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大陽古鎮

2020-10-13 醉子偕

大陽古鎮位於晉城市澤州縣的西北方,距市區大約22公裡,是一座擁有2600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可以坐火車站214路車直達途徑客運東站,也可以坐前進路的313路公交車直達。從市區自駕沿S227省道行駛至與馬巴線交匯處左轉,進入馬巴線大概行駛8公裡,到與大東線交匯處沿大東線行駛300米即可進入景區停車場。

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也就是秦朝在此置縣,漢承秦制並且封侯於此,西燕設此為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2008年被國家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1年11月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6年成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大陽古鎮從建築風格上看,一句話"東西兩大陽 ,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九十三個閣,九市八圪壋,上下兩書院,老街五裡長"。

中國早期北方城鎮的建築常常受到"靈龜"理念的影響,大多以"龜形"進行空間布局。大陽古鎮依山傍水,村莊沿陽阿河呈東西走向排列,以一條老街作為串聯,將東西大陽連接起來。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大陽人在古鎮南北建有四寨。俯視大陽古鎮,古鎮之西的大陽水庫為龜尾,前河與後河之間的東西大陽為龜身,天柱塔處的大陽東端為龜首,縱橫交錯的古鎮街區為龜殼,整個造型呈現出一個活靈活現的靈龜。在這個有千年輝煌的歷史古鎮中,散落著大量的明清以來保存下來的民居。這些民居主要以四合院為主。同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大陽四合院在防衛功能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受到風水觀念的影響,還出現了一些三合院和九宮八卦式格局的院落。大陽的民居,套園特別多,房連房,樓接樓,空隙非常小。這與北方平原地區的四合院落迥然不同,屬於典型的北方山區式庭院。這個可以去張家祖宅、段長官院、裴氏院落、孟天官府、棋盤院等進行參觀。

從文化上看,分為仕官文化和商業文化。

明清時期經濟極度富裕的大陽,文化事業也突飛猛進,科甲昌達,俊才輩出。"有官不到大陽誇","大陽出了三鬥三升芝麻官"。這些民謠都真實反映了當時大陽的社會現實。明清時,大陽鎮出的狀元、進士、舉人人數達150之多,在當時山西省92個縣的鄉鎮中最多。

明朝末年清朝初,官多如林站朝綱。

吏部天官本姓孟,翰林學士他姓常。

禮部尚書本姓裴,還有一位張都堂。

當時有個田閣老,當朝一品為宰相。

大陽有個武狀元,名叫大經本姓張。

南徵北戰立大功,殺掉番邦一命亡。

朝廷為他鼓士氣,氣壯山河在大陽。

這首詩,比較全的概括了大陽歷史上的這一仕官文化。

商業文化就不得不說大陽的冶煉技術了。我們知道晉城素有「煤鐵之鄉」的稱呼,因冶煉技術的精湛也有「九頭十八匠」之稱,而大陽古鎮也可以說是我們了解晉城古代冶煉技術的一個代表地。有這樣一句話「文可制針,武可鑄劍」則是反映大陽的冶鐵技術的發展的廣泛。大陽是我國冶鐵業發源地之一,早在戰國時已成為製造兵器的重要產地,據清初學者畢振姬考證,古代著名的"陽阿劍"就產自於此,到明清時期手工制針業出現大陽手工針有七十二道工序,質量優異與當時的廣東佛山南北呼應分割中國市場,在海外大陽的鋼針也佔有一席之地,當時遠銷中亞一帶,如現在的伊朗、伊拉克等地,因此大陽有「九州針都」之稱,更不用說日常鐵貨,也是行銷河南、河北、山東、內蒙、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所以大陽的商業文化興盛的很,當時除去少數官宦家族,整個平民無論貧富都參加了制針的手工業生產。如果來大陽可以到古法制鐵館去體驗一把,古人的制鐵法,尤其是,鋼針的製作。

大陽的著名人物

趙飛燕

「環肥燕瘦」兩種不同的女性美,不僅僅是對趙飛燕與楊貴妃身材的對比,同時也是反映她們的共同之處——出色的舞姿,精湛的琴藝。趙飛燕,原名宜主,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驁的皇后,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是歷史上著名的體態輕盈,能歌善舞的美女我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

孔三傳

我國 北宋 澤州藝人。古代諸宮調的發明者,堪稱中國古代的音樂大師。 諸宮調在演唱時,不再限於一支曲子,也不再限於一個宮調了。它是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來選擇、連綴不同的宮調、曲子。宮調曲子的更替,依循著故事起伏的脈絡,以故事為音樂的命脈,用音樂渲梁故事。這樣,諸宮調就成為以故事為重心的文學--音樂組合體。有人稱孔氏以說唱內容皆演山西故事之佚名撰《劉知遠》,董朗撰《西廂記》及王伯成撰《天寶遺事》三諸宮調馳名,故自號三傳,最著名的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張大經

生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乾隆十二年丁卯舉人、十六年辛未科武進士第一人,張大經獲取一甲一名武狀元,授予一等侍衛,也是晉東南地區唯一的武狀元,時年33歲。後在乾隆年間參加徵金川的戰鬥中戰死。 狀元巷過去曾樹一旗杆,旗上有乾隆皇帝御筆親賜的「氣壯山河」四個大字。乾隆皇帝御筆親賜的「氣壯山河」金字大匾,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被毀。

張光奎

生活於明代萬曆、崇禎年間,崇禎五年山西農民起義軍攻打澤州,當時張光奎已離職在家,與其兄張光璽等人率眾守城,因援軍遲遲未到,固守八日後,城破被殺,死後被朝廷追贈光祿寺卿。其墓位於大陽鎮陡坡村,出土了大量的彩繪琉璃儀仗俑和仕俑等隨葬品,這些東西可以在晉城博物館看到。

大陽的幾個景點,除上述一些地方還可以去

五裡老街

穿過古鎮的城樓既是。青石板鋪就的古街猶如一條蜿蜒的遊龍,貫穿東西大陽,沿街各種店鋪雲集,與周邊的民居、寺廟、樓閣完美地融為一體。

天柱塔

天柱塔位於大陽古鎮東南角,明萬曆丙子四年(1576年)始建,工期長達27年。

天柱塔高108尺,底面630平方尺,整體建築呈八菱錐體,九層八面,層層出簷,每層簷角下懸有銅鈴,共72枚。塔峰葫蘆壓頂,葫蘆嘴上冠以鐵鑄高九尺重千斤的帽頂。塔下開西門,壁厚七尺有餘,壁間有磚砌旋梯通往上層,每層都建有塔窗。

龍樹

話說"世上不少百歲人,山中難覓千年樹。"吳神廟內,因樹齡長,樹身猶如一條矯健的行龍,當地人都稱之為"千年 龍樹"。據市林業專家介紹,此樹樹齡實際已有800年以上。更讓人稱奇的是,這棵油松枯萎後竟然可以自愈並發出新芽。

景區為開放型景區,可以直接逛,但是有幾處是收門票的,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性的購買,也有這幾個地方的套票。

相關焦點

  • 走進山西澤州縣「大陽古鎮」
    在山西省澤州縣太行山麓,有一座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大陽古鎮。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在此置縣,漢承秦制且封侯於此,西燕設此為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大陽明清時期仕官如林,當地民謠「有官不到大陽誇」、「大陽出了三鬥三升芝麻官」都真實的反映出了當時大陽的文運盛興,仕官迭出。同時大陽因手工制針業發達,被譽為「九州針都」。
  • 大陽古鎮——山西行之廿五
    文|張泰來大陽古鎮兩千年,坐賈行商古今傳。如今開發旅遊業,設想容易實行難。在山西省澤州縣太行山巔,有一座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大陽古鎮,也是我國漢代著名舞蹈家、皇后、美女趙飛燕的故鄉。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置縣,漢主封國,西燕設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大陽明清時期仕官如林,當地民謠"有官不到大陽誇"、"大陽出了三鬥三升芝麻官"都真實的反映出了當時大陽的文運盛興,仕官迭出。
  • 遊山西·讀歷史——大陽古鎮:傳承千年 跨越古今
    9月25日下午,「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活動太行線記者、編輯,走在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古鎮的路上,感受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淳樸的民風。遊客們走進大陽古鎮。攝影:楊洋大陽古鎮古稱「陽阿」,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擁有2600多年歷史,近35平方米元明清古建築群,國內罕見。歷史上,這裡曾是漢代舞蹈家趙飛燕的故裡,仕官輩出,素有「煤鐵之鄉」、「九州針都」、「三晉一鎮」之美譽。漫步古鎮,城池寨堡、街巷縱橫、官宅商居、樓閣津梁、寺廟祠庵比比皆是,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散發出滄桑韻味。
  • 山西大陽古鎮,是否和你也有緣分?|大陽鎮|古鎮|漢服|大陽古鎮|山西
    一連串的古鎮旅遊新體驗,不僅留住了年輕人的腳步,還為大陽古鎮增添了潮流範兒。大陽古鎮,地處太行山巔的晉東南地區,位於晉城市區以北約20公裡處的澤州縣大陽鎮,古稱陽阿,歷時兩千六百多年綿延不斷。歷史上秦皇置縣、漢主封國、西燕設郡;在漫長的歷史中,大陽沉澱出了豐富的禮樂文化、宮廷文化、工商業文化等,是我國著名的禮樂之鄉、仕官之鄉,更是一代傳奇趙飛燕的故裡。
  • 大陽古鎮:每晚19:00打鐵花表演都是免費的
    在山西省澤州縣太行山麓,有一座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大陽古鎮,這裡冶鐵業而興盛,繁榮,還因為非常重要的區位因素,經濟發展也十分發達,從秦朝開始在這裡設縣制,一路走來,大陽明清時期仕官如林,當地民謠「有官不到大陽誇」、「大陽出了三鬥三升芝麻官」都真實的反映出了當時大陽的文運盛興
  • 山西晉城的大陽古鎮,有2600多年的歷史,以火文化聞名於世界
    大陽古鎮位於山西晉城,群山環繞,西北是吳神山,是群山之首,承其逶迤而下的龍脈而建村,西高東低,狀若大龜,頭俯川地,尾屏香山之麓。村莊沿前後河呈東西走向排列,為了加強防禦能力,大陽人在古鎮南北築有四寨,古鎮的底蘊源自於火,千年來的發展更是衍生於火文化,可謂是火文化讓古鎮聞名於世界,而古鎮則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了火文化。
  • 遊山西·讀歷史|組圖:大陽古鎮,一座「活著的」古鎮
    9月25日下午,「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活動太行線記者,走在大陽古鎮的路上,感受著這裡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淳樸的民風。記者們一路走,一路拍,被這裡的一景一物所吸引。大陽古鎮分為東西兩大陽,古稱「陽阿」,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擁有2600多年歷史。
  • 山西園林古鎮,大陽古鎮,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給你原汁原味的體驗
    大陽古鎮位於山西晉城,論起「古」便絲毫不在話下,這座古鎮足足有著2600年的歷史。如果想要體驗2000年前存留的氣息,大陽古鎮或許能帶給你原汁原味的體驗。驅車來到大陽古鎮,步行其中,感受街道的交錯縱橫,不知道下一步就會拐到哪一個全新不認識的路上。因為名為古鎮,自然就要有些古鎮的樣子,整個小鎮的建築風格都透露著時間的打磨痕跡,更是可以看見電視劇中模樣的古堡大宅院。對於長時間生活在現代化都市的我們來說,這樣的風景無疑是難得一見的,無論是氣派風光的官家大院還是稀疏平常的百姓小屋,通通讓人感慨萬千。
  • 【晉距離】巍峨秀美王莽嶺+古色古香天官王府+蜂窩建築湘裕古堡+飛燕故裡大陽古鎮純玩三日遊
    在山西省澤州縣太行山巔,有一座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大陽古鎮,也是我國漢代著名舞蹈家、皇后、美女趙飛燕的故鄉。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置縣,漢主封國,西燕設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
  • 遊山西·讀歷史 | 探尋悠悠古鎮 體驗時光倒流
    大陽古鎮不愧是中國古城鎮活化石,優雅的園林,堅固的寨堡,同時彰顯南方的溫婉和北方的雄壯,太行山巔這座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名不虛傳。」「聽導遊說,大陽古鎮是我國漢代著名舞蹈家、皇后、美女趙飛燕的故鄉。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置縣,漢主封國,西燕設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
  • 大陽古鎮的韻味
    大陽古鎮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大陽古鎮是我國元明清三個朝代遺留到現今最大規模的古鎮,也是山西境內最大的古鎮大陽古鎮擁有規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被稱為「中國古城鎮活化石」。漫步古鎮中,城池寨堡、街巷縱橫、官宅商居、樓閣津梁、寺廟祠庵比比皆是,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散發出滄桑韻味
  • 突然,想去大陽古鎮
    ​突然想去大陽古鎮,但苦於沒有騎友相伴,我既沒膽量又沒修車技術,因此一直在等待時機。大陽古鎮,有著讓人愛的一切元素。想去大陽古鎮,穿越2600年,感受「九州針都」的魅力想去大陽古鎮想去大陽古鎮
  • 【家風家訓】走進大陽古鎮家風家訓館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大陽人勇於適應、勇於繼承、勇於改造、勇於創新。2000多年的禮樂文化積澱,2000多年的煤鐵冶煉成就了九州針都的盛譽和仕官之鄉的美名。在「士自一家以及百家有士皆通」的大陽,以世家大族為代表的仕官群體佔了古鎮的一大部分。比如「八朝為官」的段家,「一門七進士」的孟家,「滿門忠烈」的張家;家學淵博的顏家、裴家,桃李芬芳的關家……都是大陽的典型代表。
  • 晉城澤州大陽古鎮旅遊
    如果茫茫人海,我在大陽古鎮遇見你。這裡是笙歌曼舞的詩境,是炊煙舊事的故鄉,擁有北方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山西省晉城市西北22公裡處吾聖山東麓香山腳下,一座飽經歷史風霜的千年古鎮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正在揮去歷史的塵垢,展露出凝固的滄桑印痕,煥發著的勃勃生機,這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晉城古村古鎮:依山傍水,安靜祥和,時光沉澱的畫卷
    8月中旬,來到了晉城旅遊,遊覽了名山--王莽嶺、珏山,走進了皇城相府、郭峪古城、良戶村、湯王頭村、康營村、大陽古鎮、司徒小鎮、柳氏民居,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澤州縣大陽古鎮,古陽阿縣澤州縣有一座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歷史的古鎮—大陽古鎮。
  • 央視《鄉約》來啦,大陽古鎮給你當「紅娘」!
    央視《鄉約》欄目走進大陽古鎮一天走不完,半月看不夠一片大陽地,半部中國史禮樂之鄉,祭、求、佑等禮中國魅力小鎮中國活著的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古城鎮活化石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裡就是山西澤州大陽古鎮在大陽古鎮搭臺相親啦才藝展示、相互交流我們神秘的女嘉賓最終會選擇哪位心儀男士成功牽手,相約未來?《鄉約》是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相親交友類大型戶外訪談節目,由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肖東坡主持。
  • 大陽古鎮、炎帝陵升級為國家4A級景區
    12月24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山西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文件》,根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市級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機構推薦,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正式確定包括晉城市澤州大陽古鎮和高平炎帝陵在內的7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山西大陽古鎮遊玩全攻略(最新遊玩技巧路線全解析)
    大陽古鎮是我國元明清三個朝代遺留到現今最大規模的古鎮,也是山西境內最大的古鎮。古鎮對於很多熱愛旅遊的朋友都是必去的,會給人一種穿越的感覺。走在古鎮當中,更能感受這個地區的文化內涵,周邊的建築也在訴說著他們千年來的經歷。
  • 山西最古老的古鎮,擁有2600年歷史,明清古建築院落為其特色景點
    這次陌陌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山西澤州的大陽古鎮。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大陽古鎮吧。大陽古鎮,位於山西省澤州縣太行山麓,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這個古鎮比青龍古鎮、忻州古城的歷史還要悠久,應該算是山西省古鎮裡年代最為久遠的那一個了。
  • 「打鐵花」表演,山西澤州大陽古鎮的傳統技藝,比放煙火更絢爛
    大陽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冶鐵業的發源地之一。明清時期,大陽古鎮的冶鐵業和制針業非常發達,「打鐵花」這一傳統民間藝術也得以發揚光大、傳承久遠。大陽古鎮「打鐵花」表演由6個人共同配合施展,讓高達1600℃的鐵水在夜空中呈現出絢麗的色彩和恢弘的畫面。這是一項危險而又極具畫面感、儀式感的傳統技藝,如今也成為大陽古鎮吸引遊客的一項重要傳統技藝表演。「打鐵花」表演會在一些重要的節假日裡進行,即將來臨的春節,就能看見這壯觀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