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貼門神,這五個細節要注意

2020-12-24 一葫堂主

在中國傳統的民俗中,一家有兩尊大神,一位是灶神,一位是門神。中國古人對門神的敬仰有幾千年的傳承,漢代出土的磚雕中就已經有門神了。做過門神這個工作的有劉海蟾、鍾馗,有神荼、鬱壘,有關羽、張飛,有招財童子,還有我們家喻戶曉的秦叔寶、尉遲恭。關於這些人成為門神的原因和傳說,網上可以找到的資料很多,一葫堂主也就不贅述了,今天就從風水和傳統民俗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貼門神的那些事。

一、什麼時候貼門神

貼門神的時間一般來講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這一點國內各地的區別並不大。在這裡一葫堂主還是提示幾個自古流傳的細節:貼門神的最佳時間是大年三十日落後,年夜飯之前貼上去,而且是全家人到齊之後貼。據傳聞,門神貼上就視為「即刻到崗」,在門神之後進門的家庭成員,有可能當做來路不明的「阿飄」被阻擋在門外,影響。因此,很多大年三十晚上在家中祭祀祖先的朋友,千萬記得,這些事情完畢之後再貼門神哦,被攔在外面就不好了。貼門神是一件恭敬的事情,作為古代的民俗文化傳承,既然要做,就要認真去做。另外,最好是在日落前家人聚齊,完成貼門神這件事比較完美。

二、門神貼在哪裡

首先,門神是貼在最外面的那一道門上的,有入戶花園的,應當貼在入戶花園的門上,有院落的,應當貼在院落的門外。一般來講,等寬雙開的大門應當一側貼一張。如果是單側開門或者一側非常小的情況下,門神只貼在一側的門上,左右和中間都應當留有一定的距離。門神的高度以家中男主人身高為準,門神的眼睛位置應當略高於男主人的頭頂。如果男主人是姚明那樣的身高,那就另當別論了,總體來講,門神應當貼在大門縱坐標軸的上三分之一為宜。

三、門神怎麼貼

古往今來能看到的門神的畫像,多數都是網紅的斜側臉角度,因此貼的時候要分清左右,貼上的門神應當是眼睛同時看向門中間才是正確的。正臉的門神可以以手中兵器為參考,一般是兩人各持兵器在左右兩邊,兵器對著門中間。門神是不可以貼反的,否則來年的運勢可就要左右為難了。門神也是不可以貼歪的,務必貼正,否則是有副作用的。另外,有些人家中貼了福字,門神應該在福字兩側或上方,不應蓋住福字。嫌麻煩的朋友可以直接請一張福字和門神(或招財童子)在一起的,直接貼在門上。

四、舊的門神怎麼處理

換下來的舊門神像是不可以隨意丟棄的。這就好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拆遷,建渣要妥善處理一樣。我們給門神換了新的「辦公室」,舊的辦公場地也是要妥善處理的。按照習俗來講,最好的方式應當是在潔淨處燒掉,而不是隨意丟在垃圾桶裡。但是現代的門神像一般是過塑的,加上一系列的環保、防火等規章,可能沒有辦法燒掉,比較穩妥的辦法是圖案向內卷好,用紙包好束之高閣,找時間在字庫焚化。不能焚化的,也應當包好,放進比較乾淨的河道或流水中以示恭敬。

五、門神具體選哪位

我們之前說了,可以貼的門神很多。一葫堂主做如下的建議:

神荼鬱壘是傳說中最早出現的門神,市面上能見到的也不多了,比較傳統的可以貼上神荼鬱壘的門神像。

求財的朋友,可以貼上類似的招財童子作為門神。

和合二仙或者福神像也是市面上常見的,求福求好運的可以使用這種。

秦叔寶和尉遲恭是最常見的,一般稱為「武門神」,高風險職業或者需要求平安順利的可以使用。

看到這樣一對門神,一葫堂主也是醉了,不得不佩服網友們的創意。雖然不贊成這種不太恭敬的行為,但是從事網絡、網遊、創意設計類職業的人,如果喜歡或者覺得有喜感,不妨試試,不過副作用與本人無關哦。

以上就是貼門神的小細節了,祝大家新年好運。

以上內容均為作者原創,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謝謝。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撤換。

相關內容:春節貼福字,必須知道的細節

相關焦點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一、貼門神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
  •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
    歡迎來到「以史論今」,喜歡的朋友點下關注,一起解讀歷史長河中待人訴說的細節。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貼門神,你知道門神是指哪兩位嗎?舊時,在一年中最末一天,人們必把新門神換上,把老門神撕下。而貼門神的目的,是為了免災迎福,驅鬼避邪。《山海經》中記載:「在茫茫大海中矗立著一座度朔之山。而山上有一棵老桃樹,它的枝幹蜿蜒盤伸幾千裡。桃枝的東北有一個鬼門,有萬鬼出入。在鬼門有上兩個神人,一個叫鬱壘,一個叫神荼。
  • 春節貼的門神是哪兩位道教神靈?
    擁有悠久歷史的春節是我國非常重大的節日,圍繞春節既有很多奇妙動人的傳說故事,也有豐富多彩的民俗習慣,春節貼門神無疑是其中之一。(貼門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每個家庭中司門守衛之神,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 為啥古代人過年時,不僅要貼對聯,還要貼門神?
    春節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習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流傳下來的習俗也不同,不過大家都要拜年、放鞭炮、貼對聯、貼門神等等,除夕要守歲、吃年夜飯,初一要拜年,初二要回娘家,初五要迎財神、剁小人等等。過年的時候除了要貼對聯,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要貼門神,門神由來的傳說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山海經》中的記載,在東海有一棵巨大的桃樹,桃樹的樹枝連接到遠處的一個鬼門,鬼怪都從這裡進出凡間,門口有兩個神把守著,一個名為神茶,另一個名為鬱壘,兩人主要負責將害人的鬼怪除掉,所以才有了貼門神的習俗。
  • 門神的來歷及貼門神的講究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據說,大門上貼上門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會望而生畏,不敢到家裡作祟。那麼貼門神的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有什麼講究?且聽小編給你慢慢道來。這是傳說中最早出現的門神形象。而民間桃木能驅邪的說法,也是從這裡來的。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以及終南進士鍾馗所取代所取代。
  • 過年貼門神的傳說
    春節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貼門神,喜氣洋洋過新年。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欣賞關於貼門神的傳說是這樣的。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做了皇帝以後,勤政愛民,國泰民安,老百姓都生活的很幸福。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丞相魏徵就向唐太宗建議,一是要天下百姓過年時貼春聯放煙花爆竹歡慶新年,二是請秦瓊大元帥為李世民門前站立守衛。
  • 春節:對聯與門神的起源
    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欣賞大家貼的春聯,而且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相傳朱元璋微服出巡,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沒貼春聯,便去詢問。原來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所以朱元璋在民間被稱為「對聯天子」。
  • 小時候過年家家戶戶都要給大門上貼門神,那麼你知道門神是誰嗎?
    我們中國人最大的節日一定是春節了,每年到了春節前後家家戶戶都忙碌著,準備著各種各樣的年貨。到了臘月二十九或者是大年三十那天給大門上貼春聯更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過年時給門上貼門神的人變少了,可我們依然能在一些地方看到大門上貼著的門神像。那麼門神究竟是誰呢?你知道嗎?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已經有了祭祀門神的風俗。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 門神是哪兩位 貼門神是因為李世民嗎
    雖然在傳統習俗已經慢慢淡化的今天,已經很少城市人會在意門神這個問題了,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和傳統氛圍比較濃的地區,還是很重視貼門神的。那麼這個門神究竟貼的是誰呢?為什麼要貼門神呢?  門神是哪兩位  門神,就是秦瓊秦叔寶和尉遲恭二人。此二人成為門神是從唐朝開始的。
  • 過年大門貼門神,除了他們兩位大將,還有哪些被奉為門神呢
    門神,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為了祈求一家福壽康寧,每到春節前後有些地方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守衛門戶的的神靈,用以驅邪避鬼,保平安。可以說是民間最受歡迎保護神之一。據說,這大門上貼的這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比較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秉性和不凡的本領,要不也不會說,某個人的照片貼在那個闢邪,就是往往長得越奇怪,越嚇人的就越闢邪。
  • 過年貼門神的來歷到底是什麼,還有到底有哪些門神組合呢?
    過年家家戶戶一家老小全部動手貼春聯、貼門神,迎新春,不亦樂乎!既然大家都貼了這麼多年門神,可知貼門神的來歷,還有到底有哪些門神組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貼門神的那些事。因此,古人把二人作為門神貼於門上驅邪擋煞。最早的門神其實不是畫,而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人形,置於門上。到了後來,人們不僅用畫像代替了桃木雕刻的人形門神,而且五花八門新增加的門神取代了神荼、鬱壘等先秦門神,門神的含意、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延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門神主要分為四類,即驅邪類、祈福類、武將類、文官類。
  • 歷史中的文武門神,你家貼的是哪兩位
    歷史中的文武門神,你家貼的是哪兩位(古史客棧--第2期)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文化長河中湧現了一個個或為人敬仰,或剛正不阿的歷史名人或名將。「門神」就是後來根據人們內心的所需和所想慢慢的演化而來,它既代表了人們的人生取向,也體現了人們的內心所求。「門神」,顧名思義就是門口的守衛之神,是過年時候貼於門上的一種畫。 作為民間信仰保護門戶的神靈,百姓將其畫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鬼闢邪、祈求平安、、祈求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逢春節,人們就會貼春聯貼門神,用來祈福一年風調雨順。
  • 年年過年貼門神,那麼你知道這兩個人,為什麼會成為門神嗎?
    一轉眼又到了過年的日子,大家一定都忙著為家裡增添過年的氣氛,貼對聯,貼門神,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家家戶戶貼了這麼多年的門神,為什麼是這兩個人?按道理來說,抵制鬼怪的應該是神話中,有神力的人,可是大家現在的門神確是尉遲恭和秦叔寶這兩位武將,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門神在誕生之初,並不是這兩位武將。貼門神的習俗,來源於古代的祀門活動,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個習俗,而那時的門神,地位是非常高的,雖然他的作用是看門,可及時是古代的君王,看到門神也是要跪拜的。
  • 送灶神、掛門神、貼窗花 海南「做年」氛圍濃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亦有記載:「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可見,春節貼年符,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人們懷著對平安吉祥的祈望、對新一年美好的憧憬和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張貼各式年符,大片熱烈的紅色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讓年味更濃。
  • 春節人人都要貼喜慶的春聯,春聯如何貼才正確呢?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馬上就要到2019年春節了,而春聯就是家家戶戶都必須購買的年貨。可是即使您已經貼了幾十年的春聯,也未必能說出正確的貼春聯方法。您還別不信,小編這就給您說說關於貼春聯的那些事兒。
  • 過年門神少不了,種類也不少,你家貼的是哪種門神呢?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個是春聯,一個是門神,當然由於中國的民族眾多,因此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是絕大多數地區不是貼春聯,就是貼門神,這反映了人們對於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待。門神都有哪些神仙?
  • 貼春聯和門神的習俗什麼時候開始的?竟然來自這樣的神話故事!
    又要到過春節的時候了,大家又開始忙起來為過春節做準備了,有搶車票回家的,有已經開始準備年貨的,現在已經有了春節的氛圍了。大家應該也都很期待趕緊過春節吧!畢竟有一個小年假,還可以與家人朋友團聚,想一想都是一件開心的事。
  •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貼門神?原因很簡單,驅魔避鬼!
    其中掛貼門神就是我國民間極為普遍的習俗傳統。在遠古時期,人類是沒有房屋的,為了逃避敵害和遮風避雨,原始先民中有些部落便開始「構木為巢」,在樹上搭個「窩」,棲身樹上,這就是「有巢氏」。有些部落則「穴居而野處」,住在天然洞穴裡,如山頂洞人。隨著社會的進步,原始先民們學會了建造房屋,私有制出現後,又由群居變為自立門戶。
  • 過年貼一對門神,居左的才是門神,那居右的是什麼神?
    家宅六神,以門神為尊,因為這是「人所出入」的必經之處。同時也是家宅與外界的最直接的阻擋。門神的職責被認為是「司門守衛」。自古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從最早的神荼、鬱壘來看主要作用是驅邪避鬼。最早的門神,其實就是在桃木上書寫二神名稱,留下了「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富貴進爵門神像在後世的繼承延續中,門神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驅邪類、祈福類、道教類、文臣類、武將類。而這些分類的人物中,以三國武將和嶽家軍、楊家將為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