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比起爭第一,敢於放棄爭第一需要更大的魄力

2020-12-20 礪石商業評論

礪石導言:青島啤酒不是中國啤酒銷量第一,但為什麼品牌價值連續15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

金梅 | 文

啤酒是酒類產品中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品類,也是發展歷史悠久的行業。已知最古老的酒類文獻,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倫人獻祭用的啤酒製作法。蒸汽機的應用以及1874年冷凍機的發明,使啤酒的工業化大生產成為現實。

與國際啤酒行業相比,中國啤酒工業是從20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當時的啤酒是一種「舶來品」。1900年,俄國人在哈爾濱建立了最早的啤酒廠,1903年,英國和德國商人在青島開辦了英德釀酒有限公司,這就是現在青島啤酒的前身。

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青島啤酒以1455.75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15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青島啤酒公司旗下的嶗山啤酒、漢斯啤酒以及青島啤酒博物館分別以272.58億元、170.36億元和105.89億元同時上榜,品牌的「生態效應」閃耀。

儘管青島啤酒全國第一的銷量在2006年被雪花超越,但青島啤酒的財務狀況真的是很健康。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淨資產總額為194.04億元,帳載貨幣資金金額為141.27億元,貨幣資金佔淨資產的比例高達72.80%。

公司帳面現金多,還買了理財產品,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金額為12.44億元,主要為購買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前三季度,財務費用金額為-3.83億元,巨額資金躺在銀行,一年就有幾億的利息。

不但如此,青島啤酒每年還有數億的政府補貼。2013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3.75億、4.48億、5.11億、5.17億、4.28億和3.62億。青島啤酒真的是「不差錢」。這也是其日後創新和發展的底氣。

1

創新者的工匠之心

青島啤酒1903年成立,1906年便榮獲了業界極具權威的慕尼黑國際啤酒博覽會金獎,1980年獲得國家質量金質獎。所創立的青島啤酒標準操作法,一直主導了中國啤酒行業標準的建立。在「2018歐洲啤酒之星」大賽中,青島啤酒皮爾森從來自全球51個國家、2344款啤酒產品中脫穎而出,摘得「歐洲啤酒之星」。

青島啤酒是我國最早走出國門的品牌之一。歷經百餘年奮鬥,其系列產品目前已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一切需要強大的質量支撐。「青島啤酒秉承『好人釀好酒』的百年世訓,通過長時間實踐慢慢積累形成質量文化,以工匠精神建立更科學的技術標準、更嚴格的管理標準和更精細的操作標準。」

青島啤酒百年來始終恪守「慢的堅持」,採用行業內「最長低溫發酵工藝」,給酵母充足的時間去醞釀最美的味道。用最「慢」的自然釀造帶來醇厚氣息,烘託出青島啤酒的品質文化與價值。

從1978年伊始,青島啤酒首先發起了質量月活動,每年4月10日被設立為「提升質量紀念日」,確立了以「質量為根基」的發展理念,堅持了40年從未間斷。

從田野到餐桌,每瓶青島啤酒都要接受1800多項質量考驗,保證青島啤酒產品的安全、天然和新鮮。比如,作為原料之一的水要經過7道工序處理,每次檢測包含50多個指標,且工作人員每兩小時就要品嘗一次,辨別可能出現的口感差異;大米要用3天之內脫殼的,一旦超過規定時間就不能再用於釀酒了。

青島啤酒在技術創新方面一直走在中國啤酒行業前列,打造了食品行業一流的研發平臺,形成了行業領先的研發能力。

從青島啤酒「有一瓶」,到IPA、經典1903、全麥白啤、黑啤、原漿、皮爾森等20多個口味、1500多個品種規格的產品「有一套」矩陣,背後是青島啤酒獨創的「雙疊加三解碼」質量管理模式,對消費者特色口味需求解析和實現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青島啤酒獨創的風味圖譜解析能力,把消費者模糊的、朦朧的口味需求,轉化為數位化指標,從而實現對消費者素描畫像到精準畫像的過程,然後通過六大核心技術,將數位化指標轉化為獨特配方和釀造技術,從而釀造出一杯杯至臻至美而又個性十足的青島啤酒。

2

發展與壯大

從創立之初,青島啤酒先後經歷了德國人、日本人和國民黨經營時期,產量始終徘徊在3000-4000噸。1949年,青島啤酒廠由青島市人民政府接管,定名為「國營青島啤酒廠」。青島啤酒依託傳承於德國的經典啤酒釀造工藝,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計劃經濟時代,消費者開始嘗試消費限量供應的啤酒,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啤酒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並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外資企業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啤酒行業,啤酒行業進入兼併整合階段,市場格局發生變化。1986年,青島啤酒產量在全國啤酒行業率先突破10萬噸。

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公司成立,在A股和H股上市,成為大陸首家兩地上市公司。上市以後,青島啤酒同大多數國企一樣,並沒有很快轉變觀念,樹立起市場競爭意識,到1996年的時候還是一個開票的、一個收錢的、一個發酒的,沒有銷售隊伍,也沒有人研究市場。

由於「啤老大」的思想較為嚴重,青島啤酒內部人浮於事、政令不暢、機構臃腫。1993年開始,短短3年內青島啤酒管理層頻繁變動,使得本來就極不適應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青島啤酒發展的更混亂。

1995年,青島啤酒終於跌下「啤老大」寶座,屈居燕京啤酒和中策啤酒之後。1996年,青島啤酒產銷量儘管達到30萬噸,銷售收入15億元,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收不回來的應收帳款。

1996年,青島啤酒董事會換屆,新領導班子上任後首先引入競爭機制,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基礎上實施了徹底的組織機構調整,為公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當時的啤酒行業仍處於小而散的階段,亟待通過整合來提升行業集中度。當時的青島啤酒已經具備了向外擴張的品牌影響力,上市後,青島啤酒在資本市場融得了16億資金為青島啤酒品牌做大提供了資本支持。

1998年至2001年,青島啤酒在行業內率先實行「大名牌發展戰略」,高起點發展、低成本擴張,通過快速收購兼併解決了品牌大、規模小的矛盾。從1999年開始的3年裡發動收購36起,2000年8月,10天時間裡青島啤酒就一口氣收下了3家外資啤酒企業——上海嘉士伯、北京五星和三環。

1999年,青島啤酒重新奪回行業銷量第一地位。通過收購,青島啤酒率先完成了全國市場布局,並引領了國內啤酒行業的大整合。青島啤酒也從山東的一家地方企業成長為全國性企業集團。

但青島啤酒不像燕京、雪花有母公司的後盾支持,迅速實施外延性擴張戰略,導致財務狀況日漸緊張。為了保護青島啤酒品牌,青島啤酒允許收購的工廠沿用自己的區域性品牌,而其中不乏質量待完善的小品牌,導致公司品牌和SKU眾多,也帶來了一定的產品風險。

3

不追第一名,追求內涵發展

進入21世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雪花、青島、燕京在新廠建設與兼併收購中發展迅速。國際啤酒集團對本土企業進行了兼併與重組,啤酒行業競爭更加白熱化,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01年,青島啤酒提出「內涵式發展」戰略,由做大做強轉向做強做大,由收購兼併向系統整合轉型。青島啤酒停止了大量併購,將精力轉移到人才、管理、技術、經銷商網絡、品牌培育等方面。公司增發1億A股,募集資金7.6億元,緩解了財務壓力。

2002年,青島啤酒與當時世界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籤署戰略投資協議,向AB公司發行14.16億港元的強制性可轉換債券。此次除了資本,百威的管理、技術、網絡等優勢資源也注入青島啤酒,使其核心競爭力增強,加快其國際化進程。

彼時,青島啤酒公司旗下共150多個子品牌和1000個啤酒品種,定位模糊、資源分散的青島啤酒開始了瘦身。繼「1+1」後,2006年調整為「1+3」青島啤酒公司與山水、漢斯、嶗山產品結構。長達7年多的系統整合,使青啤的內部運營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內部整合期過長,在尋求內在品質提升的時候,雪花啤酒成功超車。青島啤酒戰略調整期間,雪花開始了「蘑菇雲」戰略收購連片市場,完成了全國的基地市場布局,彌補了品牌能力較弱的短板。

2006年,雪花銷量超越青島啤酒成為銷量第一,這種競爭格局一直延續至今。儘管失去了第一,但青島啤酒卻堅定的走在品牌戰略結構調整和提升品牌內涵的道路上,沒用大量低質量併購去爭回「第一」。

2008年,通貨膨脹導致啤酒價格攀升,中高檔細分市場迅速放大。青島啤酒相繼推出純生、奧古特、國內第一個鋁瓶產品——「鴻運當頭」和「TSINGTAO1903」等高端酒。但由於在低端酒上耗費了大量精力,青島啤酒錯失了在中高端市場上取得絕對競爭優勢的機會。

2011年、2012年,青島經典、純生增速相繼降至個位數,直至負增長,雪花卻屢傳捷報。此時的雪花勇闖天涯超過青島經典,成為中檔第一大單品,純生品類,與青島純生差距不足15萬千升。

2014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啤酒行業顯現出產能過剩的趨勢,進入下行通道,青島啤酒的業績也隨之進入拐點。公司的應收和淨利潤雙雙放緩,並於次年進入下滑階段。2015年、2016年,其營業收入分別下滑4.87%、5.53%;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的情況更加糟糕,分別下滑13.92%、39.09%。

在存量競爭時代,對於企業來說,提升盈利的積極途徑不外乎兩種:一是提高市場份額擴大版圖;二是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淨利潤率。雪花已經獲得了巨大市場佔有率,是去爭第一,還是放棄第一紮實自身實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淨利潤?青島啤酒清醒的選擇了後者,然而做這個決定是需要超前的眼光、堅定的信念、清醒的頭腦的。

產能過剩的背後,其實體現的是產能不足,是消費者已經提高了的品味與滯後的生產之間的矛盾。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研究顯示,在日趨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下,2011-2016年期間,啤酒消費量增速方面是:高檔>中檔>經濟型,其中高檔啤酒消費量增速平均在22%左右,明顯高於中檔啤酒約4%的增速,而經濟型啤酒則轉為負增長。

可對於青島啤酒而言,產品結構轉型也並非一片坦途。在大多數的消費者既有印象中,進口啤酒的品質優於國產啤酒。2017年,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達4401.5萬千升,同比下降0.7%;而進口啤酒為71.6萬千升,同比增長10.8%;金額則為50.5億元,同比增長14.8%。青島啤酒的破局之路更加困難了。

面對啤酒市場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趨勢,青島啤酒成立了「藍軍創新事業部」,主要任務是在新產品、新渠道等方面跟主流「紅軍部隊」進行博弈,推出「紅軍」沒有的東西,以此吸引消費者。近年來已開發上市「經典1903、全麥白啤、原漿、皮爾森、青島啤酒IPA」等多種類型。與此同時,公司還加快了向聽裝啤酒和精釀產品為代表的高附加值產品的轉型升級。

青島啤酒的產品結構轉型還是有較好的效果的。2017年,青島啤酒營收為262.77億元,相較於2016年增幅僅為0.65%,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2.63億元,比2016年增21%左右。而且,青島啤酒的淨利潤也高於營收更高的華潤雪花啤酒的11.75億元的淨利潤,足見放棄第一的青島啤酒的智慧。但在產品結構轉型和利潤提升上,青島啤酒還有可以發揮的空間。

由於同質化嚴重,啤酒品牌習慣依靠大肆售賣低端產品來維持收入。2017年,青島啤酒共銷售797萬千升啤酒,其中中高端產品共實現銷量162.5萬千升,僅佔其總銷售量的20%。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成本費用較高,使我國啤酒業的淨利潤率一般在4%上下浮動,而國外啤酒品牌,如百威英博,利潤率高達11%。

根據青島啤酒2017年的年報,啤酒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為21.95%,其中佔比最高的就是職工薪酬、裝卸運輸費、促銷廣告費。低端酒的巨大佔比不但讓利潤難以提升,玻璃瓶質地讓裝卸運輸難度增大,激烈的競爭讓廣告進一步侵噬了公司利潤。

在此情況之下,青島啤酒展開了一輪漲價。2018年,在5月到8月啤酒銷售旺季和世界盃熱潮中,青島啤酒每瓶漲價2元,渠道商、經銷商普遍看好,甚至有的經銷商認為青島啤酒的漲價幅度太小了。經過此番漲價,青島啤酒將市場主動權又拿回了自己手中。

4

中國名片

而且青島啤酒還有更多的精彩可以呈現給我們。除了熱鬧非凡的青島啤酒節,在品牌推廣活動上,青島啤酒積極拓展與年輕人溝通、互動的渠道。賽事、音樂活動、IP定製酒,青島啤酒「玩」的不亦樂乎。今年2月14日,在紐約時裝周中國日,青島啤酒還來了場時尚的跨界國潮秀,弄「潮」之勢,可見一斑。

青島啤酒的品牌有如此高的價值,與其歷史品牌積澱分不開,當然還與其完善的渠道網絡建設密不可分,這是青島啤酒發展的側翼。但讓中國人對青島啤酒分外尊敬的還有一個原因,它是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在世界上也擁有良好的聲譽。

例如,青島啤酒在俄羅斯牢牢佔據了中高端啤酒市場,留下了良好的國際化形象。在莫斯科,青島啤酒在餐廳中的售價達到300盧布(640ml瓶),當地啤酒波羅的海啤酒只有175盧布,在超市中,青島啤酒售價193盧布(330ml瓶),遠遠超過當地啤酒40-80盧布的售價。

2017年,青島啤酒在俄羅斯銷量同比大幅增長78%。青島啤酒已行銷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量同比增長17.5%,品牌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青島啤酒以其百年不變的「中國功夫」和煥然一新的「創新活力」,用高品質產品,年輕化品牌,有質量的發展,全球化的影響力,演繹著百年青啤的新青春。

從兼併中飛速成長的青島啤酒,能夠在飛速發展中猛踩一腳剎車,並堅定的放棄第一走在內涵發展的道路上,其實並不容易。於今天的人來看,有些人也許會覺得是雪花市場佔有太大市場,競爭過於激烈,青島啤酒別無他選。

而且今天我們也很容易看出來,內涵發展和品牌結構調整是正確的選擇。可在企業發展中,可以放棄規模和數字的迷思,做對的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多人在做大的路上親手埋葬了自己。當第一需要實力,而放棄當第一同樣需要實力。

相關焦點

  • 被後起之秀反超?青島啤酒如何讓出啤酒巨頭,啤酒產品你愛喝哪種
    當時德國佔據了青島,因為喝不慣當地的白酒,所以就自己建了一個啤酒廠,後來一戰結束又被日本搶過去。抗日戰爭結束後,這個啤酒廠被政府接手,改名為青島啤酒廠。但是那時候發展得並不好,一直等到了1972年,青島啤酒才迎來了它的出頭之日。那時候青島啤酒遠銷美國,過了十年銷量增長近十倍。
  • 新加坡:青島啤酒海藻蘇打水「揚帆出海」第一站
    近日, HPB (新加坡健康促進局) 批准青島啤酒生產的「TSINGTAO蘇打水」使用HCS標識(Healthier Choice Symbol,中文譯「健康優選」標誌)。作為海藻蘇打水走出海外的第一站,目前,這款有著海洋般蔚藍色包裝的青島啤酒蘇打水飲品,已經出現在了新加坡各大商場、超市的貨架之上。
  • 啤酒業「關廠潮」仍在持續 高端之爭愈演愈烈:未來誰執牛耳?
    近日,據媒體報導稱,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潤啤酒」)未來平均每年要關廠3家,公司將在8月下旬的業績公告中明確本年度關廠計劃。去年9月20日,青島啤酒也表示,接下來計劃通過3-5年關閉整合10家工廠。實際上,自2015年起,嘉士伯、華潤啤酒、重慶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巨頭就先後開始關閉工廠。
  • 視頻|「青西爭鮮」!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展開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月13日,2020第三屆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展暨區域公用品牌推介系列活動青島站開幕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華宜名車廣場舉行。此次農業品牌展以「青西爭鮮」為主題,「爭鮮」,在青島西海岸的方言裡,是對味道極好的最標準的表達語。「青西爭鮮」,是對新區鄉土味道的深沉眷念,也是對新區敢為人先、勇爭先的魄力的新時代解讀。
  • 熊出沒第一首富之爭:李老闆真的是第一嗎?難道不是他第一?
    關於熊出沒,首富之爭一直不斷,有人說是李老闆,有的人說是另有其人畫船人就來和大家一起說一下。熊出沒第一首富之爭:李老闆真的是第一嗎?難道不是他第一? 但是即便如此,李老闆依舊不能成為熊出沒之中的首富,因為還有一位人物,比李老闆更有錢,熊出沒中的第一首富應該是他!他就是奇幻空間老闆!
  • 高手爭第一,毒瘤搶點燃!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火法,TAQ究竟要掌握哪些輸出手法,又如何力爭DPS第一呢?目前,根據玩家們的打本思路,TAQ的火法大致有3種輸出手法,分別適合3類玩家。爭奪第一,AOE回藍單體缺一不可想打全程第一,不止需要BOSS戰給力,小怪AOE該毛也得毛,同時還要保證自己的續航能力,但不能指望奧系那點回藍天賦幫你續航。
  • 學習濰柴精神徵文|濰坊高新區環保分局郝琰:遇第一就爭 見紅旗就扛
    「不爭第一,就是在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這句通俗又豪氣的話,讓人不禁感嘆:「這就是濰柴的精神。」「10年時間濰柴實現歷史性跨越,我們的口號是『不爭第一,就是在混』,靠的就是『一天當兩天半用』,靠的是總書記教導我們的『心無旁騖攻主業』。」濰柴人說「爭第一」的話,也在做「爭第一」的事。
  • 世界最烈啤酒之爭,一場只為噱頭的戰爭
    如果歐洲的啤酒市場發生戰爭,那一定又是蘇格蘭釀酒狗「BrewDog」從中作梗。層出不窮的另類營銷,滿載著英國老騷包的怪脾氣,一併隨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從大不列顛島北部開始席捲整個歐洲大陸。眾所周知!現在世界上最烈的啤酒是蛇毒啤酒「Snake Venom」,酒精度高達67.5%,但那也不過是多年爭奪最烈啤酒頭銜的釀酒狗玩剩下的。
  • 「青西爭鮮」亮相北京 2020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域公用品牌暨優質農...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品牌興區戰略,提振品牌消費,拓寬品牌推廣渠道,提高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12月4日,由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品牌發展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域公用品牌暨優質農產品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辦
  • 第一時評:中國南海島嶼的海洋主權之爭
    第一時評:中國南海島嶼的海洋主權之爭 發布時間:2009年03月31日18:08 我來說兩句  | 來源:搜狐網   近期以來,中國海疆諸島的主權事端,引起全體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關注
  • 丁一爆料:四川可樂因怕得罪廣州幫才不敢爭第一!
    丁一爆料:四川可樂因怕得罪廣州幫才不敢爭第一,神秘人喊話如果你爭第一就播不了!昨天快手年度賽,馬洪濤輕鬆拿下冠軍,而四川可樂只拿到第二名屈居亞軍,馬洪濤拿下這個冠軍實際上才花了3000多w,是一個很小的成本,為什麼其他人不敢爭第一呢?
  • 亞冠北京國安無所謂上下籤,越過蔚山現代就能爭第一
    依我看,如果北京國安目標是爭第一,那無所謂上籤下籤,甚至提前遇到蔚山現代還更好。打到這份上,如果北京國安目標還不是奪冠的話,那就沒有意思了,有違國安永遠爭第一的口號。事實上,亞冠不拿冠軍,其它名次都沒有什麼意義,神馬亞軍、4強8強的,不過是失敗者的聊以自慰而已。所以,不要懷疑北京國安的爭冠之心,既然如此,那淘汰賽階段遇上誰都無所謂,所以無上下籤之說了。
  • 中日磁懸浮之爭,一爭技術二爭出口三爭世界
    一段是上海,從浦東國際機場的路線到龍陽路地鐵站,上海磁懸浮也是中國第一條磁懸浮列車線,可惜是從德國引進的。一段是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至長沙南站的路線,這是中國第一條國內自主設計、製造、施工、管理的一條中低速磁懸浮,這是中國的第二段開通磁懸浮列車的城。
  • 青島啤酒在韓國銷售額居第一 力壓美國百威啤酒
    中國網12月9日訊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2月8日報導,中國酒備受韓國消費者推崇,並分別在啤酒市場和傳統酒市場中力壓美國酒和日本酒。其中,中國青島啤酒在韓國進口啤酒中的銷售額首次位居第一。據韓國樂天瑪特超市對今年下半年酒類銷售情況的分析結果,中國青島啤酒力壓美國百威啤酒,在進口啤酒中的銷售額首次位居第一。
  • 青島啤酒博物館還存放著青島啤酒第一部廣告,裡面的廣告詞絕了!
    青島啤酒博物館設立在青島啤酒百年前的老廠房、老設備之內,以青島啤酒的百年曆程及工藝流程為主線。分三個遊覽區域,百年歷史文化陳列區,青島啤酒的釀造工藝以及多功能互動休閒區。青島的啤酒博物館百年前的青島啤酒廠的老廠,在這裡面有很多百年前的老設備,啤酒博物館裡,我們可以看到啤酒歷史發展過程,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啤酒的生產過程,還伴著濃濃的麥子發酵的氣味,讓人神清氣爽。兩個展館分別是歷史展覽和製作過程的展示。裡面每一個小的展廳都是很詳細的介紹,進門的時候記得拿一份中文的介紹。
  • NBA城市篇之波士頓,一座永爭第一的城市!
    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是在波士頓的郊區打響的,從這一槍開始,這一座被稱為美國最古老的城市如同一個驕傲卻永不服老的人,爭做第一成了他不變的宿命。這裡成了美國職業體育聯盟的王者之都,是毫不令人意外的。而NBA的凱爾特人隊自然也繼承了這座城市的宿命,爭做第一成為他們這60餘年心中不停息的回揚。波士頓:永爭第一的凱爾特人波士頓誕生了美國的第一條地鐵,坐上地鐵你可以回到古老的波士頓花園球館,去見證美國籃球歷史上最成功的職業隊之一,凱爾特人的光輝歲月。
  • 好勝心極強,無論做什麼都要爭第一的三大星座
    好勝心極強,無論做什麼都要爭第一的三大星座處女座處女座的人一直以來都擁有著非常聰明的頭腦。而且思維能力一向也格外的出眾。他們從幼時開始就擁有一顆爭強好勝不斷進步的心。獅子座的霸道是大家都了解的,在他們的生活裡面,從來都不會出現自己受欺負的一面,更不要說有人敢騎在自己的頭上,然而咱們大獅子一直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什麼都會,我就是世界第一等,所以這樣的獅子往往讓身邊的人覺得有距離感。雙魚座雙魚座的人好勝心很強,不甘心落後於別人。
  • 美國計劃建造2500米高樓 爭回世界第一高樓榮譽
    神秘人要建2500米高樓  本報特約記者 喬 夫  近日,美國「高層建築及城市居住委員會」主席大衛·斯科特向《蘇格蘭人》報透露說,他和全球多位著名建築師接到了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神秘地產開發商的邀請,請他們設計籌建世界第一高樓,其高度有1.5英裡(約合2415米),相當於英國最高峰本尼維斯峰的兩倍
  • 蘇寧為何與京東爭家電零售第一,誰正在被時代拋棄?
    從去年開始,在家電零售市場上,蘇寧突然一改低調務實的常態,與京東開始爭奪家電零售第一商的霸主地位。其實,到底誰是家電零售第一,用戶心裡自然有杆稈。不過,這事在蘇寧過去20多年在家電零售市場徵戰中卻很少見,暴露出誰正在被時代淘汰的產業變局新信號。
  • 200種農產品「青西爭鮮」 第三屆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展開幕
    第三屆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展開幕。(青島西海岸新區供圖)人民網青島11月14日電 (劉穎婕)11月13日,2020第三屆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品牌展暨區域公用品牌推介系列活動青島站開幕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華宜名車廣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