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天黑得越來越早,近日一些市民關注街頭路燈亮燈時間能否提前?記者從合肥市政管理部門獲悉,根據天氣和交通流量情況,已經對部分區域的路燈開關燈時間進行智能調節,冬季開燈時間提前,關燈時間延遲,提供安全便利出行環境。此外,重點對城區五裡墩立交等交通樞紐照明設施集中升級,提高照明效率同時避免過度亮燈、光眩暈等弊端。
開關燈時間智能調節保障市民街頭出行
有市民反映,進入寒冷季節,17:30 左右,天就已經黑了,18:00 左右天就完全黑透了,完全看不清路上行人。再加上路上車輛的遠光燈,有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希望可以延長街頭路燈亮燈時間。
冬季照明設施運行情況關乎市民夜間出行安全。近日,市政部門採取 " 網格巡查 + 動態管理 " 的方式,集中力量對主次幹道進行拉網式巡查維護,動態保障城市路燈 " 亮燈率 "。
此次巡查檢修工作大多在夜間進行,主要是對易出現故障的電纜進行檢測維修,對不亮燈具進行維修更換,對配電櫃及智能監控櫃內線路和部件進行維修更換,並及時清除櫃內外雜物、垃圾,全力保障冬季橋梁照明設施正常運行,著力為居民提供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
瑤海區園林綠管中心市政處相關人士介紹,截至目前,東部城區已經完成郎溪路立交橋、勝利路下穿明光路橋、新安江路下穿龍崗路橋等 10 餘座橋梁維修養護工作,已完成長江東路、大眾路等 15 條路段故障路燈維修;累計維修故障路燈 130 盞,更換橋梁吸頂燈 60 盞,鋪設電纜 180 米,更換開關電源 10 套。
隨著天氣漸冷,陰霾天氣增多,天黑得越來越早。為確保市民安全出行,進一步保障冬季夜晚道路路燈照明需求,目前主城區市政道路路燈正根據天氣和交通流量情況,對開關燈時間進行了智能調節。比如,瑤海區冬季每天開燈時間已經提前至 17:20,關燈時間延遲至早上 6:55,可以保障廣大市民街頭出行的便利平安。
服役 25 年的 " 五裡飛虹 " 高杆燈升級
此外,冬季市政部門還專門加大了對高架橋梁及下穿通道等交通樞紐照明設施的升級,全力保障車輛人流密集區域路燈、景觀燈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蜀山區,市政部門正在逐個維修五裡墩立交橋周邊 18 柱高杆燈,其中拆除原址復建 13 柱,更換並新址新建 5 柱,預計工期三個月左右。
五裡墩立交橋周邊高杆燈 1995 年建成投入使用,距今已接近 25 年,已達到原設計使用壽命,存在安全隱患。該高杆燈擔負著高架橋匝道、交通樞紐主幹道、遊園區等提供照明功能,方便廣大市民工作生活。
五裡墩立交橋地處繁華路段屬於交通樞紐要道,周邊商圈、醫院、學校林立,過往車輛、行人密集。為保障橋梁周邊照明安全,18 柱高杆燈採取逐個更換,因臨近高架橋,高度約 35 米的高杆燈拆除和吊裝工作都非常困難。
市政部門採用限時局部封閉圍擋施工,並根據周邊車流量及時調整圍擋方案,將大部分封閉施工在安排夜間進行,同時做好導行和降噪工作,力將項目施工對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科學提高照明效率,又能避免過度亮燈、光眩暈等過往弊端。" 相關人士介紹。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吳奇 通訊員 蘇敏)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