒸汽機類型及其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通過這種沿循歷史發展足跡的遍歷,參觀者可以清楚地了解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中如何由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逐步從傳統工業向大機器工業轉化過渡的歷程。
地下曼徹斯特」主題展的展廳設於原車站的地窖中,展示了從羅馬時代到當今曼徹斯特市的水源供應系統以及公共衛生設施的發展與演變歷程,其中的一條維多利亞時代下水道是直接用19世紀30年代的磚砌成的。
阿戴爾中心曾在1996年的爆炸事件遭到了破壞。遭到破壞的還有穀物交易所、皇家交易所、隆裡奇大廈(LongridgeHouse)和原來的馬沙大廈(Marks&Spencer)。經重建,全世界最大的馬沙大廈取代了原來的大樓,皇家交易所和穀物交易所已整修一新,兩間具有歷史價值的酒吧被重新安置到了大教堂旁的新夏波斯廣場(ShamblesSquare)。大教堂和聖安妮廣場(StAnne'sSquare)改為了步行區。
位於曼徹斯特南郊、曼徹斯特機場以東的這座紡織廠是英國旅遊局推薦的鄉村名勝景點之一,誕生於18世紀的老廠也是曼徹斯特手工業發展的重要見證。
儘管已歷經兩百多歷史,如今的紡織廠依然在周而復始地生產布匹,以便讓參觀者認識水車驅動紡紗機的原理。紡織車間內還會有身穿工作服的導遊,為參觀者講述那段歲月的工業發展腳步,以及年輕工人的艱辛生活。
因為地處鄉間河畔,紡織廠周圍旖旎的風景也是吸引遊人紛至沓來的一大原因。
作者:宋潔(大英國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