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紅審美綁架的中國野餐

2021-01-09 網易

  原創 書單君 書單

  
有人戲稱,2020年是中國的野餐元年。

  
一聽這話,書單君也找出一張陳年的舊桌布,帶上我的可樂辣條,打算叫上朋友一起高高興興去野餐,不想遭到他們的一致嫌棄。

  
朋友們對我的裝備嗤之以鼻:你這叫春遊,不叫野餐。想叫我們野餐,方格桌布準備了嗎?小竹籃準備了嗎?刀叉餐盤吊床準備了嗎?

  
我頓時被問傻了。這野餐,講究的不就是一個自由自在嗎。

  
他們又說,你不懂。現在野餐是有門檻的,詳情請看小紅書。

  
書單君去網上搜了一圈後,決定還是一個人在自家陽臺野個餐吧。

  
社交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精美野餐照,固然賞心悅目,但細細瀏覽下來,幾乎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讓許多像書單君一樣,單純想去享受野餐,又為那繁瑣的道具感到頭疼的朋友望而卻步:是不是不這樣精心布置,就不配去野餐呢?

  
要我說,2020年,充其量只能算是ins風野餐元年,我心中所想的野餐則完全不是這樣。

  
它不僅歷史悠久,形式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它沒有固定的標準,怎麼開心怎麼來。

  

  精緻畫風野餐的標配

  
ins風野餐最令人疑惑的一點,就是為了「儀式感」,野和餐都不再是重點,"美"才是最重要的。

  
圍觀野餐達人們的朋友圈和小紅書後,就會發現每套野餐圖的畫風都驚人的一致——復古精緻小清新。

  
一套ins風野餐的標配的精髓,在於道具齊全:

  
從硬體設備來說,格紋餐布、藤編餐籃和刀叉餐盤紅酒杯是基礎配置;

  
還需混搭氣球和假花束,營造畫面夢幻的意境;

  
最好再來幾張假英文報紙,烘託文藝氣息;

  
配上吊床、尤克裡裡和泡泡機,豐富畫面。

  

  平常喝的青島二鍋頭大可樂,都不配入境,必須得走紅酒香檳精釀啤酒的高端路線。

  
花生瓜子辣鴨脖大可樂不香了,人人都愛上了三明治、法棍麵包、蔬菜沙拉、草莓藍莓、精美甜點和果醬。

  
一夜之間,中國人的餐桌實現了健康輕食。

  
入鏡者的造型也要符合田園野餐的設定,妝容和服裝儘量以清新優雅的類型為主——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

  
正所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

  
書單君結合網店價格,粗算了下,一次ins風野餐光置辦道具,就至少要花費150元左右(不買帳篷,吊床,尤克裡裡和泡泡機)。

  
淘寶上已經有不少家居店、戶外用品店轉型為野餐道具專賣店,服務周到貼心,只要買餐籃道具套裝,就送野餐攻略。

  
有的店甚至直接把店名取為「名媛野餐」,華麗大氣上檔次。

  

  而這只是金錢上的付出,每一張野餐照的背後,還飽含著辛勤的勞動:

  
精心擺設道具和餐食飲料,輪流拿著道具,調整若干pose拍攝上百張照片,再精選出9張美照,花費數小時p圖上濾鏡。

  
然後思考(在網上搜索)emoji比字還多的「文案」,發朋友圈微博。

  

  藍天白雲,綠樹蟬鳴……想像很美好,現實卻往往很殘酷。

  
同為大自然的子民,人們去野餐,也是去給蚊子送飯,和螞蟻等昆蟲分享美食。

  
一陣風吹過來,給美味的食物撒上一層灰胡椒,增添田野的風味。

  
選錯了草坪,還可能會被管理員逐出公園。

  
但是對於野餐的人來說,只要能滿足對精緻的想像,看到朋友圈和微博收穫的點讚,一切的艱辛都是值得的。

  
什麼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這些都不重要。

  
刷刷這些ins風野餐照片,你就會明白,「回歸自然」只是一種基於想像的精神保健,而追趕潮流才是都市人生活真正的主旋律。

  

  野餐的精髓,在一個「野」字

  
ins風野餐在地點選擇上,就註定了它不夠「野」。那種修建整齊的公園草地,本就是被城市規訓的產物。

  
其實,還有另一種風格的野餐源遠流長。那是更鄉下,更偏遠,也更接近大自然的野餐。它絕不洋氣,毫無美感,重在一個「野」字。

  
而「野」字的精髓,則是反叛的、個性的、無拘無束的。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個性、快樂,脫離都市餐飲的那種繁文縟節。

  
可以說,幾乎是ins風的野餐品味的完全對立面。

  
這種野餐常見於中年朋友的野外家庭聚會、小學生的集體春遊,及神人輩出的快手裡。

  
和ins風的文藝、婉約、清新的氣質相比,這種野餐豪放、隨性、大開大合、土生土長。因此,相比起野餐這一自帶文藝屬性的名字,它們更適合叫做野外美食、隨地吃飯。

  

  這種土味野餐歸類起來,大概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叫居家。

  
這種居家型野餐常被叫做踏青,它常見於叔叔嬸嬸們佔有主導地位的家庭微信群。

  
春天一到,笑容滿面的嬸嬸圍上翠花撞色絲巾,戴上半張臉寬的墨鏡,打開群視頻,給家裡的後輩展示前浪們的風採:

  
鏡頭一轉,江邊湖邊坑坑窪窪的草地上,一家一張瑜伽墊,席地而坐,中間鋪上油紙或者塑料桌布,臉盆大的鐵盤鐵鍋往上一壓,任風吹呀吹呀也紋絲不動。

  
野餐的菜餚往往是半現成的。從家裡帶些切好的蔬菜姜蒜,擺個小爐子在江邊現炒。

  
嬸嬸們比的是誰抖鍋熟練做菜香,叔叔們坐在餐布面前,互相遞煙,伴著水邊的微風喝兩口小酒。

  
做菜拿不出手的家庭,就事先買好烙餅鴨脖豬肘子,用塑料打包盒一裝,也算是幾道下酒小菜。

  
這種野餐,追求的是家庭成員間的交流互動,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聊什麼。

  

  第二重境界,叫隨性。

  
對於一些樂於挑戰的人來說,居家性質的野餐未免有些不溫不火,像是只把餐館裡的酒席擺到了野外,沒有體現出「野」的精髓。

  
隨性的野餐,講究的是就地取材。

  
有些農家樂,專門給這類隨性的野餐愛好者提供去處。

  
散養的野雞在草地上散步,養殖的牛蛙在荷塘裡打盹,高級一點的,旁邊還有天然的湖泊,餵養著肥美的魚。

  
中午能吃什麼,全憑自個兒本事。

  
在這樣的野餐場景裡,大顯身手的常常是男性。男性在前線捉食材,伴侶在後面吆喝「那個那個,快」。

  
這種野餐,不拍照,不交流都沒關係,它追求的是一種隨性的歡樂。

  
第三重境界,叫求生。

  
這就超出了正常人的野餐範圍。它們大多存在於快手。裡面有位叫「荒野美食燕姿」的主播,是一位深諳此道的野餐高手。她的視頻有一種「國產貝爺」的既視感。

  

  這位主播背著竹筐,赤著腳,穿著長裙,在山野之間穿行,腳踏木柴,手摘馬蜂窩,嘴裡不時發出猿猴般的啼叫。目所能見的獨角仙、野菇、蟲蛹,都能被她放進鍋裡煮成美食。

  
若是爬山上樹期間不慎掉進水中,還能同時洗菜洗澡,可謂是真正享受自然的野餐達人。

  
如果說,打上精緻濾鏡的ins風野餐,是給屏幕前觀眾的一次視覺享受,那麼這樣野性蓬勃的野餐,則是能讓參與者樂在其中,卻不足為外人道也的一次奇妙旅程。

  

  精緻的ins風千篇一律,個性的野餐萬裡挑一

  
為什麼,ins風野餐會成為潮流?

  
或許是因為它像極了歐洲古典油畫裡野餐的場景,滿足了人們對精緻的想像。

  
但這些想像也未免太單調了,野餐千篇一律的畫風,也是最令人詬病的一點。

  
實際上那些歐洲文人畫家和名流的野餐,精緻歸精緻,卻並不趨同,各有各的精彩。

  
有本叫《一起野餐吧!》的書,就曾對此作過詳細的研究。

  

  比如愛德華·馬奈眼中的野餐,充滿了情慾。

  
書裡提到他的名畫《草地上的午餐》裡,擺在藍布上的食物全都具有性暗示:

  
無花果、牡蠣被視為催情的食物,櫻桃和桃子則因外形暗指女性器官,而翻覆的籃子或許暗示著失身。

  
再與畫面中的裸女聯繫,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據傳這幅畫雖名為午餐,但實際描繪的就是一場性約會。

  而在美食散文家M.F.K.費雪看來,野餐應該純粹簡約。

  
她主張一場真正的野餐必須遠離人居住的地方,以及保持簡單,並認為只要帶上一塊麵包和一個蘋果,在戶外任何地方享用都會變得格外可口。

  
中國古代也有不少文人騷客是野餐狂熱愛好者,最著名的莫過於曲水流觴的王羲之。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天氣晴朗,和風習習,王羲之與一眾賢士能人,老老少少匯集在山陰蘭亭。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這便是《蘭亭集序》中記錄的情景,因為列入「熟讀並背誦全文」名單,讓人倍感熟悉。

  
沒有精緻餐布,以berry為後綴的水果,文藝的道具,有的只是飲酒賦詩暢敘胸懷的朋友,和清幽的風景。

  

  這段眾人沿溪水而坐,以水流傳遞酒杯,作詩飲酒的野餐場景流傳了千年。

  
野餐之所以受人喜愛,從不是因為餐布或道具,而是美食和自然帶來的愜意,和朋友聚在一起遊戲,相聊甚歡的心情。

  
從古至今,野餐都是一種個性化的遊戲。它的有趣就在於,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種野餐。

  
而ins風的野餐,就是現成的模板一套,剩下的心思都花在拍照擺姿勢上了,更甚者,連野餐拍照的標準姿勢都被固定了。

  
這讓書單君想起低端影樓裡的藝術照。同樣的模板,套在所有人的身上,一切都如流水線工程一般被固定好,你要做的,不過是走個過場,然後交出錢來。

  
誠然,影樓拍照也有它的樂趣,正如ins風野餐,至少象徵著都市青年們嚮往的東西——一種有別於日常的精緻生活。

  
但這種精緻,又被同質化的網紅審美所裹挾。原本想要凸顯的個性,也被一種叫做「標配」的東西取代,從而不得不遵循它的規則,成為千千萬隨大流人群中的一員。

  
精緻的野餐並沒有錯,模版消費也有它獨特的快樂。

  
有錯的是這種野餐背離了初心——我們本是想要逃離日常生活的牢籠,去野外撒撒野,感受下自由的滋味。卻在不知不覺間,落入了另一個牢籠之中。

  

  主筆 | 清涼油 輕濁 編輯 | 燕妮

  
圖源 |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野餐只有網紅標配才香嗎?
    第一眼看到朋友圈裡的野餐照片確實讓人賞心悅目,畢竟山美水美人更美。但再看幾輪讓人一度審美疲勞,這些照片一定少不了這些時髦標配:ins風墊布、藤編籃子、鮮花、氣球、三明治、甜點、一兩本或許只有書皮的道具英文雜誌…「野餐」顧名思義在戶外進行的一種聚餐活動。
  • 普通街拍已經滿足不了網紅們,現在流行帶著試衣鏡去野餐
    說到街拍,你可能會想到明星的機場街拍,或者各種短視頻中那些網紅花式暴走的街拍。但是一姐告訴你,這些街拍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網紅們了,現在她們之間流行的拍攝方式是野餐風。某書上搜索「野餐」,顯示的結果全是博主穿著各種造型的服裝,在草地上的擺拍的照片。
  • 繼「韓國花蛇」潘南奎,又一網紅像Angelababy,網友:審美疲勞!
    潘南奎想必大家也不算陌生了,雖然在韓國的風評不是很好,但是在中國還是成為了網紅,據說是按照angelababy的模樣整的,乍一看還真有點像呢!比較顯眼的就是大眼睛,高鼻梁和微笑唇了,如果刻意的仿妝和相似造型,真的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啦!
  • 2020,中國野餐元年?談談野餐的前世與今生
    過去的這個春天,去戶外野餐,突然流行起來。在社交媒體上,「野餐」成為了熱搜關鍵詞,有網紅達人列出了這樣的清單:野餐墊最好是黃白格子的,因為很上鏡;竹編野餐籃必備,是絕對的野餐氣氛擔當;一套好看的茶具、餐具會提升整個野餐的儀式感;一捧乾花束更有復古的味道;飲料和水果顏色可以多一些;還要有氣球,因為拍照好看。
  • 歡迎來到「中國野餐元年」
    (呂傳泉 攝)  忽如一夜春風來,很多人發現,自己朋友圈內「野餐元素含量」嚴重超標了。格子花色的野餐墊、藤條編織的野餐籃、五顏六色的氣球、各色美味的小吃……朋友圈潮流從高檔酒店的下午茶秒變藍天綠地間的野餐。因此,2020年被不少人戲稱為「中國野餐元年」,一到周末,不是在野餐,就是在去野餐的路上。
  • 朋友圈裡的小紅書野餐,快把我給看吐了
    準備一張紅色格子的墊子,你的春日野餐就成功了一半。紅配綠一直就是色彩界的潮流導向,紅色格子跟草地搭配,你啥都不用做,英式田園風就出來了。但紅色野餐墊只能是入門級,想要在草坪上獨領風騷,你還需要一束能飛起來的網紅氣球。
  • 2020,中國野餐元年
    疫情雖然把生活的各種門關上了,但熱愛生活的人們會自己開窗,而且紛紛發現窗玻璃上只有兩個字:野餐!野餐,今年春天最易get的女明星「同款」。所以,這個春天,野餐火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人正在野餐或正在表達想要去野餐。
  • 朋友圈裡這股複製粘貼型的野餐風,到底是哪吹來的?
    你忘記的流行審美,網際網路都記得有頂帳篷=你是個大戶人家竹籃子是另一個英式野餐的扛打必買的網紅道具。儀式感賽高。在小紅書教程的野餐裡出鏡率最高的水果,是草莓、番茄,藍莓和葡萄,大家知道網紅水果吧,就是得整那些。
  • 100元拍出INS野餐大片,CBD君深度拆解網紅套路
    野餐成為2020年都市麗人春天出(fang)遊(feng)最流行單品。CBD君今天帶你破解野餐套路,不管是在自家後院野餐還是購買便利店食材,都能拍出最有格調的照片!首先,野餐的關鍵是什麼?肯定不是「野」或者「餐」,而是「好看」!
  • 星空帳篷、野餐聖地、網紅動物園...高考完,就去肇慶這些...
    星空帳篷、野餐聖地、網紅動物園......高考完,就去肇慶這些地方打卡吧!數十種超萌的網紅動物現在在四會大蟲生態動物樂園,(位於四會市貞山風景區大坑村)全部都可以「0距離」接觸啦!△上2圖圖源 鼎湖發布△陳煥章故居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春林 攝△上2圖圖源 鼎湖發布此外,硯洲島還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遊玩、野餐的大片草坪,歡樂的美好時光,就在這裡誕生。
  • 17世紀的野餐文化,終於玩 「爛」 了!
    作者:望舒 圖片來源:網絡 五一小長假結束了,「 野餐文化 」成了網紅 五一小長假,讓17世紀的野餐文化,在21世紀成為了網紅。
  • 相比市區裡審美疲勞的網紅店 性價比真的是太高了
    西安行的意外之喜到達之後才發現是書店評分榜的第一位『名不虛傳』老闆有點道骨清風的氣質老闆娘也是仙氣兒十足一個愛讀書 一個愛山裡生活三間宅子一間是書店一間是飯館一間自住好不愜意88一位,茶葉可以換,茶點隨意吃相比市區裡審美疲勞的網紅店性價比真的是太高了有一些新書,也有老闆私藏的舊書可以坐上一天待到傍晚看日落看迷霧山林美好的不像話一屋 三人 隱世又入世的生活大概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吧
  • 外國網紅:成名在中國
    但通過這場「反蛋」運動,我們倒是更加鮮明的體會到外國博主在中國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已擁有了大批忠實擁躉。 這些戰鬥在中國內容市場的「老外」們,已經摸索出一條外國網紅道路。 「我們都有一個中國夢」 外國素人徵戰中國網紅圈,其實已有三十年的歷史。
  • 10月3日:【融創歡喜親子樂園】網紅萌寵+木樂園+草坪野餐
    行程亮點:日本mocmoc農場品牌樂園、網紅萌寵互動、全新無動力木樂園、田園小火車、親子互動體驗、草坪野餐歡喜歡喜——融創中國東南區域集團鄉村文旅公司首個親子度假樂園項目。位於中國避暑勝地浙江德清莫幹山山麓,規劃4300餘畝,作為日本主題農場MOKUMOKU的第一個海外版主題農場樂園,規劃有美好田園居所——融創·莫幹溪谷;後山裡·木樂園、山坡上·萌寵樂園、歡喜·小小部落、遠野、莫幹書舍、稻裡食坊、喜市商業街等親子度假項目。
  • 「網紅臉」扭曲的審美,不僅是男人,其實更多的是女人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直播以及部分短視頻已經成為時代主流,網紅一詞也是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而網紅出現以後,在顏值上就存在一種比較有爭議的審美觀,那就就是我們大家一直在說的「網紅臉」,雙眼皮錐子臉,加上濃妝豔抹的妝容,網紅的臉幾乎像是量產一般如出一轍,而這樣的臉型也逐漸扭曲了許多男性的審美
  • 「野餐熱」拉動戶外經濟消費
    一塊五彩斑斕的野餐布,再配上冷餐、飲料、網紅酒杯與帳篷等戶外產品,拍照上傳到社交軟體——這一個月以來,全國各地悄然颳起一股「野餐熱」。受到疫情影響,根據夸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出遊的整體搜索量較去年同比減少;但周邊遊搜索量增長120%,發現「家邊之美」成為「五一」假期大多數人的選擇。
  • 野餐布、房車、燒烤架 10萬+背後的野餐帶貨經濟
    野餐作為吸引人流噱頭一段視頻一張照片也能帶貨「花花與三貓CatLive」是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的視頻博主,與ID名稱相符,她經常會更新一些與貓相關的視頻。野餐+寵物主題為她吸引了流量,而這一條視頻也是帶貨視頻,裡面植入了華為新款手機。營銷模式類似,視頻博主「洪小草Human」則採用Vlog(視頻博客)的形式記錄了與自己女友的五年來首次野餐,視頻中做了野餐包的推廣,還在評論區留言了購買優惠連結。除了視頻,還有很多網紅採取在小紅書上寫攻略的方式進行帶貨。
  • 誰在綁架中國富人?
    而在前不久發生的一起綁架案件,索要金額達到1000萬元。雲全民和其他被綁架的民營企業家,都屬於典型的中國新富階層。改革開放後,中國新富階層迅速擴大,在80年代初,擁有百萬家產就可能引起全國轟動,而在21世紀的中國,億萬富翁已不鮮見。與此相對應的是,針對富人的綁架案發生率也有驟增之勢。
  • 網紅同款檸檬雞爪,每次做都不夠吃,簡直就是野餐必備小零食!
    天氣慢慢的已經暖和了,很多樹木都已經發芽,到處都是春氣盎然的景色,各種各樣的花也都盛開了,這個時候最適合出去野餐,因為疫情的原因,之前大家已經在家閉關了兩個月的時間,既然現在疫情差不多已經結束了,肯定要出去走走看看,順便放鬆一下心情,今天教大家一個網紅同款的檸檬雞爪,我每次做的都不夠吃
  • 成都也有這麼網紅ins風的地方,一場野餐派對,沉浸蔚然花海……
    邂逅一場INS網紅野餐派對ins風野餐派對,邂逅屬於你的春天。還有音樂野餐區、風車野餐區、星球野餐區、時光驛站野餐區、生態野餐區、歐式休閒野餐區、露營野餐區7主題野餐區,成都,總能把生活過得如此悠閒,把時光過得如此美好。(攝影:@拿相機的尤)(出鏡:@拿相機的尤)春風吹過,一片片笑聲如同天籟,宛轉和鳴,燦爛的笑容和花朵一同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