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眾關之中,盛世漢唐

2020-12-11 陝西法制網

西安大雁塔視覺中國供圖

編者按

大詩人李白曾說:「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都城長安成為他一生心目中的聖地。的確,在古代,大城市往往集中了全國的豐富資源和優秀人才,成為古代文明的先發地區,令人嚮往;時至今日,又留下了厚重的物質和精神遺產,成為文化旅遊勝地。從今天開始,「城事」專欄將以我國西安、北京、洛陽等古都,以及曲阜、邯鄲、銀川等歷史文化名城為載體,回顧它們在我國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示每座古城的獨特文化魅力,也從中揭秘中華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動力源泉。

---------------

說起西安,你可能會想到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被視為古都西安象徵的大雁塔,還有著名的華清池、碑林、乾陵,等等。的確,歷史上曾經有十多個王朝在西安建都,建都時間長達1000多年。其中,西漢和唐朝,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給西安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那麼,到底是哪些主要因素造就了西安的輝煌呢?

為何建都西安:金城千裡,天府之國

我國有遼闊的國土面積,有那麼多山川河流都非常美麗的地方,為什麼上天如此垂青西安,在上千年的時間裡有那麼多王朝要把都城放在那裡呢?

我們先從一個故事說起: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打敗項羽,準備定都洛陽。這個時候,一個叫婁敬的草根士子卻建議劉邦建都長安(明朝以前,西安稱長安)。畢竟,建都是百年大計,關係到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而婁敬只是一介草根,劉邦拿不定主意,於是徵求身邊文武大臣們的意見。大臣們的意見也不統一,總體上反對的多,贊成的少。主要原因是許多大臣都是山東(崤山以東)地區的,特別是劉邦的老家江蘇豐縣一帶的,建都長安離他們的老家太遠了。

就在犯難的時候,劉邦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張良——被劉邦稱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的重要謀臣,在重大決策方面深得劉邦信任。張良什麼意見呢?他首先肯定了婁敬的分析,接著,用8個字進一步強調了建都關中的優勢,「金城千裡,天府之國」(《史記·留侯世家》),非常適合建都。

張良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長安位於關中平原的核心地帶,處在黃土高原東南部,黃河中遊,四面山河環繞。為了軍事防禦的需要,在關中平原四周的山谷、河畔的險要地方設置有一些關隘:東面有函谷關、潼關與浦津關,南面有子午關、大散關與武關,北邊有蕭關與金鎖關,西邊有隴關。所謂關中,就是「在眾多關隘之中」的意思。一旦軍情緊急,四面閉關自守,往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樣看來,長安不就像一座固若金湯的「金城」嘛!

「天府之國」又是什麼意思呢?在秦嶺和北山之間,形成了一塊天然的盆地平原,東西長約八百裡,東部寬闊,有三四百裡,逐漸向西縮減為百十裡寬。所以,這塊盆地被形象地稱為「八百裡秦川」。在這個盆地區域,渭河及其支流涇河自西向東流入黃河,形成衝積平原,水源豐沛,土壤肥沃,為發展農業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條件。因此,在古人眼裡,關中地區好像上天賜予人間的美好家園,被張良形象地稱為「天府之國」。

具備了這兩大優勢,劉邦建都在關中的長安也就放心了。於是,不久之後,漢高祖劉邦就帶領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從洛陽遷到長安。而首倡建都關中的婁敬呢?被漢高祖封官加爵,一生榮華富貴。

這樣看來,歷史上,西周、秦、西漢、西晉、北周、隋、唐等十多個朝代都選擇在西安建都就不是偶然事件了。而長時間的建都,也就給西安這座城市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盛世漢唐的記憶

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講到了我國封建社會的三大盛世,分別是西漢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所謂「之治」「盛世」都是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其標誌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等。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三大盛世全部出現在建都西安時期。

這三大盛世遠的已經離我們2000多年,近的也有1000多年歷史了。那時候的長安城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我們已經不可能完全知道了,但仍然可以從文獻資料中了解當時的一些大概面貌。

比如,「文景之治」後,漢朝出現了什麼局面呢?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史記·平準書》)。這段話說的是經過「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初期國家的經濟狀況:整個國家太平無事,如果不是遇到水旱災害,老百姓家家富足;首都和地方州縣倉庫裡裝滿了糧食,國家府庫有節餘的財貨。京師長安國庫積累了巨萬的銅錢,穿錢的繩子都斷了,無法數清有多少。國家太倉的粟米一層壓一層,裝不下了露在外面,甚至有些都放壞了沒法吃,可見當時的富裕情景。

經過了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和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唐朝又出現了什麼局面呢?大詩人杜甫在他的一首《憶昔》詩裡這樣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說,想當年唐玄宗開元全盛時期,連小的村鎮也有家資過萬的富裕人家。稻米像流脂粉一樣,粟米泛著白光,國家和私人的倉庫都裝滿了糧食。社會治安狀況良好,出門遠行也不用挑選日子。產於齊地的紈和產於魯地的縞行銷全國各地,男耕女織,不失農時。這就從側面給我們描述了「開元盛世」的大概情況。

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一定會帶來文化的豐富多彩,活躍人們的業餘生活。那麼,盛世時期長安人的業餘文化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說一段唐朝的文壇佳話。

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一個初冬,唐朝三位大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在長安偶然相遇。三人都相互敬慕對方的才情,卻從來沒有見過面,相見恨晚,於是結伴在長安城觀光。到了中午飯點,一同進了一家酒館。正在他們飲酒吃飯的時候,又來了一批客人,是十多個宮廷的伶官(善於歌舞的宮廷藝人),趁宮中無事,結伴光顧酒館。詩人聚在一起,自然要談詩;伶官聚在一起,自然要唱詩。根據記載,唐詩是可以入樂演唱的,不然,為什麼叫詩歌?流行的唐詩就像流行音樂一樣被傳唱,而能在宮廷中被伶官們傳唱的往往是比較雅致、知名度很高的唐詩。

當時,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都已經是成名詩人,於是,王昌齡提議:「我們何不打個賭?看看誰的詩被伶官們傳唱得最多。」都是風華正茂的詩人,誰怕誰,於是,三人停下酒杯,靜待眾伶官唱詩。

果然,伶官們在等著上菜時,一場非正式的唱詩會就開場了。只見其中一個清了清嗓子,首先開口:「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順便說明一下,在當時的酒店、茶樓裡,店主人往往會特意留有一麵粉牆,給文人雅士題詩、留字。剛才那位伶官唱的是王昌齡的七絕名篇《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不禁面帶微笑,順手在酒樓的粉牆上畫了一道,說「我的一首絕句」。

不大一會,又有兩位伶官分別唱了高適的一首《哭單父梁九少府》和王昌齡的一首《長信秋詞》。三個人中,王之渙年齡最長。本來他認為自己的詩名應該在王昌齡和高適之上,但三個伶官唱了三首詩,還沒有唱到自己的,心裡一陣著急,但嘴裡不能服輸:「你們二位別得意得太早了!你們看見沒,坐在中間那個最漂亮的伶官還沒開口呢。如果她開口,我敢打賭,一定會唱我的詩。否則,我就甘拜下風!」

王之渙剛說完,坐在酒席正中那個身材高挑的伶官慢慢站起身來,輕舒歌喉,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

唱罷,不僅滿座伶官一片喝彩,就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也不禁撫掌大笑。這一笑,把伶官們嚇了一跳,這時候她們才注意到還有三位英俊後生一直在聽她們唱詩。本來這些伶官就早已是這些大詩人的粉絲,今天見到偶像了,主動邀請三人一同入席,大家盡歡而散。

這段佳話,記載在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異記》裡,故事的名字叫「旗亭畫壁」。旗亭,就是飄著酒旗的酒館;畫壁,就是前文解釋的在粉牆上留字題詩。「旗亭畫壁」表明,唐代長安人的業餘文化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且唐詩已經成為長安人文化娛樂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西漂」「大一統」「漢民族」……中華文明的西安元素

由於長期作為都城,西安對於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刻影響,並給中華文明寶庫貢獻了很多瑰寶,突出的比如:

第一,形成了「西漂」時代。長安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的地位,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才,他們不遠百裡千裡,到長安謀求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就像今天,各地人才嚮往北京,形成了一個「北漂」潮流,在三大盛世時期,各地才子佳人「西漂」長安。「旗亭畫壁」中的三位詩人都不是長安人,他們就是「西漂」的代表,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也都曾「西漂」長安。

第二,鑄就了「大一統」觀念。從秦始皇在鹹陽建立秦朝開始,我國形成了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經過漢唐盛世的培育,國家再也沒有出現大的分裂,統一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觀念深入人心。直到今天,這種觀念仍然牢不可破,成為維繫中華民族大家庭團結和睦的重要保障。

第三,奠定了漢民族雛形。在我國的民族構成中,漢族是第一大民族,一直佔全國人口的90%以上。為什麼叫漢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漢族是在建都長安的西漢時期初步形成的。而後,又經過了東漢,我國的主體民族逐漸被認同為漢族,中國主體文化被稱為漢文化。

第四,使唐人街風靡世界。移居到海外的華人一般都喜歡集中在一起居住,這些華人的聚居區,往往以「唐人街」來命名。這是為什麼?因為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到頂峰的一個朝代,在國際上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無論西方人還是中國人,都願意拿唐朝說事;海外華人更以盛唐為自豪,願意把華人聚居區稱為「唐人街」。

此外,漢武帝時期,張騫開闢了中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大通道「絲綢之路」。從此之後,漢唐長安可以很便利地和中亞、西亞、歐洲,乃至非洲進行經濟和文化往來。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和文化典籍傳到國外,西方的石榴、葡萄、西瓜等植物,以及繪畫、音樂、舞蹈、宗教等傳到內地,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同時,大量的外國人在長安經商、學習,甚至定居下來;長安人口達到數十萬,成為當時世界上知名的國際大都市。

長安,成為那個時期世界上最吉祥、最響亮的名字。

(作者系河南大學教授,《百家講壇》「六大古都」「黃河上的古都」「絲路上的古城」主講人)

程遂營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來源:中國青年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眾關之中,盛世漢唐
    的確,歷史上曾經有十多個王朝在西安建都,建都時間長達1000多年。其中,西漢和唐朝,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給西安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那麼,到底是哪些主要因素造就了西安的輝煌呢?為何建都西安:金城千裡,天府之國我國有遼闊的國土面積,有那麼多山川河流都非常美麗的地方,為什麼上天如此垂青西安,在上千年的時間裡有那麼多王朝要把都城放在那裡呢?
  • 城事|西安:眾關之中,盛世漢唐
    的確,歷史上曾經有十多個王朝在西安建都,建都時間長達1000多年。其中,西漢和唐朝,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給西安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那麼,到底是哪些主要因素造就了西安的輝煌呢?西安大雁塔。
  • 西安「大唐不夜城」,展現漢唐盛世,成為西安網紅打卡地!
    西安是一座網絡名人城市,是與西部成渝並列的三大網絡名人城市之一,西安的悠久歷史讓無數人嚮往,最強大的周、秦、漢、唐王朝都在這裡建都,使安成為一個無與倫比的地方。如今為了完美展現西安昔日的輝煌,西安建起了「大唐不夜城」景區,讓西安再現盛唐風貌。
  • 大盤點,曾經的漢唐盛世,為西安留下了多少旅遊資源
    西安,曾經的十三朝古都,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今天我們就盤點下歷史上的漢唐盛世,為西安留下了多少旅遊資源(含人造景點).我們按照順時針從東邊開始說起。1.白居易《長恨歌》中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華清池』位於西安東部臨潼區。兵馬俑屬於秦朝,暫不計算在內。
  • 向全玉林發出邀請——誠邀您體驗漢唐盛世實景再現
    西方人喜歡說古希臘羅馬昨天的希臘羅馬於西方正如當年的漢唐盛世於我們也猶如大英帝國於不列顛、奧斯曼於土耳其鉅獻一部定鼎玉東中心的史詩巨著——中鼎城以千畝漢唐盛世大城規劃溯源國風,傳承文化精髓於玉林,再現千年漢唐盛世之極致繁榮
  • 重返漢唐盛景 2020西安國際港務區古風市集啟動
    8月12日下午,在西安國際港務區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彩色絲緞飄舞,小紅燈籠頭頂閃閃發光,街上行人身著唐裝穿梭其中。恍然間,如同穿越進了熱劇《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場景。
  • 視頻:漢唐樂府重現大唐盛世 葉錦添設計戲服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近日,成立近28年的臺灣「漢唐樂府」劇團首次登上世博會大舞臺。該團在綜藝大廳獻演《教坊記》,讓兩岸遊客共同感受世博會「臺灣元素」的魅力。
  • 漢唐文化·點亮西安 絲路漢唐文化藝術節暨青少年朗誦文藝匯演提前...
    近日,由西安廣播電視臺《少兒經典誦》欄目組聯手「青少年朗誦作文大賽暨中華少年英才推選活動」大賽組委會、西安曲江海洋極地公園共同推出的「絲路漢唐文化藝術節暨青少年朗誦文藝匯演」活動已進入提前預熱階段!
  • 西安回民街唯一的漢唐風民宿
    熱鬧非凡的西安回民街開一間漢唐風民宿。 他要做一個漢唐風民宿 之所以要開一間漢唐風的民宿再加上這裡有始建於唐中宗時期的西安最早的清真寺--大清真寺,這裡的一切都與漢唐風呼應。,前期在考慮如何與周圍環境的共融上就花了不少心思,再加上還要具備漢唐
  • 永興坊裡漢唐樂舞點亮文化七夕
    8月27日,由西安新城區文化局主辦,西安永興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西安漢服社聯合承辦的「絲路霓裳·樂舞永興坊」七夕節文化活動熱情上演,上百名漢服同袍齊聚永興坊,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完美融合,呈現了一場七夕節的文化藝術盛宴
  • 去十三朝古都,感受夜色下的盛世大唐
    從西安鐘樓、鼓樓到古城牆再到大唐芙蓉園,這些頗具皇家特色的歷史建築更是封建王朝的象徵,也是盛世大唐引領全球最驕傲、最光輝的歷史性代表。所以來到西安怎能不去鐘樓、鼓樓呢?哪能不去博物館看一看呢?哪能不去大唐芙蓉園親身體驗一下盛世大唐時期的帝王后花園的繁華與高雅呢?在古城西安幾乎可以找到幾千年的歷史,從這些歷史古蹟之中學習到令人驕傲無比的華夏文化與中華精神。
  • 北京APEC峰會主場館曝光 展現「漢唐盛世」風
    據了解,APEC建築群是以「鴻雁展翅、漢唐飛揚」為設計藍圖,貫穿極具象徵意義的「漢唐盛世」風。雁棲湖距離北京市中心約50公裡,位於懷柔城北8公裡處的燕山腳下,峰會建築群就坐落在一片青山碧水間。記者一踏上核心島,一股清涼的湖風夾帶著荷花香氣撲面而來,一幅「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景象映入眼帘。
  • 展現漢唐華韻 安志順打擊樂將再赴國家大劇院
    屆時,將由130多位國樂演奏家同臺獻藝,恢弘展現漢唐華韻的國樂風採。 屆時,將由130多位國樂演奏家同臺獻藝,恢弘展現漢唐華韻的國樂風採。 由中央民族樂團著名作曲家姜瑩創編、中阮演奏家馮滿天和嗩吶演奏家牛建黨聯袂演繹的中阮嗩吶與樂隊《信天遊暢想》;民族管弦樂《祓禊謠》;管子與樂隊《餘暉下的背影》等經典曲目將於6月5日當晚絢麗綻放。
  • 當五一邂逅根宮夜宴,整一個漢唐盛世
    漢唐盛世這裡的建築都是漢唐風格,仿佛一座「江南的長安城」。根宮夜宴五月的佛國,仿佛翻開了一軸界畫,既有迷人的風景,靚麗的色彩,也有悠悠的禪意,所有的江南春光、越地風情,漢唐風韻都一覽無餘。
  • 西安再添社區中的「口袋書店」!嘉匯漢唐棗園書店將與讀者市民見面
    「書香之城」西安,不僅有地標大型書城,也因遍布城市的社區「口袋書店」,為市民提供著家門口的心靈休憩地。為古城社區書店再添「新軍」,記者今日從嘉匯漢唐書城獲悉,位於棗園西路的嘉匯漢唐書城棗園書店眼下已進入最後布置階段,將於7月1日正式與古城讀者見面。
  • 西安屈臣氏漢唐書城店銷售過期化妝品 賠償顧客500
    邵宏力是西安南門外一家影樓的銷售顧問,因為工作原因比較注重皮膚保養,經常到小寨附近的屈臣氏嘉匯漢唐書城店購買男士化妝品。而小邵向記者出示的一張屈臣氏西安嘉匯漢唐書城店的機打購物小票照片上顯示,3月17日10點27分,確實購買過相宜本草黑茶男士清爽等三件男士護膚品,其中相宜本草黑茶男士清爽的價格為80元。   於是小邵再次回到屈臣氏嘉匯漢唐書城店並向該店提出500元增加賠償的要求。沒想到,接下來的遭遇讓小邵更加鬱悶,該店員工告知小邵,昨天已經給他全額退款,事情已經處理。
  • 曾經寸草不生的毛烏素沙漠,現正急速消失,這是漢唐盛世的前兆?
    三、毛烏素返青,漢唐盛世再臨?到了解放時,毛烏素沙漠仍呈現出不可阻擋之勢。到1949年時,沿長城的靖邊、榆林、神 木一帶流動沙丘密集成片。據公開數據顯示,解放初期的榆林全市僅殘存60萬畝 天然林,林木覆蓋率只有0.9%,流沙吞沒農田牧場120萬 畝,沙區僅存的165萬畝農田也處於沙丘包圍之中,390萬 畝牧場沙化、鹽漬化、退化嚴重,每年因水土流失輸入黃 河的泥沙高達5.3億噸,佔中上遊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為了防沙治沙,人民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治沙活動。
  • 尾牙節—舞臺劇"依禮長安"再現漢唐風情
    鳳凰汽車 西安訊 1月13日,由西安漢服社主辦的西安市首屆「尾牙節」晚會在大華1935舉行。《依禮長安》以「依倚漢唐·禮遇四海·悅燁長安」三個篇章為主,通過「依倚漢唐」重溫「漢」「唐」兩個時期的人文典故,讓所有的參與者一起重回漢唐時光,從內心深處去感受及發現傳統文化及民俗文化之美,繼而在「禮遇四海」的篇章中,全體人員臺上臺下互動
  • 西安之旅重見盛世大長安
    不過大家倒是都能記得住大唐朝,那金碧輝煌的宮殿、燦爛奪目的文化、萬國來朝的都城與史無前例的盛世,讓這座城市無時無刻不充滿著傲視世界的光彩。雖然時過境遷,長安已經遠去,但西安卻仍在她的腳印上延續著,依然充滿著恢弘浪漫與富麗堂皇的美。
  • 2017年8月由郭津彤演唱的《梅花淚》經典中國風歌曲再現漢唐盛世
    由劉海東作詞,劉亦敏作詞,郭津彤演唱的單曲《梅花淚》,極具中國風,前奏古箏悠揚,曲中透著漢唐盛世的紙短情長。紅顏君別,淡淡憂傷,思念衷腸,誰說梅花沒有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