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燒烤有多強?先看一組數字:
據《2020東北燒烤產業數據報告》透露,東北三省黑吉遼燒烤門店總數為81353家,佔全國燒烤門店總數15.82%,其中,遼寧省門店數29614,居東北第一,黑龍江、吉林分別以27157家、24582家位列緊隨其後。
具體城市分布上,三大省會城市的門店體量仍然位居前三,長春市以8237家的門店數量高居榜首,其次是哈爾濱市、瀋陽市、大連市,體量均達5000家以上的級別。其中,深受大眾好評的延吉市和錦州市,其燒烤門店數量在東三省城市中的排名居中,數量分別達到2220家和1193家。
東北振興,一晃幾年過去了,但唱衰東北的聲音弦猶在耳。東北擁有完善的工業基礎,如果能抓住燒烤為經濟帶來的提振作用,統一品牌,標準化市場運作,深挖燒烤經濟,打造龍頭燒烤品牌,東北振興,指日可待。
實際感受也的確如此, 遍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燒烤店,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唯有高懸在門鬥上,以最低廉的LED編織的,閃著五顏六色燈光的「燒烤」二字,最奪人眼球。
長春不像南方省市,一年四季都可以砸地攤兒,東北的冬天漫長而寒冷,約上三五好友,圍坐在飯桌前,眼看著燒烤爐滋啦作響,就算滿屋的烏煙瘴氣,也無妨,在大東北,要的就是這種煙火氣。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經濟發達城市整體上還是以南方居多,這不得不說跟氣候有必然聯繫:
氣候越溫暖,人們開展娛樂活動越豐富,相應的也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天氣越寒冷,人們出行受影響,與友相聚甚至成為了一種奢望,談何夜經濟啊?
相比北上廣,長春是經濟落後城市,數據已經告訴東北人,創造經濟價值的痛點正是東北人日常離不開的燒烤,如果能將燒烤市場上升為燒烤文化,在深挖文化屬性上做文章,以燒烤文化盤活「寒冷」的夜經濟,說不定有一點會趕超北上廣,萬一實現了呢?
至少做好以下幾點:
1、缺乏品牌意識,當前長春燒烤市場缺乏統一的品牌化運作,大家各自為戰、各佔山頭、獨霸一方,短期內會為經營者帶來可觀的收入,但長期緊靠單打獨鬥是不能夠永續經營的。黑龍江、吉林、遼寧政府可牽頭,甚至動用行政手段,通過資本運作,兼併或打造燒烤領軍品牌,樹立行業標杆。
2、遵循市場規律,燒烤屬火,只要按照市場規律做事,一定會帶動經濟發展,但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沒有統一品牌的燒烤文化就沒有靈魂。看看「海底撈」的文化,唯有將服務做深做精,在細節上不斷打磨,深度探索燒烤背後的故事,甚至請名人來站臺,把燒烤與東北文化相結合,會講故事的企業,才招人喜歡;
3、打特色牌,延邊特色是自助燒烤,烤串現烤現穿,上桌後自己烤,配以獨門蘸料,琿春燒烤吸取了俄羅斯大串的精髓,大而鮮,因為臨海,琿春的海鮮燒烤也非常棒,通化燒烤以小為美,吃的就是擼小串的過癮,口味偏甜,長春市沒啥特色,就是融合,畢竟是省會嗎。要知道,全國各地哪裡都有燒烤,新疆燒烤那是原汁原味,北京望京小腰火遍全國,雲南各地流行手把串兒,吃得痛快。所以,找準市場定位,別丟了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