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杭州人最喜歡吃的10碗面」——兩碗排骨麵兩碗蝦爆鱔,這個周末一起來吃個過癮!

2021-02-17 每日商報

由每日商報社聯合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共同發起的「尋找杭州人最喜歡吃的10碗面」活動今天將為大家帶來四碗面——兩碗排骨麵,兩碗蝦爆鱔,周末一起來吃個過癮!

No.020 天天小排麵館

地址:秋濤路106號(近鳳凰苑門口)

營業時間:5:00-14:00 16:30-00:00

招牌面:小排面(20元)


記者剛聽到「天天小排面」時,還以為是希望客人天天來吃小排面的意思,來到店裡才知道,這麵館已經開了18年了,原先沒有名字,「天天」是老闆娘孫子的名字。

記者來到店裡時,還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店裡的員工從廚師到服務員都是女性,沒有一個男員工。孫大姐告訴記者,這是因為老闆娘喜歡女員工,覺得女員工辦事更加利索。

店裡的招牌面毫無疑問就是小排面了。這小排吃起來格外香酥,而且每碗面都有足足5塊小排,讓你一次吃過癮。

這面燒起來很簡單:鍋裡加點豬油,放入青菜炒一下,加點鹽和味精,倒入高湯,把麵條入鍋煮一會即可出鍋,最後把小排加到面上即可。記者詢問這小排有什麼秘訣,店裡的孫大姐只是笑而不語。看來要吃到這小排,就只有來店裡點上一碗小排面了。


No.021 裡仁坊巷無名麵館

地址:裡仁坊巷13號102(近中山中路)

營業時間:7:00-21:00(每半個月休息兩天)

招牌面:大排面(15元)


這家麵館有些不太好找,它在裡仁坊巷上,中山中路和杭州古玩城中間。記者來回找了好多遍,才發現了這家看起來不太起眼的無名麵館。

比起其它麵館的燒面師傅,這位老闆娘趙紅華看起來顯得很「淡定」,客人來點一碗麵,她會輕輕地應一聲,然後不緊不慢地把面燒好;空下來時,就看下鍋裡的大排,撒上一把香蔥。仿佛她就是這樣,燒了十多年。


而這「蔥燜大排」正是店裡的招牌,從窗口望進去便能看到一大鍋大排,令人垂涎欲滴。不少客人看到這大排都會來問老闆娘:「你這大排怎麼賣?」不過這大排是不單獨賣的,想吃到大排還得點一碗大排面哦!

說起大排的做法,老闆娘說,這是她自己摸索出來的,就像這樣,每鍋70-80塊大排,加醬油、糖和味精滷大約1個小時,在燜的時候往上面加兩三次蔥。「加蔥是為了增加香味,看起來也好看些,就叫『蔥燜大排』吧!」

有客人點一碗大排面,老闆娘便往鍋裡加點油,先炒青菜,再加開水,加點鹽和味精,放入麵條,出鍋後夾一塊大排放到面上,澆些大排湯,一碗大排面便可以端到客人面前了。


這大排確實與眾不同,一口下去能撕下一大塊,而且相當入味。借用一位食客的話說就是「吃過這家的大排,你就會覺得其他店的大排都是鐵板。」

No.022 平樂麵館

地址:望江路118號

營業時間:24小時營業

招牌面:蝦爆鱔面(35元)


(因為門口在進行立面改造,所以沒拍店面照片啦)

說起平樂麵館,在望江門一帶也是出了名的,原先鐵道口第一家就是,如今也已經開了20多年了。

雖然外邊在進行立面改造,不過店內環境還是相當不錯,還是有不少客人慕名來店裡吃麵。

廚師長推薦的招牌面是蝦爆鱔面。選用的黃鱔都是每天早上新鮮送來的本地黃鱔,每碗面有兩條黃鱔。黃鱔先去頭去尾,再剔去骨頭,切成三段,入油鍋炸至起皮後撈出,待油溫上升後再次入鍋炸至金黃色。據廚師長介紹,這樣分兩次爆是為了保持肉的鮮嫩。第二步,將洋蔥蒜泥蔥段先入鍋炒香,再放入爆好的黃鱔,加適量老酒、醬油、胡椒粉和少許的鹽翻炒下即可。第三步是燒面,選用特製的湯水,加水煮的麵條,加點醬油、鹽和味精即可出鍋,出鍋後將炒好的黃鱔澆在面上。最後,再澆上過油後的河蝦仁,一碗蝦爆鱔面就完成了。


與杭州其它麵館的蝦爆鱔面有些不同,這碗面選用的是河蝦仁,一碗麵有30多顆,看上去就像一顆顆小珍珠,吃起來也很Q彈;還有就是平樂的蝦爆鱔面會加蒜泥,在去腥的同時增加面的香味,如果不喜歡蒜泥,在點單的時候告訴店家就可以啦。

No.023 面飯世家

地址:水晶城購物中心5樓5060商鋪 

營業時間:10:30-20:30 

招牌面:蝦仁爆鱔面(38元)


這不是一家簡單的麵館,你可以在這吃到杭州面,也可以吃到廣式小吃。記者一問,原來老闆楊經銀曾經在廣州學過廣式小吃,來杭州之後也喜歡上了杭州面,於是便開了家兩者結合的店,這樣客人的選擇也更多樣。

(由於微信只能添加三個視頻,想看面飯世家蝦仁爆鱔面的讀者可以點擊 http://v.qq.com/page/d/t/l/d031159o8tl.html )

要燒麵條,從燉高湯開始。要將筒骨、雞殼、鮮豬皮等從每天早上8點一直燉到晚上10點,才能燉出牛奶般的高湯。

為了增加香味,老闆還特別調製了豬油和色拉油混合的油。油熱後,將黃鱔炒

至金黃色,加入廣州發過來的白海蝦仁,再加生薑片、蒜片、小蔥和洋蔥絲爆炒,加適量黃酒、老抽、蠔油、胡椒粉和麻油,翻炒均勻即可。

第二步便是燒面,先倒入熬好的高湯,燉開後放入出水過的麵條,放入番茄和小青菜,稍煮一會便可以出鍋了,再將炒好的黃鱔澆在面上,蝦仁爆鱔面就完成了。


可以明顯地感覺出,這碗面結合了廣州和杭州兩種不同的風味,相比別家的蝦爆鱔面,這碗面味道更香濃些,特別是因為用的高湯,加了蠔油、麻油等緣故,吃起來感覺更香、更鮮。

見習記者 章斌

相關焦點

  • 「尋找杭州人最喜歡吃的10碗面」——你更喜歡腰花片兒川還是酸菜魚片面?
    面又來啦——由每日商報社聯合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共同發起的「尋找杭州人最喜歡吃的10碗面」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杭州人心目中的十碗面」評選開始啦!
    這是第三屆杭州麵條節的廣告語,對於喜歡吃麵的人來說,這樣的天氣,中午坐在太陽底下吃上一碗腰花拌川或是豬肝面加蛋,不枉為一大樂事,生活這一面,的確就該如此。  經過2017年、2018年兩屆杭州麵條節,今年的第三屆,我們開始受到社會各界的更多關注,熱情加入的麵館更多,面的品種也更豐富。
  • 蘇州最嗲的二十碗銷魂面,你吃過幾碗?
    什麼澆頭也沒有,僅僅光面,但就是好吃。「湯水象白色、面如鯽魚背」,不少老蘇州稱,吃到了小時候陽春麵的原汁原味,更滿意的是,這碗精工細作的「大師陽春麵」很便宜。那裡最有名的是「炒肉麵」。把豬肉切成丁,配上香菇丁、木耳丁、扁尖丁和蝦仁一起炒,不放醬油喔!下好一碗寬湯麵,舀上一大勺炒肉澆於面上,一吃難忘,二吃上癮,三吃思念!
  • 30年,450多地,吃了3000碗面,評出了他心中最好的15碗
    他花了30年走過中國450多地只為尋找心中最愛的那碗面坂本一敏日本拉麵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不少鐵桿粉絲,但是有一位日本老爺爺,他偏偏鍾情於中國麵條。坂本一敏遊歷中國各地的手繪作品要問老爺爺最喜歡哪裡的一碗麵?蘇州湯澆面肯定榜上有名。上海雪菜肉絲麵、蘭州牛肉拉麵、北京炸醬麵、宜賓燃面、桂林馬肉米粉也都讓他讚不絕口。
  • 為追求女老闆,男子一天吃八碗面表白:早上五碗中午兩碗晚上一碗
    為追求女老闆,男子一天吃八碗面表白:早上五碗中午兩碗晚上一碗。黑龍江,有這麼一對新人,他們的愛情還要從這特殊的八碗面開始。什麼是八碗面呢?新郎陳先富為了追求女老闆,一天當中連吃了八碗面,還要讓女老闆猜是啥意思。
  • 海寧長安最有名的20幾碗面 你吃過多少?
    ,長安虹橋頭東面老街上的這家「湯包麵店」,和上面的這家「貓眼麵店」可以說是長安歷史最悠久的2家麵店了,都開了20來年了,是推薦指數最高的2家。以上這兩碗面價格都在20左右,在面裡算是土豪級別的。其實,來這兒的客人點的最多的要數鱔片面、爆魚面、三鮮面和黑魚面。如果你覺得一種料不過癮,可以按照個人的口味,隨意搭配其他食材。
  • 海鮮面最好吃的做法,湯鮮料足,香辣過癮,連吃兩碗都嫌少
    海鮮面最好吃的做法,湯鮮料足,香辣過癮,連吃兩碗都嫌少~我的有個群組,組成人員都是大學的室友,其中有一個同學是馬來西亞僑生,大學的時候跟她並沒有很熱絡,主要也是我自己常跑社團,跟社團的朋友比跟班上的同學還親。
  • 蘇州最嗲的二十碗銷魂面
    據說創于楓橋鎮,其獨特之處在於麵湯,用豬骨、鱔骨熬成的湯增鮮,再用酒釀吊香,湯清無色,醇香撲鼻。什麼澆頭也沒有,僅僅光面,但就是好吃。「湯水象白色、面如鯽魚背」,不少老蘇州稱,吃到了小時候陽春麵的原汁原味,更滿意的是,這碗精工細作的「大師陽春麵」很便宜。
  • 上海:吃碗熱面來暖胃吧!過了這個季節就沒得吃咯
    秋風起,寒意已漸濃,來吃碗熱面暖暖胃吧~ Hao noodle 地址:世紀大道1192號世紀匯廣場L5層014號(地鐵世紀大道8號口) 蝦爆鱔面 米其林一星,鱔片酥脆、蝦仁彈牙
  • 樂山人從小吃到大的小店,靠1碗排骨麵火了35年,11元1兩吃不夠
    四川樂山是一座美食城市,這裡的人懂吃會吃也會做吃,幾代人努力經營了各種美食,像缽缽雞、油炸串串、甜皮鴨都遠近聞名。而樂山好吃的太多,真是吃一個月都吃不完,在陽光廣場有一家潘六嬢排骨麵,是幾代樂山人的美好回憶,是樂山人從小吃到大的寶藏麵館。
  • 閩南習俗立夏要吃碗蝦麵 或因「蝦」與「夏」諧音
    ■廖女士做的蝦麵  「買蝦回去煮蝦麵!」昨日下午,下班後在濠頭菜市場買菜的廖女士,被鄰居的一句話勾起了兒時的回憶——立夏要吃碗蝦麵。  於是,廖女士也買了蝦回家,剝蝦殼、剖蝦背、去蝦線,準備重溫兒時的美味。今年50歲的廖女士說:「小時候,我們家就有這個習慣,有時立夏是吃莧菜面。」不過,她也頗覺遺憾:「傳統的蝦麵就是要用野生的海蝦,用蝦頭蝦殼熬湯,湯頭就會很紅,顏色很漂亮,而且味道更鮮甜。現在的蝦是不是野生的很難說,而且毒素可能積累在蝦頭,就不敢用蝦頭煮了,所以只能說是蝦仁面。」
  • 蘇州最嗲的二十碗銷魂面,來一碗伐?
    什麼澆頭也沒有,僅僅光面,但就是好吃。「湯水象白色、面如鯽魚背」,不少老蘇州稱,吃到了小時候陽春麵的原汁原味,更滿意的是,這碗精工細作的「大師陽春麵」很便宜。那裡最有名的是「炒肉麵」。把豬肉切成丁,配上香菇丁、木耳丁、扁尖丁和蝦仁一起炒,不放醬油喔!下好一碗寬湯麵,舀上一大勺炒肉澆於面上,一吃難忘,二吃上癮,三吃思念!
  • 網友爆料:在杭州吃到了298元一碗的面?你吃過最貴的面是……
    店裡的面基本都是60元以上一碗,但是吃過以後,大家普遍反映還是物有所值的。金玡居特製的紅油湯底看起來似乎辣得讓人不敢接近,但是杭城人也會喜歡,麻辣中透著鮮甜,不辣嗓子,正好勾出食慾。碗中浸泡在湯汁裡的臭豆腐更是這碗面的靈魂所在,吃進嘴裡還帶著牛肉的香氣,三大口滿足臭豆腐愛好者的欲望。
  • 姑蘇城五碗必吃晨光面
    蘇州的面,內裡門道說一年也說不完。100年前,姑蘇城裡有名有姓的麵館少說四十幾家,家家都有絕活招牌。以澆頭為例,燜肉、炒肉、肉絲、爆魚、塊魚、爆鱔、鱔糊、蝦仁、三蝦、滷鴨、三鮮,常見的就十幾種,湯頭又有寬、緊、拌之分。清晨趁著麵店高湯熬好,麵湯清澈,一碗肉大面鮮的頭鍋面下肚,水鄉的日子才好正式開始。同得興(嘉餘坊店)
  • 一個中國小夥在日本吃麵,連吃56碗才飽,網友:日本碗多不怕洗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我們身邊出現的吃貨也是特別的多,那麼這些人也是特別喜歡別人稱呼他為吃貨的。現在的吃貨生活在這個世界也是非常幸福的。不管走到哪裡,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吃吃。其實這種人生活的也是非常快樂的,能夠有一種愛好的事情,那麼對於這個事情來說也是相當的不錯。
  • 在西安最喜歡吃的十碗面
    地址:朱雀路南段和長安西路十字向西一百米路北,老店在紅專南路2【馬利亞面】馬利亞面,經營三十年了,老頭是東北回民,原來在部隊上學的擀餛飩皮,後來把擀皮的技術用在了擀麵上,面用槓子壓出來,然後用兩根擀杖把面擀開,超筋道。特色雞丁面和牛肉麵,個人更喜歡牛肉麵,還可以配炸雞腿和牛肉丸子一起吃,忒色很。
  • 【小新說吃】嘉興滋味:蝦爆鱔
    嘉興小新微信號:JXTVSS嘉興自古以來,就是江南水鄉,水系發達,河浜很多,所以幾百年前,這裡的人就喜歡吃河鮮,比如說河蝦、鱔魚。在海寧有一道菜叫做蝦爆鱔,又有蝦又有鱔,還有精心熬製的高湯,十分的滋補。
  • 分享正宗陝西油潑麵的做法,勁道爽口,香辣入味,吃2碗才過癮
    分享正宗陝西油潑麵的做法,勁道爽口,香辣入味,吃2碗才過癮!我從小就喜歡吃米飯,對麵食是可有可無的態度,有了就吃,沒有也無所謂。我媽媽是北方人,特別喜歡吃麵食,尤其是麵條,一天最少要吃一頓,要不然就感覺少點啥,這一天都不完整一樣。前幾天去小舅家裡玩,吃了一頓油潑麵,至此念念不忘,原來麵食真的可以做的這麼好吃。下面給大家說下做法,其實很簡單的。我小舅之前學過廚師,不過受不了大酒店裡的管教,就自己開了個小飯館。平時誰家裡紅白喜事了,只要是在家裡待客,就會邀請他去幫忙做飯。
  • 魔都最正宗的10碗非本幫面,喜歡吃麵是種情懷
    ,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上海人對面的喜愛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不僅是本幫面,對好吃的非本幫面也是愛不釋口。以捕魚為業的洪芋頭在無法出海捕魚時候,常於臺南市水仙宮廟前叫賣麵食以維持生計、度過小月,並自名「度小月擔仔麵」,書寫在攤前所吊的燈籠上,由此得名。擔仔麵的特色在於精緻小碗,沒有肥肉的肉燥,味道香濃強烈,配以鮮蝦頭熬成的高湯,吊出無可比擬的鮮香!
  • 細沙小籠+加長油條+蝦爆鱔,杭州人從此有了自己的「茶餐廳」!
    ▲一口下去會爆汁!▲街邊加長版油條,出場方式驚人那些被上億次好評的菜餚蝦爆鱔!只選用鱔魚最肥厚的中下段肉體,在熱油翻滾一下,外殼酥脆了,鱔魚肉卻依舊鮮嫩!▲一顆顆吃魚肉,大概叫「品」這碗油爆蝦真的不會比那個老頭子的差!醬香濃鬱,湯汁完全浸到了蝦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