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賊長,純乾貨,也隨時可能被打臉)
———————————————————
這是第三次寫ZX300A,寫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對它進行重新定位,畢竟索尼前不久剛在德國IFA2019公布了最新的ZX507(829歐元)和A105(349歐元),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對索尼中高端隨身聽的「市場走勢」產生了興趣。
我也是費了好長一段時間查了索尼在德國、英國、美國、我國和國內香港的官網,通過這5個官網,大致找到了些感覺……
首先,以上這些地區或國家都有ZX300(64GB)這個型號,但僅中國市場特別推出了ZX300A(16GB),而16GB的ZX300A在索尼中國官網標價2999元,64GB的是3999元。日本、美國都尚未更新最新的兩部walkman,我所查到的是只有德國、英國更新了新機,並標註了價格。
經過種種計算(費腦子)與推測,我覺得索尼可能會在今年10月或11月,在國內推出ZX500A(16GB),仍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特別「定製」。
且,預計官方售價會比現在索尼中國官網上3999元的ZX300高出大概1000元多些,最終指導價或會落在4999元到5599元之間。
而鑑於索尼最近特別進取(親民)的姿態,如WF-1000XM3定在1699元,我想ZX500A(如果有這個型號)估計是會定在4999元?
如果官價4999,若再經過電商這把刀的洗禮,我猜最終大部分ZX500A的實際成交價是在人民幣4499元?
綜上,若推測應驗,索尼ZX500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就落在了七彩虹U6(直接競品)、艾利和SR15(直接競品)、海貝R6PRO(直接競品)、飛傲M11PRO(直接競品)、M11(間接競品)、海貝R5(間接競品)、山靈M6(間接競品)、DX160(間接競品)等2500檔到5000元檔的國產播放器身上了。
其中海貝R6 PRO和飛傲M11PRO由於都在4500元檔,勢必會與索尼產生激烈競爭。
對了,七彩虹U6、艾利和SR15貌似都非安卓系統,但定價在5000左右,如此一來,索尼倒是能憑藉安卓9.0,以及新品自帶流量的優勢,以「差異化」錯位攔截掉預算達到5000元的播放器用戶,然後再與4500元檔的海貝和飛傲共同瓜分這部分「安卓HIFI黨」的錢包。
而考慮到ZX300A自上市起就異常強勁(即便推力不是最令人信服,但極具控制力,且聲底穩健),ZX500若價格會如我預期的話,那「錢景」估計還是很不錯的。
這「錢景」除了基於「個人推測」的音質。還考慮到以下兩點:
1、機身不會出現發熱狀況
2、同是安卓,索尼ZX500的續航卻在16到20小時之間(較小的屏幕,S-MASTER HX)。相對競品更好(基於官網數據)
好了,扯了這麼多,ZX300A還值得買麼?我覺得當然值得!
扯之前,為了確保文章內容乾貨,先把下半年索尼主推的ZX300A、A105、ZX500的尺寸、推力數據羅列下。
A105尺寸:約 55.9毫米×98.9毫米×11.0毫米
3.5mm耳機孔:
最大輸出功率(JEITA16Ω/ MW)
35 mW + 35 mW
ZX500尺寸:57.9mm x 122.6mm x 14.8mm
3.5mm耳機孔:
最大輸出功率(JEITA16Ω/ MW)
50 mW + 50 mW(高增益)
4.4mm平衡耳機孔:
最大輸出功率(JEITA16Ω/ MW)
200 mW + 200 mW(高增益)
ZX300A尺寸:57.7毫米×120.4毫米×14.9毫米
3.5mm耳機孔:
最大功率輸出(JEITA16Ω/ MW)
50 mW + 50 mW(高增益)
4.4mm平衡耳機孔:
最大功率輸出(JEITA16Ω/ MW)
200 mW + 200 mW(高增益)
(PS:索尼在德國、英國的官網上均未正確標註ZX300的功率輸出數值,僅索尼美國有正確且規範的標註)
到A105上市後,我推測其實際成交價或會在2100到2500元之間。若索尼想進一步蠶食國產播放器的市場份額,保不齊1900?
總之,在未來幾個月的索尼中國walkman內部體系中,A105是很可能與ZX300A分布在同一價格檔的。
這樣的話,就又到了考驗索粉的時候:
選ZX300A,無安卓系統,不會特別方便,但它可以雙向藍牙(連手機)
但,選A105,你以為有安卓9.0就很爽了麼?是爽,但若你是個索尼系發燒友,就不是「很爽」了,因它只有一個3.5mm耳機口,且這個口的最大輸出功率35mW還不如ZX300A(50mW),更別提ZX300A平衡口的200mW最大輸出功率(高增益下)。
所以,選擇A105,會爽了操控,但會失去些「發燒體驗」(4.4平衡口),適合初燒體驗索尼walkman的「清新」與「從容」感。
不過,冥冥中,我預感這次A100系列的音質會很不錯,按說會超過A50系列,且索尼隨身聽在只有3.5耳機口時,音質通常都挺優秀,起碼會有某種特色的音染存在。
而選擇ZX300A,雖說下歌不那麼從容,但它在目前不是很貴的前提下,卻仍能讓人體驗到索尼精心打造的「高音質」(4.4平衡),以及USB-DAC、雙向藍牙、LDAC、NFC、高逼格設計,所以,它未來肯定還會在walkman家族繼續延壽,且很可能會成為一款「飽經時間洗禮」的經典型號。
好了……通過以上這麼多「廢話」,終於摸清了索尼的小算盤……
最近又閒著沒事,拿著幾個我覺得經典的耳塞,插了插ZX300A
也趁此機會再簡談下ZX300A的3.5mm口和4.4mm平衡口的音質
直插SIVGA M009,低價位上發現的好塞子。
索尼ZX300A的3.5mm口都說是送的,但這個「送」也是相對的,且是在搭配某些耳塞的情況下會讓人感到。
而在搭配SIVGA M009(158元)時,我是不易察覺到「拘謹」和「平淡」的,M009的開闊感和較規整的聲場,以及偏亮的高頻,在ZX300A下,是很有立體感和精確性的,而更為明顯的是,這套組合下,低頻下潛的深度和中頻飽滿度都比搭配蘋果或是安卓手機好的多。
此外,M009的高頻,也因ZX300A的高超控制力變得更為細膩、穩健。
總之,這套組合超預期。
與QOA粉色佳人
QOA這個耳塞本就有很高的靈敏度,加之動態、瞬態、分離度都較猛,這使得它與ZX300A的3.5mm口結合後,有著相對M009有「刺激」的聽感,聽感上呈現出一種大開大合與張弛有力的韻味,高頻泛音夠多,且定位也夠精準,仍是比蘋果手機之類的3.5mm口好很多
只是對比ZX1時,我認為ZX1下的QOA耳機更有「氣勢」,「臨場感」更好,不過,高頻、低頻的控制力,ZX300A還是有一定優勢,它更有「精準感」。因這一點,讓我難以明確的給ZX1和ZX300A的3.5mm口下「誰輸誰贏」的結論。
而在搭配達音科DK3001 PRO時,沒想到的是3.5和4.4口下的ZX300A都能很不錯的(近乎優秀)推好這個耳塞,但若以挑剔的標準去聽,4.4口下的「聲場」,我覺得還不夠大,高頻的細節展示的也不夠豐富、抓耳。
總之,這套組合就是感覺好聽,但不夠過癮。
搭配TFZ S2 PRO
搭配毫無問題,完美。
再一次驗證了我之前對TFZ耳機的認知,即該品牌在產的全部動圈耳塞都能完美搭配ZX300系列播放器。即便T1S這麼低的,也是適合的。
至於連接IER-Z1R?
不止可以傳統模式聽,也可利用雙向藍牙,讓ZX300A連iphone,把耳塞插在ZX300A上聽蘋果手機裡的歌。
實際聽感較驚豔,除非內心非常挑剔,或是在白天較為嘈雜的環境中,通常情況下,這套組合都會讓我滿意,立體感、厚實度、解析都挺好。
好了,就這樣吧,寫這篇真的快寫吐血了。分析完市場,然後再搭配時下熱門的幾個塞子寫聽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