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䴉藝術館」邀你畫布上賞「朱䴉之戀」

2020-12-21 東方網

原標題:「朱䴉藝術館」邀你畫布上賞「朱䴉之戀」

朱䴉藝術館中的展品 主辦方供圖

  在藍得透明的晴空下展翅,在鬱鬱蔥蔥的樹木間昂立,在蘆葦蕩漾的淺灘捕食,畫家們筆下的朱䴉姿態萬千,卻都美得讓人情不自禁地屏息凝神。昨日(9月23日)上午,「朱䴉藝術館」在寶山區大場科技創意園舉行揭牌儀式,而《朱䴉之戀》藝術展同期拉開帷幕。館中展出了宋玉成、虞升、龔卓、李健、沈瑋等畫家的數十幅以朱䴉為描畫主體的作品。展覽規模雖不大,但每幅作品中的朱䴉都美得與眾不同,細細品賞意味無窮。

  坐落在校園旁的「朱䴉藝術館」由上海大學耕樂堂文化工作室策劃建立。「耕樂堂」創辦人、作家陳歆耕說:「花鳥魚蟲是中國繪畫藝術不變的題材,之所以將目光聚焦朱䴉,是有感於朱䴉的美和忠貞。」

  朱䴉為世界珍禽。因它飛翔時,會露出潔白羽翼下迷人的緋紅,在陽光映射下,它猶如移動的「紅寶石」,有「鴻運當頭」之意,所以被人們譽為「吉祥鳥」。除了美好的寓意外,真正觸動陳歆耕的是其忠貞:「朱䴉也被尊稱為『愛情鳥』,這鳥雌雄一旦配對,即終身不渝。就連陳忠實先生都曾用《拜見朱䴉》為題撰文,表達崇敬之情。」

有畫家認為,展覽主題有現實意義,在藝術探索上也值得稱道 主辦方供圖

  「朱䴉藝術館」顧問、上海美術學院教授蘇金成說:「這個展覽中不僅主題很有現實意義,在藝術探索上也值得稱道。在十幾幅朱䴉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同一表現主體,藝術多樣性的可能。」

  朱䴉曾長期生存於東亞多個國家。上世紀60年代後,因全球生態惡化等因素,它們曾瀕臨滅絕。1981年5月23日,中國社科院科考隊經三年艱辛尋覓,終於在陝西洋縣秦嶺南坡發現倖存的七隻朱䴉。經數十年保護、養殖,現已增加到2000多隻。從此,中國洋縣成為朱䴉重新生長飛翔的故裡和福地,國家生態文明的名片。

  為了創作優秀的朱䴉作品,參展藝術家沈瑋幾番深入洋縣體驗觀察,而她筆下的朱䴉在不同季節羽毛顏色都有微妙變化。沈瑋說:「我痴迷於朱䴉,不只是因為它美,也因為它的生存狀態是衡量生態環境的標誌。我希望通過藝術創作讓更多的人知道朱䴉,有利於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據悉,《朱䴉之戀》藝術展由上海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陝西漢中市文聯、上海大學耕樂堂文化工作室、朱䴉藝術館共同主辦。京滬數十位文學藝術專家參加了揭牌儀式並參觀了展覽。展覽將延續到9月30日下午。

相關焦點

  • "朱䴉文化展"在G20大阪峰會期間展出 中日朱䴉之鄉親密互動
    華商報訊(記者 毛蜜娜)「朱䴉文化展」在G20大阪峰會期間展出之際,在日本出訪的陝西省朱䴉友好交流代表團還與日本朱䴉之鄉新潟縣佐渡市進行了友好交流。  李彬將我省新製作的可愛的朱䴉玩偶「哇咪」贈送給三浦基裕。三浦基裕很是喜歡地說:「太可愛了,我一定將它擺放在市長接待室裡。」  據悉,佐渡市所屬的新潟縣位於日本本州島中北部,新潟縣的縣鳥和佐渡市的市鳥都是朱䴉。
  • 「東方寶石」朱䴉火了!權威媒體紛紛聚焦大阪「朱䴉文化展」
    由陝西省政府新聞辦、陝西省友協、陝西省林業局、漢中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昨天(6月26日)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開幕。海內外各大權威媒體紛紛聚焦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䴉,對中日韓朱䴉相關資料第一次在日本展出進行報導。
  • 日本血統朱䴉全部滅絕 中國先後向日贈送5隻朱䴉
    日本人希望定為國鳥  作為一個愛鳥的民族,朱䴉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聖鳥,這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奈良時代。在皇室某些重要儀式裡,朱䴉羽毛是必不可少的供奉。時至今日,朱䴉色仍然是日本人民十分喜愛的顏色,甚至作為皇宮的主色調,也經常用在皇妃的和服上。日本傳統歌曲中,更是不乏對朱䴉的讚頌。
  • 探訪華陽古鎮的朱䴉
    曾幾何時,朱䴉家族也興盛一時,環境變化,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朱䴉也曾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築巢於高達的樹木上,巢用樹枝搭建。據文獻記載,朱䴉歷史上屬廣布亞洲的許多地方敬請欣賞下面更多的原創作品 1.走進馬寅初故居2.我在《美麗夕陽》節目中趣談與南京民國建築之緣
  • 日本人眼中的「朱䴉文化展」 「我想到中國的朱䴉故鄉去看看」
    日本市民參觀朱䴉文化展6月29日是朱䴉文化展的第三天,大阪的天氣異常晴朗,前來觀看「友好之輪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的大阪市民絡繹不絕,快來聽聽他們怎麼說。「我上小學的時候看到過一本動物圖冊,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朱䴉,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到中國的朱䴉故鄉去看看。」一名日本大學生在參觀朱䴉文化展時如是說。這名大學生表示,他的母親日前路過大阪市政府的時候,收到了展覽的宣傳冊,他本人特別喜歡朱䴉,所以昨日專程來觀看展覽。
  • 朱䴉玩偶「哇咪」亮相大阪
    朱䴉玩偶亮相文化展6月29日,在「友好之輪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上,觀眾中多了一些熟客,有幾位參加過朱䴉文化展開幕式的友好人士又帶著家人專程趕來參觀。此外,在展出上首次亮相的中國朱䴉玩偶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哇咪」,其寓意十分美好,因為「哇咪」與「和美」的日語發音很相似。展出期間,大阪華僑總會事務所所長王遵輝帶著一對兒女來到展會現場,給孩子們講述朱䴉故事,孩子們對可愛的朱䴉玩偶愛不釋手。他說,通過這次朱䴉文化展,不僅增加了對朱䴉的了解,而且對以朱䴉為紐帶的中日友好交流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希望通過此次文化展增進與陝西的合作與交流。
  • 被日本奉為聖鳥的朱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
    被日本奉為聖鳥的朱䴉,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朱䴉在日本的滅絕?朱䴉的拉丁文學名是Nipponia nippon,翻譯成中文是「日本·日本」。這種鳥曾經廣泛分布於日本、中國、朝鮮半島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但如今,原產自日本的朱䴉已經全部滅絕,目前日本國內的朱䴉都是從中國大陸引入並繁殖的。其實朱䴉的滅絕是在遠東地區同步發生的,不僅僅是日本,原本分布有朱䴉的俄羅斯、朝鮮半島的朱䴉種群也絕跡了。就是在咱們中國,在80年代發現秦嶺裡那個7隻的小種群之前,我們也以為中國的朱䴉早在60年代就滅絕了。以日本朱䴉種群滅絕的個例來看的話,主要就是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 失望之旅——漢中洋縣觀賞朱䴉
    出了佛坪縣城,沿著山邊公路,半個小時之後我們上了通往漢中的高速。看了一下導航,到漢中近二百公裡,途徑洋縣。我隨即改變了主意:既然路過洋縣,與國家級珍禽朱䴉失之交臂實在可惜,不如順道去觀賞觀賞,畢竟時間也來得及。孩子因為在熊貓谷走動時間太長,有些累了,所以上車就睡著了。我也就沒和她商量,準備給她一個小小的驚喜。六七十公裡的高速行程,一個小時就到了。
  • 中國朱䴉「關關」在日首產卵,日本本地朱䴉2003年滅絕
    資料圖據日本媒體報導,位於日本新潟縣佐渡市的佐渡朱䴉保護中心17日證實,去年10月抵日的中國雌性朱䴉「關關」已首次產卵。據報導,現年3歲的「關關」來到佐渡朱䴉保護中心後,與一隻在日本出生的朱䴉配對,今年2月起開始繁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3月16日發現「關關」產卵一枚。為增加繁殖成功率,工作人員將進行人工孵化。若孵化成功,雛鳥有望在4月中旬誕生。朱䴉素有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是全球瀕危鳥類,深受中日兩國人民喜愛。
  • 日本民族為何崇拜朱䴉
    雖然如此,我國有關朱䴉的歷史記載要遠比其他國家悠久。最早見於《史記》,稱朱䴉為「翾目」,翾(xuan),形容優雅的飛翔姿態,取緩飛輕颺之意。後來,也有稱「朱鷺」,民間則主要稱「紅鶴」,均取其顏色特徵,這兩個名字在各地方志書物產項內經常出現。在日本,至今還在使用「朱鷺」、「紅鶴」等漢語稱謂。而在朱䴉的原產地陝西洋縣,當地群眾仍然把朱䴉叫紅鶴。  回顧朱䴉的命運變遷,確值得深刻反思。
  • 中國時隔11年再送朱䴉,日本人究竟有多愛朱䴉?
    朱䴉的拉丁學名叫做「Nipponia nippon」,直譯就是「日本的日本」,以國名命名鳥名,足以看出它與日本的淵源。在19世紀,依靠發現地命名是當時的國際慣例,而作為東方的鳥類,朱䴉從日本走進了西方人的視野,才有了拉丁學名。朱䴉是與傳說中的仙鶴最相像的鳥,在中國也有「吉祥之鳥」的稱號。在日本,仙鶴是皇室的一大象徵,神似仙鶴的朱䴉,經常出現在各種有關皇室的記載中。
  • 在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朱䴉?
    11月24日,作家陳歆耕、動物保護專家何鑫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分享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䴉日本滅絕又在中國重生的故事,探討動物與環境保護的現狀與未來。  《朱䴉的遺言》講述了日本本土朱䴉滅絕的故事,也是愛鳥人士努力拯救朱䴉的故事。 Nipponia nippon,朱䴉的拉丁學名象徵著日本。這種美麗的鳥,曾經遍布日本全境。
  • 友好之輪——朱䴉文化展」今起在日本亮相
    展品包括世界上最早公布朱䴉重新發現的文字記載資料、中國地方政府第一份保護朱䴉的文件、世界各國發行的朱䴉郵票、朱䴉重新發現者劉蔭增先生的手稿、中國第一部《朱䴉》電影的視頻揭秘、中日韓三國關於朱䴉的文創作品,以及中日韓俄四國少年兒童的朱䴉繪畫作品等。
  • 日本小學生搶著抱朱䴉:希望能看到朱䴉在天空中飛翔的樣子
    昨日是「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在日本大阪展出的第二天,綿綿的細雨帶來了清涼,人們觀展的熱情持續升溫,一群群日本小學生遊客讓展覽洋溢著童趣。  開館後,在老師帶領下孩子們井然有序地入場,用樹枝搭建的朱䴉巢、與朱䴉等重的朱䴉抱偶深深吸引了他們的目光,大家爭先恐後地想要抱抱「朱䴉」,體驗與吉祥鳥的親密接觸。  戴耳機聆聽中日韓朱䴉歌曲的展臺前也排了長長的隊伍。
  • 上遊薦書|朱䴉只是一種珍稀鳥類?不,看完這本《朱䴉的遺言》你應該...
    《朱䴉的遺言》書影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更喜愛它的日本,朱䴉都算不上是一種人們熟知或是常見的鳥類。因而如果告訴大家這種鳥其實在日本滅絕已經超過了16年,如今即便還有也全部是中國產朱䴉的後代,更會有不少人感到驚訝。驚訝的背後,是一場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反思——這也有了剛剛推出簡體中文版的這本《朱䴉的遺言》。
  • 朱䴉文化展昨在大阪成功開幕
    ,包括6月22日舉行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活動,23日開幕的「中國主題圖書展銷月」,25日舉行的「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國際論壇」和26日啟幕的「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等。本次展覽還設有多種互動體驗,觀眾可通過VR影像身臨其境地體會朱䴉棲息地的風光、朱䴉的美麗,在朱䴉音樂臺還可欣賞中日韓三國的朱䴉之歌。由於朱䴉是瀕危保護物種,很難近距離接觸,展覽專門製作了與朱䴉同等重量的朱䴉抱偶,以便觀眾和朱䴉親密接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出席朱䴉文化展開幕式並致辭,郭衛民在致辭中說,中日兩國人民以朱䴉為紐帶,重溫友好、共話未來,有著特殊的意義。
  • 時隔11年,中國再次給日本提供朱䴉,朱䴉在中日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交往中間的紐帶就是一種珍稀動物——朱䴉。說到這種動物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朱䴉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的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日本的日本」。有很多日本的天皇死後,都會葬在以朱䴉命名的墓地裡。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前,朱䴉在日本分布的數量是非常多的。但是革命過後,禁獵的標準就被打破了。很多獵人都開始大肆捕殺,那麼朱䴉的數量肯定是一再減少的。在日本二戰以後,對於朱䴉的數量進行了一次統計。結果發現,全國只剩下35隻朱䴉,後來他們把僅剩的五隻野生的朱䴉強制帶回,進行緊急保護。
  • 日本的朱䴉是如何滅絕的?又是如何「重生」的?
    朱䴉,這種被國內網絡謠傳為「日本國鳥」的鳥類,在日本江戶時代曾被當作「害鳥」捕殺,日本農民用下網子、撒毒藥、驅趕等方式來消滅朱䴉。但這不是朱䴉滅絕的主因,日本19世紀下半葉的工業化使朱䴉數量急劇減少,20世紀的森林開發、環境汙染和大量使用農藥將朱䴉逼上了絕路。
  • 秦嶺,「吉祥鳥」朱䴉來了
    近日,三隻被譽為「東方寶石」的珍禽朱䴉初到秦嶺佛坪,它們不懼嚴寒,粉紅色的羽翼在潺潺溪水下,顯得格外美麗。在佛坪縣城椒溪河城區段,三隻朱䴉正在河道的灘涂地覓食,它們那長而彎曲的喙不斷插入泥土和水中去探索,一旦發現食物,立即啄而食之。
  • 中國舞劇《朱䴉》為什麼在日本受歡迎?
    8月25日,七夕這一天,陳飛華帶著兩位首席演員——朱潔靜、王佳俊,做客上海大劇院「對話大師」,講述了《朱䴉》創排、演出的幕後甘苦,其在日本演出的種種經歷,讓人印象尤深。陳飛華說,院團在選題上是非常當心的,他們之所以選擇做《朱䴉》,實際上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