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紅色書畫院簡介

2020-12-25 吉安新聞網

井岡山紅色書畫院坐落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古廬陵(現吉安市)「此地風光半蘇州」的後河湖畔,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勃舒先生所題寫的「井岡山紅色書畫院」幾個大字,筆法遒勁、雄奇、奔放,點染出書畫院的藝術殿堂氛圍。書畫院於2012年12月31日正式掛牌,以弘揚井岡山精神和傳承廬陵文化為宗旨,以組織藝術家創作、開展藝術家交流、策劃藝術展覽、舉辦藝術沙龍等活動為主要功能。書畫院由多次獲國家級大獎的原江西省美協副主席、吉安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劉稱奇先生擔任第一院長,原江西省美協理事、江西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程新坤先生擔任名譽院長,市書協主席馮為民先生擔任院長,肖海任常務副院長,肖世揚、馬於強、曾建生、冷和平、張繼允先生擔任副院長,田芳蘭先生擔任藝術指導。

書畫院先後成功舉辦了「廬陵之春」書畫作品展、「學習雷鋒好榜樣,建設秀美幸福新吉安」全市書畫作品展、市書協舉辦的第二屆臨帖展、個人展、「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全國中青年書畫名家邀請展、「歐陽修杯」全國中青年書畫名家邀請展、「紅五月.井岡杜鵑杯」全國書畫大賽、「紀念長徵8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等活動。尤其是由吉安市書協、美協、江西仁達藝術館、井岡山紅色書畫院聯合舉辦的「書畫金廬陵,情動紅井岡」全國書畫作品大展,一千多名書畫家懷著對井岡山紅色精神的崇敬之情,以各自的精品力作成就了大賽的巨大成功,在全國書畫界了獲得了良好的反響。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吉安市位於井岡山下,「革命搖籃」的紅色文化和厚重的廬陵文化內涵,深深地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前來瞻仰和參觀旅遊,同時,平均每年都有上千位省部級領導和3000餘位廳局級幹部上井岡山瞻仰學習。紅色書畫院成為了弘揚偉大的井岡山精神,傳承廬陵文化的最好課堂。

井岡山紅色書畫院也是全國知名書畫家展示才華的最好平臺。書畫院成立至今,藏有江西十老、海派名家及全國各地書畫名家的大量墨寶。尤其是劉勃舒、尹承志、毛國典、胡秋萍等多位書畫大家為書畫院揮毫潑墨,給書畫院留下了許多值得珍藏的墨寶。 井岡山紅色書畫院立足廬陵,放眼世界,願為當代書畫家、文化藝術愛好者書寫美麗中國、和諧中國宏偉篇章,實現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廣西書畫院「井岡山之行」採風書畫作品展(組圖)
    廣西書畫院院長蘇蔚紅女士陪同領導參觀展覽 6月18日,廣西書畫院「井岡山之行」採風書畫作品展雜誌廣西區博物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書畫院藝術家們100多幅採風後的精品成果。展覽至22日結束。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以此為契機,廣西書畫院4月下旬組織特聘書畫家前往井岡山進行了為期10天的採風,採風期間,藝術家們沿著「紅色印記」參觀了三灣改編舊址、寧岡、八角樓、會師廣場、茨坪故居、瑞金、沙洲壩等,在當年偉人、革命先烈走過的地方藝術家們紛紛體驗到歷史帶來的震撼、啟發與鞭策,期間書畫院的藝術家們還與所到之處的兄弟省區畫院進行交流溝通,使採風活動更豐富更有意義。
  • 洛陽市金土地書畫院前去南街村紅色基地取經釆風
    12月7日,洛陽市金土地書畫院38名老、中、青黨員會員,在院長劉躍進、秘書長常躍峰的帶領下,,為明年建黨100周年獻禮做前期準備工作!據悉,該院的紅色釆風活僅拉開帷幕,至明年7.1期間,金土地書畫院將採取「自願、自費、自組團、自安排″的辦法,適當選擇團期,先後赴延安、湘潭、井岡山等地釆風寫生,並自己寫出感悟、感想,供大家學習交流,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古田——瑞金——井岡山 第二站:紅色文化孕育的搖籃——井岡山
    有幸來到紅色革命的搖籃——井岡山,走進這片紅色的土地,親近這片英雄的故鄉, 井岡山,江西省吉安市下的一個縣級市,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紅色旅遊區、中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同時也是革命老區。
  • 井岡山大井景區有哪些紅色景點?
    他們和毛澤東同志一 起,在這裡部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各項工作和軍事鬥爭。,井岡山時期有一段時間曾是紅軍領導人的住地。到井岡山大井聽紅色故事如果你到了井岡山,你很可能會來到學習。>大井朱德和陳毅同志舊居簡介
  • 紅色聖地—井岡山
    說到井岡山想必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地方,井岡山應該說是中國共產黨起勢的地方,井岡山會師,也叫朱毛會師,奠定了新中國的基礎今天我們來走一遭井岡山這座革命老區!本人去過三次井岡山,只有一次是夏秋季節,天氣氣溫都很不錯,另外兩次一次是冬天,封山,一次是忙於工作,不得閒。
  • 紅色力量在這裡迸發——井岡山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革命鬥爭,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啟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孕育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留下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經典紅色故事和100多處革命舊居遺址。這段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是革命搖籃井岡山最深沉,也是最亮麗的底色,賦予了這片土地不朽的靈魂和生機。
  • 井岡山紅色革命根據地
    乘車方式:廣州南站坐2個小時高鐵去到衡陽東站,然後井岡山的老師在衡陽東站接待我們,開了3個小時的大巴,去到井岡山!,讓您置身於80年前井岡山鬥爭的真情景。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沒有使用專業演員,600餘名演出人員大多來自井岡山拿山鄉、廈坪鎮的鄉村農民,他們的前輩就是當年的紅軍和赤衛隊員。
  • 【紅色搖籃】瑞金井岡山紅色精品三日遊188元
    Day2:井岡山        餐:早晚餐      住:井岡山早餐後參觀【王佐舊居】王佐(1898—1930)又名王雲輝,綽號南鬥。出生於遂川縣下莊村水坑(今井岡山市下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裁縫出身。1923年參加綠林武裝。
  • 井岡山茅坪革命遺址觀光記
    茅坪地屬江西吉安市井岡山市茅坪鎮,位於井岡山黃洋界西面,面積40平方公裡,人口4000人,距茨坪32公裡,也曾是井岡山鬥爭時期相當長時間內黨、政、軍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這裡與井岡山茨坪一樣,也是革命舊址相當集中的地方,有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的舊居和眾多舊址。
  • 「井岡山號」列車:把紅色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
    2月19日,在井岡山火車站候車室,車站工作人員在向旅客開展猜燈謎等活動,並講解元宵節的來源、習俗和有關典故,傳播傳統文化,讓旅客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廖國勝、李心柯 攝□鍾金平2019央視春晚江西特別節目《老區人民幸福年》中,多次出現「井岡山號」列車的鏡頭,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據了解,2009年11月1日,「井岡山號」列車正式被命名(總共4趟車:Z133、Z134、Z68、Z67)。
  • 井岡山上的5個故事和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
    原標題:井岡山上的5個故事和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 思享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也是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在這個有著特殊紀念意義的時刻,人民出版社讀書會名家鄧明輝踏上了這片紅色沃土
  • 紅色文化與自然風光相融合的典範地區「井岡山」
    井岡山,一個全國老百姓都知道的地方。各級單位黨建培訓首選的基地;各大學校愛國教育首選的地點。紅色力量在這裡迸發,鄉村旅遊及美麗鄉村建設在這裡齊頭並進。隨時著紅色教育,紅色培訓,紅色旅遊的興起。個人旅遊在井岡山也非常便利。井岡山開通了機場(吉安機場),機場直達山上的茨坪鎮(井岡山景區遊客中心),每天有一趟班車。大約一個半小時車程。茨坪鎮酒店、餐飲、購物、交通設施完善便利。在井岡山景區遊客中心購買套票,整個景區內交通免費乘坐。
  • ...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看吉安市如何擦亮紅色名片
    井岡山,這片紅色沃土,山有故事,水有傳奇。90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革命先烈們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孕育了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90多年後,我市廣大幹部群眾帶頭做井岡山精神的傳揚人、守護人、踐行者,結合新時代特色,做好本職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
  • 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看吉安市如何擦亮紅色名片
    作為井岡山精神誕生地的吉安,通過挖掘紅色資源,守護紅色陣地,著力推動弘揚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走前列,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挖掘紅色資源,創作文藝精品。前不久,又一部取材井岡山革命鬥爭史實的電視劇《井岡山兒女》在吉安開機。我市加大對紅色革命史料挖掘整理,在推出研究成果的同時,創作出一批膾炙人口的紅色文藝精品。
  • 《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重上井岡山紅色活動在革命聖地隆重舉行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4周年《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重上井岡山,從歷史的煙火中追尋井岡山,那是一塊閃耀著傳奇之光的紅色寶石。8月1日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4周年,由《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主辦的重上井岡山紅色活動在革命聖地井岡山舉行
  • 探訪「井岡山號列車」紅色文化:唱紅歌吃紅飯
    中新網井岡山6月14日電 題:探訪「井岡山號列車」的紅色文化:唱紅歌吃紅飯  作者 劉佔昆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在京九線上一輛往來於首都北京和革命聖地井岡山的列車上,不時傳出陣陣的紅色歌謠。
  • 井岡山等紅色旅遊景 讓"紅色"與"旅遊"有機融合
    近年來,井岡山等紅色旅遊景點充分發揮紅色資源作用,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紅色旅遊格外紅。2011年,井岡山市接待遊客67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94%和48.52%,紅色旅遊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井岡山—革命的搖籃,紅色精神代代相傳,走向勝利,走向復興
    井岡山的標誌之一,中國工農紅軍旗幟,開創了第一個紅色根據地,揭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序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的標誌之一,矗立在茨坪南山之巔,站在火炬之巔,不僅可以一覽井岡山的無限風光,內心澎湃,更激蕩起無限的革命精神!
  • 井岡山頂追憶「七天七夜的堅守」
    (原標題:井岡山頂追憶「七天七夜的堅守」)
  • 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永新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
    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聆聽紅色故事……自11月28日縣領導及各鄉鎮場、各部門、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齊聚三灣帶頭踐行以來,永新縣黨員幹部都自發地在行動。這是該縣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致力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一個縮影。做弘揚井岡山精神的先行者,永新有底氣、有信心、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