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林寺(圖片來源:新華網)
松贊林寺位於中國西南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境內,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現有僧侶900餘人。因其外觀布局酷似布達拉宮,所以又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松贊林寺(圖片來源:新華網)
公元1674年,五世達賴奏請清朝康熙皇帝批准後親自選址指導修建該寺,並賜寺名「噶丹松贊林」。全寺仿拉薩布達拉宮布局,依山勢層疊而上,氣派非凡,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松贊林寺建成後,成為本地區政教合一制度的最高機構,各地到寺裡朝聖的信徒終年絡繹不絕,香火極盛。
傳說寺址是達賴剌嘛佔卜求神所定,神示曰:「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鶩嬉其間」。遊人進寺,會見到清泉終年不涸,並能常見一對金鷸在寺院出雙入對。寺名為五世達賴剌嘛所賜。「噶丹」表示傳承黃教祖師宗喀巴首建立之噶丹寺;「松贊」即指天界三神帝釋、猛利和婁宿遊所;「林」即「寺」。整個含可理解為:「一切顯密非一次修成,為使無垢之法源尖不斷地惠及眾生,使之圓滿,特建此寺」。松贊林寺成為本地區政教合一制度的最高機構,成為滇、藏、川藏區佛、法僧「三寶」務的殊勝道場,各地到北朝聖的信徒也是終年絡繹不絕,香火極盛。
據記載,松贊林寺與七世達賴剌嘛格桑嘉措還有著一段深厚的「法緣」。六世達賴「飛升」後,拉薩三大寺祈求卜認定的轉世靈童(即後來的七世達賴)遭到蒙古和碩特部藏王拉藏汗的揎害於是靈童被僧人們護送至松贊林寺避難。靈童將牛奶奉於水源程序,祈禱此水成為乳養育眾生,此水由此成為「奶子河」。後靈童又轉由青海塔爾寺供養,終於得到當時的皇帝康熙的認可支持,並加封「宏法覺眾」的封號。因此,七世達賴對後來松贊林寺的擴建一直給予支持。
1936年夏,賀龍率領紅二方面軍長徵經過香格裡拉。賀龍、蕭克等親臨歸化寺,拜訪活佛、喇嘛,並題贈「興盛番族」錦幛一幅(現存中國軍事博物館)。歸化寺為紅軍籌糧2萬多斤,還派出僧侶為紅軍當嚮導,支持紅軍北上抗日。
寺院坐北朝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殿上層鍍金銅瓦,殿宇屋角獸吻飛簷,又具漢式寺廟建築風格,下層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數。大殿可容1600人念經。左右牆壁為藏經「萬卷櫥」,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達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像。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頂層正樓特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賴、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
「跳神」慶祝格冬節(圖片來源:資料圖)
該寺歷史上曾出過不少蜚聲藏區的高僧大德。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當地藏族群眾在此舉行以「跳神」(面具舞)為主的格冬節,氣氛神秘而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