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墨客寫詩詞,下雨下雪都能入詩。春天寫喜雨,冬天寫飛雪,都有不計其數的作品,也有被人讚不絕口的名篇佳作。當然雪花瀟瀟灑灑,寫起來更有韻味。
所以古代的文人們盼望下雪,他們好去冰天雪地裡踏雪尋梅吟詩。盧梅坡在《雪梅》詩裡就說過,「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那意思就是梅雪詩的結合,才是冬天的最高境界。
所以宋代詩人範成大對冬天只下雨不下雪有意見。在詩人看來,有可能雨是現實的,而皚皚白雪才是浪漫的。雪花紛飛,它能給人以無限的遐思和想像。
《寒雨》(範成大)
何事冬來雨打窗,夜聲滴滴曉聲淙。
若為化作漫天雪,徑上孤篷釣晚江。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這首詩就是寫冬天的寒雨,從字裡行間看去,好像對雨有一點不理解,有一點厭倦的情緒,意思是冬天應該是下雪的時候,又何必大雨下個不停。
「何事冬來雨打窗」,「何事」就是為何,為什麼,什麼事情。這好像是有點向天公發問的意思,你為什麼老是下雨呢?「雨打窗」,這分明雨還下得不小,分明是不讓人睡覺。
詩人都是很敏感的,一點響聲都能夠觸動他們的神經,都能夠勾起對往事的回憶。何況現在是「寒雨」,是那種寒氣襲人的噼噼啪啪敲打窗戶的聲音。
而且這雨由黑夜的「滴滴」,轉化成了早晨的「淙淙」。那就是雨下得淹沒了地面,它們匯入溝渠,變成了一股股奔騰的流水,在冬天的清晨,它們發出淙淙淙的聲音。
但是你為什麼是雨,為什麼不化作滿天的飛雪呢?「若為」就是若是,就是那如果呢。若是飛雪多好,那我就可以帶著蓑衣鬥笠,駕著一葉輕舟,在傍晚的暮色裡獨自去釣魚了呢。
詩人想學著柳宗元,在大風雪裡駕著一葉扁舟去寒江獨釣。柳宗元在永貞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在唐朝還很荒蕪落後,柳宗元的理想徹底破滅,在那裡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你看柳宗元筆下的客觀世界多麼冷靜幽僻,廣闊無垠的白雪世界,一塵不染,萬籟俱寂。天地之間只剩下一孤舟一漁翁,這寒江獨釣的氣氛甚至令人覺得有點恐怖。
這就是詩人柳宗元憎恨正在沒落的大唐,憎恨官場的汙濁,而塑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它遠離塵世,安定自由,沒有傾軋和爭奪,比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還要單純美好。
範成大的《寒雨》雖然沒有寫出江雪和桃花源那樣的幻境,但是他在詩歌的結尾用了曲筆,實際上也是表達出了這樣一個遠離渾濁塵世的願望。
範成大仕途還比較順利,但也數次出任到地方任職,並且晚年在故鄉石湖度過了長達十年優裕閒適的生活。他對農民農村農業非常熟悉了解,寫出了不少真正接近農村生產生活的田園詩。
他雖然受到宋孝宗趙昚的器重,但仍然多次請辭。他厭倦了仕宦生活的虛偽,厭倦了那種應酬逢迎,希望早日過著一種遠離塵世安靜閒適的生活。
所以在詩歌《寒雨》裡,範成大厭倦下雨,希望下雪,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柳宗元《江雪》裡那個寒江獨釣的老漁翁。這種獨善其身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那樣一個社會現實裡,這種美好的想法也只能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幻而已。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