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藍天碧水淨土常在——玉林市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綜述

2020-12-14 玉林日報

從龜山上眺望,美麗風景盡收眼底。南流江猶如一條長長的玉帶,滋潤著萋萋芳草;公園裡、道路旁綠樹成蔭,各種鮮花競相綻放。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背後,凝聚著玉林市改善空氣品質、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幹勁。

「要GDP,要投資,要發展,更要良好的生態環境。」這已成為玉林市的發展共識。近年來,玉林市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山水綠色美麗玉林建設取得紮實進展。

生態保護出實招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玉林市堅持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市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全市上下持之以恆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群策群力護綠添綠,推動綠色生態持續好轉。

堅持問題導向,玉林市把環境保護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認真壓實各級部門和各行各業監管責任、主體責任,市、縣兩級健全完善了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體制,深入落實河長制,加強立法保護,頒布施行《玉林市九洲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玉林市南流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玉林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玉林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條例》等,打開綠色法治的新局面。

這幾年,玉林市生態環境局緊盯環境問題施策發力,實行最嚴格「環保責任」,紮實圍繞「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科學治理、合力攻堅,鞏固加強了左右聯動、上下配合、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

綠色發展下硬功

「咔嚓」,家住玉州區玉景園小區的楊春妮用手機給當天的天空留了個影。

這兩年來,楊春妮在空閒之餘,都會來到陽臺上,用手機對準西南方向,拍一張「天空日記」。清晰地記錄著玉林環境空氣品質的變化。

剛開始,楊春妮的鏡頭裡多是灰濛濛的天空。漸漸地,照片從原來的灰色開始變藍了,特別是近兩年來,藍天白雲越來越常見,遠處的高樓也清晰可辨。

「天空日記」照片色彩的變化,折射出玉林市環保部門強力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的奮鬥歷程。

治本攻堅,重點突破,還老百姓藍天白雲、滿天繁星,玉林市生態環境局打出煙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城市揚塵汙染管控、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業汙染治理、整治非法硫磺燻中藥香料、汙染過程的應急調度「組合拳」。

——劃定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區, 2019年以來各城區煙花爆竹銷售全部退出,燃放行為基本杜絕,春節期間因煙花爆竹引起大氣汙染的問題徹底解決。

——將玉林城區全域及周邊劃為秸稈禁燒區,落實禁燒秸稈責任實行分片包幹,按照網格化管理開展巡查監管執法,啟動秸稈禁燒智能監管系統。

——強力推進工業汙染深度治理,積極開展「散亂汙」企業的整治,完成玉林城區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持續推動企業向節能環保方向轉型升級。

「空氣好了」「環境美了」,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切身感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2016年至2020年(1—10月),玉林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分別為95.4%、87.7%、90.7%、89.9%、99.0%,PM2.5濃度分別為34μg/m3、40μg/m3、39μg/m3、38μg/m3、26μg/m3,呈好轉趨勢。

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對市民馮彥偉來說,南流江的清澈度就是幸福的能見度。

2018年6月,玉林市因南流江汙染等問題整改不力,被生態環境部約談,群眾反映強烈。自此,全市多管齊下,編織了嚴密的南流江保護網,大規模投入資金建設治汙設施,開展專項整治「大手術」,並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河長體系,維護玉林市境內的河流。

2016~2020年,全市縣級以上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玉林城區長期保持無黑臭水體,全市水環境質量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以前清澈的河流又回來了,現在,每天早上我都要沿河走一圈,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馮彥偉說。

從建綠護綠到修復生態,廣大幹部群眾真正意識到,拋棄綠水青山,此路不通。

淨土保衛戰展開了。排查整治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擴建改造醫療廢物處置設施,農用地安全利用5.934萬畝完成率86%,完成全市全部931個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

如今,轉變的不只是一條河流。經過多年的努力,玉林市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玉林,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於是玉林有了這些榮譽——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第64名……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在綠色高質量發展徵程中,玉林率先鋪陳下蒼翠底色,美麗家園的圖景宏然呈現,期待「十四五」時期綻放更絢麗的色彩。(記者 馬瑜 實習生 江柳榮)

原標題:讓藍天碧水淨土常在——玉林市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綜述

相關焦點

  • 仁化:呵護藍天碧水淨土 當生態環境領跑者
    「十三五」期間,仁化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部署,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以黨建引領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如今,仁化「氣質」明顯提升,「水質」穩中向好,「土質」改良增產,粵北生態屏障主陣地進一步築牢。
  • 保護碧水藍天淨土 打造和諧美麗鄉村
    4月18日,市長危偉漢率隊前往市生態環境局和市農業農村局調研,了解我市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建設情況。危偉漢表示,要堅決保護好全民共有的碧水藍天淨土,打造全民共享的和諧美麗鄉村。在市生態環境局,危偉漢深入專業科室,與環保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了交談,了解我市生態環境狀況。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遼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記者16日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緊緊圍繞打造「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按照「突破水、鞏固氣、治理土」的總體思路,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治等多種手段,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遼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建設生態港口區
    「十三五」以來,港口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修復為管理抓手,以巡查、監測、預報、調查為監管手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區各上下通力合作,積極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港口區。
  •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掠影:碧水藍天映藏西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強化汙染防治和環境監管,實施生態修復和治理,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讓藏西高原的碧水藍天永葆純淨。
  • 【十三五巡禮 】齊河縣:堅持生態立縣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齊河縣始終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認識生態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統籌考慮,堅持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保雙贏戰略,並從單一環境治理制度出臺轉向制度體系構建,成立由39個部門單位組成的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牽頭抓總、協調督導各項生態環保工作,並下設14個專業委員會,一一細化落實各專業委員會人員組成、工作職責、工作規則等,並將生態環保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
  • 周德睿赴澧縣督導生態環保工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加強水汙染防治,加快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與水生態修復的能力和水平,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臺階,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 新安鎮人大代表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尚一網想(記者 羅朝陽 通訊員 田華 文/圖) 「除了全面禁捕,還將採取哪些措施維護水域漁業生態環境?」日前,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鎮人大開展代表監督問政行動,通過依託代表問進度、問原因、問措施、問成效的「四問」機制開展人大監督,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澧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我市全力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原標題:整治7條不達標水體 淘汰黃標車8000多臺我市全力守護藍天碧水淨土「滴,滴,滴……」12月6日上午10時,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牆壁上秸稈禁燒智能視頻監控平臺發出警報,實時畫面顯示長埫口鎮劉家垸林場窯臺分場一組出現火點
  • 青海省互助縣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 城鄉環境持續改善
    2020年以來,青海省互助縣認真踐行「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初見成效,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持續增多,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逐年提高,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群眾環境獲得感持續增強。
  • 庫倫旗:堅守環保底線 守護碧水藍天淨土 ​
    近年來,庫倫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奮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快推進生態建設和汙染物減排,完善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
  • 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內蒙古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張林虎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1月10日電 (記者 張林虎)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標、土壤環境質量整體良好……10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加大汙染防治力度,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藍天碧水淨土」 繪就發展最美底色
    今年以來,馬鞍山經開區聚焦突出環境問題,全力以赴進行整治,在將固廢全部清運至市一般固廢處理中心後,立即著手進行客土回填和生態復綠。「經過近三個月的整治,目前復綠已全部完成,並順利通過市級驗收,讓這處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馬鞍山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彭偉說道。
  • 旌德縣: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為了守護這片綠水藍天,旌德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樣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制度體系、生活方式,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這裡的碧水藍天招引八方人氣。汙水變清泉,淨水甜心尖日前,記者來到旌德縣域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汙水管網PPP項目,全縣鎮級汙水處理監控中心正有條不紊地運行。
  • 陝西:生態環境持續變 藍天碧水天天見
    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金東,陝西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主任龔國明,西部機場集團機場建設指揮部安全質量部副總經理高戈,大唐寶雞熱電廠副總工程師孫東峰出席,介紹「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有關情況。
  • 保衛藍天碧水淨土 人民法院在行動
    世界環境日 為增強群眾環境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保護氛圍,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蘇尼特左旗人民法院組織幹警集中開展以「以案釋法,保護環境」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營造人人關心、全民知曉、全民參與環保的濃厚氛圍。
  • 藍天碧水淨土,美麗河北綠意濃 ——河北以新發展理念落實「三六八...
    河北省委、省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汙染防治的硬仗」列為「打好六場硬仗」之一,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省生態質量和環境發生歷史性新變化,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愈發清新亮麗。
  • 莊河市:生態立市,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莊河市先後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等「國字號」生態城市名片。「十三五」時期,莊河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擁有藍天、碧水、淨土是每個莊河人的心願,也是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守護碧水藍天 繪就綠色畫卷——恆山區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今年以來,恆山生態環境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改善恆山區環境質量為出發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統籌推進汙染治理、環境風險管控和環境質量改善,對大氣、水等汙染防治,努力將恆山區建設的碧水藍天、美麗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