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業界同行闡述了其對於線上展會的個人觀點。筆者對其中的一部分觀點不能認同,為此,談談在過去一年摸索線上展會的三點思考,與業界分享。
首先,談談線上展會和線下會展的關係。一定要找到一個詞來形容, 「融合」可能是最為合適的。還有業界同行將線上線下會展定義為「雙線會展」。追問一個問題:這兩條線到底是平行線,還是交叉線?就個人的觀點來說,一定是交叉線,就像人的兩條腿交會在軀幹上。
舉個例子。2020年廣交會因疫情被迫在「雲上」舉行。這時候,參展商面臨極大的參展挑戰。迫於疫情的壓力,廣交會只能線上參展,參展商可以畢其功於一役——all in 線上(全部線上)。得益於國內疫情防控工作,有些展會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進行,參展商在開幕當天忙著接待客戶,由於線上有各種直播,參展商不得不面對新的課題:參展的資源投入該怎麼分配?筆者在與一些展商交流時,有些參展商就提出,在展會搭建期間,是否可以將資源向線上傾斜,儘量請客戶在開展期間蒞臨現場,會後再通過雲展平臺的會議和直播功能進行深度的B2B溝通。筆者認為,這種融合的趨勢應該是符合將來市場需要的。
其次,來談談疫情常態化或者說後疫情時代對於線上會展的趨勢性判斷。業界同行期待疫情儘快結束,返回疫情前純線下的舊模式。但筆者認為,在新經濟下,傳統會展模式的這條老路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回顧以往,中國會展業的許多變革是倒逼式進行的,最終成為一個行業的標配,疫情正好加速了這個過程。會展業作為行業「人、貨、場」聚集的平臺,單純的線下面對面溝通已經不足以滿足客戶所有的需求。雖然會展活動依舊是ROI(投資回報率)很高的企業宣傳推廣貿易平臺,但不可否認的是,展會的ROI有下降的趨勢,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社群趨勢日趨明朗。社群是一定需要有一個承載平臺的,不僅僅是依靠微信這個即時通訊平臺,還需要有行業的社交平臺、信息平臺和貿易平臺,而線上線下融合的會展模式恰能滿足這個需要。
最後,線上展會需要所有會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而這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點就在於人。在過去的一年中,大量會展活動主辦方對流量的渴求以及自身的焦慮令會展業的壓力劇增。不可否認,傳統的會展主辦方不熟悉網際網路,企業IT的人力儲備以及基礎建設相對薄弱,這就要求主辦方在不放棄自己原有優勢的前提下,重新建設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除原有員工主動學習網際網路思維和網際網路知識之外,還需要從外部吸收一定的新鮮血液來面對今後的競爭。事實上,鼓勵傳統會展人去學習網際網路的成功概率並不大,因為突破原有的舒適圈並不容易。用高維的人才實施降維打擊,讓高維人才來學會展才是正確做法。
會展業界認為,通過一年的摸索,線上會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漸漸浮出水面,雖然依舊任重而道遠,但未來可期。線上展會如何盈利,依舊是未來一年放在中國會展人乃至世界會展人面前的嚴肅課題。值得高興的是,中國會展人已經走在了前面,希望通過2021年的探索,能給全球會展行業交出一份滿意的中國答卷。
來源:中國貿易報作者:鄭路逸
疫情會加劇推動展會的變革,不管您的線下展會今年繼續開展或者完全線上化,首先都要整合現有展會資源創造條件為參展商和採購商提供服務和支持,能夠即時滿足他們的營銷需求。
展會行業正處於一個轉折點,苦瓜科技願和您一起探索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辦展新模式。
如果您準備著手布局在線展覽,苦瓜可以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