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界河越方一側,疑似走私凍品等待大貨車轉運。
6月23日,一篇署名新華社的《走私「殭屍肉」竄上餐桌,誰之過?》文章火速席捲網絡,引起廣大媒體和大眾的關注。「殭屍肉」、「70後」豬蹄、「80後」雞翅等詞瞬間登陸各大搜索榜排名前列,緊隨其後搜索詞條為海關查緝、打擊走私凍品、走私犯罪團夥等。一時間,大傢伙見面沒幾句總會談到「殭屍肉」,空氣中也瀰漫著淡淡的不安。緊接著到來的7月,我省查獲併集中銷毀數百噸走私凍肉的新聞接連見諸報端,7月7日紅河670噸、7月15日600噸、7月16日400噸、7月18日普洱300餘噸……如此高頻查緝和銷毀的背後,是觸目驚心令人咋舌的走私凍肉越境流竄。
當一塊受沙土掩護的走私凍肉曝光於邊防官兵面前時,面對盤查,這塊肉的身世、往來記錄也隨之曝光。
我是誰
有人叫我「殭屍肉」 準確應是走私凍肉
在最早引起轟動的新聞報導中,「我」被賦予一個很扯眼球的名詞——「殭屍肉」。「我」有很多分身,除了凍牛肉、凍牛肚、凍雞肉、凍雞雜、凍豬肉、凍雞腳,還有凍三文魚、凍銀鱈魚等等。
其實,大家對「殭屍肉」這個說法頗有爭議,尚無明確定義。據網絡收集歸納,存在以下幾種解釋:一是指冷凍年限長達數十年的陳年走私凍肉。別稱:「70後」凍肉,1967年凍肉。該詞首次出現在《走私「殭屍肉」竄上餐桌,誰之過?》這篇新聞報導中。其後,大量媒體平臺發布或轉發的新聞中描述「殭屍肉」時會使用類似的描述:「70後」豬蹄、「80後」雞翅……有的比一些年輕人年紀還大的「殭屍肉」通過走私入境……二是指冷凍時間超過保質期的走私凍肉,凍齡一般為幾年,泛指走私凍肉。一些媒體在新聞報導中直接將查獲的走私凍肉數量與所稱「殭屍肉「數量等同。一些則稱打擊走私凍肉凍品行動為打擊「殭屍肉」行動。總而言之,「殭屍肉」一詞,與走私凍品高度關聯。
正常的進口肉不僅需要關稅,而且要經過嚴格的檢疫檢驗程序,但走私肉則避開了這一切。
今年6月1日,長沙海關繳獲800噸走私肉,肉齡高達三四十年,也就是生產日期為1970年前後的肉類產品。一位專家稱,「70後」肉是有的,多為國外的戰略儲備物資,以美國為主。在倉儲物資的替換中,部分陳年牛肉流通向市場。「長時間冷凍保存後,肉的表面已開始氧化發黑,所以不會直接作為凍品肉賣給消費者。而經過餐館用滷製、煎炸的烹飪方式處理後,能掩蓋賣相,口感幾乎與正常肉沒有區別,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不過專家也說,這類「殭屍肉」並不多見,市場上多數出現的是超出保質期一兩年的凍肉。
啥身價
非法走私入境 1噸雞腳身價翻3倍
「我」為何備受青睞?一個「錢」字足以解答。以凍雞爪為例,收購價為每噸5000元左右,但加工包裝後,售賣時每噸高達兩萬元。「我」的身價暴漲,走私者自然有利可圖。
資料顯示,國家質檢總局最新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準入名單中,我國僅允許澳大利亞、紐西蘭、烏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大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進口。印度、巴西等佔據世界牛肉出口總量前列的國家均因屬於動物疫區而無法正常進口。目前,國內走私牛肉主要來自巴西、美國等地,每千克25元左右,與國內牛肉每千克50多元的批發價相比,走私1噸可獲利2~3萬元。每個標準貨櫃可裝載凍牛肉25噸,走私1櫃凍牛肉可以獲利50~70萬元。而且進出口肉類貿易周期較長、交易量龐大,一旦出現積壓過期,就會以40%~50%甚至更低的價格散貨。
近年來,全省邊境地區各部門加大緝私工作力度後,昆明及內地凍品嚴重缺貨,凍牛肉由原來的60元/千克漲至80元/千克。走私者們一下子嗅到銅臭味,鋌而走險。隨之而來的是,走私凍肉從景洪至昆明的運費由原來的2萬元/車漲至3萬元/車,「望水族」(即望風者)工資由原來的6000元/月漲至20000元/月,大量玉溪、尋甸、會澤等地牌照的大型貨車也紛紛加入。
據緝私人員調查,走私1噸凍品可以賺800~1600元不等。以雞爪為例,1噸冷凍雞爪的進貨價僅為4000~5000元,但經過解凍、加工、包裝後,1噸售價可高達2萬元。
從哪來
近有泰緬遠至美非 多由邊境陸路入滇
「我」從哪來?說起來有些難以置信,走私集團精心策劃,將本處於東南亞寮國、緬甸、泰國,甚至更遠的巴西、阿根廷、美國及非洲等世界各處的「我」,集中在一起,又坐車又坐船,沿途穿越多個國家,最終通過普洱、西雙版納、紅河、德宏等邊境地區進入雲南。
據云南公安邊防總隊緝私人員介紹,進入我省境內的凍肉基本是通過邊境線進入,西雙版納、紅河、德宏一線是冷凍肉入境的主要地區,版納從勐龍口進入,紅河從河口方向進入,德宏從木康進入。其中,西雙版納與緬甸、寮國接壤,昆曼公路內外相連直通內地,流經州內的湄公河連接東南亞6國,便捷的陸路和水路為走私等違法犯罪提供了便利,加之與「金三角」毗鄰,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西雙版納成為走私或其他跨境違法犯罪的「重災區」。而普洱主要是一個過境站,「如果其他邊境線查緝很嚴時,走私貨品就會繞至普洱進入。」
說起走私凍肉,版納邊防支隊緝私人員透露,走私者通過湄公河將貨物運到緬甸的碼頭登陸,進入我國邊境前,貨物被分裝上小貨車,入境後,又集中裝上大貨車。只要逃過邊檢,貨車立即離開當地駛往昆明。這一過程中,走私者會找當地的村民幫助搬運甚至囤貨。遇到警方查緝力度加大時,走私者直接繞道進入中國內地。還有一種走私路徑:走私人員從境外以低價採購貨品,用貨櫃發至香港,然後發往越南海防,在中越邊境的芒街拆解,僱用邊民,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將凍品運到紅河邊境,繼而進入國內。一個35噸的貨櫃凍品由幾十個邊民搬運,一兩個小時就能搬完。
到哪去
有的滯留當地「安家」 有的前往川貴湘豫
順利躲過邊檢進入雲南後,「我」稍事休整。有些長驅直入住進昆明冷庫,顏值高的直接流入交易市場,質量低的、有味的則批發給小餐館小作坊「整容」後上桌;還有一些繼續奔襲,前往貴州、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走私肉已形成一條完整的再加工、分銷產業鏈,重點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通常都有嚴密的組織網絡。」雲南公安邊防總隊緝私人員告訴記者,走私肉由國外運往相關口岸,再通關進入廣州、昆明等集散城市,經過分割、再冷凍後銷往全國各個渠道。就雲南而言,走私肉躲過關卡後進入昆明,在昆明的冷庫保存後分銷。為躲避檢疫監管環節,分銷時也會避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重點向二三線城市供貨。在這張走私銷售網絡中,形成了駐點團隊、環環相扣的嚴密模式。走私肉在進入大陸後,往往裝在沒有冷藏設施的卡車中運往南方的大型批發市場。在這些市場,這些肉製品被再次冷藏,並售往全國的超市、加工廠和農村市場,一些大型的餐飲連鎖企業,還有網絡銷售渠道。
而走私肉的廠房和凍庫往往建在偏遠郊區,運輸時由多批車隊走不同線路,每個地點和環節都有對口人員接應,直接銷往飯店、餐館。以凍雞爪、動物內臟等為例,品相好的可能直接流入凍品交易市場,有些出現變質、異味的,則被批發給小餐館、小作坊,經過除味等處理後,加工製作成泡椒鳳爪等成品銷售。也有不少走私牛肉進入了西餐廳,一些品相較好的甚至會賣到高檔西餐廳。
春城晚報 統籌 雷鳴 趙丹青 趙梅圭 記者 鄧建華 戴振華 任銳剛 黃興鴻 袁明鋒
通訊員 劉家勇 蔡敏 楊斌 徐雪 實習生 楊龍夢珏 攝影報導
邊境某些村寨成了走私凍品的轉運集散地。
偷運通常發生在深夜。
消費帖士
如何鑑別肉品好壞
看顏色:新鮮的肉,表面有光澤,顏色均勻。新鮮豬肉呈紅色或淡紅色,脂肪潔白;牛羊肉顏色鮮紅,脂肪大多顏色發黃;禽肉顏色為淡黃色或白色,肉色白裡泛紅。
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因肌紅蛋白被氧化,肉色會逐漸變成紅褐色,顏色越深,可食性越低。當肉表面變成灰色或灰綠色,甚至出現白色或黑色斑點時,說明微生物已產生大量代謝產物,這樣的肉就不能吃了。經多次解凍的復凍肉,肉質各處顏色不一,多為鮮紅或其他鮮豔顏色,有時同一塊肉會呈現藍色、淺藍色或鮮紅色。用手指輕壓,肉質顏色無明顯變化。
試彈性:新鮮的肉,質地緊密且富有彈性,用手指按壓凹陷後會立即復原。貯藏越久,肉裡的蛋白質、脂肪會逐漸被酶分解,肌纖維被破壞,肉會失去原有的彈性,手指壓後的凹陷不僅不能完全復原,甚至會留有痕跡。
看粘稠度:新鮮的肉,外表微幹或溼潤,切面稍潮溼,用手摸有油質感,但不發黏。質量較好的凍肉解凍後通常會滲出紅色血水。而肉變質以後,由於微生物大量滋生,會產生黏性代謝產物,造成肉表面發黏,甚至出現拉絲。肉類表面發黏是腐壞開始的標誌。
聞味道:新鮮的肉沒其他異味。而變質的肉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會產生各種胺類、吲哚、酸類、酮類等物質,因而有明顯的腐臭味。
怎樣辨別「殭屍鳳爪」
● 正常的雞爪有雞肉本身的微黃色。
● 雞爪太白,可能用雙氧水浸泡過。
● 雞爪上的皮膚很薄甚至透明,且易撕掉,可能用甲醛浸泡過。
怎樣辨別「藥水豬蹄」
● 正常的豬蹄表皮鬆軟,蹄子連在一起,顏色不紅也不會特別白,甚至會偏黃。
● 用藥水泡過的豬蹄特別粗,且表皮發紅,聞起來會有淡淡的藥水味,肉的腥味反而不明顯,表皮摸起來非常硬,且蹄子是分開的。
一塊凍肉的非法走私路徑
來源
寮國、緬甸、泰國,甚至更遠的巴西、阿根廷、美國及非洲等地
走私凍肉又坐車又坐船,沿途穿越多個國家,最終通過邊境地區進入雲南
路線
據邊防民警介紹,綜合今年查獲的案件看,走私凍品進入我省主要有兩條線路——
線路1
貨物進入西雙版納後,裝車,然後繞道瀾滄、景谷、寧洱、墨江,最後到昆明
線路2
裝貨後走江城、墨江到昆明
起點
泰國的清盛港 緬甸的索累港等
路徑
通過貨船經湄公河航行,水路到達中緬邊境。或通過陸路,貨車運至靠近中緬邊境的村莊
佯裝
幾乎都藉助西瓜、香蕉、菠蘿等水果掩飾
越境
版納是從勐龍口進入,紅河從河口方向進入,德宏從木康進入
時間
一般選擇在深夜4點至清晨7點查緝人員比較疲憊的時間段運輸
轉運
入境後,由小貨車上卸貨集中裝上運載能力更強的大貨車直奔昆明。裝車地點多為版納、臨滄、個舊等地
中轉
貨物到達昆明後,部分留在本地。其餘的繼續前往貴州、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註:據多位受訪者講述綜合整理,並非100%重現。)
春城晚報 記者 和曉東 茶志福 袁明鋒 實習生 楊龍夢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