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小米價格2099起步的5G手機,真香。
這個售價,進一步拉低了5G手機的門檻。
看一看手機的配置:
CPU:驍龍765G處理器,支持5G。
屏幕用的是三星 AMOLED 原色屏,官網介紹的很牛X。
而且三星的屏幕,說實話也確實還可以。
屏下光學指紋,後置4800萬 AI四攝像頭,1600 萬超清前置相機。
同時還支持50倍變焦,該有的配置都有了。
能夠通過較低的價格享受到較高的品質,對咱們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但推出小米10青春版的做法,對小米數字系列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我們知道,在19年的時候,小米和紅米實現品牌分開。
小米系列瞄準的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科技愛好者。
而紅米系列定位的是極致性價比,對標榮耀系列。
這也是小米數字系列現在定價越來越高的原因。
小米10售價3999起,小米10 pro售價4999起。
從價格我們可以看出,小米數字系列希望對標的是華為Mate系列。
但不同於華為手機家大業大,華為除了Mate系列,還有P系列,nova系列等等(詳情請見華為手機原來這麼分類,終於懂了)。
小米數字系列只有兩款產品,而小米CC系列定位是愛自拍的年輕人,可以理解為便宜版的nova。
但這我們可以看出,小米系列的產品太少了,有點雙拳難敵四腳的意思。
小米希望通過提高售價達到抬升品牌定位的目的。
不過孤木難支,產品太少而無法覆蓋太多的人群。
估計小米手機的銷售額不及預期,所以小米急需推出一款能走量的產品。
但在小米數字系列中推出,真的是一個好選擇嗎?
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買牛X的手機,看看小米;買實惠的手機,就看看紅米。
可小米10青春版來這一出,算個什麼情況?
之前2年的經營,小米數字系列好不容易積累出來的高品牌溢價,被全毀掉了。
我們看看售價:
小米10 青春版6GB+128GB 售價2299。
紅米K30 5G,同樣的配置便宜了100塊錢,2199。
如果你有2000多的預算,是去買小米10青春版還是紅米K30 5G呢?
不同手機系列之間價格有重疊,相互覆蓋住更多的人群,這個很正常。
但它們重疊的部分,都不是自己的主力配置,只是起相互補充的作用。
但小米10青春版,作為主打旗艦和高端的數字系列,直接把價格拉低到自家紅米的主力價格區間內。
是準備從紅米嘴裡搶飯吃嗎?
還讓紅米怎麼玩?
這樣一來,搶的不是對手的客戶,搶的全是自己家的飯碗。
紹哥認為,這次的小米10青春版,應該放到小米CC系列中去。
重點宣傳、突出其時尚、拍照功能,將定位抬上去。
同時把價格稍微提升200塊左右,適當拉開與紅米的距離。
這樣一來,就做到了3個大系列:小米數字系列、小米CC系列,紅米K系列均有自己的5G旗艦手機。
能夠做到均衡發展,相互補充但又不幹擾。
同時還可以分別狙擊華為不同的產品系列。
紹哥一直很喜歡小米系列的產品,也希望小米能做一條鯰魚,能攪動手機市場。
畢竟,華為太大了。
而一家獨大,永遠不是最好的選擇。
往期回顧:
nova 7和iphone SE,你會怎麼選
特性思維:喜歡談哲理的數碼博主。
做有思想的百家號。
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