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出爆款的意思並不是說,美劇的日子一夜之間好起來了,事實上,這依然是一個收視淪陷的夏季檔。
許多上一個夏天裡的熱門劇或者準熱門劇們,現在的收視命運就一個字:跌,四個字:跌跌不休。USA的
《黑客軍團》從第二季開播就一路失去觀眾,CBS現在唯一收視還拿得出手的夏季劇
《困獸》也陷入收視困獸鬥。
有得意的,有悲催的,也有尷尬等待的。早前因為達拉斯槍擊案而延後一周播出的USA的
《生死狙擊》再次宣布改期,面對這個槍聲不斷的夏天,USA高管們索性將這部劇集推後至秋季總統大選以後播出。娛樂和現實,永遠這樣密不可分。
在如此悶熱的夏天裡,爆款的出現就像一股清風拂面。這一次給觀眾帶來夏日清涼的,依然是Netflix。當他們找來薇諾拉賴德主演這部科幻懸疑劇的時候,迎來的是各方懷疑的目光,美國劇評人都在等待這這部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印第安納州、看起來就很老派的劇集撲街,然後追上去踩幾腳。可是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這部叫
《怪奇物語》的劇集已經成了美劇新的驕傲,而貼在這個新爆款劇上的標籤,不是老派,而是懷舊。
該劇在美國權威評分網站爛西紅柿上的好評率達94%,均分也達8.2分。口味偏嚴肅的評分網站Metacritic給出75分,偏劇迷向的IMDb打出了9.1的高分。但比這些更說明問題的,或許是中國的朋友圈,當所有人都在推薦這部劇集的時候,該劇到底是在致敬80年代,還是在致敬那群恐怖大師,這都已經不重要了,流行本身就是追劇最好的理由。
相比之下,
《罪夜之奔》或許不是看上去那麼解暑的劇集。聚焦美國種族隔閡的深刻主題和相對沉悶的外觀,讓它得到了評論界近乎狂熱的盛讚,也讓它收穫了0.3的低開收視,但隨著口碑爆發,該劇收視也迅速飆到了0.5的安全線,現在HBO的高管們有足夠理由留住這部口碑神劇了。
美劇收視低迷的狀態,將至少持續到今年9月底,也就是秋季檔開播的時候。但收視率並不代表一切,當《怪奇物語》《罪夜之奔》這類劇集出現的時候,它們實際上再次證明了美劇工業的活力和創造力。縱觀全世界,能夠持續創造出這麼有創意、有深度、又有精良製作品質劇集的,依然只有美劇。也正因為有這些優質劇的存在,我們月復一月的新劇總結,才是有價值的。
套用一句最近熱的冒泡的流行語:美劇我還是那麼喜歡你,像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美國時間7月1日—7月31日18-49年齡層觀眾收視率(萬人/收視率)
▋Netflix把一部沒人看好的劇集做成了情懷爆款
《怪奇物語》 Stranger Things Netflix
推薦指數:★★★★★
簡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四個小夥伴中顏值最高的小男孩離奇失蹤。為了找回小男孩,他的母親、他的小夥伴和他的哥哥分別組成三隊開始尋找,而他們又各自與本地警長、從政府秘密實驗中逃出的超能力女孩以及小夥伴的姐姐組隊,發現異時空和秘密試驗的存在。
點評:好吧,世界確實已經無法阻擋Netflix了。在憑藉這部美劇刷爆全球朋友圈之後,Netflix突然意識到,《怪奇物語》就是他們進軍VR的最佳切入點。他們順勢製作該劇的VR短片,時長不足兩分鐘的短片帶著觀眾又回到了電視劇緊張恐怖的氛圍中。
這都是Netflix應得的,爆款的意思就是:擁有者可以反覆消費它,觀眾也不會輕易厭倦。想一想我們多少年沒看到過爆款的超自然題材劇集了?上一次引發我們討論的,還是史匹柏加持的
《穹頂之下》。現在,這部起初無人看好的《怪奇物語》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從類型劇的角度,該劇沒有任何新東西,卻再次證明了梗不怕舊、好用就行。劇中不但出現了《怪形》的海報,還出現了
《怪形》的電影畫面。史匹柏導演的
《大白鯊》(1975年)和《ET》(1982年)、山姆·雷米導演的
《鬼玩人》(1981年),都被《怪奇物語》直接借鑑;而《X檔案》中的政府進行人體實驗的陰謀論和超能力小孩、
《異形》裡的寄生怪物、
《寂靜嶺》的平行空間怪物等老梗,也被照搬進該劇中。
但沒有人會指責他們抄襲,能夠巧妙地將老梗融入一個好故事,而不是拙劣地照搬一個創意,這就是抄襲與致敬的區別。
在一個單元劇橫行的時代裡,該劇再次證明了連續劇的魅力,用一條主線從頭貫穿至尾、一個懸念扣著一個懸念,一個伏筆接著一個伏筆,讓人寧願熬夜也要一口氣看完。從這個意義上說,《怪奇物語》的成功其實只證明了一件事:美劇敘事的藝術。
關於該劇的懸念現在只剩一個:Netflix到底打算什麼時候正式宣布續訂第二季?導演說觀眾喜歡就拍第二季,難道觀眾還不夠喜歡它嗎?
推薦指數:★★★★
簡介:大學生納希爾·汗偷了父親的計程車去參加派對,一個年輕女孩誤以為他正在營運上了車,兩人酗酒磕藥,回到他的住所尋歡作樂。納希爾半夜醒來時發現女孩橫屍床上,身上被捅了二十二刀,而他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當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他,一個老賴律師試圖幫他洗脫冤情。問題是,他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點評:又是HBO。所有劇評家都能看出來,這部犯罪新劇就是為艾美獎打造的:社會性的主題、罪案劇的外殼、道德上左右搖擺的主角、冷冽的畫面、意在言外的悲憫配樂,如果該劇最終在頒獎季空手而歸,那才是最令人意外的事。
劇集的重點不在破案,而是討論美國刑事司法系統和少數族群歧視問題。整個故事其實都在反覆說一件事:偏見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和許多HBO精品劇一樣,該劇也有一個演技卓越的主演,由約翰·特託羅飾演的無賴律師。他家庭破裂,事業失意,生活落魄,一輩子和他的委託人一樣受人歧視,到最後令他不惜一切打贏這場官司的,已經不是錢,而是隱藏在身體裡的鬥志。
你也許對美國司法系統什麼的沒有興趣,可是除了HBO的精良製作,該劇還有一個令你無法拒絕的理由:對人性挖地三尺。比起一言不合就脫衣,這才是「HBO出品必屬精品」背後真正的殺手鐧。
▋越拍越無趣的現象級雷片還有續集!
推薦指數:★★★
鯊魚又來了!依然是熟悉的超級龍捲風,依然是把附近海域的所有鯊魚都吸到一起,全部卷到天上落到城市裡,依舊是主角們各種扯地砍鯊魚。特效依然死爛、劇情依然狗血、表演依然熱血,一起依然是觀眾最熟悉的超級爛片
《鯊捲風》。
點評:本劇IMDb4.6。評分低倒是無所謂,反正這部以「鯊魚」為主角的電視電影早就以其「史上最扯淡電影」、「史上最爛電影」被載入美國電影史冊,對於Syfy來說最糟糕的是,這部手下唯一堪稱熱門的IP也在失去往日的神力。
的實時收視率相比第二作下跌了30%,
《鯊捲風4》又比前作跌了近30%,當然,這都不是事兒,因為
《鯊捲風3》播出時提及或討論該片的微博帖子多達20億條!以至於Syfy在影片播出前就續訂了第四部,還在第三部結尾讓April生死未卜,全靠當天節目結束後,在twitter上發起#AprilLives或#AprilDies的社交討論話題量的多少,來決定其命運。
可是山珍海味老吃也會煩,何況是砍鯊魚這麼沒技術含量的事情,隨著該劇在美國社交討論度和收視率一起下滑,美國現象級雷劇的巔峰時代或許就這麼過去了。可是說到續訂,只要製片方和電視網價錢談妥就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對於如今的Syfy來說,0.8的收視率真是不要太高。換句話說,被這部劇雷出八塊腹肌的觀眾,現在可以開始期待鯊魚的「五度覺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