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註冊制:沒「身份證」洋奶粉今後難進國門

2020-12-26 搜狐網

資料圖

  記者程昭華

  本報訊2008年,國內只有兩家紐西蘭進口嬰幼兒奶粉品牌,到了2014年,進口奶粉品牌的數量已超過200個。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在國內奶粉的「不爭氣」中,成為洋品牌樂園。

  而5月1日起開始正式實施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法規,將對進口奶粉執行註冊制新規,沒有「身份證」的洋奶粉品牌將難進入中國。

  未經註冊境外奶粉禁止進口

  根據質檢總局公告,自5月1日起,對華出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境外生產企業,如未按照《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辦理註冊,其嬰幼兒配方乳粉將不被允許進口中國。

  「過去進口奶粉,靠的是消費者的挑選,今後則由國家提前為消費者把關。沒有通過相關檢查的品牌,門都不能進。」一位奶粉進口商劉先生如此表示。他表示,此次的多項規定不僅要求生產企業必須通過註冊,其生產的所有奶粉品牌也需要分別註冊。只有兩個註冊都達到了,才可能進口到國內市場。

  此前國內充斥著很多假「洋奶粉」,它們大多是國內貿易商在海外註冊個品牌,然後再找海外當地奶粉生產企業代加工後,運回國內銷售。目前紐西蘭是國內企業代工的集中地,此次新規對這類品牌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據紐西蘭初級產業部所提供的信息,作為中國最大的奶粉進口國,紐西蘭目前有13家奶粉生產廠家通過了中國有關機構的檢查並註冊,但仍有大約50家嬰幼兒配方奶粉公司所使用的約70個奶粉品牌未拿到註冊證而面臨出局。

  鄭州市場尚未見影響

  嚴規的到來,對於市場又會有何影響,記者走訪鄭州市場發現,相比對一些奶企造成的巨大影響,市場的反應則要平靜許多。

  在鄭汴路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看到,目前進口奶粉的價格並沒有出現波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型商超的進口奶粉貨源較為正規且集中於大品牌,並沒有受到政策太大影響。

  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鄭州市面上的進口奶粉品牌較為集中,主流品牌的銷售佔據主要市場。「鄭州的嬰幼兒奶粉主要有10多個品牌,且大多都通過了註冊。即使是半數品牌紐西蘭奶粉無法進口,也都是些消費者不怎麼接觸的品牌,不會過多影響目前鄭州的市場價格。」

  該人士表示,隨著國內奶粉的信譽逐漸恢復,加上所謂進口奶源問題頻發,消費者的心態已出現潛移默化的轉變,即低價的買國產,高價的買進口大牌,小進口品牌賣高價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他提示消費者,購買進口奶粉,可從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查看外包裝信息是否準確,從而辨別是否屬於合法進口產品。對今年5月1日以後生產的產品,其生產企業不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註冊名單之內的,消費者可撥打「12365」投訴。「奶品市場的規範,不僅需要政府加強監管和引導,普通消費者也有權利進行監督和舉報,來保證奶品的安全。」

news.sohu.com false 大河網-大河報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4-05/01/content_1069045.htm?div=-1 report 1593 資料圖記者程昭華本報訊2008年,國內只有兩家紐西蘭進口嬰幼兒奶粉品牌,到了2014年,進口奶粉品牌的數量已超過200個。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在國內奶粉的「不

相關焦點

  • 洋奶粉「高價泡沫」被戳破,國產奶粉涅槃重生能否贏回千萬中國媽媽?
    分析洋奶粉在中國銷售的成本,不難發現,關稅對洋奶粉總體價格的影響很小,運費、稅費等這些令消費者誤以為高昂的成本,實際分攤到每罐進口奶粉身上的僅僅只有幾塊錢!那麼,消費者購買進口奶粉多花的那些錢,究竟去哪兒了呢?
  • 41家洋奶粉商認證 一半嬰幼兒洋奶粉或被中國淘汰
    未經註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5月1日起不允許進口,在洋奶粉新規實施之際的頭一天夜裡,國家認監委公布了首批41家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名單。不過專家表示,這並不意味著這些生產企業代加工的奶粉品牌都可以進入中國市場,預計有一半的代加工品牌被拒之門外。
  • 與眾不同的跨境電商嬰奶粉,到底有多少「洋垃圾」?
    2018年1月1日,國內正式實施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制,即一個工廠只能申請3個系列、9個配方,取得配方註冊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都要在標籤和說明書上標註配方註冊證號。這被稱為「全球最嚴格的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制」。其目的很明確:提高準入門檻,防止雜牌進入市場,以優化奶粉質量。
  • 明治奶粉宣布撤離中國市場 洋奶粉嚴冬或來臨
    「在中國奶粉發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明治奶粉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一度排名非常靠前,那時候的年銷售額可能達到10億元。」上述人士稱。「在我們的渠道裡,明治賣得最好時,曾經能排到奶粉的第二名。」母嬰用品連鎖店「天天加分」的創始人張學慶對早報記者說,根據AC尼爾森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明治在進口奶粉中可以排進前十。不過,在隨後的2010年,明治奶粉就遭遇了飛來橫禍。
  • 一罐洋奶粉到中國價格翻幾倍 註冊制引爆中外乳企「新戰爭」
    中外奶粉註冊制全面實施,最後期限是即將到來的2018年1月1日,這除了會改變中國奶粉格局外,也意味著中外奶粉企業「新戰爭」一觸即發。按照業內普遍認可的觀點,目前的中國奶粉質量已經全面超過了國際標準,達到了一個歷史新高。   霍爾也對中國奶粉企業的產品水準,高度認可。他認為,之所以目前仍然有不少中國消費者還是奔著高價洋奶粉而去,主要還是國產奶粉「口碑」和消費者情感連接還沒有真正全面恢復,消費者腦子裡「洋奶粉價高=質量好」的烙印沒有改變。
  • 求安全「海淘」洋奶粉,是什麼讓消費者心有餘悸?
    在國產奶質量處在歷史最好時刻,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表示,目前消費者為安全「海淘」奶粉屬於認識誤區,建議理性對待。讓奶爸奶媽心有餘悸,2008年三聚氰胺案件給國產奶粉帶來史無前例的衝擊。而此後大約8年時光,亦是中國網商行業蓬勃發展之際。正是在電商的大發展背景下,在國產奶粉遭遇信任危機之時,包括「海淘」在內的各種跨境電商,給奶爸奶媽帶來一線安慰。「理性對待」言之悵然。
  • 洋奶粉就比國產奶粉安全?這組數據告訴你真相!
    按:一次三聚氰胺事件,在很多人眼中,國產奶粉仿佛已經永世不得翻身。小紅花測評說:而最近,洋奶粉又出事了。這並不是洋奶粉第一次出事,2013年,紐西蘭乳企巨頭恆天然的奶粉也曾發生疑似感染肉毒桿菌而大規模召回事件。不過,仔細觀察輿論,中國消費者對洋奶粉的「寬容度」似乎和國產奶粉有所區別。就算是洋奶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也無法動搖國人心目中「安全放心」的形象。
  • 洋奶粉價格何以「想漲就漲」
    專家指出其底氣來自於對中國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握  財政部15日發布消息稱,自2012年1月1日起,對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嬰幼兒奶粉。而就在即將進行關稅調整的「節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漲價。
  • 雀巢上位 洋奶粉「五朵金花」變「四大天王」
    知名製藥企業輝瑞旗下奶粉品牌惠氏「徵婚」一年多後,終於獲得中國商務部批准,以118.5億美元現金代價正式「嫁」給食品巨子雀巢。同為洋奶粉五大品牌的雀巢與惠氏強強聯合後力壓多美滋、美贊臣和雅培成為國內市場一哥,一舉改寫了進口奶粉競爭格局,重排座次。
  • 狂奔十年,惠氏奶粉終跌落神壇,誰「坑」了洋奶粉?
    他表示,當初惠氏、美贊臣等「洋奶粉」剛進入中國時,經銷商的利潤和權限都比較大,但當上述產品變成通貨後,經銷商就慢慢變成了配貨商,有的企業甚至連配貨商都不需要,只要一個省代,或幾個省一個的那種批發商就可以了。這類決策導致了,包括惠氏在內的大品牌「洋奶粉」給渠道的費用都比較低,每一級經銷商也就10%左右,甚至,有的終端賣一罐奶粉也就掙十幾塊錢。
  • 洋奶粉不符合國標 奶粉如何挑選
    奶粉是嬰兒必吃的食物,尤其是洋奶粉非常的受歡迎。但是你知道嗎?洋奶粉不一定安全的。下面給大家講講奶粉的選購技巧。  洋奶粉不符合國標  今年3月,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聯合中國奶業協會、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對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的9款知名奶粉進行全方位檢測。
  • 「日本奶粉禁令」改變洋奶粉格局
    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質檢總局下令暫停進口日本奶粉,洋奶粉市場格局將生變。昨日,記者了解到,不少鍾情日本奶粉的媽媽開始尋求德國、荷蘭等奶粉品牌的代購渠道。由於日本出現口蹄疫疫情,4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已下令暫停進口日本奶粉、牛奶、牛肉等一切相關產品,停止籤發從日本進口偶蹄動物及其產品的《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但是,多數國內消費者此前對此並不知情。昨日媒體報出此消息後,在消費者中間引起不小反應。「我一天都在為奶粉的事情煩惱。」消費者甘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寶寶一直吃日本的明治奶粉,現在只能為寶寶找替代奶粉。
  • 男子在澳大利亞超市買奶粉被驅趕:洋奶粉真的比國產奶粉好嗎?
    自從三lu奶粉事件之後,國人對國產奶粉失去了信心,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催生了很多奶粉代購,那麼代購奶粉真的安全嗎?國外的奶粉真的比國產奶粉更好嗎?1、代購奶粉有安全風險代購造假事件層出不窮,你代購淘來的奶粉很可能不是正品,因為國外很多超市對奶粉都是限購的,一個人只能購買1-2罐奶粉,根本無法買更多。那些幫你買奶粉的代購以國外有親戚可以幫忙購買的幌子,讓人相信。可你想想他不可能只幫你代購,那麼多奶粉僅憑國外的幾個親戚朋友就能滿足貨源嗎?
  • 網易特別策劃_洋奶粉的代購生意經
    據了解,洋奶粉代購真正的暴利是通過非正常手段入關的洋奶粉。一般規模較大的網店,其奶粉貨源大多來自進口奶粉批發商,這些批發商進口到大陸的奶粉無法提供入關證明如關稅收據、海關檢驗檢疫報告等,大都是被業內戲稱的「水貨」。
  • 紐西蘭毒奶粉事件令洋奶粉的神話破滅
    紐西蘭奶粉出事了?!多美滋有420噸問題乳粉出售?!雅培兩個批次的奶粉也被撂倒?!8月的第一個周末,所有消費者被洋乳企的質量醜聞炸得頭昏腦漲。震動過後,很多消費者免不了追問:還有什麼是我可以給寶寶吃的?然而,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首先需要的,是我們能夠看清同類事件背後的真相和邏輯。
  • 近兩三年假洋奶泛濫 100個洋奶粉品牌80%是"假的"
    100多個洋奶粉品牌,80%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特供」中國市場的。事實上,這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後已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乳企在海外註冊商標,或借道「純貼牌」進口產品反攻國內市場。   但記者同時也從業內了解到,除非捨得砸下十幾二十億的資金鋪市場,否則這些「特供」中國的假洋品牌要存活下來並不容易。
  • 這些洋奶粉可能不符合中國標準 你家買了沒?
    這些洋奶粉可能不符合中國標準   日本明治和固力果以及美國的美贊臣和雅培部分營養素不達標   紅網時刻長沙9月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丁蓉)不少湖南年輕媽媽熱衷海淘洋奶粉,認為又便宜又安全。
  • 單獨二胎催生160億市場 洋奶粉接二連三闖中國
    儘管上個月明治奶粉宣布暫時撤出中國市場,但種種跡象表明,此舉並沒有嚇退其他洋奶粉。相反,不少洋奶粉品牌仍繼續加碼中國市場。昨日,世界最大乳業集團法國蘭特黎斯集團和惠州市百吉瑞乳制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宣布即將在中國上市一款嬰幼兒配方奶粉。
  • 洋奶粉漲價炮聲隆隆 囤奶風再度颳起
    洋奶粉又漲了!在1月1日雀巢打響2010洋奶粉漲價「第一炮」後,奶粉業漲價「炮聲隆隆」的現象終於出現。記者日前從廈門各大超市及母嬰用品專賣店了解到,美贊臣、澳優奶粉已然在零售端全面漲價,漲幅均超過10%。不過廈門不少奶粉經銷商表示,由於國家嬰幼兒配方奶粉新標準預計將在3月份出臺,屆時各大奶粉品牌或將再次漲價!
  • 這些洋奶粉可能不符合中國標準
    本報長沙訊  不少湖南年輕媽媽熱衷海淘洋奶粉,認為又便宜又安全。但據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曝光,經檢測發現,中國飛鶴、三元和完達山3款奶粉符合我國標準,而6款洋奶粉中,有4款出現問題,其中包括日本著名的明治和固力果、美國的美贊臣和雅培。德國愛他美和荷蘭牛欄等品牌沒有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