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遊060】日本北海道地區

2021-02-17 後宮地圖三千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環球旅遊】為大家帶來的是日本北海道地區,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日本北海道地區 

北方大島——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四大島中的第二大島。以這個島為主體,加上附近小島,習慣上稱為北海道地區,是日本八大地區之一。行政上劃為「道」,與縣平級,道以下設14個支廳。總面積達8.35萬平方千米(包括二戰後被蘇聯佔領、現由俄羅斯佔領的北方四島約500平方千米),佔日本國土面積的1/5以上。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居住著564萬人,每平方千米平均只有73人,是日本人口最稀疏的地方。道府為札幌。

氣候

北海道地處日本最北部,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島分開,北隔宗谷海峽與庫頁島(屬俄羅斯)相望,與中國黑龍江省南部同緯度,是個氣候寒冷的地方。冬季冰雪覆蓋長達近半年之久,曾創下攝氏零下4度的紀錄。夏季比較短暫,除內陸個別地方有時會出現30度以上高溫外,大部分地區屬於乾燥涼爽氣候,有時甚至會發生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冷害。

地形

北海道地形多樣,山地丘陵佔2/3,平原臺地佔1/3.以石符平原(札幌以東的細腰部)為界、分半島和胴體兩部分。半島大部屬於那須火山帶。胴體部有兩列山系南北縱貫,東側為北見山地和日高山脈,西側為天鹽和夕張山地,構成北海道的骨架。河流多源於中部山地,其中石狩川,十勝川和天鹽川較長。

簡史

古時,這樣偏遠寒冷的地方,一直被視為「化外之地」,僅居住著少量蝦夷人(即日本惟一的少數民族阿伊努人)。18世紀末,全島人口還不到3萬。直到明治維新時此地才受到國家重視,開始大規模的開發。1869年,日本政府設置北海道開拓使,不久又實行屯田兵制度,獎勵開墾。並從美國等國招聘技術人員,制定開發計劃、開釆煤礦,修建鐵路,引進工農業新技術。移民大批進入北海道,到20世紀初,人口已超過百萬昔日的莽原荒野開發成了新興的天府之國。

經濟

農牧林漁業均為支柱產業,這裡樣地廣闊,是全國最大的糧倉。農業生產基本上屬於規模經濟,每個農戶平均經營耕地16公頃(合240畝),而全國平均數還不到2公頃。大量使用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進行機械化作業稻米、小麥、土豆、大豆、小豆、玉米和甜菜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畜牧業同樣居日本首位。這裡飼草田多、牧場廣闊,常常可以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肉牛、奶牛飼養頭數為全國之最。牛奶年產340萬噸,佔全國2/5,人均600公斤,得以大量供應外地。林地約佔全道面積70%,其中一部分尚屬原始森林、尤其以蝦夷松、冷杉等針葉林和白樺、楓樹等闊葉林最為鬱茂,年產木材近500萬立方米。北海道周圍海域是舉世聞名的漁場,漁業富有傳統,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拉網小調》就是反映北海道人捕魚活動的一首民歌。漁產以鮭、鱒、鱈、墨魚和螃蟹為主,釧路和稚內是兩個最大的漁港。

工業以利用本地資源為主。木材加工和造紙工業發達,苫小牧是聞名全國的造紙中心食品工業方面,乳製品、魚罐頭、砂糖和啤酒等產品暢銷全日本。另外,室蘭的鋼鐵業也達到了相當的規模。

交通

北海道與本州的聯繫,長期以來都依靠海路,其後才有便捷的飛機。目前,國內各地與札幌開通的航班多而密,加上世界最長的青函海底隧道建成後,陸海空交通都暢通無阻,更促進了北海道的發展。現在,僅每年來訪的觀光客就超過了一億人次。

為了改善北海道與本州之間的交通,促進北海道經濟的發展,日本下決心修建一條海底隧道,把函館和本州的青森連接起來。這條隧道以兩端的主要城市命名,叫青函隧道。工程空前浩大,從1964年動工,直到198年才正式通車,前後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隧道從北海道的知內可鑿起,穿過津輕海峽,到本州青森縣的今別可露出地面,全長53.85千米,其中23.3千米在海底,最深處距海平面240米,是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

青函隧道寬11米,高9米,可以同時通過兩列對開的火車。除主隧道外,還闢有斜井和輔助隧道。為了安全起見,主隧道在海峽兩側各設有一個海底應急車站(北為吉岡海底站南為龍飛海底站),旅客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迅速撤離隧道到達地面。隧道的指令中心設在函館。經過隧道的所有火車,都由這個指令中心控制。列車運行於海底深處,電子顯示器隨時告訴乘客火車在隧道中的位置,距隧道口的裡程和距海面的深度。只需50分鐘,列車就穿過了海峽。橫亙在北海道與本州之間的津輕海峽天塹,終於變成了通衢大道。

為了讓人們了解青函隧道的規模和工程的艱巨,在龍飛站近,當時的作業坑入口處闢建了一座隧道工程紀念館。這裡展示的很多實物,模型和圖表,記錄了人們同大自然搏鬥的艱辛歷程。據統計,整個工程共挖掘土石方達663萬立方米,使用水泥85.7萬噸,鋼材16.8萬噸(可建東京鐵塔42座)。觀眾們還可饒有興趣地乘坐當時運送工作大員的地下索車直達海面下140米的坑道,進行實地參觀。

城市

北海道每10個居民中,有7個住在城市裡。超過10萬人口的城市共有10個,其中首府札幌、旭川和函館3市最大。北海道城市的共同特點是都比較年輕,古蹟較少。因此,大多數遊客把重點放在遊覽自然風光上,而以附近的城市為駐足地和出發點。

旅遊

從踏入北海道的第一步起,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不管是田園還是山林,舉目望去一叢叢廣大無比,其間鮮見人影,令人感到安逸自在,發現除京濱,阪神那些擁擠侷促的地方之外,還另有個粗獷、瑰麗的日本,像璞玉渾金,等待人們去遊覽。

在北海道共設有6座國立公園,都是自然景觀雄奇優美的地方。其中道中央的大雪山國立公園是日本最大的自然公園,佔地近23萬公頃。這裡聳立著以北海道最高峰旭嶽(海拔2290米)為中心的火山群,十分壯觀。發源於此的石狩川和十勝川,是北海道兩條最長的河流。其中石狩川將山腹切割成層雲峽奇觀,兩側聳立著高150多米,長24千米的石壁,有幾十條瀑布直瀉而下,令人嘆為觀止。

支笏洞爺國立公園位於禮概與函館之間,以支笏湖和洞爺湖為中心,周圍多火山。其中洞湖中央有一林木茂密的小島中島島上設有森林博物館。湖南岸的昭和新山》是1943年經多次地震後由平地隆起的活火山,堪稱世界上最年青的火山。現高達407米,終日白煙滾滾,是地質學界研究的寶貴資料。附近的有珠火山,爆發頻密1977年又爆發一次,使山下的度假區3天之內化為一片廢墟。整個過程已拍攝成影片,保存在新建的火山科學館內。從洞爺湖東去可到溫泉鄉登別。這裡到處都能嗅到濃烈的硫磺味,看到熱氣騰騰的景象。僅在一家名叫第一瀧本館的旅館裡就有40個浴池,可同時供1000名澡客使用。附近四方嶺上有一座熊牧場,飼養著大小熊180多頭。牧場內還有個熊博物館。

北海道東部的釧路溼原國立公園則以丹頂鶴繁殖地出名。園中設有一個丹頂鶴觀賞中心,外面立著一座紀念碑,記載著一位老人熱心救鶴的故事。現在北海道已重新成為丹頂鶴之鄉。

 札幌 

札幌,這座北國大城是北海道的首府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號稱「北國之i」,也是日本東京以北最大的都市。它位於北海道西部石狩川支流豐平川衝積扇上市區東、北部為石狩平原,地勢低平開闊,西、南部為山地。豐平川從市區東部流過氣候溫涼溼潤。年平均氣溫8度。年降水量1136毫米。冬季積雪深1-2米。

1869年札幌建城。今天禮幌已發展到185萬人口的規模。除了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外,札幌也是北海道的工商業中心。由於曾在1972年舉辦過第11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市中心的帶狀公園一大通公園也是每年札幌雪祭的舉辦場地,因此札幌也是個國際知名的觀光城市。

工業以啤酒、乳製品和印刷業等都市型輕工業為主。商業職能突出,商品批發額佔北海道一半以上。第三產業人口佔就業總人口70%,為商品集散地。札幌為北海道交通樞紐,有好幾條鐵路通往各地。西北35千米的小樽(人口15萬)為其外港。東南40多千米的新千歲機場每年上下乘客達1500萬人。全市已建成3條地鐵,總長45千米。

市區西南有座531米高的藻巖山,乘坐索道車直登山頂晨望臺,整個札幌市便可一覽無餘。札幌的街道筆直寬闊,顯示出這是在整體規劃下發展起來的新型城市。市中心以東西向的大通和南北向的創成川為主軸。建於1878年的鐘樓(日語時計臺)被視為札幌的象徵,內部闢為禮幌歷史館,展示該市發展史等種種資料。北海道舊道廳(舊本廳舍)是札幌的又一名勝。其側後方是今日北海道的首腦機關12層高的新廳舍。

禮幌擁有眾多的文化教育機構。久負盛名的北海道大學就設在市區西北。

 函館 

函館,日本北海道西南部重要港口城市。位於津輕海峽北岸、渡島半島南端函館灣內。地處平坦沙洲上,屬函館平原灣東部有函館山,山前是函館港,港內水深,是天然良港,北海道的門戶。

函館現有人口28萬,除優良的商港外,這裡還有漁港、海產加工和造船業。沿海漁業發達。附近以種植蔬萊、水果、水稻為主。函館市作為北海道南部的中心城市,城市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逐步確立並鞏固了「國際觀光城市——函館」的地位。市區三面環海,像個伸出去的拳頭。從火車站到松風町一帶最繁華。

沿電車線東去,便是日本唯一的西洋式城堡五稜郭。現開闢為公園,多櫻花及古松,登上園內高塔,但見五稜郭掩映在綠樹之中,宛若畫出的一個整整齊齊的綠色大五角星,城名五稜郭即由此而來。

若沿電車路西去,則是本市第一觀光勝地函館山,它瀕臨津輕海峽,圍抱函館港,最高達332米,可乘空中索道直登山頂。夏天的夜晚,從山上可欣賞萬家燈火在腳下閃爍,海面映著街燈,光影隨著波浪,如萬道金蛇翻騰。函館夜景與香港和義大利那波利(那不勒斯)並列為世界三大夜景。

1988年,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通車。隧道全長53.85千米。把函館和本州的青森連接起來。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環球旅遊】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哪些想在本平臺推送的地圖、想了解的地方,歡迎私信推薦我們~

      整合全球地圖資源、分享全網地圖資訊,歡迎關注後宮地圖三千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文章、第一時間獲取推送。

 

      喜歡就關注並轉發啦~

相關焦點

  • 日本旅遊熱門城市北海道,哪些地區最具投資價值?
    洋房姐姐帶你看清世界房產地圖,這一站我們來解讀日本最北島嶼北海道的投資價值!經常有人說,日本北海道是上帝不小心打翻了調色盤,意外創造出來的美麗島嶼。在 2008 年電影《非誠勿擾》大熱後,作為外景拍攝地之一的北海道也跟著熱起來。近十年時間裡,北海道逐漸成為國人旅遊熱門城市。
  • 到日本旅遊攻略分享,日本北海道遊記大公開
    到日本旅遊攻略分享,日本北海道遊記大公開一直以來日本北海道被譽為亞洲最值得去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一年四季的北海道有著不一樣的美景,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冬天的北海道。位於日本最北面的北海道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極致的雪景和溫泉體驗成為北海道冬季旅遊的代名詞。
  • 日本北海道滑雪勝地二世古地區將徵收住宿稅
    日本北海道滑雪勝地二世古地區將徵收住宿稅 王可佳、姜俏梅/新華社 2018-12-14 15:43
  • 日本本州人氣觀光列車將被運往北海道 提振災區旅遊
    人民網東京2月13日電 綜合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12日,日本JR北海道、JR東日本、JR貨物以及東急電鐵四家公司宣布,將把在伊豆廣受歡迎的人氣豪華列車「THE ROYAL EXPRESS」等運往北海道,在今年和明年的夏天作為旅遊列車行駛在北海道的大地上。
  • 【環球旅遊061】日本東北地區(上)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環球旅遊】為大家帶來的是日本東北地區,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北海道旅行,日本浪漫之地的告白,像寫給旅行者的一封情書
    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提出了北加伊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北加伊道」這一名稱得到採用,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成為北海道名稱的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大大低於日本其他地區,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業土地,這裡亦是日本最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
  • 【冬の北海道】那一年北海道的雪,來自日本的情書!(準備出發篇)
    那一年,北海道還沒有這麼火;那一年,12月4日我受邀到北京電臺參加了美女主持雅心的《環球旅行家》節目錄製;那一年,12月18日馮小剛導演的《非誠勿擾》上映;可惜的是,那一年,卻因為各種原因,北海道之旅未能成行,轉而去了九寨溝峨嵋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封山……不過,在時隔7年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心心念念的——北海道冬之旅!
  • 為促進北海道旅遊 日本將推動復興「阿伊努人文化」
    阿伊努人(北海道日報)海外網12月31日電 31日,日本政府表示明年將推出新的「阿伊努人保護法案」,對侵害阿伊努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將明確禁止,同時還將復興阿伊努人文化作為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日媒表示,這將有助於保護阿伊努人傳統文化,同時將促進北海道地區的人文旅遊。據日本《北海道新聞》報導,新版「阿伊努人保護法案」包括8章32條,總則中以法律形式明確了阿伊努人的日本原住民身份,並強調對阿伊努人的任何歧視將是違法行為。
  • 日本北海道的氣候有這些特點!到北海道旅遊前你一定要先了解的
    位於日本列島最北方的北海道,比起大家熟悉的東京或是大阪,氣候和溫度完全不同!要前往北海道旅遊的人出發前一定要先閱讀這篇文章,先掌握好北海道的氣候特色再出發喔。 北海道距離大家所熟悉的東京約820公裡,搭乘飛機從「羽田機場(東京)」到「新千歲機場(札幌)」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
  • 北海道又發生地震?日本旅遊真是又美又危險!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消息,日本北海道21日晚發生5.5級地震。對於日本北海道的民眾來說,又將是一個不眠夜。北海道風光優美,是日本最受歡迎旅行目的地之一,每年吸引全世界遊客前去旅行度假。但隔三差五傳來地震的新聞,讓人充滿擔憂。
  • 日本是如何吞併北海道的?
    而在併入日本之後,北海道的命途也未能一帆風順,從工業龍頭逐漸跌落成農業基地,近年來更是已經完全跟不上日本其他地區的發展速度,成為了以種植和旅遊業為支柱的退化地區。作為旅遊目的地,確實是很不錯的選擇這是怎樣一段歷史呢?當日本人遇到蝦夷人北海道是日本最北部的島嶼,並且在同緯度地區裡看,氣候也不算溫潤,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可謂苦寒。夏季和冬季,差別還是很大的(2001年5月的北海道,圖片來自NASA)▼
  • 滴滴日本今日宣布在北海道地區上線計程車召車服務
    6月21日下午消息,滴滴日本今日宣布在北海道地區上線計程車召車服務。這是繼東京、京都、大阪和兵庫縣提供服務以來,滴滴在日本業務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此外,滴滴也計劃在今年逐步將業務拓展到更多的日本城市。  北海道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北海道觀光振興機構數據顯示,當地計劃在2020年吸引150萬中國遊客來訪。
  • 日本又到了滑雪的季節,北海道機票一降再降,中國人又要去旅遊了
    最近國內直飛日本北海道的機票一降再降,趁著這個為數不多的機會去趟北海道,我朋友阿久就是一個日本旅遊狂熱愛好者,一年要去好幾次日本,光上個月就去了兩趟日本。當然你去日本有時間經費充足可以再迂迴到東京、京都等大城市去遊多玩幾天。
  •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全面接入微信生態打造智慧生態旅遊城市樣板
    12月19日,微信支付與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政府召開聯合發布會,展示微信智慧生態旅遊在當地的全面落地。富良野是北海道著名旅遊觀光城市,以花海、滑雪場吸引大量遊客,此次合作也是當地旅遊業在疫情逆境下的破局利器。
  • 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全面接入微信生態 打造智慧生態旅遊城市樣板
    12月19日,微信支付與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市政府召開聯合發布會,展示微信智慧生態旅遊在當地的全面落地。富良野是北海道著名旅遊觀光城市,以花海、滑雪場吸引大量遊客,此次合作也是當地旅遊業在疫情逆境下的破局利器。
  • 記者觀察:「復興元年」 日本東北地區旅遊期待雙贏
    JTB中國事業擔當部長岡部俊一這樣介紹東北地區的旅遊資源。 從客觀條件而言,東北地區的確擁有足以吸引遊客遠道而來的觀光資源。作為日本重要的大米產地和美酒寶庫,和食已經成為了東北地區的名片之一,山形縣鶴岡市更是日本唯一一個被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造城市」的地方,對於「吃貨」而言,東北地區的誘惑力不言而喻。東北地區的鄉土文化也十分豐富,各地節慶活動貫穿全年。
  • 北海道:日本是如何一步步統治和經營北海道的?
    一、在水一方的千年孤島作為日本率先邁入封建社會,又最先向中華文明學習的勢力,大和民族以日本的統治者和正統自居,因此,對於東北地區的原住民皆稱為「夷人」,將包括北海道在內的東北地區一律稱之為「蝦夷」——日本武士的最高職位「徵夷大將軍」,便是因這一時期大和民族對東北地區的徵服而設立。
  • 去日本旅遊主要去哪裡,一起了解一下,推薦給大家
    這裡有海,有藝術,有萌寵,堪稱一片藝術烏託邦,一個適宜看海又不僅限於看海的地方自由行是一個出境遊私人定製平臺,目前專營日本定製遊。哇哦自由行以行程定製和服務定製的全定製模式為中國客人提供細緻入微的秘書式服務。日本熱門的旅遊區域有關東、關西、北海道、九州、衝繩等區域,可以依照自己的旅遊路線,規劃飛往的哪個國際機場。
  • 初到北海道旅遊,你最值得一看的景點,錯過了也就白去了北海道
    近幾年國外旅遊也成為我國民眾旅遊的時尚首選,特別是東南亞各國以及日韓旅遊。而日本作為亞洲的發達國家,一直吸引著國人前去留學與旅遊,如果說日本旅遊哪一個地方單純地以美景扣人心弦,那一定非北海道莫屬。在日本可以說,東京代表了日本的繁華之地,京都代表了日本的歷史之源,大阪代表了日本的風俗之情,而北海道則代表了日本的自然之美。
  • 日本北海道免費發放「中國銀聯卡」旅遊指南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於倩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北海道觀光振興機構將發放旅遊指南,主要面向到北海道旅遊的中國遊客,旨在發展北海道旅遊觀光事業。據來自日本《北海道新聞》的消息,北海道觀光振興機構通過調查發現,中國人在購物結帳時使用最多的,是中國銀聯發行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