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放開異地中考
京首次放開異地中考,報考者約佔3.5%;部分考生覺得語文「有點難」;基本可實現「學者有其校」
昨天,中考人大附中考點,老師在入口處給學生鼓氣。當天,北京8.6萬名考生走進中考考場。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杜丁)昨天,北京8.6萬名考生走進中考考場。今年北京首次放開異地中考,3000左右非京籍考生報考了北京中職校,約佔考生總人數3.5%。昨天的中考考場上,首批獲得「異地中考」資格的考生進行考試。
京首次放開異地中考
據統計,2012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非京戶籍學生有41.9萬人,約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的40.9%,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學習的比例達74.7%。市級財政每年投入超過10億元,用於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從今年起,凡進城務工人員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證明,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合法穩定職業已滿3年,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已滿3年,其隨遷子女具有北京學籍且已在京連續就讀初中3年學習年限的,可參加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的考試錄取。
據悉,由於今年首次放開異地中考,嘗鮮的考生或因條件不符合,或仍想上高中,報名者並不多。廣渠門中學今年有15名非京籍考生,有1/3考生選擇在京借讀,有1/3考生屬於可在京參加中考的「七類」符合條件人員,剩下的1/3選擇在京參加異地中考進入中職校。該校一位老師表示,有3名學生其實是符合報考異地中考條件的,但他們放棄了異地中考,而是選擇在京借讀,繼續讀高中。
中考語文總體難度加大
昨天,清華附中考點,對語文考試的難易程度,一些考生覺得「有點難」,但表示沒出現偏題怪題。學而思北京中考研究中心專家表示,與2012年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相比,2013年中考語文試卷,題型結構總體穩定,但個別題目出題角度新穎,問法靈活,文章較難理解,總體難度加大。在確保學生熟練掌握各項基礎知識及文學性常識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對學生語文思維及綜合素質能力的考察。
而對於下午的物理試卷,學而思北京中考研究中心張婷老師稱,今年試卷整體難度基本與去年持平。
從今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來看,基本可以實現「學者有其校」。今年北京各類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規模約為8.8萬人。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約5.28萬人,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約3.52萬人,其中五年制高職計劃招收0.45萬人。
點評
【中考作文】
好奇,指的是對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發生興趣。有人對星空的奧秘感到好奇,於是就去觀察探究;有人對「小人國」的故事感到好奇,於是就去讀《格列佛遊記》;有人對身邊的變化感到好奇,於是就去了解這變化的原因……好奇,會使你有很多新的發現,會使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請以「好奇」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不限文體(詩歌除外);字數在600-1000字之間。
今年中考作文比前三年都難
學而思中考研究中心東學堂語文學科段微微老師分析認為,今年作文比2012年的「少年風採」,2011年的「日積月累」,2010年的「凝聚」都要難。
全命題作文藏「小陷阱」
她表示,近幾年作文題目都屬於全命題作文,並在前面加一段話,作為引語,能啟發大家的思路,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但有些卻很不易寫,甚至可以稱之為「小陷阱」。
段微微說,如果有同學對「星空的奧秘」這個方向感興趣,很想寫這一類,就容易出現兩種問題:一種是知識準備不足,很難把學生所探索的內容寫清楚;第二種是知識準備太足,這樣這篇作文就容易寫成科普類說明文。
「也會有同學對『小人國』這個方向感興趣,覺得我正好讀了一本書,這本著作對我的影響很深,我很想把它寫出來。」段微微說,這種思路也容易產生兩個問題:一是複述故事,因為我們讀書的過程也是解答我們好奇的過程,所以就容易一層層地展開敘述書中內容,這就偏離了命題老師的意願;二是容易寫成讀後感,前面對故事進行概括,後面是大段的認識,談的是自己的感悟。
從心入手增加「三難」
她表示,近三年中考試題都是可以圍繞事情過程和人物特點展開的題目,這樣的題目容易把握,而今年命題人要求大家從「好奇」這一心理動因出發寫人寫事,難度就大大增加了。「審題難」直接導致「內容展開難」和「詳略排布難」。
「內容展開難」是指,由於命題人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在好奇的心理驅動下逐漸認識人事的過程,你之前準備好的作文不能直接用在這篇作文中,你要對之前常寫的人事進行再剪裁和補充,以表現自己由於「好奇」的心理逐漸認識人事的過程,這樣無疑加大了難度。
「詳略排布難」的原因也在於此,要求學生在考場上重新梳理思路,確定不同素材的重要程度,合理安排詳略。這三點是在以往較為寬泛宏大的命題中都不會遇到的,顯示了今年老師高明的出題思路。新京報記者 杜丁
- 個案
非京籍初三學生孫霖波和竇立志都是石景山區同文中學學生,他們被分到同一考點參加中考。不同的是,孫霖波是首批參加異地中考的學生之一,可擁有北京學籍,而竇立志則是借考生,無正式學籍,只能以借讀身份在京就讀高中。
異地中考生 參加中考感覺踏實
孫霖波是山西人,6歲時來京與父母一起生活。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在石景山區的學校讀書,去年孫霖波升入初三時,爸爸媽媽準備把他送回山西去讀初中然後考高中,「不想跟爸媽分開」,孫霖波決定繼續在京上學。去年年底,得知可在北京中考的消息,全家人高興壞了,立刻去開各種證明,順利通過審批。
前不久,他在中考志願表上填上心儀的學校——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昨天考完兩科,孫霖波估了估分,「語文、物理都能拿個80多分吧。」雖還沒考完,但孫霖波已開始憧憬上職高的日子了,「考完試玩兩天就踏實等開學了。」孫霖波說,中考感覺很踏實,因為知道考完試自己會去哪所學校上學,如果在京借考,考完試都不知道該去哪。
孫媽媽說,異地中考政策改變了孩子的命運。「以前好多老鄉沒辦法都把孩子送回老家。學兩年就輟學了,然後再回北京打工。」孫媽媽希望兒子讀完職高以後,繼續往上考。
借考生 欲找借讀校圓大學夢
昨天考完兩科後,竇立志感覺物理沒發揮好,回家後不停跟母親念叨著,「物理是我的強項,但我沒發揮好,語文反而考得不錯。」竇立志兩歲半時,就跟媽媽從黑龍江到京找爸爸,在石景山生活了14年左右。
竇立志是個開朗活潑的孩子,放學回家後也常幫媽媽買米買菜。今年中考一模時,他的排名在全校第26名,二模時排在全校30多名。竇立志的媽媽王女士說,看兒子成績不錯,他們更堅定了讓他繼續上高中考大學的念頭。去年聽說異地中考只能考中職校時,王女士不禁有些失望,「還是決定讓孩子在京借考,我們再想辦法給他聯繫高中。」
王女士說,如果這次中考成績還不錯,她一定會拿著成績單幫孩子找所高中借讀。「爭取圓了孩子的大學夢。」新京報記者 杜丁
- 提醒
英語聽力考試7條公交甩站
明天8:30-8:50中考英語聽力考試期間,公交集團7條公交線將採取甩站避讓措施。在甩站避讓時間內,如遇有晚點考生要求下車,將及時允許下車。
●途經第七中學考場(3條線路)
27路、625路、380路,安德路西口站雙向甩站通過。
●途經一六一中學考場(3條線路)
5路西華門雙向站,專1、專2路故宮西門北行站甩站通過。
●途經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考場(1條線路)
46路教育部西行站甩站通過。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