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梨花欲謝恐難禁

2020-12-14 百家號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

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這是一首惜春並傷春的詞。這是一首關於寂寞的歌,一個人唱給一個人聽,像逝去的阿桑的空靈嗓音,只是並未如那首《寂寞在唱歌》一般歌聲那麼殘忍。春色已深,梨花已謝,內心不勝傷感。總有一種情緒,柔軟得如同流水,輕輕地拂過心田,讓人覺得惋惜的時候,它會自己盛開。在這個初春,李清照帶著對未來的嚮往,離開了她已經熟悉的故鄉,前往汴京,和他的父親李恪非、繼母王氏,還有她繼母生下的一個弟弟團聚。這是她生命的轉折點。從此處,她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去尋找她生命的另外亮點。「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讓心靈去旅行。記不得這是哪個廣告的廣告語了。我很喜歡。可是讓自己的心靈去旅行,聽著很容易,想做起來,其實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克服。來到汴京後,生活的圈子,相對來說,狹窄了很多。雖然,她在汴京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從李清照可以活動的圈子被縮小之後,她便有更多的時間,用來讀書,用來寫字,用來孤獨,用來胡思亂想。春心由此而生。有些東西,是金錢無法撫慰和填補的。所以,從心理學上說,人有精神上的需要。

「 小院閒窗春已深」,起句就開始寂寞了,「閒」和「深」是寂寞的代名詞。小小的庭院,閒置的窗,芳春已深重,這是閨閣女子能眼見的所有了吧?窗為何閒置呢?因為人懶,寂寞使人懶。

「重簾未卷影沉沉」,倚在窗後,重重簾幕懶卷,一任暗影沉沉。只在窗與簾的縫隙間,透過映入窗來籠著半抹浮灰的春暉,她看到了,又是一年春將逝。這裡的「閒窗」有作「幽閒的窗」來理解,我卻認為不如「閒置」或「擱置」,連窗也閒置,簾也擱置了,人該更閒了吧?只是這份「閒」來的並不閒適安逸,而是空蕩蕩的寂寥,是心與庭院一樣空的回音。此刻,清照不再是溪亭那個有著爽朗笑聲的女孩,而是一個顧影自憐的憂傷女子,有著豆蔻年華應有的淡淡哀愁。「倚樓無語理瑤琴」,窗外的柳綠花紅、窗內的琴瑟音韻都與她無關。閒閒的,她倚著樓闌,垂頭無語,一架嵌著美玉的古琴也被擱置在案几上,與塵灰默默相伴。

「細風吹雨弄輕陰」,視線漸近,夜將來臨,更兼細風吹雨,漠漠輕雲被暮色籠得愈加暗淡了。這「弄」字又是一妙,風雨弄輕陰,似乎也弄了清照的淡淡輕愁。在歷代詩詞中,「輕陰」可以算得上是流行詞彙,流行程度就如同現在的「浮雲」,不過,「輕陰」二字與之相比,可咀嚼的成分多多了。時光如同那從指尖流過的情緣,轉眼即逝。不知不覺中,黑夜帶著她敏感的捕捉能力,悄然降臨於這個闊大的世界。忽然感覺自己很渺小。那些黑夜一定會從她的臉上,或心裡,掏走什麼。這是她知道的事情。她可以看見那些細小的光陰,從她眼前淌過的痕跡。那是一種情感的軌跡。但她,無法伸出自己的手,抓住它們。

「梨花欲謝恐難禁」,結句視線又回到窗外傍晚的斜風細雨不知已經醞釀了幾多時,窗外的這樹梨花,一身的素白恐怕難以保全了。風雨裡梨花料峭,如同一劑蠱惑人心的藥,將人心裡的指望一點一點浸溼,漸漸澆潑殆盡。人若梨花,怕也經不住這風吹雨打的消磨,也如花一般悲悲切切地謝去,太匆匆。這末了一句,是無能為力的嘆惋,與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同其蘊藉。悲歡離合,如同花開花落。一生一世,不過只是一瞬。滄海桑田,能有多久?不知道為什麼,在她的面前,我卻在她的冰冷中,覺得一點點的暖。也許,直到天荒地老,可能只發生過一次相遇,可能一次都沒有發生過。也許,她只是在自己的心裡,不停地問著那個意中人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有真的愛情?是不是會愛我一生一世的時間?她一直是一個用心收集著自己經歷的一些情節的女子。她一直不想錯過或失落每一個曾經在她生命中出現的人事。那是一些溫暖或片段,可以拼湊出完整的輪廓。其實,不管愛或者不愛,不管愛多深,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痛楚就會洞穿我們的內心,在時光的背後,磨平那靈魂的期待。

想念已經成了一種寂寞。他的遙遠一成不變。你的思念,在一絲又一絲的流光中,漸漸沉澱。誰是誰的永遠?誰又是誰的淚水?讀她的時候,我覺得我一直有很多話要說。可是,當我提起筆來的時候總是寫不出什麼。然後任由自己的心,到處遊走在稿紙上,完成對她的追尋。無言自是憑欄久。此時,作為少女的李清照,也許很想遇見,遇見一個願意把自己一生的光陰,把自己的一顆全心,都捧在他手心裡的男子。我想,有一句詩此時很適合出現:「親愛,讓我看見你眼裡的神光。」這種神光中,帶有初戀的羞澀和顫動。雖然它淡淡的,卻能讓我們覺得無比銷魂。於是,那個傷春的少女,就一直站在黑夜深處,一盞燈,遠遠地觸摸我臉上的淚水。此時,我會成為另外一盞燈,在這個世間固執地亮著,深情地亮著。然後,用自己的一生,去紀念,去抒情。

梨花欲謝恐難禁。一個恐字,寫出了她內心的無力和無奈。梨花和青春一樣,都在悄然逝去,無法阻止。看完篇詞,你想到了什麼,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喔!

相關焦點

  • 「寂寞空庭春欲晚」暮春時節送你幾首梨花詩詞
    轉眼已到四月中旬,緩緩步入暮春時節。頓時心中生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感,尤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去古詩詞中尋幾首描寫梨花的詩句,看看古人面對梨花落會產生怎樣的思緒。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譯文:紗窗外的陽光淡去,黃昏漸漸降臨;鎖閉華屋,無人看見我悲哀的淚痕。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春怨》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抒發宮嬪失寵的幽怨。寄託詩人懷才不遇的愁怨。
  • 10首經典梨花的古詩詞,你讀過幾首?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2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菸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7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宋】李清照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 李清照:斜風細雨,梨花欲謝,春夢無期
    ·春景·小院閒窗春色深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梨花欲謝恐難禁。梨花院落,春色正濃,卻為何不打開窗子,將這春光欣賞。細看來,哪只是沒有開窗,連那重重的簾幕都不曾捲起,屋子裡是昏昏暗暗的一片。她的滿懷愁緒,是因了什麼,又或者,是因了誰。
  • 宋詞詞牌釋義:《浣溪沙》,最為常見的詞牌名,經典詞作甚多!
    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很多詞人喜歡用這個,經典之作也非常多,比如晏殊、李清照、蘇軾、秦觀等等均有以《浣溪沙》為題的經典詞作,而且很多傳誦久遠。而且更重要的《浣溪沙》更傾向唐詩的組成結構,都是七字為一句。表達上更連貫更一氣呵成。而且易記。
  • 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經典雅練,結果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而那時,待字閨中的天才詩人李清照,前不久剛得到了詩壇前輩們的高度稱讚,對寫出新著作更為躍躍欲試。應對滿園春色,她腦海中的靈感如泉水通常汩汩地冒出,因此,她以身邊的所見,心裡的所想為素材,即興寫作出了一首《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渾渾。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 再有十幾天,故宮那醉人的梨花就要開了!提前放詩和美圖!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宋代:李清照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梨花欲謝恐難禁。 >仙姿白雪帔青霞,月淡春濃意不邪。梨花就如守時的君子,在春風春雨竟相綻放。普天之下的花,要說白,當數這梨花了。看著這千朵萬朵,壓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潔淡雅,靚豔含香,風姿綽約的梨花。你怎能不感嘆這「佔斷天下白,壓盡人間花」的氣勢。
  • 李清照VS卓文君誰的才情更勝一籌?誰的詩詞更動人心?
    論出身,卓文君是蜀郡臨邛(qióng)的冶鐵巨商卓王孫之女,妥妥的富二代,雖不及李清照官二代出身,但論顏值,卓文君姿色嬌美,《西京雜記》裡寫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這一點怕是李清照所不及的。再來看三首李清照跟她夫君趙志誠有關的愛情詩詞:一、《點絳唇·閨思》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幹,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 周末親子時光:赴一場梨花的盛宴
    ——辛棄疾 《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10.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11.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東欄梨花》12.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李重元《憶王孫·春詞》13.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 李清照這十首感傷之詞,讀過三首以上的人,都很厲害
    3、《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李清照的閨怨詞創作於前期,當時的她尚處在少女年紀,對美好的愛情充滿嚮往,落到筆端,也豐富地體現了女性細膩的心思。4、《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 才女李清照:中年喪夫被騙,老年孤苦伶仃,被生活逼成「怨婦」!
    2按照現在某些人的扁人的詞,李清照是個地地道道的「怨婦」——青年夫妻分離,中年喪夫被騙,老年孤苦伶仃,不「怨」也不行啊。當然她也可以學學杭州的妓女,多唱點兒後庭閒曲,只是杭州不是汴州,國已破家已不在。她也可以像秦淮名妓柳如是之類,寫點兒纏綿悱惻的詞句,被人當成豔婦才女,只是秣陵春在建康人老,生生成了天涯孤客流離魂。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深)篇
    《秋思》 宋·陸遊37、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38、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曲江二首》 唐·杜甫39、 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 宋·李清照40、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怨情》 唐·李白41、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春日西。《鷓鴣》 唐·鄭谷42、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 全宋詞選讀:李清照30首
    [集評]錢鍾書云:「陳師道《謝趙生惠芍藥》第二首原句云:一枝剩欲簪雙鬢,未有人間第一人。……竊謂李清照《御街行·詠梅》:『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即陳詩之意也。」(《管錐編》三冊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 李清照詞融曲於直,有外向型和深隱性、寫情盡致又含蓄婉轉的特點
    李清照的詞,從意境和風格上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前人稱說的「唐調」詞。它意境含蓄,風格文雅,如《浣溪沙》一組: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鍾已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鬢松,醒時空對燭花紅。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
  • ​ 【石泉詩詞客座八十二輯】《浣溪沙》《清平樂》季冬閒詠尾字組詞接龍100首
    穩駕車馳坦道,歸來已到深更。流年花謝匆匆,炎涼不計心中。望盡天涯歸路,春來送別殘冬。(81)浣溪沙 • 空濛小鹿-喲喲(新加坡) 家釀難禁雨氣濃,誰邊花落兩匆匆。此時作別與伊同。 深知一別難逢,漸行漸遠心空。遙問歸期時日,且由往事隨風。(87)浣溪沙 • 雁過一春花朱裕祥(上海)風過層巖披玉沙,霜松挺立在天涯。登高遠眺日西斜。方覺冰封千裡雪,忽驚雁過一春花。神州東嶽現晨霞。
  • 《攤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什麼時候寫的,詞中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晚年有一首《攤破浣溪沙》的詞作,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是晚年的作品呢?亦或說詞中有沒有什麼信息可以得知這首詞是李清照作於晚年的呢?」李清照這一次生病是在丈夫趙明誠去世後,時間是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的閏八月,李清照時年46歲。第二次患病要比第一次嚴重很多,她在《投內翰纂公崇禮啟》中寫道:「近因疾病,欲至膏育,牛蟻不分,灰釘已具。」這場大病是因為她深受世事牽絆、蒙受種種毀謗,甚至一度身陷囹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