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東廣州周邊附近的孫中山故居旅遊景點
孫中山故居位於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故居的主樓是孫中山於1892年3月修建的一座赭色的兩層樓,前院北側是孫中山出生的舊房,南側是孫中山栽種的棗樹,這座結合中西建築特色的兩層樓建築,一層是客廳,二層是孫中山母親的臥室,兩邊都是孫中山的房間和他的大哥孫梅的房間,二樓的中間穿過一樓客廳的頂部,兩邊是孫中山的書房和客房,大樓的上下兩層有七個圓形拱門裝飾的走廊。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的,內牆刷灰色,白磚縫刷石灰,原居的室內陳設保留了1892年至1895年孫中山回國的情景。孫中山最後一次住在這裡是在1912年5月,1934年孫中山的親戚把房子移交給當時的國民政府。孫妙茜,孫中山的姐姐,1938年到1955年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負責管理。孫妙茜1955年逝世,1956年建立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1986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中山故居看起來像西方建築,大樓的上層有七個赭石裝飾拱門,屋簷中間是帶戒指的灰雕,戒指下面是帶戒指的鹰鵰。建築內部設計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形式,正廳在中間,兩個耳室在左右兩側,磚牆的四面牆是磚灰色的,畫了白線,窗戶在大梁的正下方。1883年,孫中山從檀香山帶回種子,在原院落南側種下了一棵酸種子樹,它興旺發達,北邊是一個磚花臺,孫中山少年時代的活動遺蹟就在故居周圍。孫中山7-12歲時,常和姐姐孫妙茜在金檳榔山上拾柴,山坡上的那口古井是一口他經常帶水回家的井,孫中山經常在山下的蘭溪小河裡釣魚和遊泳。

孫中山故居分為三部分:孫中山紀念館展區、翠亨住宅展區和翠亨農業展區。孫中山紀念館展示區包括孫中山紀念館和翠亨村其他孫中山歷史遺蹟;翠亨住宅展示區展示了清末民初翠亨村各階層的居住和生活狀況,再現了孫中山的歷史背景。中山先生的誕生與成長;翠亨農業展示區展示了水稻種植、瓜果蔬菜種植、珠江三角洲桑園魚塘農業生態等無土栽培與種植。

二、廣東廣州周邊附近的鴉片戰爭博物館旅遊景點
鴉片戰爭博物館始建於1957年,它叫林則徐紀念堂,1972年更名為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虎門林則徐紀念館。1999年,海戰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如今,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海戰博物館都是「三個館名套班子」,林則徐雕像坐落在博物館院落南側出售煙池。鴉片戰爭博物館是一個集古蹟與文物於一體的專題博物館,是鴉片戰爭的歷史見證。在鴉片戰爭博物館的中軸線上依次矗立著虎門人民抗英群像、林則徐塑像館舍的雕像,氣勢恢宏。博物館佔地2500平方米,共四層,它展示了林則徐禁菸和鴉片戰爭的歷史事實,通過圖片、文本和模型,詳細描述了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驗。

鴉片戰爭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世界資本主義強國以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獨立的封建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艱難困苦和屈辱。鴉片戰爭中,我們的民族英雄和無名人民的榜樣,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保衛國家和人民,為中華民族抗擊外侵略創造了一個偉大而沉重的歷史篇章。鴉片戰爭博物館承擔著記錄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任務,向後世介紹中國的恥辱史和為民族獨立解放、人民幸福和民族繁榮而獻身的民族英雄和人民的英雄事跡。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我們始終認為愛國主義始終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它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激勵和鼓舞我們自強不息、堅持不懈、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偉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把愛國主義的崇高情懷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際行動,必須抓住形勢的好時機,盡最大努力,不辜負使命,多做有價值的事,促進發展,為取得一流成績而奮鬥。這樣,鴉博人將成為中國和世界上最優秀的人之一,處於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為成為著名博物館之林正在努力工作。最後,我們真誠地歡迎國內外更多的人參觀鴉片戰爭博物館,我們也衷心希望得到國內外朋友的關注和支持。

今天先寫到這,《廣東廣州周邊的孫中山故居旅遊景點和鴉片戰爭博物館旅遊景點遊記》原創不容易啊,每一個字都是辛苦的付出,大家的真心點讚是小編不斷前進的動力,轉載請標明原創出處來自百家號「土土土衣食住行」,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