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珠澳大橋簡介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完成驗收,於同年9月28日起進行粵港澳三地聯合試運。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伶仃洋海域後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洪灣;橋隧全長55 km,其中主橋29.6 km、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 km;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 km/h;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 269億元。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僅需45分鐘。
港珠澳大橋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大橋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它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
2.修建中面臨的困難
(1)水文狀況: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灣,雖屬弱潮河口,但其下有兩個深海溝,即便是無風天氣,看似平靜的海面,也會形成兇猛的湧浪。
(2)氣候:季風氣候,多暴風雨,尤其是夏秋季節容易受到颱風的侵襲。
(3)地質:位於珠江的入海口,地基不穩;海底地質狀況複雜,對施工影響大。
(4)其他:海域寬闊,橋梁長度大;海底隧道長度大,埋藏深,技術要求高。海水腐蝕性強,對建築材料的要求高;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橫跨三個區域,協調困難等。
3.大橋為何要用「橋隧」構造
大橋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橋的形式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此地經過珠江主航道,經過該海域的海上運輸繁忙,香港機場航線起落較多,同時該水域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為了減少對海上航道、飛機起落和中華白海豚生存區域的幹擾(海洋生態的保護),就在相應的區域採用了這種海底隧道+島+橋的方式。
了解熱點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意義:
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橋將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它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梁」,可有效打通灣區內部交通網絡的「任督二脈」,從而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極大地縮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作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裡程碑之作,該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英媒《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不僅代表中國橋梁先進水平,更是中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演練熱點
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等備受關注的重點建設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17年7月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連接順利完成,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這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全球航運中心和航空中心的地位。據材料和圖示完成1~2題。
1.在港珠澳大橋隧道建設期間,珠海市直接受益的產業是()
A.房地產業 B.機械製造業
C.鋼管制造業 D.工程設計業
2.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市、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接駁口,但沒有在深圳設計接駁口,這樣做有利於()
A.減輕深圳市內交通壓力
B.降低多地通關管理的難度
C.減少港澳高端製造業轉移
D.增加珠江西岸貨物的出口
【答案】1.C2.B
【解析】第1題,在港珠澳大橋隧道建設期間,橋梁、隧道建設需要的鋼管、鋼材數量大,珠海市直接受益的產業是鋼管制造業,C對。與房地產業、機械製造業、工程設計業關係不大,A、B、D錯。故選C。第2題,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市、澳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接駁口,但沒有在深圳設計接駁口(接駁口是換乘的意思),這樣做有利於降低多地通關管理的難度,B對。接駁口的有無對深圳市內的交通影響都較小,A錯;大橋建設的目的是加強區域聯繫,不是促進港澳高端製造業轉移,C錯;與增加珠江西岸貨物的出口無關,D錯。故選B。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5 km,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達35.1 km。島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分,其中連接大橋東、西人工島的沉管部分是國內首條於外海建設的超大型沉管隧道。2018年10月24日通車後,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大大縮短。讀圖,回答3~4題。
3.港珠澳大橋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難度大主要是由於該地()
A.基巖埋藏深 B.水面寬闊
C.水流速不穩 D.全年高溫
4.港珠澳大橋主橋實施島隧工程主要考慮的是()
A.河水流速 B.節省投資
C.防禦颱風 D.河海聯運
【答案】3.C 4.D
【解析】第3題,港珠澳大橋位於珠江入海口的最大的喇叭形河口灣,雖屬弱潮河口,但其下有兩個深海溝,即便是無風的天氣,看似平靜的海面,也會形成兇猛的湧浪,因此水流速不穩。第4題,實施島隧工程處正經過珠江主航道,該海域的海上運輸繁忙,實施沉管隧道不影響珠江海上運輸,主要考慮的是河海聯運。
5.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 km,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 269億元,於2009年開始修建,建成通車後,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由3個多小時縮減為45分鐘。港珠澳大橋預計使用壽命120年,比目前世界上其他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長20年。
材料二圖1為港珠澳大橋位置圖,圖2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構成圖。
(1)港珠澳大橋工程宏大,試分析該工程得以實施的社會經濟原因。
(2)說明影響港珠澳大橋使用壽命的因素。
(3)試分析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的積極影響。
【答案】(1)①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資金雄厚;②國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支持;③擁有先進科技及專業人才隊伍;④當地經濟發達,對交通運輸的需求高。(任答三點即可)
(2)①高溫、高溼和高鹽環境對建築材料有腐蝕;②颱風、海浪等氣象災害、地震等地質災害;③(海上)交通事故(如船隻撞擊橋墩等);④(貨車)超載。(任答三點即可)
(3)①有利於加快港珠澳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區域發展;②有利於提升城市等級,擴大城市服務範圍,增強城市服務功能,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區域綜合競爭能力;③有利於縮短港珠澳三地間的行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完善區域間的綜合運輸網,加快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④有利於促進珠江兩岸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相互協作,優勢互補,保持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⑤有利於拓展城市經濟腹地;⑥促進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發展。(任答四點即可)
【解析】第(1)題,港珠澳大橋工程實施建設,斥資1 269億元,說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資金雄厚。投資巨大,說明國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支持。我國擁有先進科技及專業人才隊伍,為工程建設提供技術保障。由圖2可知,當地經濟發達,對交通運輸的需求高,是建設大橋的決定因素。第(2)題,港珠澳大橋工程是跨海大橋,位於南部沿海地區,高溫、高溼和高鹽環境對建築材料有腐蝕作用。該地受颱風、海浪等氣象災害、地震等地質災害影響較多。海上交通事故,如船隻撞擊橋墩等,通過大橋的貨車超載等都影響大橋使用壽命。第(3)題,有利影響,主要從區域經濟、城市化發展、區域間聯繫方面分析。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後有利於加快港珠澳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加速大珠三角城市區域發展。在城市化發展方面,有利於提升城市等級,擴大城市服務範圍,增強城市服務功能,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區域綜合競爭能力。在區域間聯繫方面,有利於縮短港珠澳三地間的行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完善區域間的綜合運輸網,加快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促進珠江兩岸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相互協作,優勢互補,保持港澳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有利於拓展城市經濟腹地,促進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發展。
—END—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