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上寫著加拿大在1812年戰爭期間燒毀美國白宮,事實上,它在1812年還不是一個國家。儘管英國的襲擊是為了回應美國對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的襲擊而進行的,但是當時加拿大還未建國。加拿大幾千年來一直是人們的家園,並於16世紀首次被歐洲人殖民。然而,從歐洲勘探到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經歷了400多年的時間。
以下是加拿大逐步走向獨立的道路:
一個探索和殖民時代
本地人民在加拿大生活了幾千年,歐洲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與他們接觸,當時挪威移民到達現在的紐芬蘭。但加拿大殖民時代直到1497年才開始,當時約翰卡博特在紐芬蘭省的某個地方登陸。卡博特探索的土地曾被西班牙皇室和葡萄牙帝國短暫霸佔,自從卡博特的航程得到英格蘭的資助後,他們也可能奪走了這塊土地。然而,英格蘭相比較為落後,法國在1530年代宣稱他們稱之為「加拿大」的領土,以及延伸到東大西洋和哈得遜灣的土地。
隨著法國建立了廣大的殖民地,英國人也參與了這場比賽。他們在紐芬蘭省,新斯科舍省和哈德遜灣建立了定居點,並開發出了一種加拿大殖民主義的味道,這種味道最終以戰爭的形式告終。
為加拿大殖民地的未來而戰
英格蘭的加拿大殖民地主要是農業,其定居點比法國殖民地大得多。法國殖民地人口較少,但他們戰略性的利用其資源,與土著加拿大人建立聯盟並創造利潤豐厚的交易網絡。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在其他地方爭奪全球霸權,這使加拿大殖民者相互對立。為了遏制法國在全球的經濟實力,英國軍隊集中力量對抗加拿大等法國海外據點。而且由於法國在加拿大的人數如此之多,所以們抵禦住了英國的襲擊。
1754年,英國和法國開始在加拿大本土出口。法國與土著加拿大人結盟,以增加其小部隊人數,但這與英國軍隊不相配。到了1759年,英國人徹底擊敗了法國人,印度戰爭(稱為七年戰爭的更廣泛衝突的一部分)不久結束。1763年,法國通過「巴黎條約」將加拿大割讓給英國。
英國統治時代
後來英格蘭控制了加拿大全部。在隨後的幾年中,加拿大殖民地(現在處於英國統治之下)擴大了他們的貿易網絡,建立了一個主要由農業和皮毛和木材等自然資源出口支撐的經濟。儘管英格蘭的加拿大殖民地遠離英英國,但它們都屬於英國統治,並參加了英國王室的許多衝突。在革命戰爭時期,加拿大成為一個短暫的戰場,並成為忠誠者的避難所。在1812年戰爭期間,美國和英國的軍隊沿著殖民地的南部邊界發生衝突。與此同時,一個領土擴張的時代,英國探險家向北方和西方進一步發展。
不過,英格蘭的加拿大實驗並非一帆風順。殖民者擔心美國可能會再次發動進攻,並且由於領土迅速擴張而面臨經濟問題。說英語和法語的殖民者掙扎著相處,而英國本身發現,管理和資助其遙遠的殖民地是如此昂貴和繁重的。
由於這些原因,作為英國的統治地區,聯合省份不再是殖民地,加拿大有自己的法律和議會自由行事。它也獲得了財務獨立和保衛自己的責任。英國的一位總督代表英國在加拿大的利益,基本上填補了主權國家的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加拿大增加了更多的省份,並擴展到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的聯盟。然而,它仍然處於英國統治之下,並沒有完全的法律自治權。
一個自治國家
1931年,英國通過「威斯敏斯特法令」使加拿大與其他大英國協國家保持同等的地位,這基本上賦予了其領土充分的法律自由,並與英格蘭和其他國家有同等的地位。但是,英國仍然有能力修改加拿大憲法,加拿大有時間削減與英國的法律關係。與此同時,它採用了自己的國家標誌,例如加拿大國旗,其特色是1965年推出的楓葉。
一個獨立的國家
「加州威斯敏斯特法規」花了五十年的時間向實現完全主權邁出了最後一步。1982年,它通過了自己的憲法,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雖然它仍然是大英國協的一部分,大英國協是一個接受英國君主作為自己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伊莉莎白二世是加拿大女王。然而,她的角色本質上是禮儀性的,她並不幹涉加拿大的自治。直到這裡加拿大在世界上才算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
看完加拿大的歷史,你有沒有聯想到美國的歷史,其都是英國人一手建立的,現在的加拿大人和美國人和英國人就是一個祖先,他們有著深厚的淵源,所以才會經常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