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東京 500米深處建發電站 日本人構想「地下城」(組圖)

2020-12-16 網易新聞

(原標題:地下東京 500米深處建發電站 日本人構想「地下城」(組圖))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新館的地下書庫

東京的地下排水系統

  「深度」計劃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由於東京地價飆升,如何進行地下開發備受關注。各大建築公司爭相發表自己的地下都市構想,有公司甚至計劃在地下200米深的地方修建一個可供數十萬人生活和居住的地下都市。

  雖然如今東京的地下空間利用大多局限在40米左右,但日本鹿島建設公司正在地下500米深處修建神流川發電站,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發電站,而且由於巖石堅硬,不會影響地面建築。該公司表示,一旦技術成熟,可以開展「地下城」構想——修在東京地下3000米左右的地方。

  作為曾經的亞洲經濟中心,東京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莫過於林立的摩天大樓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然而,在東京的地底下卻隱藏著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在這裡除了有軌道交通、地下書庫等已經投入使用的公共設施,在不遠的將來也許還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夢想城市。

  地下書庫

  沒多餘空地 往地下修8層

  B1、B2、B3、B4……電梯一層一層往下走,終於在地下第8層停了下來。這裡是位於東京永田町的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的新館所在。地面部分只有4層,地下竟然有8層。如果換算成米,竟然有30多米「高」,它是東京最深的地下大樓。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既是日本的國家圖書館,同時又是國會的圖書館。根據日本的出版物呈繳本制度規定,它是日本唯一一家收存日本國內全部出版物的法定呈繳本圖書館。

  新館於1986年建成使用,地下8層其實就是書庫,主要收藏著1600多萬份過去30年裡出版的新聞和雜誌。目前,近九成的書架已經裝滿了資料。因為水是這些紙質資料最大的敵人,所以在建造時,施工方對外牆、天花板等進行了嚴格的防水工事,為了防止發生漏水,這裡甚至連廁所都沒有。

  它地處日本政治中樞的永田町,周圍是日本國會議事堂、首相官邸、眾議院議長官邸、參議院議長官邸等重要建築。當初之所以選擇往地下修,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多餘的空地。如果地面部分修建太高,會嚴重影響這一地區的景觀和諧程度。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地層堅固,抗震性強。2011年「3·11」大地震發生時,老館書庫書架最上方6層的180萬冊藏書全部掉落,80位工作人員耗時10天才整理完成。相比之下,新館地下8層書庫的藏書卻沒有掉落一本。由此,新館地下書庫的耐震性構造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軌道交通

  最深車站距離地面42.3米

  位於東京港區的都營地鐵大江戶線六本木車站,從地面往下要經過樓梯和手扶電梯的7次轉換才能最終到達它的站臺。光是樓梯一共就有166個臺階。

  大江戶線六本木車站是東京最深的車站。它距離地面的深度為42.3米,如果轉換成大樓的話,大概有10層~14層的高度。這個車站是2000年才建成的,當時為了避開其他線路只能往地下更深的地方挖。除了六本木車站外,這條地鐵的整個隧道都是所有地鐵裡最深的。其中,飯田橋站-春日站這段路程的深度竟然有49米。

  在東京,把站臺修在地下的不只是地鐵。連接整個東京圈和成田機場的 EXPRESS線的秋葉原站就在地下33.6米深的地方。JR京葉線的東京站在地下32米深處,總武線東京站也在地下24米的地方。

  如果從海拔的角度來看,結果又有很大的變化。海拔最低的車站是半藏門線的住吉站,為-33米。如果從線路整體來看,臨海線大井町站-品川seaside站這一段路的海拔為-43.76米,是海拔最低的一段線路。

  熟悉東京地下空間發展狀況的都市地下空間活用研究會主任粕谷太郎表示:「雖然東京地處平原,但實際上起伏很激烈。這些起伏都埋藏在地下,只有通過數字才能反映出來。」

  成都商報記者 羅天 綜合參考消息(來源:成都商報」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日本將建造610米高新地標「東京天空樹」[組圖]
    據悉,這座新鐵塔高610米,比現在333米高的東京鐵塔幾乎高出一倍,將成為日本的新地標。預計它將於2011年12月完工,屆時將取代中國臺北的「101大樓」和阿聯的杜拜塔,成為全球最高建築物以及世界最高的通信塔。
  • 首爾市中心將建地下城 規模將達4個足球場
    據韓國《朝鮮日報》9月23日報導,首爾市中心將建與加拿大蒙特婁地下城(Underground City)規模相當的地下城市。  22日,首爾市發布《世宗大路一帶步行活性化基本構想方案》,稱自2020年起至2025年,將建造連接市廳站與光化門站,全長400m的地下步行街,並在地下空間設置商業、文化、休息設施。目前首爾市中心有市廳站—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站的地下通道(3.1km,1983年竣工),以及光化門—鍾閣站地下步行、商業通道(1km,去年5月竣工)。
  • 浪漫日本行之迷失在東京的「地下城」
    導語:浪漫日本行之迷失在東京的「地下城」因為遊客不是很多,入境手續也很快完成。當我們取好行李出關站在到達大廳,看著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時候,讓人頭量目眩的東京電車之旅才正式拉開帷幕。早就聽說東京的電車(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地鐵)是最讓人頭疼的,線路多每個車站換乘複雜,有的車站出口甚至多達幾十個,光看地圖就直發懵。出發前也做了一些攻略,坐什麼線路,到哪裡買票,如何換乘,等等,但那畢竟是在紙上談兵,真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還是不免頭腦空白。首先必須要說說東京的地鐵—一個龐大的地下網絡!除了大家熟悉的地JR之外,東京地鐵還有兩家運營公司,一個是 METRO,一個是都營。
  • 巴黎發現地下墓穴 那些不為人知的地下世界(全文)
    對於這些痴迷者來說,地下隧道給他們帶來的幽靜感是任何其他地方所無法取代的。都市探險家羅伊克表示:「我覺得這種想法很普遍。每個人都知道巴黎地下埋著某種神秘的東西,但我想沒有多少人知道地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探險家們的非法舉動也引來警察的幹預。警方派人在地下隧道巡邏,對非法進入者處以每人60歐元(約為人民幣473.56元)的罰款。這條隧道可以說是巴黎市發展的一個副產品。
  • 日本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全球最先進,被譽「地下神殿」,效果驚人
    【壯觀的地下排水系統】近日,日本超強颱風「海貝思」過境後,讓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再次刷爆網絡。筆者查閱了一下最近報導,有這樣的描述,「颱風侵襲的12日至14日期間,『地下神殿』一共排出1000萬噸水量,相當於15棟『太陽城60』大樓。」
  • 漫遊各國地下空間 別有洞天(組圖)
    除了交通基建外, 紐約地下空間還實現供水系統的突破:將之完全布置在地下巖層中,石方量130萬立方米,混凝土54萬立方米,除一條長22公裡,直徑7.5米的輸水隧道外,還有幾組控制和分配用的大型地下洞室,每一級都是一項空間布置上複雜的大型巖石工程。  東京  狹小國土促使日本始終致力於延展空間的不飽和性,最終鋪築526公裡的地下城。
  • 日本關西電力在大飯町建太陽能發電站項目
    日本關西電力在大飯町建太陽能發電站項目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3月21日電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關西電力公司21日在大飯核電站所在地福井縣大飯町舉行了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站的動工儀式。該發電站利用大島半島約1.6公頃土地,將鋪設約1900塊太陽能面板,光伏裝機容量500千瓦,年發電量約50萬千瓦,可供約150戶家庭使用。
  • 日本「大阪都構想」公投進入倒計時——日本副首都全面啟動!
    2010年,「大阪都構想」最初由時任大阪市長的橋下徹於2010年提出。這項計劃有意效仿東京,將大阪市目前24轄區合併成幾個特別區,由大阪府管理,從而消除府和市的雙重行政,提升經濟活力。
  • 起底日本神秘「地下城」:有人花三年取證慘遭封殺
    不過說來也奇了,東京人多車多,地少路窄,卻十天半月也堵不上一回!到過日本的人,都驚嘆日本軌道電車的便利,而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地帶,電車「下潛」的深度何止三十米,至少在五十米以下。挖這麼深的土地,就為修個地鐵疏散客流?呵呵,圖樣圖森破。
  • 城東新城地下有條1000米的「空心路」
    據統計,東京地鐵線平均每天為八重洲商業街帶來的人流量高達15萬次,年營業額150億日元,利潤5億日元。  日本的地下商業相當發達,東京這樣的地下商業街還有17處,甚至已經到了和地面商業比肩的程度——地上有多繁華,地下就有多繁華。  杭州地鐵周邊有沒有可能打造這樣的商業街?地鐵1號線彭埠站旁的環站東路(暫名)就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 從地下街到地下城:青島重塑城市深度與厚度
    在深圳,目前在建設和規劃的地下空間開發項目的面積達630萬平方米,前海超級地下城以及被稱為「深圳之眼」的深圳眼水晶島計劃,都是「超級地下城」。 打造一座「地下城」的想法,青島也在醞釀。
  • 日東京地下水位最高上升60米 地下交通受影響
    東京地鐵高中央品川線施工現場被水淹沒相關人員正在東京地鐵三田線隧道內檢測漏水狀況。【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關超】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27日報導,據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東京都內的地下水位與40年前相比,最大上升了60米。
  • 探秘日本最著名的秘境——東京地下神殿
    每當這種時候,世界上最大級別的放水路工程「日本地下神殿」又會被搬上網絡,成為熱議話題。這座深達50米的巨大「下水道」不僅保障著日本首都圈的內澇問題,也是世界上唯一對外開放、可供遊客參觀的排水設施。2005年的一場瞬間特大暴雨襲擊東京,短短2個小時就累積超過200毫米的驚人雨量,造成大約6000棟房屋受災,東京一片汪洋。為此,日本在1993年3月決定大興土木,建設巨型分洪工程——「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 東京神秘的「地下神廟」
    我們的近鄰——日本,除了地震和海嘯,影響最大的天災,就是經常「光臨」的颱風和裹挾而來的大雨。 然而,在海嘯、大雨「侵襲」下,東京卻很少出現內澇。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神秘的「地下神廟」。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壯觀而現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統,東京的排水系統就是其代表作。
  • 地下青島,蝶變之道|從地下街到地下城:青島重塑城市深度與厚度
    在深圳,目前在建設和規劃的地下空間開發項目的面積達630萬平方米,前海超級地下城以及被稱為「深圳之眼」的深圳眼水晶島計劃,都是「超級地下城」。打造一座「地下城」的想法,青島也在醞釀。西海岸新區正在建設的「長江地一城」將建江北最大時尚創意地下體驗中心。
  • 日本東京為什麼不發生內澇?帶您看看東京地下的巨大神廟!
    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壯觀而現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統,東京的排水系統就是其代表作。東京的這個巨型分洪工程,叫「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位於東京北郊的琦玉縣境內。建設過程所屬頻道: 水處理  關鍵詞:排水系統地下排水東京全長6.3公裡,包含5根直徑30米、深60米用管道聯通的豎井(立坑)和1個調壓水槽,系統總儲水量達67萬立方米。
  • 未建的東京:地下摩天樓和百萬人的金字塔
    圖片來源:Kohn Pedersen Fox「地下摩天樓」(depthscraper)由鋼鐵和玻璃建造而成,由圓柱形鋼筋混凝土牆體支撐,延伸到地下數百米的深度。每棟35層的地下摩天樓只有1層樓會露出地面。大樓中心井上會直接安裝巨型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地下的公寓。
  • 日本的排水系統簡直是個BUG!地下50米處藏著一座巨型宮殿!
    在日本的埼玉縣,有個很出名的地下神殿,很多電影在這裡取景,但其實這是日本最牛的東京圈排水系統。它位於日本琦玉縣春日部市國道16號沿線的地下約50米處,為了防止集中豪雨而採用地下盾構進式建造的巨型隧道。它運用日本先進土木技術建造,也可稱之為排水「宮殿」。該系統可以防止颱風季節因為暴雨而可能出現的洪災,守衛日本東京地區,避免受水災侵襲。
  • 日本欲建造4000米摩天巨塔,耗資1萬億美元,可容納500萬人居住
    日本欲建造4000米摩天巨塔,耗資1萬億美元,可容納500萬人居住在現代城市建築中,摩天大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建築,不僅能緩和土地使用壓力,而且高高大大的樣子看上去也非常氣派。但是受限於人類科技水平,摩天大樓並不能建造的很高,如今世界上最高的大樓哈利法塔也只有828米。但是日本卻在很早之前就計劃建造4000米的摩天巨塔了,這是有多「瘋狂」。這就是X-Seed 4000摩天巨塔,這棟建築高4000米,一共有800層,而且就建在日本的首都東京。根據設計,這座巨塔可容納500萬人居住,這對於國土面積小的日本意義是非常大的。
  • 盤點:全球驚奇地下旅遊景點
    今年萬聖節期間,兩名勇敢的旅客幸運地入選了旅遊住宿網站Airbnb的「奇屋一夜」活動,獲得免費入住巴黎地下墓穴一晚的機會。這兩名旅客可以在小提琴伴奏中,踏著夜色餐館地下墓穴,還有專人在他們床邊訴說關於地下墓穴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