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和菠蘿種子有相關的問題和菠蘿芽有什麼特點,生長環境等等,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把。
為什麼菠蘿果實通常沒有種子?菠蘿是自花不孕(穩)的植物。只要品種相同,不管是同一株上同一朵花還是不同朵花,也不管是不同株上的花相互授粉,都不可能結籽。故通常菠蘿無種子。沒有種子對食用是很有好處的。若不同品種依賴風媒、蟲媒或人工授粉,就可以獲得種子。
這在雜交育種子上可得到應用。一個有150朵小花的菠蘿花序,經人工不同品種授粉後,可望獲得2000~3000粒種子。一般在溫度較高條件下,在花序中部授粉易獲得種子。種子紫黑色,細小尖卵形,著生在小果的果腔內。菠蘿芽有什麼特點?冠芽:正常植株僅有1個頂芽,遇不良環境或栽培管理不當,會出現雙冠芽或多冠芽。復冠芽易遺傳後代,必須淘汰。
裔芽:又名託芽、「雞」、「齡」,著生在果實基部和果柄上,每株2~6個,多則20個。峇里(非律賓)裔芽少,卡因、土種通常較多。同一品種中,正造果比秋季果要多些,正常抽蕾的託芽又比激素催花的多。吸芽:又叫腋芽、「筍」、「羊角筍」等,著生於地上莖腋中。一般來說,母株是在拔芽後拔出的,開花後是芽吸收和旺盛的階段。選擇的植物數量因品種和植物的強度而異,而凱恩品種的數量較少。一般1~3個;峇里(菲律賓)約4~5個;神灣多至10個以上。
強壯植株吸芽多,反之則少,甚至不抽出,導致來年苗數不足而降低產量。吸芽芽體比冠芽、裔芽大,生產上主要用它來接替母株結果,過多的吸芽通常在採果後摘下供作種苗。種植較大的吸芽,一年即可開花結果。塊莖芽:又叫孽芽、地下芽、底筍,數量少且細弱,如用作種苗要2年~3年才結果,且果小,產量低,一般很少用它作種苗。但是,它的芽位低,開花結果不易被風吹倒。當植株過高時,適當保留地下芽以降低芽位,防止倒伏,且便於培土。
菠蘿的年齡時期是如何劃分的?菠蘿的一生可以分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兩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本身的形態特徵和對外界環境條件的一定要求,從芽的生長到花芽分化前,稱為營養生長階段,其特點是植株各營養器官體積迅速增大,所以此期要充分滿足養分和水分的需要,尤其是氮肥,這對於根系和葉面積的增加,不斷從地上部和地下部累積營養物質,為下一個階段創造物質條件具有重要作用。在人工控制花期的情況下,在催花前一個月左右,根據葉色和生長勢,適當控制水肥,則有利於花芽分化而轉入第二階段。
從花芽分化開始至果實成熟為止,稱為生殖生長階段。不同季節花芽分化至花蕾抽出所需時間的長短與小花形成數目的多少有關;小花數又與果實產量相關。抽蕾開花、果實發育與成熟的同時,各類芽體相繼成長,需要更多養分供應,故此期適時合理施肥,及時除芽、防病蟲害、防曬護果,對加速果實的發育,提高產量及培育強壯的吸芽以代替母株結果均有重要作用。
菠蘿各器官間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菠蘿的根、莖、葉、花、果和芽體等器官,在構造上和生理上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體現了植物有機體的統一和協調。
(1)根與莖、葉、果的關係:菠蘿根系越發達,生長越旺盛,根量越重,其莖的粗度也越大,且飽滿,葉生長茂盛,葉片數量多,掛果量提高,果實重量也相應增加。
(2)葉與果的關係:植株的青葉數、總葉面積與果實重有著密切的關係。據調查表明,對於無刺卡因和菲律賓兩個品種,若青葉數為30~40片,株總葉面積0.8平方米~1平方米,約可得果實1千克。
(3)芽與果的關係:芽體與果實的生長發育表現出互相制約的關係。裔芽、吸芽隨果實發育而萌發、生長,但在果實生長旺盛階段,其生長受抑制而緩慢,待果實採收後抑制因素解除才迅速生長;相反,在開花或果實發育階段,若吸芽生長過旺,會造成與吸芽對應位置上的花或小果生長發育不良;若裔芽多,則果實小;冠芽生長使果實頂部的部分小果發育不良,果實呈微錐形,適時摘除或挖頂,使果實為圓筒形。
影響菠蘿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有哪些?山菠蘿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需要溫度、溼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生存條件,除此之外,海拔高度、地形、地勢、坡向、風、霜等條件對光、熱、水、土壤養分的變化也有一定影響,進而影響菠蘿的生長發育。對菠蘿生長發育和菠蘿生產影響最大的環境因子,主要是溫度(年均溫、有效積溫、極端最低溫、1月均溫和10年一遇的短時極低溫)、雨量、日照、土壤及風等。深入了解上述各因子對菠蘿的影響以及本地區的環境資源條件,才能更好的通過栽培技術,改善環境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菠蘿的要求,促進菠蘿快生速長,適時開花結果,以獲得豐產優質高效益。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