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
他指出,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以後實際增長5.8%,與6.1%的GDP增速基本同步。同時,2019年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是28.2%,下降了0.2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發布會上,寧吉喆表示,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也就是說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
他表示,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而且表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續改善;不僅為中國今年將實現全面小康打下堅實基礎,而且為全人類的發展進步事業作出了我們應有貢獻。
在寧吉喆看來,這具有四個重要的標誌性意義:
第一,標誌著中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也就是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根據我們比較計算,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的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他們之和加起來是在14.7萬億美元左右。中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進步、社會和諧、生態改善、國防鞏固,前進的步伐不可阻擋。」寧吉喆說。
第二,標誌著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升。中國農業的基礎地位鞏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億噸,是世界第一大產糧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糧食產量。中國的工業體系日益完善,擁有世界上所有工業分類。中國的基礎設施更加健全,年末高速鐵路營業總裡程達3.5萬公裡,佔全球高鐵裡程超過2/3;高速公路裡程超過14萬公裡,居世界第一;電力裝機容量接近2032千瓦,居世界第一;網際網路上網人數8.6億人,現代信息通信體系不斷完善。
寧吉喆指出,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中國人均GDP穩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文發展指數地位也進一步上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去年中國GDP接近100萬億,人均GDP更是突破了1萬美元,這有著巨大的歷史意義,不僅是中國經濟總量的一個裡程碑,也是中國市場、中國消費快速崛起的裡程碑。
相關推薦
川普發推回應拜登過渡進程開始 美國大選結果由誰宣布?
拜登過渡進程正式開始川普回應 美國大選川普認輸了?
拜登過渡進程開始 美國大選結果揭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