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要會看頂戴上的「小珠子」!
清宮劇演的不少,大部分人只是看的雲裡霧裡,對於歷史上清朝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上有何區別,能夠了解到的很少。其實,在等級森嚴的清代管制中,正一品和正二品區分的主要方式還是頂子上的「小珠子」。談到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還是繞不開頂戴上的「小珠子」。那麼,具體該怎樣看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上的「小珠子」?
清代正一品大員,清初的明朝降將洪承疇在降清後,在清廷中擔任正一品官職。康熙朝漢人大臣陳廷敬,兩大寵臣明珠、索額圖等,雍正朝正一品大員張廷玉、馬齊、鄂爾泰等,乾隆朝劉統勳、和珅、紀曉嵐等,這些人物都是家喻戶曉的正一品大員。當然了作為正一品大員,也是從正二品大員過來的。清廷官制最為講究等級,因而官服的圖案也會有區別。最為明顯的還是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上的小珠子,這個小珠子可是大有講究。
其實,不管是正一品也好,還是正二品,頂戴上的小珠子真正的專業術語叫做「頂住」。清代頂戴製作工藝繁瑣,等級越高做工越細,材料愈加尊貴。清代頂戴分場合有多種頂戴以供選擇,夏天有類似於鬥笠的頂戴,很是涼爽,冬天有類似於「火車頭」的頂戴,正式場合又有另外的頂戴。清宮劇中動輒摘取頂戴花翎,說的就是順著「頂珠」摘掉花翎。
那麼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頂戴有何區別?大家要會看頂戴上的「小珠子」,也就是頂珠。這個頂戴珠子,正一品的主要是紅寶石。物以稀為貴,在清代生產力低下,頂戴的頂住採用紅寶石,既是身份的象徵,又是區別等級的主要標誌,類似於我軍的軍銜。作為正二品大員,頂戴上的頂珠是紅珊瑚。紅珊瑚自不必說,則是更為名貴的稀缺物種,相對於紅寶石而言,則又低了一個檔次,但是依舊無法抵擋其價值連城。從顏色上來說,正一品的紅寶石是深紅,正二品的是淺紅,這也是區分正一品和正二品的重要標誌之一。
大家對於這個正一品和正二品的頂戴區別,應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其實,清代正一品和正二品的區別,最為直觀的就是頂戴上的頂珠,這個很顯眼。所以,大家再看清宮劇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頂戴上的頂珠判斷正一品還是正二品。大家覺得明朝的官服與清代官服哪個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