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自古以來都是尋常百姓家的生活必備品,關乎到家家戶戶的財產安全。鹿牌鎖曾是上世紀70——90年代蚌埠人家普遍使用的一種鐵鎖,鑰匙從最開始的鋁質慢慢演變成不鏽鋼材質。看似平常的物件,卻能勾起幾代人的生活記憶。
在煤氣、天然氣未被普遍使用之前,火柴是居家過日子必備火種。燒飯、點燈、點菸,都離不開它。而虎頭火柴,則是蚌埠人上世紀使用最廣泛的火種,沒有之一。
團結牌肥皂,居家清潔必備,在上世紀下半頁被蚌埠人普遍使用。圖中肥皂被蚌埠人親切的稱為「臭肥皂」,和現在的洗衣皂差不多。但在當時,多被百姓用於洗澡。
痱子粉,八九十年代是蚌埠人使用該品的高峰期。每至夏季,天氣炎熱,有嬰幼兒的家庭常備此物。當時在蚌埠最常見的有「朝陽牌」和「紅九」牌兩種痱子粉。
百雀羚和清涼油。百雀羚用於潤膚,清涼油用於驅蚊提神。這種小鐵盒包裝,在上世紀下半頁非常流行。給普通百姓留下了許多「香香爽爽」的美好回憶。
居民購物證,對於計劃經濟時代的蚌埠市內人來說並不陌生,購物必備證件。而且憑票購物,購布有布票,購糧食有糧票,購自行車有自行車拳。
這是一張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自行車拍照,當時自行車的「管理規格」很高,如同現在的汽車一樣。不僅要有拍照,還得有行駛證。
這就是自行車行駛證了,由公安局監製。沒有行駛證,自行車在當時是不允許上路的。
汽車在上世紀90年代前的蚌埠,並不普遍,只有機關單位、工廠或極少數的有錢人家才有。但那時候的蚌埠車牌是安徽02,並不是皖C。當時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能夠擁有它,就是一個夢想。