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輝
今年,有關羅胖跨年演講的吐槽文章少了。這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來的是人們對於跨年演講關注度的不斷減少,同樣是跨年演講開始降溫的一種直接體現。雖然有人依然不願意承認跨年演講降溫的現實,並且用跨年演講多了的說辭來搪塞,但是,從朋友圈裡人們對於跨年演講吐槽的情況來看,曾經風靡一時的跨年演講的確大不如前了。
的確,那個衍生於網際網路時代的跨年演講的形式雖然曾經帶給了我們無數的震撼,並且收視率一度超越了熱門衛視,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將跨年演講停留在馬後炮和事後諸葛亮,缺少了對行業、對社會的深度思考,這樣的跨年演講或許僅僅只是一場由營銷、資本鼓動起來的狂歡而已,對於用戶和行業來講其實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意義。
這其實是人們之所以詬病跨年演講的主要原因,同樣是以往羅胖跨年演講之後,人們口誅筆伐的主要方向。如果一個事物還有人研究它,還有人關注它,說明它還有存在的價值。如果一個事物沒有人研究,沒有人關注它,那麼,它的存在或許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
一
無論如何,至少從當下的表現以及人們的反饋來講,跨年演講的確是已經降溫了。雖然人們對於跨年演講的降溫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是,隨著跨年演講的降溫,我們更加應該思考的是跨年演講降溫背後的深層次邏輯。
其實,跨年演講是衍生於網際網路的IP與傳統媒體結合的一種方式。無論是傳統財經作家出身的吳曉波,還是依靠著羅輯思維出道的羅振宇,其實他們都可以被看成是網際網路時代衍生出來的IP。在他們的背後其實是海量的粉絲和流量,這是他們之所以會在網際網路時代不斷獲得融資和變現的根本原因所在。
無論是知識變現也好,內容付費也罷,總之,在這些商業模式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大大的IP在那裡,通過這個IP,我們才能夠衍生出來這些商業模式。其實,跨年演講是內容和知識付費的另外一種形式,只不過這種付費的形式已經不再拘泥於網際網路式的模式,而是開始嫁接在了傳統媒體——電視臺的身上。
從本質上來看,這其實是網際網路IP藉助傳統媒體自我放大的過程,這種商業模式的背後是網際網路IP的足夠強大。這裡所說的強大包括內容的乾貨、知識的有效、付費的價值等諸多方面。如果沒有了這些作為支撐,即使是再大的衛視,再優質的資源,一切都是無用的。今年的跨年演講之所以會表現慘澹,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網際網路IP輸出的知識和內容不再足以支撐後續的價值,最終讓曾經的美好開始崩塌。
這其實是與大環境有關。在網際網路紅利見頂,流量紅利不再的時候,即使是處於頭部的網際網路IP依然面臨流量增長的瓶頸,而對於存量用戶來講,如果無法找到刺激這些用戶活躍的方式和手段,那麼,這些在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強大IP其實在變現上同樣會遭遇困難。
對於傳統媒體來講,雖然有強大的媒體資源,但是,如果網際網路IP最終崩塌的話,那麼,這些傳統媒體的裂變能力其實同樣是大打折扣的。這同樣是今年跨年演講的火爆程度不及往年的一個原因。
二
除了網際網路時代落幕帶來的天花板之外,跨年演講之所以會降溫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內容的老套和缺少創新。朋友圈裡有關今年跨年演講的吐槽其實更多的是馬後炮和不落地,這其實是知識付費的固有痛點,同樣反映出來是跨年演講在內容上的老套和缺乏創新。
人們之所以會聽跨年演講而不去聽其他衛視的歌唱比賽,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們期望通過跨年演講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不僅僅只是對業已發生事情的批判和無關痛癢的解讀。如果這些跨年演講無法給用戶提供這些東西,那麼,他們對於用戶的吸引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事實上,跨年演講正在陷入這樣的怪圈和陷阱當中,如果跨年演講無法帶給用戶不一樣的真知灼見,僅僅只是跟風的話,所謂的跨年演講其實只不過是一場表演而已,並不能帶給用戶真正的知識和內容。
跨年演講內容的老套和傳統最終導致的是用戶只是看到了他們過去一年當中聽到的、看到的知識被那個自己熟悉的人重新複述了一遍,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意義。很顯然,如果跨年演講僅僅只是陳舊知識和觀點的代名詞的話,那麼,所謂的跨年演講或許早已不再是跨年,而是停留在了去年。
三
當然,除了網際網路IP光環的逐漸褪色以及內容老套帶來的影響之外,跨年演講主咖本身自我包裝的失焦,同樣讓他們以往為自己樹立起來的高大、光輝的形象受到影響。羅振宇為趣店和暴風影音的站臺,吳曉波頻道與全通教育收購案的無疾而終其實都給羅胖和吳老師本身的個人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的。
中國人越來越講究「知行合一」,如果跨年演講的主咖無法做到知行合一的話,那麼,他們輸出的知識和內容以及對於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同樣會受到質疑。當這種質疑無法得到排解的時候,那麼,這些跨年演講的主咖本身的個人影響力以及對於用戶的吸引力同樣會受到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看,跨年演講主咖本身的自我包裝以及站位其實對於年終的跨年演講其實同樣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而今年的跨年演講之所以會降溫,其實與這些老師在過去一年以來的表現其實同樣是有很大關聯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跨年演講的降溫其實同樣折射出來的是過去一年主咖老師的經歷,而如何將自身的負面降到最低,進而樹立起自己在用戶當中高大、光輝的形象,對於跨年演講的同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跨年演講降溫本身並不是跨年演講本身,跨年演講僅僅只是一個載體。真正導致跨年演講降溫的是它背後的網際網路IP的崩塌以及內容本身的老套和傳統,還有跨年演講主咖老師過去一年的種種表現。
因此,當我們在看待跨年演講降溫的時候不能僅僅只是將目光停留在跨年演講本身,而是要去挖掘跨年演講背後的那些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真正導致跨年演講降溫的根本原因,從而為未來的發展找到新方向。
當跨年演講開始降溫,降溫或許並不在於跨年演講本身。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暢銷書作家,行業觀察者,特約評論員。長期關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300萬字。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資訊,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