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探犬在世界各地的機場都很常見,邊境人員常用它們來探測非法物品和違禁品,現如今,新冠肺炎在國外肆虐傳播,為了做到有效防護,歐洲一些國家通過培養嗅探犬,以探測出入人員是否被感染。
早在201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獸醫系研究人員就進行了一次調查,觀察狗是否可以識別卵巢癌,如今,有八隻狗被訓練,學習如何發現新冠肺炎,以便它們能像識別毒品或爆炸物一樣,識別出新冠肺炎。另外,據外媒報導,英國一家慈善機構和科學家合作,通過培養新冠嗅探犬,以達到檢測的目的。在實驗過程中,參與者需要用溼巾擦拭脖子,將擦拭過的溼巾放在罐子中,檢測員帶狗去單設的房間對溼巾進行嗅探,以發出叫聲,踩踏或躺臥的方式得知結果,因為狗可以從少量的分子檢驗樣品中分辨出新冠病毒,即從10至100個分子中檢測到病毒,每種疾病都會有獨特的氣味,嗅探犬能通過「察覺」皮膚溫度的細微變化,以分辨參與者是否發燒。
但在今年3月初,香港媒體曝出一隻狗確診新冠肺炎的新聞,或許有人會擔心,嗅探犬天天跟潛在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打交道,它們會不會被感染從而成為新冠病毒傳染源,為此,官方也慎重考慮過這個問題,分析出的結論是:雖然目前有哺乳科動物感染病毒的案例,但更多證據表明,狗的身上沒有適合新冠病毒落腳的必要受體,可以說,狗本身就很難感染病毒;另一方面,截止目前沒有發現過任何在人和動物間傳播新冠病毒的實例。
目前,芬蘭一家叫《超長嗅覺》公司正在為該項目訓練16隻狗。有4隻狗已開始投入在機場上服役,它們能在10秒內檢查出旅客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另據報導,澳大利亞,法國,德國以及英國等國的研究人員也在從事這類的研究項目,並且已獲得英國政府50萬元英鎊、約合人民幣430萬元的經費支持。
那麼,培養一隻這樣的嗅探犬需要哪些東西呢?首先,項圈是必要的,其次是訓練道具,訓練場地以及嗅探犬的訓練糧食,如果說嗅探犬能大範圍推廣的話,似乎這也不失為一個商機。但是由於嗅探犬的訓練需要的專業程度很高,普通市場也許滿足不了嗅探犬的訓練工作,這必然是要牽扯到發達國家政府方面的,於是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渠道也成了這個商機的難點所在,如果能有一座直接連接政府採購的橋梁,那麼或許能給企業帶來良好的收益,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