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花鼓小戲《新打銅鑼》鎮頭首演

2020-12-24 紅網

紅網時刻6月28日訊(瀏陽日報記者 唐嬌)6月27日,湖南省瀏陽市鎮頭鎮慶「七一」文藝演出活動暨省市重點扶持文藝項目環保花鼓小戲《新打銅鑼》首演在甘棠村拉開序幕。

為了更好地宣傳生態文明,鎮頭鎮結合本土特色文化品牌《打銅鑼》,聯合瀏陽市戲劇曲藝工作者協會創作出《新打銅鑼》,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倡導綠色生活,共同保護環境。

作為全省首部以生態環保為題材的花鼓小戲,《新打銅鑼》延續了老版《打銅鑼》的風格,將經典戲曲中的故事人物置於當代,設置了環保監察員「林十一娘」、水鴨養殖大戶「蔡十哥」等主要人物,圍繞推進河長制,開展瀏陽河沿線畜禽養殖退出這一主題展開劇情。

活動現場,著名花鼓戲表演藝術家、湖南花鼓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小嘉表演了花鼓戲《打銅鑼》,收穫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相關焦點

  • 快去鎮頭甘棠村看一看
    你也許不知道,花鼓戲《打銅鑼》中的許多素材取自瀏陽市鎮頭鎮。最近,一個融合了當地打銅鑼、漁業社、皮影戲等特色文化內涵的「幸福屋場」——「銅鑼灣」,就在鎮頭鎮甘棠村驚豔亮相。這是瀏陽80後何航的最新「作品」,這名曾經為知名服裝、珠寶做過策劃推廣的油畫師,回到家鄉轉型成了一名「幸福屋場」的設計師。大型牆繪「鳴鑼開道」體現了甘棠村銅鑼之鄉的特色。
  • 「辣椒大王」種創意,一聲銅鑼敲響特色屋場
    後者,最著名的花鼓戲《打銅鑼》原型正源於此,古老的銅鑼文化在各細節處展露無遺……     不惟葛家鎮和鎮頭鎮,在我市全域美麗鄉村建設中,西區依託豐富的綠色產業和底蘊深厚的民俗文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屋場建設發展之路。
  • 花鼓小戲長沙「打擂臺」
    紅網時刻11月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 通訊員 王驍金 龍賈豔)11月4日,2018全國花鼓戲優秀劇目展演「小戲專場」亮相湖南省戲曲演出中心,來自安徽、湖北、河南等地戲劇藝術家們相繼登臺,為觀眾帶來風格各異的地方花鼓戲。
  • 精準扶貧題材大型花鼓戲《山路十八彎》》首演
    瀏陽花鼓戲劇團演出的精準扶貧題材大型花鼓戲《山路十八彎》,昨晚在我市歐陽予倩大劇院首演。記者許雅蘭   歷時半年打造大型花鼓戲   《山路十八彎》首演唱響精準扶貧攻堅主旋律   瀏陽日報訊(記者許雅蘭)「山路十八彎吔,走過了一彎又一彎。
  • 鐵警「蔡九哥」打起銅鑼唱山歌 宣傳高鐵安全
    鐵警「蔡九哥」打起銅鑼唱山歌 宣傳高鐵安全 來源:紅網 作者:朱紅梅 趙海鈺 編輯:鄧瑤 2015-02-10 11:59:53
  • 來吧,一起打花鼓
    咱小城決定月底要搞一次全縣花鼓比賽。學校、社區、單位、企業、鄉鎮和各村裡都紛紛響應。不少單位早就組隊開始訓練了。咱能不能打?媳婦說,翼城花鼓是年輕人打的,你一個要奔五的半大老漢湊什麼熱鬧?老胳膊老腿的,打壞了咋辦?
  • 永州市零陵花鼓戲劇團 在傳承創新中不斷發展
    永州市零陵花鼓戲劇團(永州市零陵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為國有文藝院團,同時也是省級非遺項目《零陵花鼓戲》項目保護單位。劇團自195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在傳承創新中謀發展,走出了一條深受觀眾喜愛的路子。2019年為加強傳統戲劇文化建設,永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零陵區花鼓戲劇團升格為永州市零陵花鼓戲劇團,為推動劇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建團以來,經過歷代零陵花鼓戲藝術家執著追求,潛心傳承,博採眾長,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零陵花鼓戲」流派。
  • 年近八旬老漢身戴八個花鼓,跳躍蹦躂打花鼓,實屬不多見
    萬榮花鼓是流傳在山西南部黃河岸邊的萬榮縣境內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同時,萬榮花鼓也在晉南地區的河津、浮山、稷山、翼城、聞喜等縣境內流傳。由於涉及地區廣,被人們稱為晉南花鼓。它在全國的花鼓表演技法上獨具一格。相傳,「萬榮花鼓」的祖籍在安徽鳳陽。鳳陽人於明朝初年外出逃荒賣藝,才把「花鼓」傳入萬榮。在萬榮,經過當地勞動人民的加工改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搬上了舞臺。
  • @瀏陽人,國慶假期即將開啟,這份遊玩攻略一定要看!
    10月2日,2018年瀏陽焰火大會暨第八屆中國(瀏陽)國際音樂焰火大賽將在瀏陽花炮觀禮臺舉行,邀大眾共享一場世界級的焰火文化盛宴。他們將如何演繹瀏陽花炮近年來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新方向,令人期待!當晚,將有10萬發禮花在瀏陽河畔璀璨綻放,為天空寫上一封最美的情書。
  • 11月22日-29日停電信息來襲,涉及瀏陽城區和多個鄉鎮
    、何落成、江志兵、金牌毛巾廠、廖松林、三環油脂大米廠、山腳毛巾廠、西區毛巾廠、鎮頭天成機磚廠、鎮頭養殖場、瀏陽市南少林文武培訓學校、瀏陽市西利投資有限公司、瀏陽市西區毛巾廠、瀏陽市新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瀏陽市興鑫瀝青混泥土有限公司、瀏陽市盈科煙花製造有限公司、瀏陽市鎮頭興盛加油站、瀏陽市鎮頭鎮永興建築材料加工廠停電時間:2018年11月26日7:00
  • 瀏陽最難懂方言爆笑出爐,東南西北鄉哪個排第一?來一輪大測試!
    視頻製作:王瓊配音:普通話、瀏陽城區話:王珺客家話:施宏 金剛話:何瑤傑鎮頭話:莫瑜 李建華 社港話:尋源瀏陽城區話贛方言贛方言在瀏陽方言中佔優勢地位,分布最廣,又包括城關話七扶--灶下哩水開到,快些把七扶提開釋義:水壺--廚房裡水開了,快把水壺提走4.打笑--站開些咯,我移到庫噠看瀏陽日報,莫打到笑釋義:遮光--站遠一點,我在看《瀏陽日報》,別遮了光西鄉話
  • 首屆「嘉樂匯」戲劇周開幕 《海棠花開》震撼首演
    張彤在致辭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九大將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希望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趁勢而上,切實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繁榮文藝創作,興盛樂山文化產業,不斷提升樂山市文化軟實力,努力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多數量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同時,誠邀更多的省內外朋友,關注樂山,共創文化,共贏發展。
  • 昆明這個街道的花燈小戲詮釋抗疫溫情時刻
    西翥街道的花燈小戲詮釋抗疫溫情時刻。「湖北遊客要下來 出外旅遊難返鄉 叫我田莊做接待 我是一名服務員 要把重擔挑起來 疫情前面是戰場 我在後方做支援 眾志成城抗疫情 炎黃子孫一家人 困難面前手拉手 黑暗過去是黎明……」西翥街道的花燈小戲詮釋抗疫溫情時刻。
  • 臺灣小戲簡介
    傳統戲曲可分為大戲、小戲及偶戲三大類。所謂「小戲」是相對於「大戲」而言的;一般來說,大戲是由小戲孕育發展而成,但小戲有時亦可由大戲分支發育成另一獨立的劇種。  民間小戲是指由「民間歌舞」與「民間曲藝」或「說唱藝術」結合發展而成之劇種,因此在雜技中擷取「歌」與「舞」之要素,便成為「歌舞小戲」。
  • 朱元璋與鳳陽花鼓
    中國民間很多人都知道有個鳳陽花鼓。特別是熟悉那首有名的鳳陽花鼓歌: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可是這鳳陽花鼓到底與朱元璋有何聯繫呢?這要從一段傳說說起。他的家鄉就在鳳陽太平鄉,這太平鄉一帶常常有人打花鼓、唱花鼓歌。朱元璋放牛的時候耳濡目染,也喜歡上了這種活潑喜人的娛樂,有時自己還會唱上兩句。後來,平民出身的朱元璋馬上得天下,統一了全國,做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準備在南京舉行登基就位的大禮。皇帝登基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喜事,各地官員、文武群臣都精心準備了禮物前去朝賀。這件事也自然傳到了朱元璋的家鄉——鳳陽太平鄉。
  • 瀏陽花炮大市場、瀏陽河市場重新定位
    近日,《瀏陽市商業網點布局規劃文本(2015­2030)》(以下簡稱「瀏陽商業規劃」)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規劃中對瀏陽全市未來的商業布局進行了調整,不僅涉及專業市場的調整變化,也在瀏陽全市範圍內規劃了全新的商圈。  花炮大市場即在調整名單之中。這讓花炮大市場中數百個像劉先生這樣的商戶,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後發展的方向。
  • 株洲以東,醴陵官莊水庫澗江河下遊,瀏陽西鄉蘇故官橋的前世今生
    在湘潭以東,醴陵官莊水庫下遊,瀏陽官橋鎮的蘇故村,有一座頗具特色的古橋叫官橋,橋上有一頂官轎,雖然仿古的橋面是近年才修的,但橋面下四個大石墩卻也是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老橋墩了。說到瀏陽西鄉的官橋鎮,都知道有一座官橋,不過可能有的人並不知道,原來的老官橋並不是如今的這一座橋,而是在現在的官橋集鎮附近。據說老官橋是由一位稅吏捐俸祿修建的,因而取名「官橋」,也有說是蘇軾貶官惠州路徑此地捐建的。不過同治《瀏陽縣誌》有記載:」官橋,距縣八十裡,張淑修建,乾隆中水圮,其子張諦先重修「。
  • 南嶽:打銅鑼,吹喇叭,打通鄉村防疫最後一米
    紅網時刻衡陽2月5日(通訊員 王潔 記者 石珊)打銅鑼、大喇叭、宣傳車、村村響……衡陽市南嶽區南嶽鎮在疫情群防群控中廣泛運用多種接地氣又實用的「土辦法」宣傳各類疫情信息及防疫知識,向千家萬戶傳遞出防疫「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