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太治癒!全職媽媽也快樂!日本98㎡一戶建小屋,超棒!

2020-12-24 TA巢

全職主婦在日本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在一個人口急劇下降的國家,鼓勵生育的同時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全職太太,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位日本太太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噹噹,過著簡單而快樂的日子。

這是一棟在郊區最常見的一戶建建築,上下兩層,內部構造十分立體多樣,面積不大實際使用面積98㎡,剛好夠用,不會浪費空間,更不會浪費做衛生的精力。在陽光暖煦的日子裡,空氣別樣的清新舒適。天夠藍,雲夠白,愛了愛了!

因為家中有兩個孩子,他們回家之後往往會直接奔向廚房吃零食,或者是直接到客廳玩耍,從而忽略了脫衣服或者洗手的步驟,所以在這個家裡,從玄關處開始就已經明確了這個家的所有動線,進門 — 換鞋 — 脫外套 — 洗手— 到客廳吃零食,一氣呵成,非常順當。

玄關
玄關衣帽間
洗手區

客廳面積不大,塞下一個沙發和一個餐桌之後,剩餘的空間就所剩無幾了,但好在落地窗外就是一個院子,活動空間得到了延伸,功能區也無形中變大。

倆孩子就這麼肆無忌憚的躺在陽光下曬太陽,幸福的氣息從這一幕中完美的透出來,聽聽音樂,吃媽媽剛烘焙好的點心,再放空自己曬太陽,真是好幸福的兩個娃。

實木家具是日式風格的常客,它溫暖舒適,有著柔軟的外表和堅固的內心,配色清新雅致,經久不膩,而且實木的家具往往擁有著靈活多變的特性,可以迎合各種方位的需求。

開放式廚房時尚新穎,再加上油煙機越來越先進的功能加持,爆炒和油煙已不成問題,開放式廚房就越來越受歡迎。白色的石英石灶臺和一體的大單槽,都是當下的前衛櫥櫃標配,乾淨利落不拖沓。

一戶建在採光方面是它的一大強項,可以打造出無數個窗戶,大大小小隨心所欲。屋主靠自己過人的審美,在收納和擺設上處理得十分完美,漂亮的器具就一一展示出來,不美觀的用具就收納進柜子,給生活最純樸的審美。

在廚房盡頭特意打造了一面牆專門用來黏貼各種發票單據,可用來展示一些重要票據以及各種待辦事項和購物清單,把很多容易忘記的事情通通整理到這裡,統一思緒,這也是作為一名全職主婦節省時間的一個好辦法。

因為有孩子,所以通往二樓的圍欄安全度很高,絕對不能讓孩子卡頭攀爬墜落等不必要的意外發生,鐵絲網的透視性又不使二樓的層高變得壓抑,是一個很不錯的搭配手法。

在孩子的臥室裡,兩張學習桌已經早早的準備好了,提前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每一位父母都嚮往的事情,早做準備早好!

對於衛生間的打掃,是日本人最看重的事,沒有異味沒有汙垢的地方,才是主人帶來巨大能量的氣場。

相關焦點

  • 日本媽媽精心布置97㎡田園小屋,給三兄妹一個快樂童年!
    日本的全職媽媽Hiraya一家居住在熊本的一個小村莊裡,這裡四季分明,風景獨美,有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和農田,鄰靠著清澈蔚藍的深湖。在這裡,孩子們每一天都能找到不同的趣事:在田埂邊奔跑、在小渠裡撈小蝦、騎著自行車到湖邊吹風,像極了電影《菊次郎的夏天》裡的生活。
  • 1站地鐵價差1.35萬/㎡ 奧體圈內這個「超配」98㎡太驚豔! ——鳳凰...
    這時候,不妨換個思路?可以看到,奧體的誕生實際上正是源於蕭山寧圍與濱江區以東區域的組合。而現在的寧圍,距離奧體不過地鐵一站路,有著緊靠奧體的天然區位優勢。與此同時,它本就是極具能量的潛力股,地鐵2號線、地鐵7號線(在建)以及機場城市大道(來源:杭州市規劃局),都是助力區域騰飛的翅膀。
  • 27歲單身小哥哥公開自己29㎡鹽系獨居生活引圍觀:這,就是夢中的小屋!
    屋主是一個來自日本的27歲單身小哥哥kaya.log,享有這間29㎡一室戶小屋。  從小哥哥家的玄關  真的能領略出日本人對於  小戶型的駕馭能力  0.1㎡都不放過  而且竟然絲毫不雜亂  他說因為這裡最有家的感覺,打開門直直看見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這個廚房。可以放鬆地說「我回來啦」 。
  • 日本家庭主婦 vs F1掌上明珠!全職媽媽的生活,誰更精彩?
    最近外網上一個爆火的視頻,展示了日本全職媽媽真實的一天,看完以後洋仔震驚了:這也太辛苦了吧!視頻裡的主人公是 27 歲的 Moe ,她和丈夫、還有九個月大的女兒,住在寸土寸金的東京。最讓洋仔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全職媽媽 Moe 居然在早上 5 點 30 分,就已經起床了!起床後每一分鐘, Moe 都像是上了發條一樣,一秒鐘也不浪費。洗漱,洗衣服,收拾房間,一頓無縫連接的操作。
  • 日本媽媽在ins曬吐司便當走紅,網友直呼不忍心吃:看著太治癒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提到日本的全職媽媽,我們都知道她們是「時間管理者」,每天都能夠精確到把時間控制在每一分!從早上五點半,到深夜,她們一刻都不會停歇。而且,日本的全職媽媽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特別會做飯!她們做的便當不僅好吃,而且造型奇特,連孩子看見都能被逼上東京大學,遠離媽媽的「黑暗料理」。當然,考慮到大家有可能在吃飯時間打開文章,所以這一次我們不推薦「噁心美食」,換成「治癒美食」,相信大家吃飯一定會更有胃口!
  • 為患者建立「快樂小屋」 她也是所有孩子的「臨時媽媽」
    【你有多美】為患者建立「快樂小屋」…她也是所有孩子的「臨時媽媽」  「怎樣帶大家上去,就怎樣帶大家下來」  感染二科是北京地壇醫院收治最早,持續收治時間最長,收治患者最多,收治患者年齡跨度最大的一個科室。
  • 日本主婦98㎡極簡風小屋,太贊!
    一個家裡能有一個善於整理和收拾的媽媽,對於全家人來說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主婦都很擅長家居收納的原因之一。Emi家是位於日本廣島的一座自建小平房,這在現代的日式建築裡十分常見,空間布局也非常的現代化,一樓客廳廚房和餐廳,二樓臥室洗衣房和陽臺。空間不大,樓上樓下加起來也不過98㎡(實際面積),但對於一家三口來說,卻非常寬敞。家不在大,重在精緻。精緻的客廳裡,一張兩人座的沙發就足夠一家人的生活使用,一把原木凳就可以充當小茶几。
  • 98㎡日本小別墅,我和狗狗的三年生活!一家三口的陽光庭院!超讚
    也許是這次疫情在家裡關久了,小編特別的羨慕那些帶著院子的日式獨棟小屋,特別是那些有孩子的家庭,不讓出門,我們就在院子裡曬太陽,泡茶吃點心,有可愛的寵物相伴,有陽光和綠草,這樣的愜意生活誰人不嚮往呢。今天就帶大家欣賞一下日本鄉下的新型住宅,女主人名叫Amia,是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和女兒老公一家三口在這裡生活了三年。
  • 98㎡3房2廳裝修效果圖,兼具美觀與實用的餐廳設計真是太棒了!
    98㎡3房2廳裝修效果圖,兼具美觀與實用的餐廳設計真是太棒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家居裝修案例是一套98㎡的3房2廳裝修效果圖,其整體設計還是以簡約舒適為主,當然這其中也還兼顧著美觀與實用,尤其是兼具美觀與實用的餐廳設計真是太棒了~下面一起來看看效果圖吧~進門就是餐廳,然而為了能夠有一個美觀又實用的鞋櫃,這裡就利用餐廳過道牆面做了一個嵌入牆體的開放式鞋櫃~
  • 日本的全職媽媽,和中國的全職媽媽差別有多大?看看日常就懂了
    同樣是全職媽媽,為什麼日本的媽媽精緻,中國的媽媽就邋裡邋遢? 全職媽媽並不是只有中國女性才有的專利,在日本也有全職媽媽,只不過,和中國的媽媽相比,日本的全職媽媽似乎更精緻一些。 在日本就有一位27歲的全職媽媽,偶爾會曬一下自己一天的日常,平時也會和各位寶媽溝通一下帶孩子的技巧,可是,這天她發了自己一天的日常,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 1847家「愛心媽媽小屋」遍及燕趙各地
    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當年在石家莊君樂寶乳業集團考察時給予的肯定:「愛心媽媽小屋」建設這麼一件小事,卻體現了工會的無微不至,體現了「職工之家」的內涵,這就把服務職工落到實處了,把「娘家人」做出影響了。而這一切,得益於全省工會女職工組織對廣大女職工的溫馨服務和貼心呵護。
  • 一家三口的98㎡鏡幻北歐風新房,森林感魔幻裁切,超治癒
    一家三口的98㎡鏡幻北歐風新房,森林感魔幻裁切,超治癒這家的房子是三口,小兩口工作忙,平常居住的地方是在城市,只有節假日才來這所房子居住,一開始只為了遠離城市過一個好的假期,沒想到卻,可以設計出這麼具有自然溫暖的家。
  • 日本全職媽媽帶娃有條不紊,家務收納真有一套!
    生活在日本的Sumika是個十分稱職的全職媽媽,她有三個女兒,6歲的姐姐,和兩個四歲的雙胞胎妹妹。雖然一個人同時帶三個孩子十分辛苦,但她卻將時間管理得有條不紊,不管是生活上還是教育上,都做得非常出色。穿著小短裙的妹妹,坐在臺階上吃著冰淇淋,媽媽貼心的小棉襖,每天都能帶來驚喜。Sumika的家,是日本郊區常見的一戶建格局,一樓無需質疑,客餐廚一體空間最適合不過了,實木的吊頂和地板相呼應,最能體現日式家居的溫暖和舒適。
  • 日本的自建房:有人把18㎡停車位改成自住房,露天淋浴…
    那麼,日本人現實生活中的自建房都長什麼樣?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些日本人自己建的房子,各式各樣的房子裡,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 01 法式風小屋 這座紅瓦配米白色牆的法式房子太醒目了!
  • 27歲日本歌舞伎變全職媽媽,5點30起床化妝做家務,看完我窒息了
    很多女性朋友認為,自己要是當了全職媽媽會不會生活更舒服一點,讓老公出門工作賺錢,自己在家相夫教子。然而我認識幾位媽媽,生娃前興高採烈,終於不用打拼事業,結果回到家以後,才把帶娃這件事忙活得崩潰。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這個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很重的國家,更希望女性結婚以後放棄事業,回到家庭,安心操持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日本超人氣的全職媽媽Moe,在網絡上分享自己在家帶娃的日常。她表示自己的老公把賺來的錢全都打到她的卡上,供Moe自由使用。有了這份金錢的保障,Moe全力打理家庭和照顧孩子。只不過,她的這種生活分享也帶來了不少爭議。
  • 艱難的抉擇:全職VS職場媽媽
    一到美國,瑪希婭首先計劃再進美國的大學重新選修一個專業,為自己在美國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但兒子的出生改變了我的計劃。既然不能工作,那麼就安心做個全職媽媽。   2.昂貴的託兒費用   在美國,好的託兒所不僅收費高昂,而且很難進。懷孕之後,我們就在先生所教的大學託兒所給兒子報了名。但直到兒子一周歲之後,我們才等到了名額。
  • 日本60平夢幻小屋!媽媽太會布置,一家四口幸福生活,真心羨慕
    這應該是我見過的最會布置的日本家庭。 媽媽Marina是一個全職家庭主婦,從小到大一直就對森女風很迷戀,即使結婚生娃也改變不了她的這一喜好。
  • 120㎡極簡北歐樣板間,簡單又實用,打造精緻有質感的家,超治癒
    舒適的北歐風,讓生活都充滿了希望,給人一整天的舒適感。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套90㎡的北歐樣板間,不得不服的是,居然連樣板間都這樣討喜。快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往下欣賞吧~客廳120㎡的兩室一廳,將書房與客廳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很闊綽的感覺。
  • 《聽見她說》白百何演技飆升,一句話戳痛全職媽媽,疼!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底下高贊回答只有幾個字:「你去人社部問問,有這個職業嗎?」當時看到這裡,我有些羞愧。曾經的我,也是叱詫職場的女強人,有了孩子後選擇全職,混得失業了?我想,只有真正做過全職媽媽的女性朋友,才能「感同身受」理解這句話,到底意味著什麼?全職媽媽內心的傷痛,不是因為照顧家的忙碌,沒辦法接觸外界,而是在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中,漸漸迷失了自己。
  • 全職媽媽這種生物悲催在哪兒?
    昨天晚上看到一封郵件,主題是全職媽媽,很長的一篇文,所以我就不複製上來了,但內容簡單,可以簡述為一句話:「為什麼全職媽媽這麼辛苦,但這個世界仍與她為敵?」這樣說似乎有點怨恨,我翻譯下,為什麼沒有人懂全職媽媽的辛苦?我姐當過一段時間全職媽媽,所以我很清楚並且感同身受地意識到全職媽媽有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