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開發泰國電商市場,5大商業模式值得嘗試

2021-01-09 雨果網

據預測,在2017年,泰國的網際網路用戶將佔到總人口的50%,高於去年的43%。

雖然曾經受到支付結算系統和移動基礎設施不穩定的困擾,但是泰國似乎在2016年克服了這一障礙,並在2016年成為東南亞增長最快的電商市場。毫無疑問,泰國正在電商這一領域中尋求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定位。

通過4G服務的推出,似乎電商賣家接觸到更多網絡消費群體的道路已經被鋪平。

目前,有五種電商模式正在席捲全泰國:

食品配送網站

健康飲食的熱潮正在泰國流行,特別是在泰國的城市,健康食品配送網站正在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商業模式。通過提供一系列健康替代品,從有機食品到純素食,再到低熱量和非加工食品,這些食品配送網站的成功,可以歸結為它們把健康飲食和雜貨店購物等概念成功地融合在一起,為人們帶去了真正的便利。通過消除其中的不便利因素,食品配送網站呈指數級增長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折扣電商平臺

受益於泰國人對摺扣商品的狂熱,優惠券折扣購物網站又再次流行起來了,而且這種狂熱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通過如Saleduck等折扣網站,購物者得以一站式購得大型電商網站如Lazada和Expedia上的折扣商品,從電子產品到雜貨類,甚至是一流航空公司的機票(折扣力度達80%)。為了讓自己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優惠券折扣網站經常和合作夥伴一起,為他們的顧客推出折扣力度更大的獨家優惠碼。錦上添花的是,這些優惠碼都是免費的。

社媒購物

在2016年,普華永道公司的零售總調查指出,泰國的51%的電商購物者直接通過Facebook和Line等社交媒體平臺進行購物。雖然價格和便利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社媒購物的推動力還是離不開人際互動,如社交媒體的評論和反饋。 53%的社媒消費者表示,顧客評論是影響他們購買決定的原因。

C2C移動購物

跟社媒購物一樣,C2C也被認為是泰國電商生態系統中的下一個大趨勢。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成功C2C平臺的核心組成要素,如Pantipmarket和Tarad.com。在泰國,有超過50%的電商交易是通過手機完成的,這個現狀有望進一步把C2C購物推到舞臺中央。

數字消費內容網站

從手機遊戲到付費點播,泰國的數字革命必然改變了人們消費內容的方式。目前泰國人有超過10個不同的付費平臺可供選擇,包括iflix和Doonee。泰國對移動網際網路的大力普及,影響了人們通過數字平臺選擇消費內容的方式。在遊戲領域裡,泰國的主要電信運營商已經制定了收購數字內容商和遊戲商之後的總體戰略,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編譯/雨果網 康傑煒)

相關焦點

  • 泰國電商市場報告:還有足夠的市場份額讓賣家瓜分嗎?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轉向便捷的網購,泰國將會成為東南亞第二大電商市場。泰國的市場潛力是顯而易見的。目前眾多大玩家陸續進入,泰國還會有足夠的市場份額讓他們瓜分嗎?雖然目前第二大電商市場是新加坡,但泰國預計將在2020年超過新加坡,躍居第二位。2018年,泰國的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35.4 億美元,預計2018-202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2%,並在2022年達到58.3億美元。
  • 生鮮電商盈利艱難!海鮮市場為何引發資本狂熱(附商業模式分析)
    報告顯示,至2017年低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生鮮電商用戶佔到43.6%,並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將突破21.7%,到2020年為止,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或將突破3100億元。因此,資本界流傳著一句話:生鮮市場是藍海!2)高頻、高復購率。生鮮電商已經成為年輕人主流生活。
  • 除了京東入局,2017年泰國電商格局還有哪些值得關注?
    此外,泰國政府規劃的「泰國4.0」發展路線圖也將進一步推動泰國數字環境的發展完善。 那麼,在過去一年,泰國的電子商務格局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1、時尚電商領域湧現出領頭羊 泰國中央集團去年收購了時尚電商Zalora泰國和越南地區的業務,並在今年6月將Zalora泰國站更名為LOOKSI,試圖重振品牌。
  • 《2017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行業報告》發布
    艾媒發布2017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行業報告,供大家參考。一、PART1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背景及現狀線下市場:鮮花行業主力仍為線下市場,其主要業務集中在婚慶、情人節、母親節等剛需鮮花的節日、生日和紀念日等私人富有含義的日子。
  • 泰國電商市場夠熱鬧了,亞馬遜現在也來摻一腳
    亞馬遜打算拓展在東協電商領域的足跡,這也為泰國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更多機會。據了解,亞馬遜正通過Facebook頁面(facebook.com/AGSSEA)接觸泰國商家,鼓勵他們在其針對美國市場的平臺上進行銷售。
  • 2017年泰國電商年終回顧:相比雙11,泰國消費者對雙12更感興趣?
    泰國是東南亞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一大市場。越來越多泰國消費者轉向在線購物,預計2021年泰國網購人數將達到1400萬;「泰國4.0」數字發展路線圖不斷推動泰國數字環境的完善;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開始布局,搶佔泰國電商市場。
  • 汪帆:商業地產開發和運營不分開仍是痛點 海外市場或是機會
    整個商業地產或購物中心都是用各種方式去對抗各種競爭,包括電商的競爭、以及增長乏力的宏觀經濟等,但整體而言,2016年商業地產行業還是豐富多彩的,依靠所有商業地產人的努力,用體驗式商業、跨界合作等各種方式來突圍。   贏商網:如果用一個詞預測2017年,您會選擇哪個詞,其原因是什麼?
  • 解讀傳統服飾行業三大模式 市場商業面臨三大變局
    以中國的本土品牌為代表,李寧、七匹狼、雅戈爾、GXG等,核心商業模式是以品類調性切割市場,專注某一細分市場或細分品類,採取品牌轟炸式的推廣方式,塑造品牌影響力;供應鏈模式上大都採取期貨制模式,生產環節OEM或自有工廠;渠道策略方面,採取品牌自營+經銷商加盟的模式,一般有上千家店鋪,但店鋪面積不大,以中小面積為主。
  • 東南亞電商市場介紹(上)
    那既然說到了新加坡,那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整個東南亞的電商市場行情吧,為此我專門搜集了一些有關東南亞電商的介紹。首先東南亞一共有10個國家,都是小國,領土面積都不大。而且很多的產業都需要依靠外來的進口。這10個國家分別是:越南,寮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汶萊,菲律賓,柬埔寨,印度尼西亞。
  • 一入跨境深似海:細談跨境電商商業模式
    曾經分析過跨境電商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些市場動態和國家對於跨境電商的態度。今天我們來點實在的,以個人的經驗來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下,跨境電商的商業模式中各自的瓶頸和優勢是什麼。目前幾大電商運營模式:1.M2C2.C2C3.B2C4.特賣會5.社交性,導購類隱藏模式:XX制M2C代表
  • 燕窩哥羅遠峰:從電商到微商 誕生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2014年,羅遠峰開始主力依託電商平臺,將燕窩放到網上面向全中國市場進行銷售。在廣州清平市場內,從事實體批發的老闆很多很多,但是看好電商的老闆並不多。一位廣州清平市場的同行表示,「他網上賣燕窩銷量比實體店還高,連續多年,羅遠峰在阿里巴巴電商滋補類燕窩銷量榜中位列榜首。」
  • 新加坡生鮮零售電商Honestbee的商業模式,你看得懂麼?
    最近, 很多投資人找墨騰打聽新加坡零售電商Honestbee(中文名叫做「誠蜂」)。老實說,它的商業模式我們也沒怎麼看懂。但Joel的口袋足夠深,有足夠的時間去抹平這些問題和挑戰, 商業模式的前景和可持續性才是最大的問題。 在這方面,Honestbee也在不斷地做新的嘗試,先後推出了送餐和洗衣等服務。 理論上,這些服務的疊加,能夠給高質量用戶全套居家服務提供一個閉環;而實踐上,做出一個美團都不容易。
  • iPrice:2017年泰國電子商務年終回顧
    越來越多泰國消費者轉向在線購物,預計2021年泰國網購人數將達到1400萬;「泰國4.0」數字發展路線圖不斷推動泰國數字環境的完善;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開始布局,搶佔泰國電商市場。東南亞電商比價聚合平臺iPrice在繼和之後,也對2017年泰國電商生態進行了研究,並發布了2017泰國電商年終總結回顧,具體如下:相比雙11,泰國消費者對雙12更感興趣?
  • 130億泰國電商市場分析:泰國電商市場如何?賣家躺賺?
    根據谷歌和淡馬錫發布的2018電子經濟報告顯示,泰國電商市場規模目前排名第三,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到2025年泰國電商市場將達130億美元。隨著電商繼續呈指數級增長,到2022年東南亞將佔全球電商的20%。
  • 速覽泰國電商8個頭部玩家:電商平臺及社交平臺
    微信支付和泰國開泰銀行開啟合作,擁有最大刷卡機保有量的開泰銀行全面升級了手下20多萬的刷卡機,面向中國遊客支付需求推動行動支付市場。內容門戶方面騰訊2010年全資收購了Sanook Online並高調主打泰國版WeChat。2017年收購了泰國數字娛樂平臺Ookbee,該公司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擁有超過800萬用戶,每月活躍用戶達400萬。
  • 全球電商資訊泰國篇:社交營銷選Facebook,服裝及個人護理是熱銷品
    依舊龐大的農村人口會限制泰國數字市場的發展,但也意味著巨大待開發的農村市場。 泰國貿易情況 2016年泰國全年貿易總額約為$2150億,出口出現0.45%的正增長,前三大貿易夥伴為中國、日本、美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泰國2017年上半年電商市場總交易額大約在300億銖左右,其中平臺上可供交易商品總數超過500萬件。泰國上半年電商單月交易記錄發生在6月份,總交易額達到了創紀錄的73億泰銖。
  • 2017年馬來西亞市場十大領先電商網站
    國際玩家不斷進入到大馬的電商市場,同時佔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隨著電商數量的爆發式增長,該市場上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加劇。以下是介紹2017年馬來西亞市場十大領先電商網站及每月估算流量。 Lazada
  • 2017大預測|新實體店模式會是什麼樣?
    一、數據說:2017將迎來一波實體零售「開店潮」 1、中國商業地產增長依舊且中國消費需求還遠沒有釋放 從2011年開始,購物中心進入開發風口,近5年購物中心入市數量是此前15年累計存量數量的5.3倍。
  • 2017年泰國電商市場:移動端訪問量逐年增長,但PC端主導GMV
    CAMIA出海,專注東南亞移動網際網路一手資訊、行業觀察及市場分析。
  • 東南亞電商市場分析報告
    其中中國對亞洲大洋洲地區的前5位出口市場分別是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東南亞國家佔四位。從「一帶一路」全線來看,2017年前10位貿易夥伴分別是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俄羅斯、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沙烏地阿拉伯,東南亞國家佔6位,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進出口總額佔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比重合計達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