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釀酒企業旭酒造(山口縣巖國市)利用2019年「酒米競賽」的優勝米限量製造的純米大吟釀「獺祭」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進行競拍,以每瓶最高6萬2500港幣(約合人民幣5萬2898元)的價格落錘。包括長期熟成在內,這次的拍賣創下了日本清酒交易額的歷史最高紀錄。
成交價格超出蘇富比拍賣行的預期,創下日本酒交易額的歷史最高紀錄。日本酒以前只有極少部分長期熟成酒以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1605元)以上的價格成交過,因為不適合長期保存的普通日本酒很難賣出高價。
看到拍賣結果後,旭酒造董事長櫻井博志表示「日本酒走向世界時的弱點是沒有高價商品,而今天的結果將是日本酒在國際市場獲得好評的第一步」。
獺祭憑什麼這麼有名?
說起日本清酒,上次給大家介紹過「好喝的清酒,不止獺祭」,但時下最流行知名度最大的,非「獺祭」莫屬。
基本上日本的酒屋、免稅店、機場都能看到獺祭的身影,甚至在機場免稅店,一本護照只能限購一瓶,才能確保不會被搶空。
獺祭,更是被譽為清酒中的「拉菲」,日本的「茅臺」,因為它在清酒市場的行情尤為獨特:不是最貴、產量也不低,但是知名度卻最高,被狂熱追捧到一貨難求。
是不是沒想到一瓶清酒居然能讓這麼多人為之瘋狂?其實獺祭也是個「90後」,年輕的很,名聲卻不亞於百年老店。今天就來科普下獺祭的身世。
01
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了解現在的獺祭,必然要提及「旭富士的衰敗「。
生產獺祭的酒廠「旭酒造」,最早生產的清酒品牌名為「旭富士「,以賣傳統清酒為主,可惜這名字過於大眾化,再加上當時整個清酒行業面臨轉型升級,銷量自然就一言難盡。
1984年,34歲的櫻井博志(獺祭之父),從父親手裡接下了這個瀕臨破產的家業,也是萬般無奈之舉,最終決定結束這個家族傳統品牌「旭富士「的生產。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櫻井博志覺得一定要換個響亮的名字。正好看到名片地址上的獺越二字,就想到了獺祭這個名字。
「獺祭」本意是來形容河獺在捕魚的時候,常把魚羅列在水邊,猶如祭祀一樣。
當時獺祭在為打入東京市場而糾結,這個名字就很符合他們的處境,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
02
「獺祭」正式誕生
社長櫻井博志認為「既然傳統清酒賣不動,那就換一個思路。「
恰好有一天,喝到其他酒造生產的大吟釀,品質驚為天人。他下定決心「把重點放在年輕人身上,開發品質最高的大吟釀。」
對大多數清酒廠來說,吟釀酒主要供給追求品質,細斟慢酌的高端消費者。傳統清酒都不太行的旭酒造,要做高品質的大吟釀,這簡直是自殺行為。
眼光獨到的櫻井並不這麼認為,「年輕人大多數不懂酒,而他們追求新潮,不喜歡傳統清酒,喜歡標新立異的東西,那我們就為他們打造一款。「
由於原有杜氏缺乏經驗,第一批大吟釀最終釀造失敗。
櫻井只好辭退了原來的杜氏,在來了新的杜氏之後,櫻井依舊執意要求釀造出大吟釀。
新的杜氏和櫻井都是勇於探索嘗試的人,兩個人一拍即合,開始研究大吟釀的釀造。
最終選用公認的酒米之王「山田錦「,只生產最高級別的純米大吟釀清酒,經過整整6年的實踐和失敗。
終於在1990年,名為「獺祭」的純米大吟釀酒誕生了!
版權說明:尊重智慧財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於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繫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