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屬中國經濟第一強省廣東的一個省轄市,去年的廣東,全省GDP接近9萬億元,更強大的是省內擁有兩座GDP超兩萬億元的超強城市,廣州和深圳依然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這兩個城市經濟總量接近全省的將近一半,多達21個地級市的廣東,各地經濟發展也是極不均衡,廣深兩市太強,佛山、東莞則處在全省經濟的第二梯隊,惠州和中山也是GDP超3000億元的城市。
然而在經濟總量如此強大的廣東,也有一些地級市經濟總量很低,只有千億元的水平,比如本文山野老王要寫的這個城市---梅州。
配圖(廣州)
首先看一看梅州的基本市情和去年全市的經濟家底,市域面積超過1.5萬平方公裡,可以說很大,人口上,據2016年底的數據,常住人口436萬人,戶籍人口則達到551萬,戶籍人口超過常住人口100多萬;預計2017年梅州市完成GDP1125.82億元,人均總量其實是很低的,去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108.55億元,而支出則達到395.13億元,從這點可以看到,得需要大量的財政轉移支付才能使收支平衡了。
說到這點,我們也該看到,經濟強省普遍都有這個情況,比如江蘇的蘇北、浙江的衢州和麗水等,都是在本省經濟格局中處於總體最差的方陣,發展的不均衡性哪裡都存在,只不過相對來說,廣東的區域經濟落差則更為明顯。
配圖:廣州
梅州也是擁有著八個縣市區的省轄市,在千餘億的體量下,各地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這裡先做個說明:文中採用的數據為該市統計部門1--12月的累計數字,可能與各地具體數據有一點偏差,但對全局影響不會太大,其中市直的經濟數據本文未列出。八個縣域(含市轄區,不含市直,下同)中,GDP最高的是梅縣區,為199.4億元,位居全市縣域首位,其次是興寧市,為177.58億元,居全市縣域第二,接下來六個縣域的數據分別是:五華縣151.63億元、豐順縣108.81億元、大埔縣87.01億元、梅江區82.78億元、平遠縣82.13億元、蕉嶺縣79.38億元。八縣域中,GDP百億以下的佔了一半,達到四個,縣域經濟振興任重而道遠啊!
同很多省份一樣,廣東同樣也是採取多種幫扶措施來促進省內落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依託省內產業極為發達的廣州、東莞等市,與梅州各地結對幫扶,建立了不少的產業轉移園區,未來隨著這些產業發展平臺的持續壯大,梅州的經濟發展會迎來了一個大的提升期。
配圖:深圳
梅州八縣域的朋友們,你家鄉去年的成績在全市處於什麼位次呢?至此新春佳節之際,老王在此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僅供參考,版權歸屬原作者;文中數據均為各地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最終以統計年鑑為準。
山野老王縣域聚焦系列原創作品,百家號發布,歡迎訂閱百家號:山野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