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的新聞臺那麼多?

2020-12-15 短暫日子

為什麼臺灣的新聞臺那麼多?

簡單說說吧,市場、政治生態、電視臺的創收需求,決定了今天台灣新聞臺林立的現象。

摘要: 1、臺灣電視新聞簡史 2、臺灣電視新聞媒體林立的市場環境與生存狀況 3、臺灣電視新聞與政治 附、主要臺灣電視新聞臺簡介

(註:本文所引用年度收視率、廣告行情等資料來自臺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2015年臺灣媒體白皮書》,每日收視率資料來自臺灣潤利公司家庭測量儀,圖片全部來自網絡視頻截圖,侵權必刪)

1.臺灣電視新聞簡史

從臺灣第一個新聞頻道傳訊電視中天頻道(中天新聞臺)開播至今的22個年頭,臺灣的民營電視市場經歷了萌芽、井噴與瓶頸這三個階段,在網絡新媒體的衝擊之下,電視新聞產業經歷二十多年的發展與受眾面的優勢,依然是媒體事業上的一塊熱土。

其實早在1962年,臺灣第一個電視臺臺視開播之時,就已經有了新聞類的節目,不過彼時的新聞節目以靜態文字+背景音樂為主,一直到1963年才有記者、主播的出現。但這種靜態文字板的播報方式對臺灣電視業者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模擬電視信號時代,每逢特大新聞(領導人去世、特大地震),依然會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報導。下圖所呈現的,就是99年921大地震時中視的緊急文字播報。

在老三臺(臺視、中視、華視)時代,臺灣新聞業者關注的焦點與現在區別還是比較大的。由於國民黨政府對島內時政新聞的嚴格把控,三大臺競爭的焦點放在了國際新聞、大陸新聞與民生新聞之上,而在幾十年的競爭裡,三大臺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臺視的國際新聞最具時效性,中視的閩南語、客語在地新聞很受歡迎,華視的生活資訊也吸引了不少受眾。但隨著臺灣正式解嚴(1987年),初具雛形的臺灣電視行業版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4年,深綠背景的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擊敗了TVB支持的豐年電視公司以及陳啟青家族的亞太電視公司,獲得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張面向社會的無線電視牌照,民視就此開播,並且逐漸成為全臺灣收視率最高的電視臺,但民視的新聞節目並沒有延續綜藝、戲劇節目的超高收視率。與此同時,競爭無線電視牌照失敗的TVB開始把精力放在了面向臺灣的有線電視臺TVBS上,於1995年開播了臺灣第一個本土新聞頻道TVBS新聞臺,與同樣是港資背景的傳訊電視中天頻道展開競爭。

TVBS與傳訊以及民視新聞臺的競爭讓臺灣電視新聞業開始進入新聞臺時代。早年以歌廳秀聞名的有線電視業者三立在選秀節目大獲成功之後亦開始嘗試製播新聞節目,並迅速搶佔了中南部市場;而與TVBS、傳訊定位類似的環球電視也斥巨資請來馬英九、趙少康等政壇名流主持新聞政論節目,GOGOTV、東森、超視等新興新聞臺先後開播,臺灣的電視新聞產業開始進入紛紛擾擾的戰國時代。

1997年白曉燕命案的發生,徹底改變了臺灣電視新聞業。SNG車的濫用、Live政論節目的流行,甚至於最終與主犯陳進興的電話直播,臺灣新聞業者做出了許多影響後來新聞生態的做法,但也受到了社會大眾的批評。中視記者在電話連線中直接問及陳進興是否選擇自殺,更是飽受詬病。白案最終悲劇收尾,電視新聞人並沒有自省,而是把這樣的態度一直延續了下去。

白曉燕命案之後,著眼於國際的臺灣新聞媒體開始成為少數,包括TVBS-N等實際覆蓋大中華區的衛星頻道也開始把採編的重點放在了本島發生的大事小情,這給了鳳凰衛視在陸港兩地出頭的機會,也讓在臺灣新聞方面處於劣勢的傳訊電視走向衰微。媒體行業的開放讓長期使用於地下電臺的call-in模式進入電視頻道,921大地震、政黨輪替、兩岸關係緊張、SARS、兩顆子彈,一連串的新聞大事件讓各大新聞臺的收視率扶搖直上,確立了自己21世紀第一個十年在臺灣主角的地位。

而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政治局勢的變化以及媒體自身「搏出位」讓新聞臺繼續維持著高關注與高收視。譬如今天(9月3日)的軍公教大遊行,中天新聞臺直接把王牌節目《新聞龍捲風》的演播室搬到了總統府前,讓名嘴們與示威民眾一起Live。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大膽的制播方式可能會更加普遍。

2.臺灣電視新聞媒體林立的市場環境與生存狀況

其實很多人會覺得疑惑,小小的一個臺灣,怎麼會有這麼多新聞臺?同樣是高密度人口地區的香港、新加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免費的新聞頻道,而直到今天香港也只有TVB互動新聞、NOW新聞、有線新聞三個新聞臺,新加坡更是只有Channel 8播出的一些新聞節目。可是截止到2016年,臺灣已開播的新聞頻道,加起來已經達到了18個(包括無線電視、有線電視與中華電信IPTV)。

按照常理,這些頻道競爭會相當激烈,日子都不會特別好過,然而由於臺灣特殊的市場環境,這些頻道的日子過得都不差。僅從有線電視範圍內看,年均收視率最高的新聞臺TVBS-N(0.45%)與最低的壹電視新聞臺(0.12%)差距雖然存在,但實際的廣告創收效果竟沒有太大的區別,實現盈利都不是難事。

與新聞業發展對比,臺灣的綜藝與戲劇產業卻進入了持續蕭條的寒冬。製作經費的缺乏讓娛樂產業無法找回十年前的自信,而經費更少的新聞節目現在卻可以換得更高的利潤了。我們以家族頻道較多的東森電視臺進行對比,就能看到新聞臺在整個家族頻道當中的地位。領先於綜合、娛樂頻道眾多的收視率以及更好的廣告行情,這種情況在許多電視臺都是存在的。也正是如此,新聞臺成為真正的「臺柱」——收視率的遮羞布,招商的金字招牌。而在民視、三立這樣「鄉土劇立臺」的頻道,近年來也開始增加了新聞節目在綜合臺播放的時段,也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你會看到中視新聞臺每天就算重播節目也要佔據著一個無線電視頻率,寰宇新聞臺就算全部節目都是外購也能持續運營一直到今天。更不用說真正有在製作各類新聞節目與政論節目的電視臺,盈利對他們來說,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而對於他們的姐妹頻道綜合臺、電影臺們來說,想要創收,難度就大得多了。經濟疲軟、整體廣告總量持續下跌。新媒體來勢洶洶的的年代,能夠享受來自廣告商最大程度的傾斜,新聞臺的日子是真的不難過。

有的朋友可能會質疑,記者跑新聞、做連線、做專題,這都是要花錢的,但朋友們需要知道,「抄臺」這個起源於香港的不良手段,已經被臺灣的媒體業者用得爐火純青。只要在YouTube或者爆料公社上直接「引用」沒有版權的視頻(如下圖),再配上一段音,一節新聞就這麼完成了。而紀錄片類節目諸如《臺灣演義》的現代部分內容,更是直接使用過去各電視臺的片段雜剪而成,極少為了節目而拍攝的新內容。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採編還不夠,近年流行的兩家電視臺新聞部組成「戰略聯盟」同樣省下了非常大的一筆錢。

在今天的臺灣,只要做一些微小的工作,就可以維持一個新聞頻道的運營,這還真不是痴人說夢。這也是這麼多新聞臺長期存在卻又不會因為虧損而停止運營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因。

3.臺灣電視新聞媒體與政治

臺灣特殊的資本背景與政治環境導致電視新聞媒體與「政治」兩個字往往會有非常深的淵源。早期「無線三臺」分別屬於中國國民黨(中視)、臺灣省政府(是真的省政府,省會在南投的那個,臺視)和中華民國國軍(華視),而「黨政軍退出媒體」之後,這些電視臺依然保持原有的政治立場。

許多泛綠或深綠電視業者也將自己的政治立場體現在電視節目上,民視、三立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新聞,三立甚至還在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為陳水扁、吳淑珍拍攝了傳記性質的電視連續劇《阿扁與阿珍》,民視則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播放了很有臺灣「本土意識」的自製劇《龍飛鳳舞》(描述清廷、日本與臺灣本土居民的衝突)。電視劇已然如此,更不用說電視新聞與政論節目,三立更是因為在選前的民調禁止期公布有利於黃國昌的民調而被罰款。而泛藍電視臺的手段也高明不到哪裡去,許多統派、深藍人物的形象也因為泛藍政論節目的誇張效果而淪為笑柄。

在處理同一件新聞的態度上,很容易看出媒體自己的風向把控。而在選舉這樣的大事上,媒體更是要努力營造出自己需要的氛圍。其實看過今年的臺灣大選開票與今年的脫歐開票的朋友都會知道,脫歐開票的數據來源是全英各個票站的公布,而大選各個頻道的數據來源卻講不清楚,這種現象在島內被稱之為「灌票」。用通俗的話說,親藍的電視臺會營造出一種「勢均力敵」的氛圍,然而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由於政治傾向所導致的自我審查,臺灣民眾想要得到全面、客觀的新聞資訊只能通過大量地收看加上自己的判斷。而由於對島內新聞的極大熱忱,國際新聞、體育新聞被推到了深夜、下午這樣的時段,甚至於當政論節目時段持續延後,國際新聞只能接受被持續壓縮的命運,不過現在的新聞業者也有應對手段,在日間的整點新聞中,已經適當增加了國際新聞的比重。

附.臺灣主要新聞頻道簡介

註:根據各頻道年均收視率進行排序。

TOP1.TVBS新聞臺

· 口號:最重要的新聞,TVBS新聞臺

· 母公司:原為TVB,股權變動之後為全額臺資企業

· 年均收視率:0.45%

· 每人每年平均收看時長:44.61小時

· 王牌新聞節目:《晚間六七點新聞》(收視率0.95%)

· 王牌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播放平臺為TVBS主頻道,收視率0.77%)

· 經典節目:《2100全民開講》

· 政治傾向:泛藍親中

· 臺柱:趙少康

相關焦點

  • 臺灣中天新聞臺被「關臺」
    新華社11月18日消息,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18日審查中天新聞臺換發執照申請案,決定駁回換照申請。這意味著中天新聞臺被當局實質關臺。根據臺當局相關規定,廣播電視機構每6年須重新申請換發執照。中天新聞臺執照將在2020年12月11日到期,此次被駁回換照申請,等同屆時將停播。據新華社,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稱,作出不予換照的理由包括:中天新聞臺屢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未能落實新聞專業;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等等。中天新聞臺18日發表聲明表示,關掉中天是一場政治裁定、政治判決。
  • 蔡英文強關新聞臺,被批「臺灣的倒退」
    導讀:近日,臺灣相關部門駁回了中天新聞臺的換照申請,此舉用意明顯,相當於民進黨當局宣判了中天新聞臺的關臺現實。 根據臺灣相關部門出臺的規定顯示,廣播電視臺每六年需要申請新執照,目前來看,中天新聞臺的執照將在一個月之後到期,此次申請新執照卻遭到民進黨當局駁回,也就意味著,中天新聞臺即將面臨關臺的尷尬局面。
  • 成立26年 臺灣中天新聞臺正式「關臺」
    中新社臺北12月12日電 因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同意更換執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也於近日相繼駁回「假處分」等聲請,成立26年的中天新聞臺12日零時起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消失。  「關臺」進入倒數階段後,中天新聞臺推出「倒數42小時」不斷電活動,從10日清晨6時至12日午夜零點,中天主播「馬拉松式」接力播報。
  • 臺灣中天新聞臺恐面臨「關臺」?已經被蔡英文卡喉
    日前,中天新聞臺換照案在臺灣社會引發了相當大的關注。11月18日,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做出最終決議,宣布不予換照。如果這一決定成真,中天新聞臺將極有可能面臨「關臺」。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遭一致駁回臺灣中天新聞臺的執照將於今年的12月11日到期,如果不能按期換照的話,中天新聞臺將無法將進行正常的運作與播出。11月18日,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人陳耀祥在記者會上宣布,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的7名委員一致決定駁回中天新聞臺的申請,不予換照。
  • 臺灣中天新聞臺申請換發執照被當局否決
    中新社臺北11月18日電 臺灣中天電視旗下中天新聞臺申請換發執照,18日被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否決。綜合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等臺媒報導,中天新聞臺執照為期6年,將於今年12月11日到期。
  • 臺灣中天新聞臺正式被當局封殺,恐面臨「關臺」
    據臺媒報導,備受關注的中天新聞臺換照案,今天(18日)臺灣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做出決議,宣布不予換照,中天新聞臺恐將面臨「關臺」的結果。中天電視總部(臺媒資料圖)據介紹,中天新聞臺隸屬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執照為期6年,將在今年12月11日到期。臺灣NCC負責人陳耀祥下午在記者會上宣布,今天NCC會議7位委員一致決定駁回申請不予換照,給出的理由是民眾申訴案從2017年開始暴增,佔總受理案件3成之多;且內控機制失靈。
  • 12月12日起 臺灣再無「真道理性真愛臺灣」的新聞臺
    2020年12月12日將是臺灣媒體最黑暗的一天,在這一天,陪伴著臺灣同胞長達26年的中天新聞臺正式被民進黨當局關臺,臺灣民眾熟悉的「52臺中天新聞頻道」將消失於臺灣電視頻道裡,臺灣新聞在這一天進入全面綠化的時代。作為一名中天新聞臺的忠實觀眾,筆者心中只有無限的憤慨。
  • 臺灣中天新聞臺於12日凌晨關臺 將在網絡重生
    因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主管部門(NCC)不準換照申請,臺灣中天新聞臺於12日凌晨關臺。中天強調,當52臺變成黑畫面,中天新聞將在網絡重生,繼續強力監督民進黨當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綜合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天大樓門口11日擺起椅子,多位名嘴和主播輪番進行戶外開講,即便天空飄雨、氣溫下降,現場仍聚集數百位民眾為中天加油打氣,不斷有人帶頭激動高喊「中天加油」,更有人狠批偏綠電視臺,「綠油油都在說謊,看了腦充血」。臺灣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11日晚特別到中天大樓,慰勉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同仁。
  • 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凌晨關臺 將在網絡重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2月12日訊 因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主管部門(NCC)不準換照申請,臺灣中天新聞臺於今日凌晨關臺。中天強調,當52臺變成黑畫面,中天新聞將在網絡重生,繼續強力監督民進黨當局。
  • 臺胞投書:12月12日起 臺灣再無「真道理性真愛臺灣」的新聞臺
    2020年12月12日將是臺灣媒體最黑暗的一天,在這一天,陪伴著臺灣同胞長達26年的中天新聞臺正式被民進黨當局關臺,臺灣民眾熟悉的「52臺中天新聞頻道」將消失於臺灣電視頻道裡
  • 中天新聞臺被關,「真道理性、真愛臺灣」精神不死!
    12月12日零時起,當大陸「剁手族」正在手機屏幕前參與「雙12」購物節之時,成立26年之久的中天新聞臺,正式被民進黨當局關停,其所在頻道的電視畫面顯示出「該頻道不存在」的字樣。自12月10日6時起,中天新聞臺就啟動了連續42小時「不斷電」直播。11日22時,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現身電視臺,高喊「我中天我驕傲,我中天我榮耀」,參與倒數最後一小時的直播。他表示,「真的愛臺灣就是要讓人民過好日子,兩岸好,臺灣日子會過得更好,這樣有錯嗎?」
  • 抗告遭駁回 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零時將正式「關臺」
    中新社臺北12月11日電 臺灣「最高行政法院」11日駁回中天新聞臺所提抗告,維持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的處分。中天新聞臺將於12日午夜零時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消失,成為臺灣地區歷史上首個被臺當局關閉的有線電視臺。
  • 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零時徹底「關臺」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未準中天新聞臺換照,12月12日0時自有線電視52臺消失。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11日晚上10點特別到中天大樓,和所有員工一起見證中天新聞的落幕。蔡衍明說,中天新聞臺因真正做到第四權,政府害怕被監督,才關閉中天;只有兩岸好,臺灣人民的日子會更好,為兩岸好,不對嗎?他不只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是堂堂正正的臺灣人,期勉中天主播們未來轉戰網絡能當網紅。蔡衍明蔡衍明指出,兩岸好,臺灣人民的日子會更好,可能這句話有很多人認為不對,但「日子要過得如此心驚膽跳嗎?
  • 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零時起「關臺」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未準中天新聞臺換照,12月12日0時自有線電視52臺消失。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11日晚上10點特別到中天大樓,和所有員工一起見證中天新聞的落幕。蔡衍明說,中天新聞臺因真正做到第四權,政府害怕被監督,才關閉中天;只有兩岸好,臺灣人民的日子會更好,為兩岸好,不對嗎?他不只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是堂堂正正的臺灣人,期勉中天主播們未來轉戰網絡能當網紅。蔡衍明蔡衍明指出,兩岸好,臺灣人民的日子會更好,可能這句話有很多人認為不對,但「日子要過得如此心驚膽跳嗎?
  • 臺媒:臺灣中天新聞臺12日零時起將「關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1日報導,臺灣中天新聞臺執照於11日到期,12日凌晨零時起無法在有線電視上播出。中天主播和嘉賓11日輪番開講,堅持守候中天到「關臺」最後一刻。中天新聞臺今12日將「關臺」,並將轉戰網絡平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18日,偏藍媒體中天新聞臺換牌照一案有了結果,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7名「委員」以7:0通過否決中天新聞臺更換牌照。
  • 中天新聞臺凌晨停播 國民黨斥民進黨當局扼殺臺灣新聞自由
    臺灣「最高行政法院」11日駁回中天新聞臺所提抗告,維持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的處分。12日午夜零點中天新聞臺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消失,成為臺灣地區歷史上首個被臺當局關閉的有線電視臺。
  • 韓國瑜評「中天新聞臺被關」: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
    韓國瑜評「中天新聞臺被關」:七個小矮人摧毀臺灣新聞自由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19 12:46 來源
  • 臺灣中天新聞臺被關 洪秀柱怒轟民進黨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臉書發文,為飛行員蔣正志失聯感到遺憾,為中天新聞臺不換照感到憤怒。她說,民進黨窮兇惡極的醜態,「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沒有民進黨做不出來的事」,呼籲大家11月22日踴躍參與凱道秋鬥,除了捍衛食安,也要捍衛新聞自由。以下是洪秀柱臉書全文:從昨天到今日,連續兩天傳來了讓人遺憾、憤怒的消息。
  • 臺灣中天新聞臺假處分被駁回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中天新聞臺針對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予換照聲請假處分,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衡量中天未獲換照所受損失、NCC有效管理秩序權能、衛星頻道事業所制播節目及廣告對社會影響重大等情事,認為此非不能以金錢賠償或其他適當方式回復,難認原處分已造成重大損害或急迫危險,昨天駁回
  • 殺豬還是宴客 - 臺灣首富蔡衍明'中天新聞臺'倒下的鴻門宴
    他現在是全臺灣最有權勢的人之一,是旺旺集團董事長、臺灣中國時報最大股東,亦是香港亞洲電視第三大股東,臺灣中天電視的擁有者,擁有橫跨臺港兩地的媒體,近些年更是與郭臺銘輪番坐莊臺灣首富。這樣一個風雲人物,臺灣政府卻把蔡衍明的中天新聞臺「掃地出門」, 揭露出巨富經營媒體欲謀天下與政治衝突下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