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 e鍵加速(大數據觀察·物流業轉型發展)

2020-12-24 魯網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核心閱讀

  近年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物流在我國蓬勃發展。運作管理更高效,貨物運輸更便捷,智慧物流為物流業轉型升級開啟了無限可能。如何建設以「網際網路+物流」為特徵的智慧物流產業鏈?智慧物流給企業和百姓帶來哪些便利?

  

  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的運興運輸有限公司業務大廳,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上千輛貨車的行駛狀況和行車軌跡;廣東省化州市新安鎮,穿梭機器人通過智慧物流快線將包裹從鎮級基站運送到村;蘇寧南京雨花物流基地,自動化商品揀選效率最高可達到1200件/小時,相比人工揀選效率提升了10倍……

  從城市到鄉村,從分揀到運輸,以「網際網路+物流」為特徵的智慧物流建設正加快推進,在整個產業鏈引發變革。智慧物流將如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

  平臺數位化

  1096輛貨車行駛軌跡一目了然,人車貨精準對接

  「目前在外運輸貨車1096輛,暫時熄火貨車580輛……」在運興運輸有限公司業務大廳,實時更新的貨車運行數據讓管理人員能夠隨時了解車輛信息,及時指揮調度。「公司現有貨車上千輛,想要實時了解所有車輛行駛狀況,放在以前幾乎不可能。如今通過『網際網路+物流』,每輛車的行車軌跡一目了然。」公司董事長周昌紅說道。

  「手寫記錄、電話協調、現場派車早已成為過去式了!」周昌紅告訴記者,曾經車輛的運輸指揮調度主要靠人,不僅耗時費力,還經常面臨貨車空載率高、貨主託運物品效率低等問題。眼下,從接單派車到運費結算,通過在線網絡平臺就能順利完成。2014年起,公司為車輛上線車載GPS定位系統,如今依託第三方數據服務平臺,又打造了車輛管理系統,「利用網際網路借力借智,管理水平大為提高。」

  數位化平臺不僅為公司管理提供了方便,也給司機帶來了實惠。已經在公司工作了5年的司機潘恩滿說,除了公司的數位化平臺,還有許多第三方平臺讓貨運過程更「智慧」。「發車前我只需打開手機APP『貨車幫』,輸入出發地、目的地,以及車型等關鍵詞,等待十幾分鐘時間,就能接到客戶訂單。」從前最擔心的回程跑空車問題得到了解決,潘恩滿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不少。

  「數字賦能,讓『人、車、貨』跑得更快更精準。」提起物流信息化帶來的實效,周昌紅說,「現在公司的車輛空轉率已減少10%,發貨和到貨及時率也提升至95%。」

  目前台州全市已有228家企業接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還有像「貨拉拉」「卡行天下」等物流信息平臺企業進駐。「我們推進實施『網際網路+高效物流』,促使『網際網路+』背景下物流行業湧現更多新業態和新模式。」台州市交通運輸局二級調研員黃新春說。

  倉儲自動化

  智能感知車輛靠近,全程自動分揀

  司機張師傅駕駛著一輛貨車,開往蘇寧南京雨花物流基地無人倉。在車輛定位系統和智慧園區的電子圍欄協助下,當感知車程在20公裡範圍內時,庫內相關程序被自動激活,無人倉相關訂單的揀選、包裝、分揀等作業流程有序忙碌起來。

  分揀過程同樣全程自動化。每個貨物上貼著的識別碼,如同隨身攜帶的「呼叫機」。張師傅所需貨物接到倉庫發出的「尋貨啟事」,一個個「搭乘」著傳送帶迅速來到集貨區,由圓形的無人叉車運送。將貨物裝車後,張師傅立刻在手機上進行了確認:「貨已全」。

  「從人找貨到貨找人,從射頻技術到人工智慧,倉儲變得越來越聰明。」蘇寧科技集團物流研發中心總經理陳堅介紹,眼下的智慧倉儲,更多體現在算法優化帶來的便利。例如,來自各地的貨物哪個放在裡側、怎樣安排揀選路線時間最短、不同型號的包裝箱放幾樣東西最合適……這些,都要依靠算法的疊加和優化來實現。

  智慧倉儲不僅能在大型倉儲場景發揮作用,在江蘇徐州徐工智聯物流服務有限公司,自動化存儲設備「智能微庫」提供了中小型零部件自動化存儲解決方案。

  單臺智能微庫佔地面積10.6平方米,有效存儲面積卻達到210.8平方米,有效儲位1043個;操作人員作業效率相比普通倉庫可提高50%以上,單臺可節約作業人力5名,年節約人工成本達40萬元。「在倉儲入庫、上架、揀選、包裝、發貨出庫全過程應用了條碼識別技術,通過信息化系統與智能移動終端的集成應用,實現了倉儲全過程無紙化、移動化作業,每年可節約倉儲耗材成本約35萬元。」公司總經理蔣大為告訴記者。

  近日,《江蘇省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推進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臺,明確將實施智慧物流城市試點、物流園區智慧化改造試點、網絡貨運平臺示範試點、關鍵物流技術突破試點、智慧物流主體培育試點等五大重點工程,進一步發展智慧物流、推進降本增效。

  配送智能化

  無人配送、智能快件箱、農村智運快線便捷「最後一公裡」

  疫情防控期間,基於北鬥的京東物流智能配送機器人,將各地送達武漢的醫療物資快速送往醫院隔離區。

  自動躲避障礙、路口自主決策、緊急情況人工接管……蘇寧物流5G無人配送車功能不斷提升,常規平均運營速度8公裡/小時,最快可達15公裡/小時。

  美團智能配送調度系統將消費者的訂單指派給無人配送車,無人車在買菜站點取貨後,自動行駛到社區的無接觸配送點,智能技術助力全程無接觸配送的實現。

  近年來,物流「最後一公裡」多種末端服務運作模式不斷創新,無人配送已成為末端服務發展趨勢之一,物流企業紛紛發力,推動無人配送提速發展。

  除此之外,智能快件箱也為末端投遞提供了有效補充。據統計,2019年主要城市布設智能快件箱已達40.6萬組,新增13.4萬組,增幅接近50%,箱遞率超10%。

  而在農村地區,智慧物流讓農村配送更便捷。在化州市新安鎮新塘村,一件件五花八門的包裹從穿梭機內魚貫「吐」出,工作人員整理登記後,供村民前來領取。另一邊,穿梭機井然「吃」下荔枝、龍眼、番石榴、蔬菜等,把新鮮農產品運送出去。「自從有了『快線』,手機上接到訂單後,馬上就上地裡採摘,然後交給『快線』打理,大大地節省了時間和運費。」身為果農的村幹部鄭月明說道。

  鄭月明所說的「快線」,就是村裡新建的一條智慧物流運輸快線。據介紹,這條「智運快線」包括基站、低空索道、智能穿梭機(機器人)、運輸箱、雲端調控系統以及收發貨裝備,每車次設定載重100公斤,最高時速60公裡,運送100公斤走100公裡僅需3—5元電費,且可24小時運行。通過在縣城近郊建設物流總倉,在鄉鎮建設物流基站,在行政村與村口便利店合作建立收發點,絕大部分商品能1小時內低成本暢行縣城與行政村之間。

  (通訊員泮永翔參與採寫)

相關焦點

  • 智慧物流 e鍵加速
    原標題:貨運信息一目了然,倉儲運輸降本增效  智慧物流 e鍵加速(大數據觀察·物流業轉型發展)  近年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物流在我國蓬勃發展。運作管理更高效,貨物運輸更便捷,智慧物流為物流業轉型升級開啟了無限可能。
  • 貨運信息一目了然,倉儲運輸降本增效:智慧物流e鍵加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年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慧物流在我國蓬勃發展。運作管理更高效,貨物運輸更便捷,智慧物流為物流業轉型升級開啟了無限可能。如何建設以「網際網路+物流」為特徵的智慧物流產業鏈?智慧物流給企業和百姓帶來哪些便利?
  • ·物流前沿·市場結構持續優化 智能物流加速推進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物流業面臨著結構調整、產業優化、降本增效等挑戰,也迎來了信息技術、智慧物流、市場升級等發展機遇。今年,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前景與方向如何?企業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本版編發同濟大學中國交通研究院分析的物流業發展十大趨勢,供行業參考。
  • 物流業轉型升級與人才培養現狀如何?這場論壇有答案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12月17日至19日,「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物流領域專家學者等共聚一堂,分析物流業轉型升級現狀,探討未來兩岸四地物流業合作與發展。儲雪儉表示,基於OTO的數字供應鏈成為產業鏈快速發展的基礎,供應鏈金融也從「中心化」向「智慧化」轉型,數據驅動已經成為發展供應鏈金融物流的關鍵手段,能助力實現業務數據化、數據產品化、產品資產化、資產價值化。
  • 順豐CTO田民分享物流起源 稱數據化轉型推進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具有兩大特點:互聯互通、數據驅動,深度協同、高效執行。未來的物流模式,是將所有物流要素互聯互通並且數位化,以「數據」驅動一切洞察、決策、行動,其將基於全局優化的智能算法,調度整個物流系統中各參與方高效分工協作。  分享中,田民談到,如今的智慧物流已經不再是一個遙遠的概念,而是有著務實基礎的現實實踐。
  • 物流業轉型升級與人才培養現狀如何?這場論壇有答案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12月17日至19日,「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物流領域專家學者等共聚一堂,分析物流業轉型升級現狀,探討未來兩岸四地物流業合作與發展。
  • 新基建下的物流園區智慧化變革
    從宏觀政策層面,加快新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在於加速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物流業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國民經濟大動脈,理應成為國家經濟轉型中的基礎戰略支撐力量。而物流園區是物流業中「業務運作最為集中、規模最大、數據最為龐大」的關鍵節點,智慧物流園區必將成為物流業數位化、智慧化變革的關鍵槓桿支點和首要突破口。
  • 減稅降費降本增效,物流企業向「智慧+綠色」轉型發展
    物流業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年,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其中,深化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車輛購置稅減免稅等優惠政策有力減輕了物流企業負擔,助推物流業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效率,向智慧物流、綠色物流邁進。
  • 佳怡「e享」助力供應鏈全面互聯,引領智慧發展
    「e享」賦能供應鏈數位化轉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上下遊合作夥伴不斷增加對信息系統的應用,隨之也出現企業多套系統之間數據交互和信息共享不流暢的問題。基於此,佳怡「e享」——供應鏈協同平臺(以下簡稱「e享」)應運而生,基於供應鏈全鏈條信息流一體化管理,通過API接口可將企業多個系統集成在平臺中,為企業內部的訂單、庫存等數據共享和整個供應鏈條上下遊成員之間的物流信息共享提供支持,徹底打破物流「信息孤島」,實現訂單信息共享互通、全程透明化管控、實時預測庫存、提高供應鏈各成員的信息傳遞效率,進而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
  • 揭秘:第二屆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8大看點
    物流業作為連結消費者和商家的紐帶和橋梁,在中國已經日臻完善,目前已經有超過 3000 萬從業人員。創立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不僅僅是致力打造一個物流資源交付對接的高效平臺,助推中國物流轉型升級,更重要的還在於給那些作為高壓力、高勞動強度、高風險的「三高」特殊群體一個專屬節日,從而凝聚 3000 萬從業人員的戰鬥力。
  • 佳怡「e享」助力供應鏈全面互聯,引領智慧發展
    「e享」賦能供應鏈數位化轉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上下遊合作夥伴不斷增加對信息系統的應用,隨之也出現企業多套系統之間數據交互和信息共享不流暢的問題。基於此,佳怡「e享」——供應鏈協同平臺(以下簡稱「e享」)應運而生,基於供應鏈全鏈條信息流一體化管理,通過API接口可將企業多個系統集成在平臺中,為企業內部的訂單、庫存等數據共享和整個供應鏈條上下遊成員之間的物流信息共享提供支持,徹底打破物流「信息孤島」,實現訂單信息共享互通、全程透明化管控、實時預測庫存、提高供應鏈各成員的信息傳遞效率,進而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
  • 共享貨運 智慧物流新動能(大數據觀察)
    核心閱讀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以運力資源整合共享為特徵的共享貨運,是共享物流的重要創新模式。藉助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創新,共享貨運模式可以統籌社會運力資源,降低空載率,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在數據打通和發票開具等方面仍存瓶頸,需出臺相關政策制度予以破解。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促進公路貨運行業創新發展。在我國物流費用結構中,運輸費用佔比最高,有時甚至超過一半。物流業要降本增效,運輸環節是重頭。
  • 2020中國智慧物流產業研究報告:5000億智慧物流,靠誰靈動起來?
    智慧物流體系是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和轉型的必由之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標誌的智慧物流正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正是基於智慧物流對於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創業邦研究中心發布了這份《2020年中國智慧物流產業研究報告》,旨在結合我國智慧物流的發展現狀,深入挖掘我國智慧物流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通過智慧物流企業案例的分析,探討智慧物流的發展動能、態勢,提出智慧物流的發展新路徑,為智慧物流產業的變革與智能化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鑑。
  • 陝西全通實業集團旗下甲馬智慧物聯受邀參加國家物流項目評審會
    9月25日,受西安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邀請,陝西全通實業集團旗下甲馬智慧物聯公司參加了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關於西安物流大數據中心和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會議。會上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管理中心李磊匯報了西安物流大數據中心和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情況,從國家宏觀層面介紹了物流信息化及平臺建設的發展規劃,並詳細介紹了試點項目情況。李磊表示,近年來,西安物流業發展迅猛,特別是現代物流產業規模保持較快增長,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加之路網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物流業已成為西安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 2020-2024年中國智慧物流行業預測分析
    1.1 我國智慧物流市場發展規模 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數據,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智慧物流建設將迎新一輪提速期,地方政府和有關行業或加速布局智能投遞設施等,快遞物流企業自身也將加快數位化轉型,競逐成為科技型物流企業。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當中,一些骨幹物流企業,包括一些創新型企業,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包括一些無接觸式的新配送模式。
  • 智慧物流:更快的物流體系
    根據《浙江日報》報導,智慧物流是利用GPS、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先進信息技術,整合不同地區的製造業、商貿業、金融業、物流業等資源,進而形成線上與線下的互動,這將有效解決「貨」與「車」不對接的問題,使得需要物流的工業企業與運輸單位可以在線上第一時間達成共識,並在線下實現無縫對接。
  • 【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大數據發展】·貨車幫:中國公路物流「智慧...
    【砥礪奮進的五年·聚焦大數據發展】·貨車幫:中國公路物流「智慧樹」正成長 原標題:   趙強告訴記者,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和消費升級,市場對「網際網路+物流行業」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佔中國物流比重最大的公路物流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結合,逐漸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最大熱點。
  •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十三五」物流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我省物流業要加快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實施「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推動物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積極探索物流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新模式,挖掘物流數據價值,為「江蘇智造」提供敏捷供應鏈服務。
  • 蕭山臨空產業加速集聚 智慧物流發展正當時
    自2008年3月成立以來,杭州空港經濟區搶抓機遇、克難攻堅,以機場為依託,著力建設空港新城,積極發展臨空經濟。這其中,最為矚目的當屬智慧物流與跨境電商兩大產業。自2015年2月9日開園,跨境電商空港園區從零起步,創新多種業務模式,充分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主陣地、主引擎作用,成為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轉型升級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
    希望通過與會的物流專業技術、管理與運營界專家們深入交流,對河南的產業融合、經濟發展提供有益的啟迪,推動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的合作更加深入。  談朗玉在開幕式致辭中回顧了物流業與中華文明共生共長的悠久歷史,介紹了河南省科協近年來在推動海峽兩岸暨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方面的實踐和探索。她指出,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