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8T 七天上手體驗:衝 3400 元的售價,我願意給一個好評

2020-12-10 IT之家

寫在前面

作為一個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的 「四姓家奴」,我報名參加本次一加 8T 手機眾測的目的很簡單:這個同時有著 「最強原生安卓」與 「大氫亡了」兩種極端評價的 「小眾品牌」,與主流安卓手機相比是否有獨到之處?我想通過親自上手找到答案。在此非常感謝IT之家給了我免費玩機的機會!

一加 8T 並非一加產品線中的旗艦。從售價上看,2020 上半年發布的一加 8 與 8 Pro 分別賣 4000 元與 5000 元,而一加 8T 僅售 3400 元(配置均為 8G + 128G):毫無疑問,只要一加還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公司,一加 8T 勢必被閹割以降低生產成本。

按照一般思路,不同價位的同系列產品會採用配置升級的方式進行區分:比如 Mate 40 系列,隨著產品的後綴越來越華麗(Pro、Plus、Porsche),光學防抖、十倍光變、麒麟 9000 等高端配置逐步被加入手機。有趣的是,一加 8T 雖從名稱上看屬於一加 8 系列,但 3K 價位的 8T 卻能與 5K 價位的 8 Pro 打得有來有回。

有關一加 8T 的測評文章已隨處可見,本文不再贅述它的硬體參數。簡單總結下:一加 8T 閹割的點集中在後置攝像頭,其他關鍵配置如驍龍 865、LPDDR4X 內存、UFS 3.1 快閃記憶體、雙模 5G 等都與 8 Pro 不相上下;而 X 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液冷散熱等加分項則讓一加 8T 在細節方面同樣位於旗艦梯隊。

3400 元即可囊括以上硬體,一加 8T 的性價比無疑很高;但是,主打性價比的安卓手機可不止一加,它要面對的是榮耀、Nova、小米等在低價高配領域早已駕輕就熟的強勁對手。為了提升競爭力,一加 8T 在三個方面進行了突破:

續航:4500mAh + 65W 有線快充,這在 3K 價位是獨一家;屏幕:0.3 JNCD 色偏 + 120Hz 刷新率 + 1100nit 亮度,如此堆料的直屏在安卓陣營是獨一家;系統:簡單、乾淨的氫 OS 11 對比 MIUI、EMUI 等走全能路線的魔改安卓有不對稱優勢,它可能會引發爭議,但足夠特殊。作為一個用慣了旗艦產品的科技愛好者,剛收到手機時,我對一加 8T 的用戶體驗有些擔心。畢竟與動輒九千乃至上萬的真 · 旗艦相比,一部僅需 3400 元的手機顯得有些廉價。出乎意料的是,一加 8T 在這短短七天中帶給我很多驚喜。考慮到安卓手機的核心體驗大同小異,我將從外觀和系統這兩個差異化最大的方面談一談一加 8T 的真實表現。

外觀:溫潤如玉,但也有提升空間

與主流安卓旗艦相同,一加 8T 使用了玻璃 + 鋁合金中框的經典搭配,而沒有因為成本問題將後蓋換成塑料(點名批評三星)。我拿到的 「青域」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相比 iPhone 12 的淡綠色更鮮豔,兼有年輕的活力與玉石的雅致。

與流光溢彩的漸變玻璃不同,一加 8T 青域的綠是勻稱、均衡的。儘管沒有使用 AG 磨砂工藝,這塊玻璃的亮面之下具有顆粒狀的漫反射紋理,這賦予它青瓷釉面般的質感。對比三星的意象白(左下)與蘋果的磨砂藍(右下),一加 8T 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通過彎曲背板的左右兩翼,一加 8T 實現了從玻璃到金屬的柔和過渡。值得注意的是,特點鮮明的青色在背板、中框上的色差非常小,這讓一加 8T 背面的一體感增強不少。

除了側面的材質拼接,一加 8T 對後置攝像模組的處理也很到位。青色的金屬圓環將長方形窟窿整個包裹起來,減少了鏡頭置於背板上的異物感。攝像模組內部也使用深淺不同的黑色區分了鏡頭與閃光燈,更顯精緻。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鋁合金中框在安卓陣營屢見不鮮,採用 iPhone 同款磨砂中框的卻很少。比如三星和華為,它們喜歡拋光鋁合金以取得類似不鏽鋼的鏡面效果,但是,除非採用 iPhone 7 亮黑色的複雜工藝,鋁合金無論如何都會在鏡面中透出粗糙的紋路。一加 8T 的霧面中框既抗指紋又抗劃痕,很討人喜歡。

在曲面屏橫行的安卓陣營中,一加 8T 是為數不多的直屏手機。儘管正面玻璃蓋板幾乎是純平的玻璃,邊緣處 2.5D 的圓弧過渡讓這款直屏手機也有了曲面屏柔和、連續的觀感。

對比瀑布屏的 Mate 40 Pro(左下)與微曲屏的 Galaxy S20(左上),一加 8T 直屏的顯示效果無疑是最好的。只要 OLED 面板有彎曲,畫面變形、亮度衰減、顏色偏綠等問題不可避免會發生。在左右黑邊不寬的前提下,曲面屏對正面觀感提升其實非常有限。某些廠商把直屏當作劣質屏賣的做法實是本末倒置了。

遺憾的是,儘管一加 8T 的做工在許多方面很考究,但四面不等寬的黑邊讓手機喪失了對稱的美感。與 iPhone 12 Pro 對比,一加 8T 的下巴不出意外比 iPhone 要寬上不少,但它的左右黑邊卻比 iPhone 更窄。側邊與下巴的對比,更顯下巴臃腫。

由於沒有採用微縫式聽筒,一加 8T 的額頭較寬以容納開孔,這導致側邊與額頭的黑邊尺寸再次不一致。雖然額頭變粗,但它還是要比下巴窄一截。我到寧願一加索性把額頭再做寬點,這樣屏幕上下非顯示區域的比重就能勻稱,看視頻時也不會產生畫面不居中的錯覺。

一加 8T 在正面玻璃與金屬的銜接處加入了一層黑色的塑料墊圈。相比 iPhone 11 的墊圈,一加使用的塑料更寬、更亮,這雖能賦予屏幕更好的抗摔性能,但也導致屏幕視覺黑邊擴大,且讓手機正面結構顯得雜亂。

總的來說,雖然沒能做到盡善盡美,一加 8T 的外觀與做工沒有明顯弱於動輒上萬的旗艦產品。能在 3K 價位買到此等設計的手機,我覺得很合算。

系統:氫 OS 11 中的有趣細節

按照一加官方的說法,氫 OS 11 的開發宗旨可以用三個詞概括:簡潔、高效、可信賴。因為時間原因,我尚未測試氫 OS 在長時間重度使用後穩定性究竟如何,所以對 「可信賴」這點我不做評價。根據網傳說法,氫 OS 會偶發隨機 Bug,比如畫面滯留、手勢失效、窗口變形等,但我在這七天中均未遇到。可以確定的是,至少我手上的這臺一加 8T,它在不關機、不重啟的情況下流暢運行七天完全不成問題。

氫 OS 經常被稱作 「最接近原生安卓」的國產手機系統。在華為、小米等大廠發力改良安卓底層前,谷歌親自操刀的原生安卓給人的印象是簡單、流暢、快速,進而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但是,由於國內無法訪問谷歌服務,開發者也很少按谷歌的設計指南開發程序,原生安卓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它的輕量化是以犧牲必要功能為代價實現的。因此,以原生安卓為藍本的氫 OS 從 「簡潔」變成了 「簡陋」,特別是在 EMUI、MIUI 都開始對標 iOS 的設計巔峰時,氫 OS 死守 Material Design 的做法將自己置於落後境地。

單看系統 UI,採用了谷歌扁平化設計元素的氫 OS 在審美上是過關的。原生安卓的圓形、淚滴形圖標,一加都有;應用抽屜、狀態欄角標的布局也與原生安卓如出一轍;此外,一加 8T 內置了谷歌服務套件,你甚至能直接登陸谷歌帳戶。

隨著 EMUI、MIUI 等系統愈加完善,一加的工程團隊知道自身弱點,於是在一次次迭代更新中逐漸補齊了核心功能。時至基於安卓 11 的氫 OS 11 出世,諸如數據遷移、遊戲模式、雲備份、應用雙開等本土化功能都出現在了一加手機上,這使得一加終於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閉環。

想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手機市場分得一杯羹,只是跟上友商的腳步遠遠不夠。氫 OS 只有拿出獨特的設計與功能,才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一加顯然知道差異化的重要性,在硬體側面,它相比主流安卓手機,多了一枚三段式側邊按鈕,可以快速設置振動、靜音、響鈴等系統狀態。配合 X 軸振動馬達的觸覺反饋,一加 8T 的這枚按鈕體驗良好。

120Hz 高刷屏的加入,讓不擅長動畫的氫 OS 有了喘息的機會。單看一加對打開應用這一操作的處理,其效果遠稱不上精緻:點按圖標後,App 窗口突然出現在視野內,然後以極快的速度放大、填滿。沒有 「光錐體系」,也沒有 「圖標微動效」,氫 OS 通過充分利用高刷新率的優勢,將以往的 「傻快」一轉變成 「流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很多廠商都推出了支持 90Hz、120Hz 的旗艦產品,能在系統全局實現高刷新率的系統並不多,氫 OS 就是其中之一。EMUI 也好、MIUI 也好,它們在相機、B 站等含有 60 幀視頻的場景中,都會自動把刷新率調回 60Hz,這導致手機觀感一會兒流暢、一會兒卡頓,非常影響用戶體驗。一加 8T 在這些 App 中仍能實現 120Hz 的列表滑動、彈幕滾動等效果,這與競品拉開了差距。

此外,氫 OS 11 新加入的一套動態壁紙,也讓一加 8T 的美觀度與流暢度到達了新高度。類似 MIUI 12 的超級壁紙,氫 OS 11 會將時間、觸控等輸入反饋到壁紙效果上,例如:

- 天色漸漸變暗,壁紙的顏色會隨之變深;

- 手機解鎖時,壁紙中的輪盤會以 120Hz 的效果旋轉(左、右滑也行);

- 對應一加 8 系列的不同配色,壁紙有各種顏色可選;

一加 8T 雖然配備了 6.5 寸的大屏幕,但我竟能在大部分場景中實現單手操作,這要歸功於氫 OS 11 將交互密集區域移動到屏幕下半側的布局思路。氫 OS 默認的圖標排列會以底邊為起點;展開的文件夾也會將圖標集中在拇指可及處;而在系統應用中,一加通過頂部的留白將文字、按鈕推送到屏幕下方。簡單的布局改進對用戶體驗的提升是巨大的,這提升了一加 8T 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國產安卓系統在內卷的過程中從粗糙走向精緻又走向複雜,氫 OS 11 某些功能的缺失在 2020 年反而成了勝出競品的優勢。以 EMUI 為例,也許是華為在美國政府的圍剿下急於形成自己的生態,它向手機中添加了許多難以卸載但又沒什麼用處的官方應用,比如 「華為視頻」「生活服務」等,這讓本就不簡潔的 EMUI 變得更加繁雜。而氫 OS 11 當前正處於 「簡潔」與 「簡陋」的平衡點。

綜上所述,氫 OS 11 加持下的一加 8T 擁有了有趣的靈魂。它雖然在 「iOS 化」的浪潮中未能免俗,曾經那個大色塊、大圖標的氫 OS 一去不復返,但它仍然保留了原生安卓簡潔、明快的總基調,在眾多國產系統中找到了自己專屬的位置。

寫在最後

憑藉 3400 元的售價和獨樹一幟的工業、系統設計,一加 8T 是值得購買的好產品。不論是屏幕、電池、快充,還是性能、5G、影音,一加 8T 在各個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不過,一加 8T 單靠 「簡潔」「原生」「刷機」的招牌,想對抗小米、華為、OV 等一月一個新賣點的快節奏更新還是略顯單薄。如果你是對手機品牌不感冒、僅僅想把手機當成工具使用的普通用戶,那一加 8T 基本能勝任所有場景;但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某個品牌的使用習慣,轉移到一加上需要不小的學習成本。希望一加能繼續保持自身特色,中國手機市場需要不同的聲音。

相關焦點

  • 【IT之家眾測】一加 8T 七天上手體驗:衝 3400 元的售價,我願意給...
    寫在前面作為一個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的 「四姓家奴」,我報名參加本次一加 8T 手機眾測的目的很簡單:這個同時有著 「最強原生安卓」與 「大氫亡了」兩種極端評價的 「小眾品牌」,與主流安卓手機相比是否有獨到之處?我想通過親自上手找到答案。在此非常感謝IT之家給了我免費玩機的機會!
  • 一加8T上手體驗:真香
    10月15日,一加正式為我們帶來了下半年終極旗艦:一加8T。雖然這次並沒有Pro版本,但好在整體配置還是非常給力,而且3399元的起售價也讓不少用戶直呼真香。雖然價格便宜了,但配置表現究竟如何呢?根據這幾天的上手體驗,我也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就來為大家講講這款手機究竟值不值得買。
  • 上手一加8T銀時 一周,為何說用來做主力機太爽了?
    而我自己則在雙十一期間,有幸搶到了熱門旗艦一加8T,當時最看重的就是它的頂級真香屬性,尤其是12+256GB的高配版,到手價僅3699,在檔位機型中幾乎找不到對手,所以我也是在前幾輪開售中搶不到,直到雙十一才成功拿下。那麼上手了幾天後,這款一加8T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呢?
  • 一加8T如何?聽聽這30位加油怎麼說!一加8T線下體驗會回顧
    10月24日,一加8T線下體驗會.重慶站活動在重慶打卡勝地南濱路召開,本次體驗活動由電腦報聯合一加科技聯合舉辦。 作為電腦報每年的傳統項目,一加新機體驗會一直都是加油們的盛會。而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一加8系列體驗會無奈中斷,所以今天的一加8T體驗會對於川渝地區加油們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 一加8t和iqoo5pro買哪個更好?
    如果非要在這兩款手機中做出一個購買選擇,我個人更加傾向於購買性價比更高的這款手機會更多一些。不過大家在購買手機的過程當中,還是要結合自身的預算和需求來決定,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選擇。為了翻遍大家做出購買選擇,我簡要說一下這兩款手機在對比過程當中的優點。
  • 一加6釘子戶換到一加8T,它能讓我再一次成為釘子戶嗎?
    好在雙十一再次開售時,自己終於手快了一回,直接秒拍下一加8 T青域版,上手至今也一周多了,給大家分享下一加8T實際體驗。剛開箱一加8T時,它的外觀設計就沒讓我失望,這青域配色是亮色設計,不僅看起來很舒服,關鍵是不沾指紋,對我這種強迫症的人來說太友好了。
  • 不吹不黑一加8T上手體驗:小毛病確實有,但整體體驗絕佳
    個人作為一加8T的首批用戶,已經用了一個多月,現在就來分享一下真實的體會,也給感興趣並且在猶豫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鑑。需要承認的是,一加8T確實有小毛病。看到很多網友在討論一加8T的時候,總是圍繞它的系統吐槽。這一點上小編也有一些體會,一加8T在一些細節的優化上確實有一些小瑕疵。
  • 一加8對比一加8t,那款更值得入手
    那今年一加發布的產品中,一加8和一加8T,那款更值得入手呢?一加8於今年四月份發布的,正面是一塊6.55英寸的90Hz刷新率AMOLED屏幕,支持sRGB、Display P3色域,高度160.2毫米,寬度72.9毫米,厚度8.0毫米,重量180克,提供「青空」、「銀翼」和「黑鏡」三色可選。
  • 一加8系列上手體驗:這次的一加有點東西
    最漂亮的一加在一加8發布前,一加的CEO劉作虎就表示一加8將是一加史上最漂亮的手機。我們上手了這款手機後,它實際的觀感確實很舒服,可能是因為它比較符合國人的傳統審美觀——對稱美,加之又配上了時下最流行的綠色(人家帽子是綠的,股票是綠的,不知道為何大家這麼喜歡綠色),怎能叫人不喜歡。
  • 一加8T深度體驗 儘可能的做到了不將就
    去年,一加7 Pro憑藉著90Hz和2K解析度的超強屏幕,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品牌,同時7 Pro也是我第一臺入手的一加手機,以至於我現在都在用。雖然今年一加8 Pro具備了更出色的性能和更好的屏幕,但無奈漲價成了勸退我的主要原因,直到一加8T的發布,我的錢包又開始不安了。
  • 用了一加8T,和舊手機相比體驗有何不同?用戶們的回答亮了
    10月26日晚,一加CEO劉作虎發博提問:和之前的舊手機相比,一加8T都給了你哪些驚喜?這條微博發出後,很快就吸引了許多已經購買一加8T並上手體驗的用戶們來回答,而我在看完諸多回答後,發現很多人都提到了屏幕、充電和手感。
  • 一加:不講武德!3399元起的一加8T才是年末的真香機?-太平洋電腦網...
    接近今年的年末,一加為我們帶來了旗艦機的另一個「便宜大碗」的選擇一加8T,在3K元檔起售價為用戶提供驍龍865、120Hz柔性直屏、65W閃充等非常「實在」的配置,今天就和水母一起來看看這款年末「水桶機」的表現究竟如何。
  • 一加8T 手機深度評測:一個十四年數碼粉眼中的一加 8T
    初識 「一加」手機這個品牌是在 2014 年,那一年有個同樣愛好數碼科技的朋友向我推薦了一加手機,讓我倆非常感興趣的是一加手機居然在官方層面支持刷機並且不影響機器的保修,這讓同為刷機發燒友的我們興奮不已,然而阻擋我們購買的唯一原因就是一個字:窮。因為那時剛參加工作不久,本著一部手機用到底的 「原則」,我們最終頂住了誘惑。
  • 一加8T深度體驗:著眼細微,輕鬆暢快
    今天我又寫了一加8T,因為深度體驗了一個月對它又有了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加在今年下半年的主打旗艦機型,在性能、屏幕、快充各方面都有非常優秀。好的手機不僅僅是硬體還要軟體相結合,然而一加8T搭載的氫OS 11系統兩者交相呼應。
  • 華為nova7 Pro對比一加8T,差價300,配置差距有多大?
    在現在的手機市場當中,在為數不多的小廠當中一加的發展要比魅族與堅果的發展更好一些。而且一加的發展一直都是呈上漲的趨勢。而且一加的每部手機也都是受到了網友的廣泛好評。不過一加也有一個魔咒就是買單不買雙。從一加一直來的發展來看一加其單數的手機,它的賣點和銷量要比雙數的手機更加好。
  • 從一加1到一加8T:一加手機帶給我的那些回憶
    這兩天一加發起了一個#感恩老加夥#的活動,看到很多加油都分享了自己與一加手機的一些回憶,激起了我的共鳴。為此我翻箱倒櫃的把老手機都翻了出來,發現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是一加一代竟然還能使用,而一加3、一加5T的狀態也不錯,加上我目前在用的一加8T,雖然沒有湊齊所有的一加機型,但是個人覺得我也算是資深的加油了,今天也分享一下我的回憶。
  • 開售後再次瞬間售罄,「真香」旗艦一加8T體驗如何?
    幸運的是,小編早在一加8T第一次開售之前,就付了100元定金預定,因此早早就用上了這款真香旗艦。如今一加8T上手使用已經一個月了,對於這款新機也有了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今天就給感興趣、在觀望的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體驗,作為一個參考。
  • 購買用戶上手一加8T以後給出什麼反饋
    除了腰包縮水讓人犯愁外,我想拆快遞的感覺自然很爽!特別是一些關注度非常高的品牌,能在雙十一搶到自然是運氣十足,拆快遞也是幹勁十足。提到搶購,手機板塊也是每年雙十一的重頭戲。今年除了華為熱門機型一如既往火爆外,其一加新品一加8T成了大促焦點,很多人能夠搶到8T為豪。甚至,搶購難度不亞於李佳琦的直播。
  • 一加8T值得入手嗎?一加 8T屏幕參數配置與8 Pro對比
    IT商業新聞網11月24日訊 儘管一加 8T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高性能安卓手機,但我也無法抗拒其的便宜價格。一加 8T是一款售價3399元的 5G手機,比4月發布的3999元的 一加 8 和5599元的 一加 8 Pro更便宜,其設計與一加8相似,但承載了8 Pro的一些更好規格。
  • 一加8T成爆款:為保銷量一加8降價600元
    其中一加8和一加8 Pro的8G+128G版本發售價分別是3999元和4999元,而近期發布的一加8T的8G+128G發售價為3399元,8T的賽博朋克版本則是3999元起步。看得出來一加8T的發布給一加8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各大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就可以看出,一加8T的銷量是碾壓一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