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與南開]早期南開校友中的仙桃人

2021-02-13 公能學社

仙桃原名沔陽,是湖北的省直管市,歷史悠久,名人輩出。考察近現代仙桃籍文化名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些名人中,不少人出自兩個有親緣關係的家族,而且他們多半是早期南開學校的校友。

南開校友中的仙桃籍名人,要從著名教育家、實業家、藏書家、刻書家盧木齋先生說起。

2013年天津問津書院編《問津》雜誌《盧木齋文存》專輯

盧木齋(1856-1948),本名靖,木齋是他的號。木齋先生生於老河口,1885年中舉,旋被直隸總督李鴻章聘為天津武備學堂算學總教習,北洋將領中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都是他此時的學生。1887年後先後任直隸贊皇、南宮、定興、豐潤等縣的知縣及多倫諾爾廳的同知。所任職各地官聲頗佳,如1896年在豐潤縣知縣任上,辦河工六十餘裡,四個月工夫開出良田萬頃,花費僅為前任知縣預估的十分之一。1903年任直隸學務處督辦兼保定大學堂監督。1905年率領代表團赴日本考察學務。轉年升任直隸提學使,全身心地投入文化教育事業。清末新政時期天津保定一帶興辦新式學堂數量之多在全國首屈一指,盧木齋功不可沒。直隸提學使任職三年後轉任奉天提學使,為東北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東北最早的女學便是他贊助支持辦起來的。

辛亥革命以後盧木齋脫離官場,投資實業,經營房地產,取得巨大成功。他投資的企業著名的有開灤煤礦、啟新洋灰公司、天津濟安自來水公司等。他沒有將所得利潤用於個人享受,而是用於圖書館和教育事業。他於1908年創建的直隸圖書館,是天津第一座近代圖書館,也是長江以北最早建立的圖書館。1936年又開辦北京木齋圖書館,共有藏書24萬卷。

盧木齋與南開學校淵源極深,他是南開創辦人嚴修的親家,也是學校最早的校董,對南開的發展傾注了很大心力。1927年他慷慨捐資10萬銀元為南開大學興建「木齋圖書館」並捐書十萬卷。這棟著名的圖書館1937年被日軍炸毀。抗戰期間,盧木齋已經是耄耋之年,依然關注著教育事業,曾為西南聯大捐款200萬元幫助教師解決生活困難。現在南開大學正在津南校區復建木齋圖書館,預計2019年5月完工。

國民政府教育部1929年為盧木齋先生捐建南開大學圖書館頒發的獎狀

盧木齋本人創辦的學校的不少。他1910年創辦的水產講習所系我國最早的水產學校。1916年辦盧氏小學,1932年辦木齋中學,剛剛去世的「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就曾是木齋中學的學生。他還曾籌辦私立木齋大學,已在北戴河購置千畝土地作為校址,但最後學校沒有辦成。盧木齋長期生活在京津地區,但他對故鄉仙桃也有很大貢獻。漢江邊的防洪設施盧公磯就是他1925年捐建的。他還和弟弟盧慎之把老家的住屋捐獻出來,給當地興學之用。早在光緒年間,他就在沔陽倡辦了傳播新學的集誠書院。在出版領域,木齋先生和他的弟弟盧弼先生也有巨大的貢獻,在近代史上影響至大的嚴復譯《天演論》便是他們在仙桃刊印的。他們刊刻的書還有《慎始基齋叢書》11種、《湖北先生遺書》75種等。

1948年盧木齋病逝,終年92歲,遺言財產不留給子孫,全部用於教育事業。其子女盧定生、盧開瑗遵照他的遺囑,將北平私立木齋圖書館的藏書捐給清華大學。木齋先生葬地在北戴河。

盧木齋的子女好幾位在南開中學或大學上學,較為著名是兒子盧開瑗,女兒盧定生、盧毅仁,她們先後任木齋學校校長。盧毅仁畢業於南開大學。先生的孫女盧樂山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外孫婁成後為中科院院士,生物學家,曾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這裡介紹下盧樂山教授。

                         盧毅仁女士

                  晚年的盧樂山教授

盧樂山(1917-2017),盧木齋先生孫女,其母為南開學校創辦人嚴修之女嚴智嫻。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早年在外祖父嚴修先生家中的嚴氏女學讀書,後就讀於南開女中。1934年考入燕京大學學習幼教專業,畢業後任木齋學校幼稚園主任及協和醫院附設幼稚園主任,1940年重回燕京大學讀碩士,後任成都華西大學家政系講師。1948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深造,1950年回國,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任教。曾任第六屆全國婦聯副主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第一任會長等。盧樂山是蒙臺梭利教學法在國內系統性傳播的第一人,以其學術成就被尊為「中國學前教育之母」。2012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羅容海整理的《盧樂山口述歷史:我與幼兒教育》。

木齋先生的弟弟盧靖(1876-1967),字慎之,號慎園,著名藏書家、歷史學者,著有《三國志集解》。慎之先生雖非南開校友,其子盧開津曾就讀於南開中學,與周恩來同學。盧開津先生是矽酸鹽研究專家,1902年生於仙桃,1910年隨家遷到天津。1913進入南開中學讀書,與周恩來同學。1917年從南開中學畢業後留學日本九州大學及美國俄亥俄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回國。四十年代曾任耀華玻璃公司總工程師。建國後曾任華東財辦工礦部博山窯業學校(今濟南大學前身之一)校長。晚年在山東翻譯公司工作,87歲退休,壽至百餘歲去世。

盧木齋、盧慎之先生長期生活在天津,他們有一位外甥黃鈺生,從13歲開始在天津隨他們生活、學習,後來成為著名的教育家。

黃鈺生(1898-1990),仙桃西流河鎮人,字子堅,教育家、圖書館學家。1898年4月15日生於沔陽。早年就讀於南開中學、清華學校。留學美國,於勞倫斯學院畢業,後入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1925年歸國,任南開大學教育學與心理學教授,並先後兼任文科主任、大學部主任(後稱秘書長),成為張伯苓辦大學的首要助手。

                         黃鈺生先生

1937年7月,在日寇悍然毀校之際,黃鈺生組織人員物資轉移,最後撤離。其後,南開和北大、清華合組長沙臨時大學,黃鈺生親率三百名師生徒步自湘赴滇,這就是著名的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他受張伯苓校長委託,作為南開校務主要負責人之一,參與籌辦西南聯合大學,先後出任西南聯大建設長、師範學院創院院長,建立了聯大附中附小,並為聯大校務委員會成員。有校友評價,黃鈺生對西南聯大的貢獻,「僅次於梅貽琦校長」。聯大師範學院後來發展為今天的雲南師範大學,黃先生也被視為雲師大的創始人。抗戰勝利後,黃鈺生一度被任命為天津市教育局局長,後辭職仍任南開大學秘書長,對復校重建多有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曾兼任津沽大學師範學院院長。1952年被調離南開,任天津圖書館館長數十年。自1953年起為天津市政協委員,後兼任天津市科技協會、科技委員會副主委。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促進會。「文革」結束後,任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八十年代聯繫西南聯大等數校在津校友建立天津聯合業餘大學。1990年4月11日病逝,享年92歲。葬於天津。

黃鈺生的第一位夫人梅美德是廣東華僑,曾任南開女中主任。抗戰時期在昆明去世。

黃鈺生的妹妹黃扶先(1901-1991)早年就讀於北京的護士學校,後在醫院工作。她創辦了南開大學附小和附屬幼兒園。黃扶先的丈夫是南開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哲學家馮文潛。她的兒子是美國史研究權威教授、前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馮承柏。

黃鈺生之子黃田為天津大學教授,長江學者,曾任機械學院院長,2017年被列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黃鈺生之兄黃立猷的子女多跟隨他在南開中學、南開女中受教育,其中女兒黃燕生是南開大學英文系第一屆畢業生,從事教育及翻譯工作。黃燕生的弟弟黃明信是著名藏學家,另一位幼弟黃松山曾參加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到昆明後參加空軍,不幸壯烈殉國。

黃明信(1917-2017)生於沔陽,1934年畢業於南開中學,後就讀於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歷史系,1938年畢業。40年代任華西邊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長住甘肅夏河縣拉卜楞寺,從事研究藏傳佛教文化八年。五十年代初期在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參事室工作,和平解放西藏協議談判過程中在首席代表李維漢身邊做翻譯。1958-1978年在農場勞動,1979年恢復工作後在北京圖書館任研究館員,1988年離休,後返聘至1998年。黃明信是公認的藏學權威學者,對因明學和藏曆尤有深入研究。

                      黃明信先生

近年來,南開校友一直在推動仙桃原籍對盧木齋先生兄弟和黃鈺生先生的紀念活動。2013年,天津南開校友王振良主持的問津書院召集盧靖盧弼研討會,仙桃及洪湖五位學者與會,與天津方面及盧家後人建立了初步聯繫。以後天津木齋中學又和仙桃八中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2018年9月,前全國政協常委、張伯苓老校長後人張元龍先生受邀到仙桃中學為2200名師生作了《南開與仙桃人》的講演,引起熱烈反響。

除了盧、黃兩個家族有不少南開校友外,仙桃還有其他一些南開(西南聯大)出身的名人。其中科學界的有彭澤民和萬哲先。彭澤民(1917-2014),出生於湖北,1930年隨家北遷至天津,考入南開中學。1936年保送至南開大學,後就讀於西南聯大工學院。1947年在南開大學任職副教授,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調入天津大學並負責籌建機械製造專業。1974年研製出電磁激振器和電容測微儀,並用國產儀器配置出我國第一套「非接觸式工具機動態試驗系統」。1981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博士生導師。彭澤民先生是天津大學機械學科的創始人,他後來又成為老師之子黃田的導師,傳為佳話。

萬哲先(1927-),數學家,中科院院士,主要從事代數學和組合理論的研究。抗戰時期就讀於西南聯大附中和西南聯大,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學系並留校任教,1950年調入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1991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萬哲先先生曾撰文《回憶母校聯大附中》,文中他深情回憶了他的老師、仙桃同鄉黃鈺生先生,公能學社曾有轉載。2018年紀錄片《南開百年傳奇》攝製組曾在北京採訪萬先生。

萬哲先先生接受《南開百年傳奇》攝製組採訪

袁昌炎(1923-),仙桃沙湖鎮油合村人,重慶南開中學1944級(今「屆」)校友,海軍軍官學校三十七期畢業,曾在美國海軍受訓。1982年任臺灣海軍總部參謀長,海軍第一軍區(左營)中將司令,兼任高雄港港務局局長。1982年到1988年他任職高雄港務局期間,高雄港貨櫃吞吐量從世界第五名躍升為第三名,超過了神戶和紐約,僅次於鹿特丹和香港。他經營高雄港以「國際化、自由化、合理化」為目標,具體訂下「八項管理方針」,包括強固團隊精神、促進合作進步、嚴格人事考核、發現優秀才能等,多少可以看到南開「公能精神」的影子。他作為局長任職近七年,為了替公家省電和鍛鍊身體從未坐過電梯,抽菸只抽雪茄以與公款招待者區別,傳為佳話。

袁老對南開感情很深,自80年代後期開始頻繁參與南開老同學聚會活動。今年96歲高齡,健康狀況良好,據其南開老同學介紹,還定期與同學們微信視頻云云。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南開校友新著《口述津沽:南開學子語境下的公能精神》出版
    近日,南開大學中文系校友王振良主編、外文系校友胡海龍撰著的《口述津沽:南開學子語境下的公能精神》一書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本書共分三冊,第一冊是著者近年研究公能思想、公能精神的文集,也記錄了部分中青年南開校友和社會志願者的公能實踐活動,二、三冊是40多位上世紀1930—1950年代南開老校友的口述稿,其中重慶南開老校友的稿件佔半數以上。和以往類似著作相比,本書主要特點有二:一是講述的校友覆蓋了11所南開系列學校(含西南聯大及聯大附中、附小),二是採訪以詮釋「公能」內涵為核心。
  • 南開校友紛紛行動 為疫區伸出援手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聶際慈)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嚴峻鬥爭中,各地南開校友組織、校友企業及相關基金會紛紛為疫區伸出援手,把小我融入大我,發揚「公能」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專項用於疫情防控中醫護人員和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特殊貢獻的人士,為黃岡的疫情防控盡一份綿薄之力。
  • 天津南開大學建校百年 校友重遊故園
    「校園護照」打卡  10月17日,南開大學終於正式迎來百年華誕,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花團錦簇,大中路上、老校鍾旁、石先樓前、馬蹄湖畔,各界校友在這裡撫今追昔校友們手持這本護照,尋找到相應的服務站蓋章,讓闊別母校多年的萬千校友,以集章的方式再遊南開園,感受母校變化,重溫南開記憶。  記者在現場看到,特殊的集章方式、熟悉的校園景觀、溫暖的南開記憶使校慶護照遊園活動吸引了眾多返校校友。各年齡段校友紛紛合影留念,現場氣氛熱烈。  參加活動的南開校友祁寧冬是旅遊學院旅遊經濟管理85級畢業生。
  • 首屆南開全球校友馬拉松賽在津成功舉辦
    4月21日,首屆百年南開全球校友馬拉松賽暨2019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半程馬拉松賽在天津舉行。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克欣,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管委會社會事業發展局局長張勇,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黨委委員、工會主席、行長助理孫超以及南開大學校友代表張賢文、高慧等出席起跑儀式。
  • 中國發展網:南開大學首次舉辦校友企業專場實習實踐招聘會
    5月30日,南開大學首次開闢校友企業專場實習實踐雙選會,17家知名校友企業集中「返校」,20餘家校友企業開展網絡招聘,「點對點」為學弟學妹提供300餘個實習崗位。  此次專場雙選會共有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湖北、深圳的17家校友企業參加。招聘專業涉及計算機、物流、生物工程、化學、醫學、財務、藝術設計、法學、統計學、管理等不同學科專業。
  • 2018年南開大學深圳校友會落幕!為母校籌款35萬餘元
    ,2018年12月22日,南開大學深圳校友會2018年年度大會在深圳凱賓斯基酒店順利舉辦,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專程來到深圳與600多名各界南開校友歡聚一堂。南開大學深圳校友會會長周達介紹,2018年,在母校和校友總會的指導和關懷下,一萬多名在深南開大學校友,乘著深圳騰飛之翼,銳意進取,回饋母校發展,為社會創造價值。校友間各層面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南開之聲在南海之濱唱得更加嘹亮。
  • 南開校友總會第六屆理事會2016年(擴大)會議在深圳召開
    海內外近百個南開校友會的300餘位校友代表從各地趕來,參加一年一度屬於全球南開校友的團聚盛會。此次會議由南開校友總會、南開深圳校友會共同主辦。全國政協常委、南開校友總會副理事長、張伯苓先生嫡孫張元龍,南開大學黨委書記、南開校友總會理事長薛進文,南開大學原校長、南開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侯自新,重慶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南開校友總會副理事長鄧卓明,南開大學原校長助理、南開校友總會副理事長霍耀秀
  • 招商銀行南開校友聯名信用卡 還記得你的母校嗎?
    天南海北學子情,南開校友卡一線牽。近日,招商銀行—南開校友聯名信用卡在南開校友總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四屆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正式亮相。招行「校友卡」一經面世,便在師生校友中引起熱烈反響,截至目前已有千餘校友成功申辦。
  • 南開臺灣校友邀大陸學者演講大陸發展與改革
    南開臺灣校友邀大陸學者演講大陸發展與改革     8月17日該活動由南開大學臺灣碩博士協進會為慶祝成立兩周年而舉辦,也是協進會創設的「伯苓講堂」,首次由母校師長主講。 黃少華 攝    8月17日,南開大學臺灣碩博士協進會為慶祝成立兩周年,專門邀請南開大學前副校長、著名經濟學家逄錦聚在臺北演講「中國大陸的發展與改革」。參加聽講的除了南開在臺校友,還有南開來臺交換學生。
  • 南開大學建校101周年暨1990屆校友畢業3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直播間現場,許京軍說:「期待疫情後與大家相聚南開園,感謝大家對母校的支持!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15位1990屆南開校友代表在直播中圍繞「講述老照片背後的故事」「講講天南街、露天影院等老地方是怎樣的存在,你有哪些難以忘懷的南開味道?」「如果回到30年前,你會對那時候的自己說些什麼?」等話題,一起與校友們在線上暢敘情誼,追憶南開青春時光。
  • 《天塔遇見南開》暨「愛南開的天塔鋪子」在津盛大開業
    活動由南開大學校友、天津音樂廣播《音樂朗讀者》節目的製作人陳凌靈全程主持。南開大學品牌文化店是近年來學校扶持孵化的優秀企業,一路艱苦創業,逐步成長為南開校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也是一座傳遞南開精神、凝聚南開校友的文化橋梁。
  • 南開大學「文中館」冠名揭幕
    5月22日,南開大學「文中館」冠名揭幕儀式在八裡臺校區理科圖書館前舉行,南開校友企業家聯誼會主席、物美集團董事長、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張文中,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南開大學兼職教授毛振華,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校長曹雪濤、南開大學原校長侯自新出席儀式。
  • 貝建中擔任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首席設計師!
    貝建中擔任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首席設計師!100周年、傑出校友周恩來入學100周年,南開大學在廣大校友的倡議下於2016年12月發布「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建設計劃,以眾籌形式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建設一所集國際視野拓展空間、教育教學空間、恩來精神展示空間、南開人集聚空間等設施於一體的歷史性標誌建築。
  • 張文中出席南開大學「文中館」冠名揭幕儀式 物美襄助南開育英才
    張文中出席南開大學「文中館」冠名揭幕儀式 物美襄助南開育英才來源:聯商網2019-05-24 10:32聯商網消息:5月22日,物美集團董事長張文中作為南開校友企業家聯誼會主席、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出席了南開大學「文中館」冠名揭幕儀式
  • 當天塔遇見南開……
    10月8日,南開大學文創品牌走出校園首個創意試點──「天塔遇見南開」項目,正式亮相津城地標天塔湖畔,這是天津城市地標和天津教育地標首次合作的文旅融合之舉,今後,津城市民又多了一處觀歷史、健體魄、逛文創、拍美照、尋情懷的文化休閒好去處。
  • 南開文化走出校園 南開大學文創品牌登陸天津地標天塔
    「天塔遇見南開」一角(央廣網發 南開大學供圖)央廣網天津10月9日消息(記者楊煜通訊員藍芳 王禹妍)10月8日,南開大學文創品牌走出校園的首個文創項目——「天塔遇見南開」正式亮相津城地標天塔湖畔。「天塔遇見南開」項目位於天塔湖風景區1層環形內庭,由南開大學品牌文化店與天津天塔湖旅遊文化公司聯手打造。
  • 給南開老校長張伯苓的壽禮:一部英文紀念文集的誕生
    但較少人注意的是,張伯苓在接受美國影響的同時,其三次美國之行對西方世界也產生了相當的影響,且其影響深及於美國學界的中國觀。但同時,張彭春的早期工作與在美人脈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貢獻,且是紀念文集編纂的最初動力。以下嘗試對紀念文集早期參與者、撰稿者的南開因緣作一初步的考察。中方三人:張彭春。
  • 南開文保 | 與張伯苓有關的不僅南開系列學校,還有這座故居
    百年天津,留下了大量的精美建築它們是歷史的坐標如今也是文物保護單位適逢國慶中秋假期南開旅遊服務中心小樓建於1920年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它從外表上看起來平平無奇但這裡卻住過一位天津人都知道的歷史人物南開校長
  • 當天塔遇見南開……南開大學文創品牌登陸津城地標
    內容提要:10月8日,南開大學文創品牌走出校園首個創意試點──「天塔遇見南開」項目,正式亮相津城地標天塔湖畔,這是天津城市地標和天津教育地標首次合作的文旅融合之舉,今後,津城市民又多了一處觀歷史、健體魄、逛文創、拍美照、尋情懷的文化休閒好去處。
  • 「天塔遇見南開」項目正式開放 南開大學文化品牌店登陸天塔
    天津北方網訊:昨晚的天塔湖畔,流光溢彩、霓虹閃爍,南開大學文創品牌走出校園首個創意試點——「天塔遇見南開」項目在一場盛大的燈光秀中亮相,這是天津城市地標和天津教育地標首次合作的文旅融合之舉。今後,津城又多了一處觀歷史、健體魄、逛文創、拍美照、尋情懷的文化休閒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